2008-05-06 08:14:12台北光點

東協加三8百億美元銀彈 瞄準金融變局

* 編譯盧永山/綜合五日外電報導

東南亞國協十國與中國、日本和南韓財長,上週日同意設立規模達八百億美元的貨幣交換機制,希望用來因應可能的區域金融危機,這個貨幣交換機制為創立亞洲貨幣基金跨出了一步。日本、中國和南韓將負擔這項貨幣交換機制八十%的資金,其餘二十%則由東南亞國協十國籌措。

亞洲在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爆發金融危機後,上述十三個國家在二○○○年同意設立一套以雙邊貨幣交換為主,名為清邁協議的機制,以保護各國貨幣不受未來的市場動盪影響。

去年五月在京都舉行的東協加三財長會議,同意將原本的雙邊貨幣交換機制,轉變為更強大的自我管理外匯準備機制,並接受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約約束。

共同主持這項東協加三會議的越南財長武文寧表示,這項協議在關鍵時刻獲各國同意簽署,他說:「全球經濟面臨巨大的風險,包括金融市場動盪,以及由食品和能源引發的通膨壓力,為了因應這些風險,區域內國家必須相互支持。」任何簽署協議的國家,萬一遭遇緊急金融狀況,均可動用這筆至少八百億美元的資金。

官員表示,貸款將以美元的形式借出,借款國需用本國貨幣作為抵押,可以透過貨幣交換或本票的方式借款。貸款成本將比倫敦銀行間隔夜拆款利率高出一點五或三個百分點,貸款期限為三個月,展期最多兩年,利率每五年檢討一次。


■ 學者︰不公平打壓 別再心存幻想
*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

對於東協與日中韓十三國通過八百億美元的貨幣融通資金,但台灣被排除在外;財經學者指出,在中國打壓下,令我國無法加入這個金融風險分散體系,即使主張與中國恢復談判的馬蕭新政府,未來也無法改變這樣的處境。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東協加三宣布成立的貨幣融通資金,是一個防止危機連鎖機制,有助於區域金融穩定,可惜我國不得其門而入;他強調,「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要保持一定水位的外匯存底,才能扮演貨幣穩定功能,避免金融危機出現」。

龔明鑫指出,台灣無法順利加入國際社會組織或相關合作,關鍵因素是出在中國,因此,若新政府能在不危害我國主權的前提下,與中國達成談判協定,那是再好不過的;若中國還是不放棄打壓台灣,我們也只能單一個別進行突破,例如:與他國儘速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等。

「中國不可能讓台灣,有相互對等的地位!」淡江大學產經所教授許松根直言,中國對台灣的打壓,可說是不擇手段,更不用期待可以透過談判或協商,讓中國放棄打壓、使我們得到國際社會參與空間,因為這根本就不符合中國的目標與利益。新政府多次強調,希望透過與中國積極談判來改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但許松根指出,現在就連東協加三的八百億美元貨幣融通資金,這種不牽涉主權問題,單純屬於國家金融風險分散的機制,台灣都無法參與;試問,又要如何期待,中國未來能夠給予台灣什麼善意呢?

他強調,希望未來政府領導人能夠認清這個事實,勿再存有虛幻的夢想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