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 22:32:54幻羽

☆☆ 空性見與持戒 ☆☆ -新浪佛學-

「空性見與持戒」的圖片搜尋結果

                                                                                                ☆☆  空性見與持戒 ☆☆ 

                                                                                                                           -新浪佛學-

《中論》頌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即中道義。”

事物依因緣而生住,其概念、定義、各種特性,只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說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時候就是空。

佛說“空”,並不是說一切斷滅,並不否定世間萬像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們的確能看見月亮,而水中的確沒有月亮。水月的顯現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萬花筒裡的圖案若實實在在、一開始就在那兒,則只能有一幅圖案,不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恆常,那麼任何變化都不可能發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為事物不是那樣,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態。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質,事物是空性的表達。

沒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沒有離開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沒有離開水而獨立存在的“濕”,沒有離開糖而獨立存在的“甜”。

進一步說,不僅事物的究竟本質是空,事物顯現的當體即是空,如夢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識也是這樣,本質為空,沒有獨立恆常的自體,隨因緣而有千變萬化的顯現,雖有顯現,當體即空。

空性的見解有力地幫助我們削弱實執,從而減少煩惱,同時也讓我們對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說,對空性的了解越深,對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捨因果就越謹慎。《大般若經》:“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業及業相成熟之見,方是正法也。”

沒有既定不變的命運,沒有恆常存在的狀態,當下身心活動的每一個取捨,都是因是緣,都參與塑造著自與他、現在未來、今生來世。沒有理由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我們的概念、判斷、推理乃至感覺、知覺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緒和成見的影響,像貪婪、嗔恨、傲慢這樣的負面情緒,不僅傷害身心,而且使我們的認識遠遠地偏離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煩惱,才能清除認識上的粗大障礙,所以僅僅靠閱讀或聽聞,很難真正了解、體驗空性,一定要有實際的修行,切實對治煩惱,見地才能日益清晰穩固。

佛在《圓覺經》中說:“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

現在很多人學佛,只想“開悟”,不想斷煩惱;或者未證謂證,一身煩惱,而作出高深自在的樣子,好像沒有煩惱。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誡,末法時期的人,福報智慧淺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開悟”,那樣只是增加了知識和傲慢,對自我的執著反倒更強烈了。應該精進地降伏貪嗔癡慢等煩惱,相續調柔了,修行才能有所進益,才能樹立堅定的正確的見地。

善知識指點提攜,也只是幫助廓清我們錯誤的知見,修行還是要靠自己親歷親為,煩惱還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煩惱不伏,妄念顛倒,“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開發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內心的干擾、雜念。沒有定作為基礎,一顆心恆時處於散亂攀緣當中,即便生起一點點智慧,也是力量極其微弱,猶如風中之燭,無法驅除愚癡黑暗。

定分為止和觀。止,偏向於不起分別,專註一境;觀,是通過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以分別止分別。止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果單修止,不修觀,容易墮入無想定,空心靜坐,一座千年也還是在痴心裡打轉。

得定需要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身心都要寧靜、專注、敏銳,不緊不鬆,恰到好處。做到這樣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過持續、清醒的覺察規範自己的言行。如果連身體也管不住,如何去調伏比身體更難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話,定就無從談起。所以,定的基礎是戒。

戒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佛陀根據自己的好惡,硬性制定的律法,沒多少理由地規定必須這樣、不准那樣。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當年佛陀通過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為會造成惡性後果,使人遠離安樂並障礙解脫。出於悲心,佛陀為大家開示了行為取捨的道理。這就是戒律的由來。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眾生斷除煩惱、滅諸過失。

受戒是自願宣誓,表示自己決心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一旦你自己發下了誓言,就該恪守之。沒做到的話要懺悔,並不是因為不懺悔你就會觸犯某個主宰者的權威而受其懲罰,而是因為不當行為會帶來惡性後果,傷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過懺悔,通過心的改變去改變緣起,並最終改變結果。

眾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強有弱,佛陀因而製定了不同的戒律,使眾生得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能力,有選擇地受持,可以受一條、受多條,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稱為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斷煩惱,出生死。理論上說,戒、定、慧有個先後順序,這是便於解釋其內在關係,而實踐中並沒有截然分開的三個階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較深刻的層面上,戒定慧一體無二。清淨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無漏智慧顯發出來,便無時無地不在戒、定。

認為隨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約束自己、不用放棄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領受佛陀教法的真諦,這是對佛法修行莫大的誤解。然而這種誤解現在很流行。

初學者尤其應該牢記,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華嚴經》:“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ã€ŒæŒæˆ’」的圖片搜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