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羅漢道 ☆☆
☆☆阿羅漢道☆☆
阿羅漢有二種:
1.慧解脫阿羅漢:雖已見法開悟,但未證神通。
2.俱解脫阿羅漢:不但見法開悟,也俱足神通。
佛陀在世的時代,門下弟子有五百阿羅漢,三分之二是慧解脫阿羅漢,這是分類法,以佛經去計算分類的,因為當時佛開解修行者,有人證得四聖果之果位,依據果位,便可計算出來。
小乘分四果羅漢
初果羅漢叫斯陀含,中文的意思是預流果,斷了五個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餘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
二果羅漢叫須陀含,是一還果,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死後再來一次世間。
三果羅漢叫阿那含,是不還果,不回到人世間來了,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
四果羅漢叫阿羅漢,在聲聞四果中,阿羅漢居於極果。
依阿含經、四分律等所載,四果是﹕
初果須陀洹 ,入流預流之義,斷盡三界見惑,預入聖道法流。
二果斯陀含一來之義,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盡前六品,後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
三果阿那含不來之義,斷盡欲界後三品思惑,更不來欲界受生。
四果阿羅漢,為無學之義,斷盡色界,無色界,四智 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槃,無法可學。
聲聞四果之說,是現在最通俗之一說,另有大乘四果之說,即初地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八地得授記,是斯陀含果,十地得受識,是阿那含果,佛地是阿羅漢果。此一說法諸家採用較少。
阿羅漢既是聲聞四果的極果,也是佛弟子中修證最高的階段,除上述四智已圓之外,還成就了八解脫。具備了三明、六通,所謂三明是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 身如意通、漏盡能。
由於這三明、六通的含義,使宋以後的羅漢像創作者,刻意表現,誇張效果,以便極力符合廣大神通,能人所不能。
至於四智及八解脫的含義,是一種境界,比較抽象,因此在藝術的創作上,除了將羅漢塑成出家人比丘的面貌,以表示四智中的梵行已立之外,其他含義的表現,均無法具體的顯示出來。
由於羅漢果大都是由佛在世時的弟子所證得,這些弟子都是現比丘形像----光頭赤足,身披袈裟者。因之,歷代藝人手下的羅漢像都呈比丘像。
證入阿羅漢之聖者,超出三界,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已經圓融無礙,已無法可學,故稱為無學。
大乘義章解釋阿羅漢有四種含義:
1.佛能斷一切惡法,所以叫做「應」。
2.如來能夠應證寂滅涅槃,所以叫做「應」。
3.如來能夠感化一切眾生,所以叫做「應」。
4.如來已經斷絕一切的過錯,內心清靜,所以能夠接受物資供養。
入見道.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惑盡,得須陀洹果。
次斷三界九地俱生四惑.謂貪瞋癡慢,上二界除瞋.三界共有十使.分九地斷。每地九品.共有八十一品.三界共斷。欲界九品,斷至五品,名二果向。 第六品盡,名一來果.謂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或反於此. 斷下二品名三果向.斷三品盡名不還果.更不來於欲界故。
次斷上二界八地七十二品.修惑.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盡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是我空,法未空。
我空就不受五蘊.此時惡業現前,有苦相而無苦受。無苦受就瞋心不起。
看到美女,也會讚賞,但不起欲想.因為五蘊已空。
有餘依涅槃︰是諸聖人斷盡煩惱.止有餘殘苦依身在.由證無為煩惱障盡,離諸囂動寂靜安樂,故號涅槃。
無餘依涅槃︰是諸聖人厭苦欣寂.灰身滅智.餘跡既泯.故名涅槃。
佛陀十號中,包括阿羅漢。意譯有多:
1.應供:佛的十種稱號當中就有「應供」一項,而「應供」的梵語其實正是「阿羅漢」。阿羅漢福慧俱足,為眾生之福田,供養阿羅漢可以修福,以其能教眾生如何修福、修慧、斷煩惱。
2.殺賊:「賊」指煩惱包括一念無明及無始無明煩惱,使眾生有損﹝障礙解脫出離三界或是障礙成佛﹞。阿羅漢斷除所有煩惱,故云「殺賊」。
3.無生:無生是不再出生下一世的五蘊,出離了三界六道輪迴。
4.無學:阿羅漢有名號稱無學,指的是比丘於因地僅就如何解脫於三界束縛的修行所學圓滿,也就是世俗諦的正理,而無需繼續修學;這個稱號見於「二乘定性不定性無學有學」,二乘即聲聞乘和緣覺乘,定性義爲決定性的、不會退轉的,不定性的爲還有退轉的可能,相對於無學,有學的意思即仍需修學,尚未圓滿者。
根據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義,阿羅漢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佛說過阿羅漢已經「永無來生」,永遠不會再繼續輪迴。在佛世之中,即還有佛法流傳的時代裡,不會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現,只有聲聞阿羅漢出現。聲聞就是聽聞佛或佛弟子說法的意思。
斷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證三果後,能夠進一步斷「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即可證入阿羅漢果。證入阿羅漢果的聖者,將會自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羅漢於『六恆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時,恆常不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有些阿羅漢弟子可以證得三明六通。
傳統上認為,證阿羅漢果之後的修行者,都會出家,加入僧團。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論事》記載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它部派曾有在家阿羅漢的說法,覺音註釋稱其為北道派提出,北道派認為在家眾也可以證阿羅漢果,在證阿羅漢果之後也不一定需要出家,上座部佛教的《彌蘭王問經》記載在家弟子證阿羅漢果後如果沒有在當天入滅就會出家。
根據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義,阿羅漢是依照正法修行而達到涅槃的聖者,離貪斷愛,名色識三者不再相依相緣,再有再生之因緣滅盡,無因緣可記說。
佛、辟支佛和佛的聲聞阿羅漢弟子已經斷除貪、瞋、癡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佛、辟支佛、佛的聲聞阿羅漢弟子三者之解脫沒有差別,佛說過聲聞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不會繼續輪迴也不會在未來成佛,聲聞阿羅漢弟子已經不需要再學習修行佛法所以稱為「無學」。
阿羅漢,原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果位,已經達到了斷盡生死煩惱的「無餘涅般」的至境,後來泛指和尚修得「阿羅漢果」果位的人。五百羅漢是從十六羅漢、十八羅漢發展壯大演變而來,逐漸形成漢傳佛教五百羅漢的信仰傳統。
佛法本無大乘與小乘之分,但由修行者之心境發心有別,發大心為大乘,其果地在佛道。發小心為小乘,其果地在阿羅漢道。
華嚴經云:『一發大心,超過歷劫修行。』
由此可見,發大心成佛度生實乃不易。又何況佛陀出世本懷在於大乘,餘二乘、三乘、五乘乃權宜之教,最終目的在導歸佛道而成佛。
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大乘佛法在於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為基石原則,正如地藏菩薩發願云: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因為度人來行菩薩道,此人發大心,廣行六度萬行,普賢十大願王,如是無止境的誓願,能度化無量六道四生,菩薩一個不算少,阿羅漢百千萬億不算多,何以故?因為菩薩能無盡的廣度無盡無數的人來學佛成佛,能兼善天下,一即無量,無量即一。
因為阿羅漢只能自度自利,獨善其身,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極厭生死,出離心特別敏銳不可當,欲勸其度生甚為困難。大小乘之行者,其發心之懸殊巨大,是故大聖佛陀一再呼籲,再三叮嚀,要迴小向大,本意在此。
釋迦牟尼佛自己證悟大乘法,因而圓成佛道,未曾鼓勵弟子們修小乘教法,而證阿羅漢果位,若有的話,也是權宜之教,最後機緣成熟,一一導歸佛道而成佛。
法華經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