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 12:22:53幻羽

*古人喝茶與現代有什麽不同,哪個朝代喝茶最多講究?*+日本「茶禪一味」:歸功於圜悟克勤禪師,體悟到茶和禪密不可分的真諦*



     *古人喝茶與現代有什麽不同,哪個朝代喝茶最多講究?* 

茶,這一片小小的葉子,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象征。直到今天,茶依然是我國一張亮麗的名片。那麽,我國又是如何與茶結下不解之緣的呢?茶在中國出現的較早,戰國時期的《爾雅》中,便有關於茶的記載,其《釋木》一篇,講到“槚,苦荼”,“荼”古音正是cha,湖南古縣荼陵(今茶林)正因產茶而得名。

到了西漢,士人王褒在《童約》中,寫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可見其時飲茶之風已逐漸興起。同時代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只竹笥在其標簽牌上寫有“槚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葉的器具。

飲茶之風源遠流長,各朝所飲之茶亦大相徑庭,大致可分為粥茶法、末茶法、散茶法三個階段。 

一、粥茶法西漢到六朝時期,國人大多采用此種頗具喜劇效果的方法飲茶。首先要將茶葉和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同滾煮,其間用勺舀出浮沫,然後再盛出飲用,所謂“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一頓操作猛如虎,和煮菜湯相仿,再加上各種調料,想必入口味道格外酸爽。 

唐代茶聖陸羽便吐槽這種粥茶“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也!”六朝時期,這種粥茶在南方比較盛行,吳主孫皓常在宴會上以茶代酒,桓溫也曾用茶宴客標榜自己節儉。北方人民表示壓力山大,實在難以欣賞,普遍飲用牛乳類飲料,並嘲諷茶為“酪奴”。權貴宴飲時,僅有南方歸降士人方才飲茶,歸降北魏、官至尚書令的瑯琊王肅酷愛飲茶,相傳每次都要飲茶一鬥,得了一個“漏鬥”的綽號。茶在北方的尷尬地位,可見一斑。

二、末茶法直到唐代,飲茶之風方才盛極大江南北,“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後盛矣”,中唐以後,茶已經進入民間,和米鹽無異。

北方人逐漸放棄對茶的抵抗,一方面是因為盛唐開元年間,佛教禪宗一派於北方大行其道,學禪之人需要少睡參禪,古人又不吃晚飯,為了提神抗餓,北方人只好煮茶來喝,“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時出現了改變茶葉命運的劃時代大師——茶聖陸羽。“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陸羽著有《茶經》三卷,對茶道論述詳盡。《茶經》中提倡飲用的茶已不再是粗放的粥茶,而是逐漸向精致的末茶轉化。陸羽提倡飲用以茶餅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為宜,先將水在茶釜中煮至冒小氣泡,再投入茶末,用竹莢攪拌,等茶末鋪滿水面時,便可舀出飲用。

《茶經》成書短短數十年後,陸羽便登上神壇,受到賣茶商人供奉。賣茶人將瓷質陸羽像供在茶竈旁,生意好賺錢時候用茶供奉,生意不好就上開水澆。晚唐時,唐人又興起一種“點茶法”,即將茶末放在茶盞中,再將開水註入衝飲。

點茶法能發揮末茶特點,加上註水時對水流、水量、落水點有頗多講究炫技之處,在兩宋時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

宋人多將茶制成茶餅飲用,味道上追求“香甘重滑”,不喜茶中苦澀原味,並以茶色“純白為上真”。 

在這種獨特的要求下,宋人茶餅制作工藝可謂另辟蹊徑:首先精選原料,只取選中茶葉的茶心一處,用泉水浸漬,然後上鍋蒸,再用小榨榨去水分、大榨榨去茶汁,以求色白味甘;榨過之後,將茶放在盆裏研磨,好的茶餅一般要研磨一天以上,等到盆中膏狀物勻滑細膩後,再加入龍腦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並揉成茶餅。

這樣制成的茶餅因為有澱粉,樣似牛乳;因摻有香料,口味甘香,與之前粥茶法下的鹹湯茶味道大相徑庭。這樣復雜工藝制成的茶餅往往價格不菲,出自名家之手的更是天價。宋仁宗時蔡襄制作的“小龍團”一斤售黃金二兩,還極難買到,時人稱“黃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徽宗時,鄭可聞用“銀絲水芽”制成“龍團勝雪”,每餅售價四萬錢,備受推崇。

宋人不僅茶餅制作繁復,點茶時也頗多講究。首先要將茶餅烤幹、錘碎,再用類似今天藥碾的茶碾細細碾做茶末,茶碾越小越好,大了會被嗤笑為蠢物;隨後將茶末倒入似今日篩子的茶羅中,篩取細碎茶末放在茶罐中,以備飲用。

制好茶末後,為避免開水註入冷茶盞降溫影響口感,要先將茶盞烤熱,再用長柄小勺茶則從茶罐中舀茶末置於盞中,倒入一點開水將茶末調勻,再用長嘴茶壺註水,同時以筷子、長柄勺或是筅(圓形竹刷)攪勻。

註入的水並不是“老不可食”的滾水,而是“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的初沸之水;調茶手法要求更高,須得“先攪動茶膏,漸加擊沸,手輕筅重,指繞腕懸”,達到“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茶面上銀光翻湧,才算是點好了一盞茶。

點茶手法繁復,技術含量頗高,正適合比試,宋人常“鬥茶”為樂。鬥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攪動茶水轉動,先在茶盞上留下痕跡的算輸。茶色純白,比鬥時盛在在黑盞中最為明顯,位於今日福建建陽的建窯所出產的黑色茶盞因外形美觀、顏色純正、久熱難冷等特點大受歡迎,名品“兔毫盞”、“一碗珠”“金油滴”售價頗高,“曜變天目”盞更是價值萬金。

然而茶盞精美的只是盞心,其外腹、足底因可以置於配套使用的漆制茶托中隱藏,往往做的頗為粗陋,漏胎、流釉比比皆是,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三、散茶法元朝後期,隨著飲茶群體擴大和胡風浸染,精細的末茶逐漸隱退,原汁原味的散茶大行其道。明代洪武帝提倡節儉,下令禁止制作高級茶餅,由此,散茶徹底取代了末茶的地位。散茶飲用與今日飲茶相似,采茶後將茶葉焙幹,直接在茶壺裏沏茶喝,茶葉不再摻澱粉、香料,也不再制餅、碾末。

隨末茶一並消失的,還有用來制作末茶的一系列復雜茶具,只有裝開水的長嘴茶瓶搖身變為茶壺,繼續笑傲江湖。曾風靡一時的吉水窯黑色建盞在元末停止燒制,明代“建盞”一詞轉而專指德化窯的白瓷茶盞。

飲茶方式的改變,也使茶文化出現了轉變,明清文人往往難以理解宋人對茶的論述。

如蔡襄在《茶錄》中談到“茶色白,宜黑盞”,元初依然以白色茶為貴,飲用本色散茶的明人則認為“茶色自宜帶綠,豈有純白者?”,並進一步認為試茶應該用白色茶盞,宋人用黑色茶盞乃是不知所雲“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

還把鬥茶時先粘上水痕一方失敗的評價標準改為“以水痕先沒者為負”,鬧了大烏龍。由粥茶、末茶到散茶,小小飲茶方式的轉變折射的正是古人生活方式的轉型。一杯清茶,初品清甘,漸至佳境,這也正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願淡雅雋永的文人意趣能透過塵封的時光,帶給忙碌的現代人一份清靜,一絲慰藉。

                        来源:企鵝號“ 歷史品讀”  



*日本「茶禪一味」:歸功於圜悟克勤禪師,體悟到茶和禪密不可分的真諦*

                          作者-*王薀*老師


(作者-*王薀*老師一位心靈導師、各類暢銷書作家、藝術家、古董收藏家、武術家、資深五術研究家、儒、釋、道研究者)

圜悟克勤禪師在湖南駐錫的二十多年期間,他體悟到了茶和禪密不可分的真諦,甚至於從喝茶之中體會而寫下不少開悟的茶詩,在當時也有遠從各國來的和尚追隨在他的座下習禪。

我的茶道因緣多少和我早年所接觸的師長有關,道家師父是四川成都人,求道於青城山,師尊在台的時間幾乎每日口不離茶,漸漸地受師尊長久薰陶的緣故,也從品茶之中諳解不少大道的真諦。後來的禪宗師父是揚州人,老和尚在天寧寺時便有品茶的習慣,我心裡想中國的禪長久受到唐宋時期開悟禪師公案的影響,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趙州禪師。

趙州禪師是位開悟禪師,接引弟子手法犀利,而且善舉日常生活周遭事物為應機觸題之方便,某次有幾位到處參訪尋求開悟的出家眾來到了趙州禪師駐錫的寺院,趙州禪師均不回答他們所提問的任何問題,劈頭就問其中一位法師:「過去有沒有來過這裡?」 


那名法師如實回答說:「過去沒有來過。」趙州禪師就請他:「喝茶去!」接著趙州又問另外一位法師:「從前有沒有來過?」那名法師便回答趙州說:「從前有來過。」趙州也沒有任何的其他回答,也直接地告訴他:「喝茶去!」

在一旁的陪侍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頗為納悶,接著他也問趙州禪師:「初來乍到的法師您請他去喝茶,我可以明白,可另外一位法師從前就來過了啊!師父為何也請他去喝茶呢?」趙州禪師什麼話都不回答,猛地裡叫了一聲這名執事的名諱,這執事連忙應聲,趙州禪師還是那句:「喝茶去!」

趙州禪師所駐錫的「柏林禪寺」出過不少高僧,玄奘大師、月溪法師都曾經在此莊嚴駐錫過,但其中最為後代熟悉的便是趙州禪師,佛門弟子尊稱趙州禪師為「古佛」,住世一百二十年,被追封為真際禪師,目前還有他的舍利塔傳世。 

除了趙州禪師之外,中國的禪宗祖師和茶有密切相關的就是宋代的圜悟克勤禪師。這位祖師了不得,自小諸子百家無不精通,出家悟道之後接引眾生的手法別於他師,善用個人因緣逗機而教,處世接物自有風華,再加上舌底蓮華、才氣縱橫,因此度人無數,許多弟子聽完他一席話之後習性大改。常常有人形容:說法時令人哭、令人笑,自在無礙,言語之間令人動容,在當時上至貴冑,下至走卒,無不趨之若鶩,寺廟經常人滿為患,等著禪師的開解。 

據說在他所主持的寺廟,四十年當中沒有任何一位和尚違反過纖毫的戒律,可見道德感人之深。令人值得一提的是,當他圓寂時相當地瀟灑自在,火化獲得五彩繽紛的各色舍利子數不盡,舌頭栩栩如生、鮮紅如蓮。過去我禪宗的師父便極為讚嘆推崇這位祖師的著作,從老和尚處獲得語錄數部,其中最重要的是《碧巖錄》,我多年來也展讀再三,均有小得。 

圜悟克勤禪師在湖南駐錫的二十多年期間,他體悟到了茶和禪密不可分的真諦,甚至於從喝茶之中體會而寫下不少開悟的茶詩,在當時也有遠從各國來的和尚追隨在他的座下習禪。現今日本在「茶禪一味」的推行上如此地風行,這全然源自於圜悟克勤禪師的教法。目前圜悟克勤所書寫和茶相關的真跡有多幅,據說已經成為日本的國寶,保留在不同的禪寺之中。   

我因為習禪和好茶成癖的緣故,自然多年來從佛教的歷史上及傳承中尋找到了和茶有緣的大德祖師,例如日本著名的國寶禪師最澄和尚,他是東密著名的祖師,也是日本天台宗的始祖,於唐代時和空海等著名和尚來中國求法取經。

在日本和茶業相關的資料當中有記載,當年最澄和空海來中國學習佛法時,因緣之故也接觸到了中國的茶文化,最澄深入研究之後,深深地被中國的茶給吸引住,並且也認為茶有助於參禪、悟道,於是他帶了一些茶種回日本種植。在往後中日佛學交流頻繁的過程之中,也有不少日本和尚在中國不同茶葉的產區陸續帶回了不一樣的品種回日本種植。 


到了宋代,圜悟克勤的日本弟子榮西和尚,不但帶回了中國茶,也窮其一生不斷地研究中國的茶道及茶葉,還用中文出版了影響整個日本茶道思想的茶書,這個時期中國茶道普遍盛行於整個日本的民間和寺廟,從此榮西和尚被奉為日本茶道第一人。

榮西根據宋朝當時流行於民間烹煮茶葉的方式,是一種不必經過萎凋等程序的飲茶法,方式極為特殊,和現代人品茶的方式截然不同。宋朝人喝茶很注重第一泡茶,認為那是整個茶最精華處,有益於養生,宋人對於好茶葉的判斷是用沖泡之後茶沫分布多寡和濃稠度來決定,沒想到此種宋代點茶的模式,讓最澄等日籍和尚帶回日本流傳之 後,竟然形成了今日的抹茶文化。 


煮茗論道古風可追

明代有位頗為著名的文學家李維楨,此人在當朝曾經官至禮部尚書, 曾參修《穆宗實錄》。李維楨平日裡好與拙流羽士往來,特別是和幾位方外高人齊聚一室,竹爐之側烹煮龍井,抑或閒來無事杯茗在手,坐看落花流水,有時徹夜未寐,孤燈之下陽羨茗壺摩搓其掌,平日裡更是松蘿千杯不斷水。

由於李維禎所處的環境以及所交的名流,那段時間裡孕育出他對茶道精深的涵養,令他感覺生活中最充實的便是認識到了當時的高僧大方和尚。大方和尚是明代初年著名的茶僧,不僅懂得飲茶,更懂得植茶,他對於製茶有獨特的方法,有別於傳統,後人管他的茶叫做松蘿茶。 


後來還有一位當官的叫做龍膺,他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戲劇專家,著有不少傳世戲曲劇本流傳於後代,日常裡也喜好禪道,更熱愛飲茶,經常攜帶茶器流連於名山古剎之中,當然他必然會與當時的名僧大方和尚有所往從,這在他的著作中都有清楚地描述。

龍膺後來還得到了大方和尚親自授與獨特的松蘿茶製作工序,但是後來的茶史資料中說到,大方和尚個人在炒茶的時候是用一只銀質的大鍋炒茶,是否此種製茶的秘方之中,還附帶一定要用銀鍋的材質炒煮才會有其特色,這就不得而知。   


清代至民初飲茶的風氣仍然是大興未艾,茶道仍然盛行於禪寺之中。據我個人所知,當代僧人之中我所聽聞的就有數位名僧均有飲茶的習慣,一方面可能是應付來訪的信眾,一方面可能是早年在內地寺廟早有的風氣與習慣所致。至於道家方面,喝茶的風氣與傳承也並不遜於佛家,我早期在道家師父處學道時,便多次聽聞師父說到他的家鄉有位道長極為著名,當時的人都稱他為甘露大師,俗家的名字叫做吳理真,他被封為甘露真人

主要是因為他曾在蒙頂山種植了七株茶樹,所培植出來的茶葉細長氣香,水質甘甜清冽,湯色碧黃如琥珀,而且烹煮茶汁倒於杯中飲用時都有股香雲氤氳杯頂,歷久不散,令人嘖嘖稱奇。原來要製成如此的仙茶端賴於吳理真日夜不停地跑遍所有的山頭,把所有的茶種不斷地試驗鑽研之後,尋找到了蒙頂山的某一處,認定此處的土質和環境是最適合生長培植的處所。 


據說後來吳理真所栽植出來的茶葉,遠近鄰里只要有人患了頭痛腦熱等疑難雜症,飲泡多次之後,都能奇蹟般地獲得痊癒,因此吳理真「茶仙」的名號不脛而走。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吳理真因為平日裡無有一日不飲茶,後人記載,到他年紀很老的時候,外貌給人家的感覺始終停留在三十出頭歲的樣子,而且頭髮如墨般黑,因此當時的人都認為這是因為長年喝茶所帶來的效益,可見飲茶對於中國人來說,確實是具備養身、祛病、長生不老等諸多好處。

「茶禪」的圖片搜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