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17:34:30幻羽

禪七是什麼?-當下參禪悟道者“誰”?-*幻羽*謹題於養息香

 

禪七的由來,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七日證道。佛陀在菩提樹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離金剛寶座,實七日成佛的濫觴。

從東漢傳至中國後,西域傳道的高僧,源源東來,但大都是嚴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於人,或靠信徒之供養。由於中國傳統文化風俗與制度文化之差異,隋唐以前的中國僧眾,有些必須靠帝王、大臣們之信仰供養,才得以維持生活。

達摩祖師渡海東來,傳佛心印的禪宗法門,便是中國初有禪宗的開始。傳至六祖以後,四方學者群集,禪宗一派,如日東升,光芒萬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懷海禪師,首稱趐楚。改變東來規範,創立叢林制度的,就是馬祖和百丈師徒。百丈創立叢林規,主張以自耕自食主,以募化所得輔的叢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訓。這是禪七的由來的發展。

而禪堂選佛堂,立限七日以資選佛,自宋以來漸成禪宗特則;精進禪七並與參禪一旨相合,而行於天下。禪宗叢林,每逢冬日農事已了,更無其他雜務,便行克期取證的修行,以每七日一期,叫做打禪七。在禪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參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長香(約現今8090分),作用功標準。大約睡眠休息時間,晝夜合計,也不過三、四小時而已。後世各宗派,鑒於這種苦修方法的完美,就興起各種七會,如念佛七等。有這樣苦志勞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長,無疑的,必能造就超格之人才。

禪七是什

禪七是什打七是佛門中精進修行的一種儀規,隨著修行方法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名稱與內涵。如:用禪宗的參禪方法打七就叫做禪七;用淨土宗念佛法門打七叫做佛七;其他像專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觀音七;專持楞嚴、大悲楞嚴七大悲七等等,都是隨修行法門而得名的。所以顧名思義,禪七當然是指用禪宗的方法打七。禪宗的方法也有很多,最普遍的是參話頭

禪七打七?不打六打八呢?

有兩種說法:一、打七是要打我們的第七識末那識。第七末那識是輪回的禍首,因為它執著現前虛妄的身心自我,安於此三界牢宅而不思脫離,所以修行即要破除此第七識達到解脫。因此打七又稱打七識。二、打七一般以七天期,這個數字是佛門中,也是中國人常用的數量單位。當然,可以不只打一個七,古時叢林多是連續打七個七、十個七的。




我們在世界上,不是執著名,就是執著利,或者執著財,或者執著色。所以看不破,放不下。想看破,想放下,又捨不得。捨不得?因有精細鬼和伶俐蟲在作怪,所以把很多事情當面錯過,失之交臂,對面不識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的對面,我們還要到處去找,這就是受倒妄想所支配。

參禪的「參」,就是觀。觀什?觀照般若。教你念玆在玆觀自在,不是觀他在。觀觀自己在不在?自己在,就能參禪打坐,用功修行。若是不在,在那兒打妄想,想入非非。那就身在禪堂,心到紐約去觀光,或是到義大利去旅行。到處去攀緣,所以就不自在了。

觀自在,就是菩薩;觀不自在,就是凡夫。觀自在,是天堂;觀不自在,是地獄。如果觀自在,心未出,才能行深般若波羅蜜。此身在參禪的時候,繼續不斷地參,綿綿密密地參。這才是行深般若,找到智慧。得到大智慧,才能到達彼岸。

參禪的祕訣,就是「朝也思,夕也思。」思什?思「念佛是誰?」今天也參,明天也參,天天在禪堂裏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是在短期能嘗到禪的味道。要經過長時間才可以。有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功夫,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又叫五陰。蘊是集聚的意思,陰是遮蓋的意思。我們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脫?就因被五蘊所覆的緣故。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一)色蘊:有障礙色,有形相色。色蘊不空,見到色被色塵所迷惑,聞到聲被聲塵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塵所迷惑,到味被味塵所迷惑,觸到覺被覺塵所迷惑。如果把色蘊空了,就是內無其心,外無其形,遠無其物的境界。

色,有種種色,能令眼花撩亂,認識不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樣。在《道德經》上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這些境界,都是被色蘊所執著。若能破了色蘊,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沒有這些麻煩了。

所以說,色蘊不空,便執著在色上,若著色上,見惑不能破。 見惑,就是「對境起貪愛」。境界,就是色,對著境界生起一種貪心和愛心,就執著了。見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斷盡,就證初果羅漢。我們修道人,先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然後再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別」,也就是對一切理認識不楚。如果斷盡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證四果阿羅漢。

(二)受蘊:就是領納的意思。境界來了,不加考慮,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覺。譬如吃一種好東西,覺得很自在,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受。住一間好屋子,覺得很漂亮,這就是受。坐一輛好汽車,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覺得不錯,這就是受。

(三)想蘊: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五根領受了五塵的境界,就生出種種的妄想,種種的念頭。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蘊:就是遷流的意思。隨來隨去,隨去隨來,沒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惡的動機,由妄心所支配,而反應於身口的行

(五)識蘊:就是分別的意思。境界來了,就生起分別心。例如:見到美色,生歡喜心;聽到惡聲,生討厭心等等的分別。

若能把五蘊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沒有一切的災難。我們有災難?就因有我執、有法執,二執不空的緣故。

《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五蘊本來沒有自性,猶如空中的浮雲,自然而有,自然而無。不明白這個道理,被五蘊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我們修道,就是破五蘊,好像浮雲,來,隨來;去,隨去,不需要注意,不需要執著。貪瞋癡好像水中的泡一樣,本來沒有實體,自己生,自己滅,不執著就沒有了。

在《永嘉大師證道歌》又說:證實相,無人法,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實相,就是無相,無所不相,也就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可以說返本還原,證得自性淨。到這種境界,也無人,也無法,人法雙亡。也沒有人執,也沒有法執,這就證得實相理體。在那之間,能將無量劫以來,所造的無間地獄罪,統統消滅無餘。永嘉大師說:「如果我用誑語來欺騙眾生的話,我心甘情願到拔舌地獄,去受塵沙劫那樣多的苦。」

我們在禪堂裏,要實實在在來修行,好像抽繭絲一樣,要有忍耐性,一點一點來抽絲,才不會亂。不可自作聰明找捷徑,用科學方法來開悟,那是妄想。如果科學能開悟,那些科學家不會在牛角尖裏亂鑽,早就開悟了,不會有的分。不要異想天開,還是按部就班來參「念佛是誰」!腰要忍耐,腿疼要忍耐,忍耐到時候,自然會開悟。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無論穿著禪修服或是僧服或是居士服或便服的行者,請返觀自照下己心:

於此當下參禪悟道者“誰”?

是“誰”在收攝身心於一處?

風雲已起兮何能頓悟參兮?

 

幾番精勤禪修密密行

走過塵煙風雨苦參究

管名聞利養閒雜事

一心只參當下者誰耶

 
                   *幻羽*謹題於養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