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19:48:11幻羽

《人生的枷鎖》--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名作

                

           《人生的枷鎖》--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名作

《人生的枷鎖》是英國19世紀知名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長篇半自傳體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於1915年出版。這部小說是一部半自傳體性的作品。小說通過敍述主人公菲力浦從童年時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經歷,反映了一個年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 以及逐步擺脫種種枷鎖, 尋找生命意義,,走向成熟,獲得精神解放的歷程。

《人生的枷鎖》收到諸多作家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認為它"融匯了作家摯感情,體現了作家實思想的感人之作""以質樸無華的文體,出色地表達了一種深沉的、甚至是悲劇性的情感""給人留下坦率而誠的印象"。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希歐多爾·德萊塞在一篇題《現實主義者眼裏的〈人生的枷鎖〉》的文章中,把這部小說稱"天才的著作",稱毛姆"藝術大師"。這部小說自出版以來,始終未版,至今仍廣世界各國讀者所傳誦。一九六六年,英國著名批評家西亞爾·柯諾利將此書列入"現代文學運動巨著一百種",說明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人生的枷鎖》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菲力浦·凱裏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學校度過的歲月讓他飽受了不合理的學校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走入社會後,又在愛情上經歷了傷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扎,但思想和個性都獨立不羈的凱裏,一直努力脫宗和小市民意識這兩條禁錮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流中,尋求人生的諦。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英國現代著名作家,一八九七年以描繪倫敦貧民區生活的小說《蘭貝斯的麗莎》(LizaofLambeth)開始其漫長的創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詩歌以外的各個文學領域,都有所涉及,有所建樹。他共寫了長篇小說二十部,短篇小說一百多篇,劇本三十個,此外著有遊記、回憶錄、文藝評論多種。他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長、短篇小說,文筆質樸,脈絡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有致,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他的作品被譯成各國文字,不少小說還被搬上銀幕。他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受人歡迎的小說家之一。

毛姆是我國讀者比較熟悉的一位西方現代作家。他的著作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有介紹;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影片如《債》(即《人生的枷鎖》)、《剃刀邊緣》(即《刀鋒》)等,解放前曾在我國上映過。近年來,國內雜誌陸續發表了他的一些短篇,著名長篇《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鋒》的中譯本也相繼出版,引起了我國廣大讀者的興趣。現在,我們能有機會把毛姆這部最主要的作品介紹給讀者,了卻了我們多年來的夙願,也有助於大家對這位作家的進一步瞭解。本文就毛姆其人以及他的這部代表作,作些粗略的介紹,談幾點很不成熟的意見,以就高明。

薩默賽特·毛姆於一八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母親和父親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亨利·毛姆撫養。亨利·毛姆是肯特郡惠特斯泰勃區牧師,人自私、貪吝,對待侄子冷漠而近於粗暴。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境遇更加不幸。他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淒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八九二年初,他未遵從伯父讓他進牛津攻讀神學的安排,而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在那兒,他接觸到德國哲學史家昆諾·費希爾(KunoFischer)的哲學思想和以易卜生代表的新戲劇潮流。同年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六個星期的練習生,隨後即進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期五年的習醫生涯,不僅使他有機會瞭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毛姆曾說:"這段經歷對我很寶貴。對一位作家來說,我不知道還有什比從醫數年更好的鍛煉了。"他的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他從醫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寫成的。

從一八九七年起,毛姆棄醫專事文學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寫了若干部小說,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說,其中沒有一部能"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轉向戲劇創作,獲得成功,成了紅極一時的劇作家,倫敦舞臺竟同時上演他的四個劇本。他的第十個劇本《弗雷德里克夫人》連續上演達一年之久。這種空前的盛況,據說只有著名劇作家肖伯納才能與之比肩。但是辛酸的往事,夢魘似地鬱積在他心頭,不讓他有片刻的安寧,越來越烈地要求他去表現,去創作。他決定暫時中斷戲劇創作,用兩年時間潛心寫作醞釀已久的小說《人生的枷鎖》。

第一次大戰期間,毛姆先在比利時火線救護傷患,後入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到過瑞士、俄國和遠東等地。這段經歷他後來寫作間諜小說《埃申登》提供了素材。戰後他重遊遠東和南太平洋諸島;一九二○年到過我國,寫了一卷《中國見聞錄》。一九二八年起毛姆定居在地中海之濱的裏維艾拉,直至一九四○年納粹入侵時,才倉促離去。

兩次大戰的間隙期間,是毛姆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期。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初期,他寫了一系列揭露上流社會爾虞我詐、勾心角、道德墮落、諷刺有閑階級荒唐行徑的喜劇,如《周而復始》、《比我們高貴的人們》和《堅貞的妻子》等。這三個劇本被公認毛姆劇作中的佳品。一九三三年完稿的《謝佩》是他的最後一個劇本。毛姆的戲劇作品,情節緊湊而曲折,衝突激烈而合乎情理;所寫人物,著墨不多而形象鮮明突出;對話生動自然,幽默俏皮,使人感到新有力。但總的說來,內容和人物刻畫的深度,及不上他的長、短篇小說,雖然他的小說作品也算不上深刻。

這一時期的重要小說有:通過描寫一畫家捨棄西方文明,來到南海與土著人民生活在一起,創作出絢爛多彩的畫幅,反映現代西方文明束縛、扼殺藝術家個性及創作的《月亮和六便士》;通過一位"文壇泰斗"及其周圍種種人物的描寫,惟妙惟肖地刻畫當時文壇上可笑可鄙的現象的《尋歡作樂》;以及以大英帝國東方殖民地
背景、充滿異國情調的短篇集《葉之震顫》等。短篇小說在毛姆的創作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說風格接近莫泊桑,結構嚴謹,起承轉落自然,語言簡潔,敍述娓娓動聽。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發表議論,而是通過巧妙的藝術處理,讓人物在情節展開過程中顯示其內在的性格。

第二次大戰期間,毛姆到了美國,在南卡羅來納、紐約和文亞德島等地呆了六年。一九四四年發表長篇小說《刀鋒》。在這部作品裏,作家試圖通過一個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與實利主義之間的矛盾衝突。小說出版後,反響熱烈,特別受到當時置身於戰火的英、美現役軍人的歡迎。

一九四六年,毛姆回到法國裏維艾拉。一九四八年寫最後一部小說《卡塔麗娜》。此後,僅限於寫作回憶錄和文藝評論,同時對自己的舊作進行整理。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聲譽,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圖魯茲大學分別授予他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五四年,在他八十壽辰的時候,英國女王授予他頗為顯赫的"榮譽團騎士"稱號。同年一月二十五日,英國著名的嘉裏克文學俱樂部(GarrickClub)特地設宴慶賀他的八十壽辰;在英國文學史上受到這種禮遇的,只有狄更斯、薩克雷、特羅洛普三位作家。一九六一年,他的母校,德國海德堡大學,授予他名譽校董稱號。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毛姆在法國裏維艾拉去世,享年九十一歲。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學內。死後,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建立了檔案館以資紀念。

巨著《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代表作,帶有明顯的自傳色彩。書中主人公菲力浦·凱裏童年和青年時期的辛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早年的生活經歷;作家在這個人物身上,更是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切身感受。但是,"《人生的枷鎖》並非自傳,而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裏面事實和虛構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作家是依仗事實的啟示,"使用小說家的許可權,炮製了若干故事來寫我創造的人物。"換句話說,在這本小說裏,毛姆打破了事實的拘束,虛構了某些重大情節,塑造了菲力浦·凱裏這一人物形象。

通過描寫本人公的曲折遭遇,揭露社會從精神到物質上對人的折磨與奴役。雖說在菲力浦·凱裏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毛姆早年的某些影子,但他更像狄更斯筆下的大衛·科波菲爾,更像撒母耳·勃特勒筆下的艾内斯特·蓬提法克斯和康普頓·麥肯齊筆下的邁克爾·費恩。因而,《人生的枷鎖》成為繼塞·勃特勒的《眾生的道路》以後又一部取材于作者親身經歷、揭露維多利亞時代末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主義作品,從而真正確立了毛姆今英國文壇的地位。

菲力浦·凱裏是個有思想、有個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殘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執拗。他自幼雙親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童年;進寄宿學校之後,飽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跨入社會,又在愛情上遭到殘酷打擊。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經受一番痛苦的折磨,並在身心上留下難以癒合的創傷。

小說著重描寫他如何掙脫宗教和小市民習俗這兩條禁錮人類精神的鎖鏈,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到人生的真諦。

菲力浦自幼由當教區牧師的伯父威廉撫養,後來又在附屬於教會的皇家公學念書,所以他是在浸透著宗教氣息的環境裏長大的。然而,他很早就切身體會到宗教的虛偽。他十二歲那年,學校裏掀起一股篤信宗教的熱潮,菲力浦顯得十分虔誠。他先是在《福音書》裏看到,而後又在大教堂牧師佈道時聽到關於"信念能移山"的基督信條;耶誕節回到家裏,再經過大伯的一番解釋,他對上帝具有回天的神力這一點深信不疑。他熱烈而虔誠地祈求萬能的上帝在新學年開始前治癒他的殘疾。隨著指定日期的臨近,他愈加心誠。

到了開學的前一天晚上,他冒著嚴寒,赤裸著身子,跪在光禿禿的地板上向上帝作禱告,可是他的跛足依然如故。他旁敲側擊地詢問大伯:"假如你祈求上帝做某件事,心也夠誠的,結果事情卻沒發生,這說明什麼?"牧師回答說:"只能說明心還不夠誠。"菲力浦想起保姆給他講過的關於捉鳥的故事:如果能在小馬尾巴上撤一撮鹽,就能輕而易舉地將鳥逮住。可惜誰也沒法挨近小鳥。想必"信念"也是如此:誰也沒法心誠到足以挨近上帝。於是他得出結淪:他大伯一直在耍弄他。如果說菲力浦這時還只是朦朧地意識到宗教信仰的虛妄,那麼,等他年事稍長,有了選擇判別的能力,便自覺發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呐喊,毅然與宗教決裂了。

後來他在寓居巴黎習畫期間,進一步摒棄了以基督教義為基礎的道德倫理觀。所有這些無不形象地揭示了宗教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作者對宗教的憤懣充滿了字裏行間。毛姆還運用他那支解剖刀似的筆,勾畫出作為"社會棟樑"的牧帥的偽善面目和骯髒的靈魂,他們不論對信徒、同行,還是對妻子、親友,一概冷酷無情,所謂"教義",始終只是掛在嘴上的騙人鬼話。在他們的靈魂深處,其實是"認定上帝是不存在的,在此生結束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他對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宗教,進行措詞如此激烈的抨擊,這在當時文壇上還不多見。這是《人生的枷鎖》不容忽視的現實主義成就之一。

菲力浦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不願為了"侍奉上帝"而虛度自己寶貴的一生。他不等畢業就斷然離開了死氣沉沉的皇家公學。他輾轉於歐陸與英倫之間,念書學畫,尋求安身立命之所;他在閱歷人世的同時,還潛心研讀古今哲學著作,探索人生的奧秘。但是他的這些努力一無結果,他只能從落魄詩人克朗肖的玩世不恭的奇談怪論中尋找精神寄託,為自己勾畫出一套所謂"盡可為所欲為,只是得留神街角處的員警"的處世"準則"

事實上,這套"準則"在現實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他進倫敦聖路加醫學院學醫,愛上了愛皮西點心店的女招待米爾德麗德,為她荒廢了學業,將父親留下的一小筆遺產,耗費了許多,再加上買賣股票賠了本,一時生計無著,幸虧由朋友介紹,在一家服裝店當了個顧客招待員,才免於流落街頭。他飽嘗人間艱辛,歷盡世態炎涼,最後得出結論:生活就像一條波斯地毯,雖說色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實質上卻毫無意義。儘管在作家筆下,主人公算是擺脫了情欲的糾纏,卸卻了人生職責的重負,似乎進入了心清神淨的"大悟大徹"之境,最後甚至還有了"否極泰來"的結局,然而我們在這個人物身上,清楚地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青年人理想盡遭破滅的可悲命運。

菲力浦個人的不幸遭遇,無疑有其豐富的社會內容。他的悲劇命運,應該說是由他所處的時代決定了的。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正是資本主義英國急劇向壟斷資本階段過渡的這樣一個歷史時期。資本迅速集中到金融與工業壟斷資產階級手裏,中下階層在貧困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大英帝國在國外更是瘋狂爭奪市場,拼命劫掠殖民地的資源。一八九九年,英國殖民主義對南非布林人悍然發動了長達兩年之久的侵略戰爭;"巨人竭盡全身之力",才算贏得不光榮的"勝利"。接著,各帝國主義之間又在醞釀一場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世界大戰。資本主義社會經歷著嚴重而尖銳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隨著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學的逐漸解體,人們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場深刻的精神危機。維多利亞王朝時期的那種虛假的樂觀氣氛已蕩然無存。西方文明將人類引入了精神絕境。小說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充滿恐怖的現實世界"的晦暗畫面,畫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聽憑"命運之神"的驅使,飄忽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深淵"之中,"既不明其緣由,也不知會被拋向何方。"小說圍繞主人公菲力浦的坎坷遭遇,冷靜而客觀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劇命運。

這當中有貧病交迫、靠給窮學生授課苟延殘喘的"日內瓦公民"迪克羅,他年輕時浴血疆場,為"自由"而戰,晚年卻對整個人類不寄予任何希望,靜等從死亡中得到解脫;有立志獻身藝術、卻無繪畫才能的窮學生範妮·普賴斯,她忍凍挨餓苦度了幾個存秋,終於落到山窮水盡、炊斷糧絕的地步,只得含恨輕身,懸樑自盡;有悲歎生不逢辰、自詡看穿塵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他靠翻譯庸俗小說、炮製無聊詩文為生,借杯中物和酒後清談消愁,最後以病死在貧民窟內而終其貧困、潦倒的一生;有愛金錢、講虛榮、頭腦平庸的女招待米爾德麗德,她把嫁人當作終生的衣食之計,結果卻被人玩弄、拋棄,淪落為街頭的賣笑女子,"淹沒在倫敦茫茫的人海之中。"

此外,更有那些被作家一筆帶過的倫敦貧民,他們不少人不堪忍受貧困的煎熬,被迫走上了絕路。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菲力浦的不幸遭遇,只不過是整個社會大悲劇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

由此可見,毛姆在小說裏直言不諱地描繪出了過去時代的社會生活、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同時也形象而真實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人物是時代的人、階級的人、社會的人;他們的個人命運總是同他們所處的時代聯繫在一起的。毛姆就是這樣冷眼看世界、如實反映生活,就是這樣不斷地摳挖著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瘡疤。這無疑顯示了毛姆作為文學傢俱備著時代喉舌的可貴品質。

作為一個目光敏銳的社會觀察者,毛姆不會不看到他藉以存身的社會已病入膏盲,而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正是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所造成的。然而,作為一個脫離人民的資產階級作家,他當然不會看到西方社會悲劇的根子就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更不願承認只有通過變革社會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類社會悲劇。小說中主人公菲力浦最後省悟出的人生"真諦",實際上也就是作家閂己審視了人生、社會之後所得出的結論:生活毫無意義,也不可能改變成另一個樣子。只有摒棄人生的幻想,掙脫精神上的枷鎖,才能成為無所追求、無所迷戀的自由人。

顯而易見,毛姆之所以選定"人生的枷鎖"作為小說的標題,其用意也就在於此。小說原以希伯來大預言家艾賽亞(Isaiah,基督教《聖經》中人物)所說的"美自灰燼出"BeautyfromAshes)為題,後來作家在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中見到"人生的枷鎖"一說,欣然作了更改。斯賓諾莎認為:人屈從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鎖;只有運用理智,人才自由。他主張人們應運用想像和理智,變經驗為預見,這樣才能掌握"未來",才不致淪為"過去"的奴隸。

當然,毛姆在借用這一說法的時候,理性的內容消失了,而是代之以一套類似東方佛家"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之說的虛無主義人生哲理。這是這部巨著的糟粕所在。其實,作家在小說中所闡明的這套"哲理",說穿了無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教,一種麻痹人們贈志的精神麻醉劑,它既消除不了那些掙紮在資本主義桎梏中的人們的痛苦,更無助於改變造成人世間種種不幸的社會現實。這是我們在讀完小說之後必須進行思考和分析的問題。

小說《人生的枷鎖》發表於一九一五年。實際上,毛姆在一八九七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之後,就立即著手寫自傳體小說《斯蒂芬·凱裏的藝術氣質》。此書完稿後未獲出版,而作家本人再也沒有勇氣去讀它,任其撇在一邊。"但是,我忘不了書中的那些人物,還有那些事件和感情……某此夢魂縈繞的往事,成了一種准以忍受的折磨,搞得我食不甘味,眠不安生,最後,我決定暫時停上戲劇創作,先讓自己擺脫掉回憶的糾纏。我寫這本書(即《人生的枷鎖》,整整花了兩年時間……我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因為等我看完校樣之後,我發現那些纏人的幽靈全都安息了:人物也罷,事件也罷,以後再沒在我腦海出浮現過……現在我很難說清楚,究竟有哪些內容是我向壁虛構的,有哪些是活生生的事實——究竟哪些事是實際發生的,哪些事是我希望發生的。"

由此可見,毛姆寫這部作品,先後兩易其稿,醞釀、構思長達十數年,是部精心構思、精心創作的巨著。正如他對一位友人說的那樣:"有教養的人們常常問我,你為什麼不再寫一部《人生的枷鎖》這樣的小說呢?我回答他們說,因為我只有一次生命。我花了三十年才收集到寫那部小說所需的材料。"小說問世後,頗得與時不少著名作家和評論家的好評,認為它是一部"融匯了作家真摯感情,體現了作家真實思想的感人之作";它"以質樸無華的文體,出色地表達了一種深沉的、甚至是悲劇性的情感""給人留下坦率而真誠的印象"

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希歐多爾·德萊塞在一篇題為《現實主義者眼裏的〈人生的枷鎖〉》的文章中,把這部小說稱為"天才的著作",稱毛姆為"藝術大師"。這部小說自出版以來,始終未絕版,至今仍廣為世界各國讀者所傳誦。一九六六年,英國著名批評家西亞爾·柯諾利將此書列入"現代文學運動巨著一百種",說明它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人生的枷鎖》經典語錄:

1、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過於在愛的同時又帶著藐視了。

2、打翻了牛奶,哭也沒用,因為宇宙間的一切力量都在處心積慮要把牛奶打翻。

3、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事:你接連數月每天都碰到一個人,於是你同他的關係便十分親密起來,你當時甚至會想沒有了這個人還不知怎麼生活呢。隨後兩人分離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進行著。你原先認為一刻也離不開的夥伴,此時卻變得可有可無,日復一日,久而久之,你甚至連想都不想他了。

4、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乾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所謂青春多幸福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

5、我知道我將會不得不讓自己對如此度過的一生感到心酸的悔恨,但是我否認這悔恨同我自己有什麼關係。我現在,身體虛弱,老態龍鍾,貧病交加,行將就木,可是還緊緊地把靈魂抓在我手裏,我沒什麼好悔恨的。

6、等你年事稍長,就會發現,要使世界成為一個尚可容忍的生活場所,首先得承認人類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7我真看不出來,總是沒完沒了地讀同一樣東西有什麼用,這只不過是一種貌似勤勞的懶惰而已。

8、他真誠地錯把自己的肉欲當作浪漫的戀情,錯把自己的優柔寡斷視為藝術家的氣質,還錯把自己的無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卻孜孜追求高尚嫻雅,因而從他眼睛裏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層感傷的金色霧紗,輪廓模糊不清,結果就顯得比實際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謊,卻從不知道自己在撒謊;當別人點破他時,他卻說謊言是美的。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9、將來會怎麼樣,我根本不會考慮。要是成天想著今天,愁著明天,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就是事情糟到無可再糟的地步,我想總還是有路可走的。

10、世界上只有兩件東西使我們的生活值得苟且,這就是愛情和藝術。 我總覺得你我應當把生命視作一場冒險,應當讓寶石般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燒。做人就應該冒風險,應該赴湯蹈火,履險如夷。。

11、人們要為年輕時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付出飽嘗幻滅之苦的慘痛代價。

12、他一向具有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在他眼裏,他遇到過的理想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生活的懦怯的退縮。理想主義者自動地逃避生活,因為他受不了那種人群的競爭擠撞;他沒有力量去奮鬥,所以就把這種奮鬥說成是庸俗的;他虛榮,由於的同伴沒有用他對自己的估價來看待他,他就以蔑視他的同伴來自我安慰。

13、他全部生活曾經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的理想後面,那是他們用語言和書本灌輸給他的思想,而絕非是他自己心裏的願望。過去左右著他生活道路的那些他認為是應該做的,而不是他全心全意希望去做的事情。現在他不耐煩地把這所有一切都拋棄了。……也許對幸福的俯就是自認失敗,但是,這種失敗比許多次勝利都要強。

14、在我看來,一個人仿佛是一個包得緊緊的蓓蕾。一個人所讀的書或所做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他毫無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對一個人來說確實具有一種特殊意義,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使得蓓蕾綻開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連開放,最後便開成一朵鮮花。

15、他對生活感到不耐煩,因為他發現自己不能說出他內心那種模糊的衝動所暗示的東西。他的智力不適於表現他的精神。

16、他覺得有一種難以忍受的孤獨。他幾乎後悔,悔恨這兩年來所遭受的捉襟見肘的貧困生活,因為那些絕望的掙扎不過使他勉強填飽肚子,生活的痛苦使他變得麻木不仁了。你必得汗流浹背才能糊口,這並不是對人類的一個詛咒,而是使人安於生活的止痛香膏。

17、他又懦弱又虛榮,他虛榮得叫你總是得小心翼翼不要傷害了他的感情。他把自己的遊手好閒同理想主義混為一談,以至於他自己都不能將兩者區別開來。

18、這麼說來,問題的癥結所在,就是得搞清楚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點清楚了,你的一套哲學體系也就水到渠成了。

19、實際上,受惠者的知恩報答心理,要比施惠者的施恩圖報心理淡薄得多。

20、人生有兩寶,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行動自由。

21、唯有父母的舐犢之情,才算得上是真正無私的感情。置身於陌生人中間,他好歹總算長大成人了,但是別人對待他,往往既無耐心,又不加克制。他頗為自己的自製力感到自豪。他的這股自製力,硬是夥伴們的冷嘲熱諷錘煉出來的,到頭來,他們反說他玩世不恭、薄情寡義。他在待人接物方面,學會了沉著應付,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做到不露聲色,久而久之,現在再也沒法使自己的情感見之於言表。

22、人生的道路還長著呢,時間充裕得很。只要高興,他可以花幾年時間在人跡罕見的地方和在陌生的人群中到處漫遊,而在那些地方,人們以各種各樣的離奇古怪的方式生活著。他不知道他要追求什麼,也不知道旅行會給他帶來什麼,但他感到,通過旅行他將會瞭解到生活中許多新鮮事,並未自己剛揭開的奧秘找到些線索,結果都會使自己發覺生活的奧秘更加不可思議。即使他什麼也得不到,至少可以消除擾亂他心境的不安心理。

23、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而不在於你如何去描寫。

24、屈服於幸福,興許就是承認失敗,但是,這種失敗卻要比千百次勝利有意義的多。

25、只要你在接受這種不幸時稍有違抗之意,那它就只能給你帶來恥辱。要是你把它看做是上帝恩寵的表示,看作是因為見你雙肩強壯,足以承受,才賜予你佩戴的一枚十字架,那麼它就不再是你痛苦的根由,而會成為你幸福的源泉。

26、青春是面對現實去想像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想像來欺騙自己。

27、人們是憑自己的情感去行動的。但是他們的情感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看來,他們的情感是把他們引向成功還是毀滅,純粹是偶然的際遇而已。人生是一片無法擺脫的混沌。人們在這種無形的力量的驅使下四處奔波,但是對這樣做的目的的何在,他們卻一個也回答不出,似乎只是為了奔波而奔波。

28、通過這些談話,他漸漸意識到窮人同上層階級的人毫無共同之處。窮人並不豔羨富有者,因為雙方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而且他們懷有一種典型的自得其樂的心理,總認為中產階級的生活裏充滿了虛情假意,顯得極不自然。況且,他們還有點兒瞧不起中產階級的那些有錢人呢,認為那些人是一批蠢貨,從不用自己的雙手勞動。

29、他以往狂熱地愛戀著她的情景歷歷在目,他心裏頭不禁暗自納悶,不知道他為什麼現在對她會這麼冷淡的。這種感情上的變化使他心裏充滿了苦痛,看來,他以往所遭受的一切痛苦毫無價值。過去,一觸到她的手,心裏便激起一陣狂喜;他曾經渴望自己能鑽進她的心靈裏去,這樣可以同她用一個腦子思想,分享她的每一種感情。當他們倆陷入沉默的時候,她所說的每一句話無不表明他們倆的思想簡直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30、要時時刻刻為生計操心,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丟臉的了。那些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們不是偽君子就是傻瓜。金錢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別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充分發揮作用。沒有足夠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處心積慮,錙銖必較,決不為賺得一個先令而付出高於一個先令的代價。你常聽到人們說,窮困是對藝術家最有力的鞭策。唱這種高調的人,自己從來沒有親身嘗過窮困的滋味。

31、文雅的發誓和強烈的形容詞是我們語言的典型特徵。過去菲力浦曾經把這當做一種男子漢氣概的象徵而加以培養,而現在他卻小心翼翼地加以回避。

32、菲力浦認為他拋棄了追求幸福的欲念,便是拋棄了他最後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用幸福這根尺度衡量,他的生活就顯得很可怕;然而當他意識到還有別的尺來衡量他的生活時,頓然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幸福跟痛苦一樣的微不足道,他們的降臨,跟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使人生的格局更加複雜罷了。

33、他聲稱他希望人都應該是赤身裸體、一絲不掛。當下賤、殘忍、自私或色欲出現在他面前時,他都愉快地搓著雙手:那才是事情的本來面目。在巴黎的時候,他就知道世間既無美也無醜,而只有事實;追求美完全是感情用事。

34、正是享樂欲望的暴烈,使人類的行為喪失了一切歡樂。他們無可奈何地,被一陣狂風攆著倉促向前。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要往何方。命運似乎淩駕在他們頭上。他們跳呀跳,仿佛永恆的黑暗就在他們腳下。他們的沉默有點令人驚慌,仿佛生活嚇壞了他們,奪去了他們的說話能力,使他們心中的哀鳴在喉頭消失。

35、他們將在望得見大海的地方租一幢小房子,眺望著打眼前駛過的一艘艘大輪船,目送它們駛向那些他永遠到不了的地方。

36、他忘掉了周圍生活的一切,連吃飯也姍姍來遲。他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世界上最快樂的習慣——讀書的習慣。他還沒有意識到這樣一來就為生活上的一切痛苦提供了一個避難所;他也沒有意識到他正在創造一個虛幻的世界,這個世界使現實的世界成為痛苦、失望的源泉。

37、一個人要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也非得經歷同樣的痛苦不可。在此,差別在於,雖然每個人同樣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有機體,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樣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人的存在。這種離群索居的感覺在青春期尤為明顯。可是這種感覺,並沒有發展到使個人和同伴之間的差別達到今人一目了然的明顯程度。只有像蜂巢裏的蜜蜂那樣很少自我意識的人,才是生活的幸運兒,因為他們最有機會獲得幸福。他們集體行動,群起群居,而他們的歡樂也只因為大家共用才成其歡樂。

38、有一種格局,最明顯,最完美無缺,同時也最漂亮動人。這種格局是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人間,漸漸長大成人,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為掙片麵包而含辛茹苦,最終登腿棄世而去。但是生活還有別的樣式的格局,這些格局雖雜亂無章,卻是妙不可言,幸福從未涉足其間,人們也不追逐功名,但從中可以感覺到一種更加亂人心思的雅趣。

39、在這個古老的世上,我生的太遲了。

        
https://www.kanunu8.com/book3/7161/index.html


             
1934 年,《人枷鎖》被改編成電影《人性枷鎖》

人生不是繪畫的主題;人生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生命雖無法超越形式,卻能容許精巧的編織:

當下不論發生什事,都是有助於人生面貌更加繁複,終有一天生命走到盡頭,他會滿懷喜悅地見證其完成,宛如一件藝術品的誕生,唯有他知曉這件作品存在,因此散發的美麗不在話下。隨著他離開人世,作品也會立即消失。

菲力普的悟道,就像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最後樂章:望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