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5:10:48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20) ─大智度論原文的簡介解題

 

      ─參修應識之法要(-20) ─大智度論原文的簡介解題 

龍樹的《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這四部論,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各論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如僧睿在〈中論序〉中說:『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袪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尋斯四者,若日月入懷,無不朗然鑒徹矣!』

在〈大智釋論序〉裏,僧睿更詳細地說到這一組織的內在關係:『釋所不盡,則立論以明之;論其未辨,則寄折中以定之。使靈篇無難
之章,千載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

就是說《智論》是依經作釋,解釋不能完全窮盡義理,因而立論以明之。‘論’指《中論》、《十二門論》,《智論》所沒有完全講
楚的,《中論》等則以‘折中’(即中道)的思想予以決定。換句話說,三論全部歸宿于中道。後來隋·吉藏創立三論宗,弘揚關河三論,不把《大智度論》列入,也是因‘秦人好簡’,就把百卷大部的《智論》除外,而四論的整個學說體系不算完備,實可惜。

東晉·慧遠曾把《智論》節抄成二十卷的略本,在〈大智論抄序〉中說:『輒依經立本,系以問論,正其位分使類各有屬。謹與同止諸僧共別撰以
集要,凡二十卷,雖不足增暉聖典,庶無大謬。』

這也是
的適應華人好簡的習慣,可惜僅存載在《出三藏記集》中的序文而已。注《智論》的書有南北朝時蜀地潼州遷善寺沙門釋慧影抄撰的《大智度論疏》,但已殘佚,僅存第一、第六、第十五、第十七與第二十四卷,也不完全。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論書包含原始佛聖典、部派佛諸論書,以及初期大乘之法華、華嚴等諸經典。並言及勝論派及其他印度一般之思想,可謂當時之佛百科全書。

二、本論不僅印度唯識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即連「大乘起信論」所說之如思想、空與中道思想之相即,均深受本書之影響。

三、本論中之佛身觀與法身觀,是密思想之先驅,且為真言陀羅尼之根源。

四、龍樹菩薩以後的大乘佛等諸說,幾乎都是以本論中心而開展。大乘佛的重要論書,對印度及中國佛影響相當深遠,尤其是自本論譯出以來,成歷來各宗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論典。

五、本論自譯出以來,究風氣甚盛,與三論學派(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相合,則成四論學派,歷來各宗所依用援引之重要論典,天臺之四義卷十二即尊之「大乘通申論」。

六、論中所詮顯之諸法實相的妙趣,堪稱是早年構成天臺宗思想的中心。

七、華嚴宗引用本論,主張《華嚴》是不共般若。

八、本論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戒波羅蜜的闡揚,對禪宗和律宗具有重大貢獻。

九、論文初品主要闡述名相事數,恰是佛傳入中國二百餘年佛學家一直楚的問題,詳譯出來,原原本本地加以解釋,可適應學者究的要求。

十、本論龍樹年之著作。在般若思想之弘揚上,立足于「諸法實相」之積極肯定立場,並極力闡明大乘菩薩思想及六波羅蜜等宗之實踐,故可瞭解龍樹以前佛學說之大要。


本論的大意:

相傳本論之原文有十萬多頌,在本譯本中,最初之三十四卷,系《大品般若經》初品之注釋,其後各卷所譯則加以節略。首緣起第一,略述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因緣。繼釋經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二,乃至釋初品中信持無三毒第五十二,是釋序品第一。順次以下釋奉品第二,乃至釋囑累品第九十,是釋摩訶衍論。各卷的大意如下:

第一卷 緣起論、釋初品如是我聞一時

龍樹菩薩指出二十一種釋尊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原因,內有十力、四無所畏功德、及四種悉檀者。接著解釋「如是、我、聞、一、時」五字的別義。

第二卷 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釋初品中婆伽婆

總說佛陀宣講如是我聞的意趣。解釋「佛」的別名有婆伽婆、多陀阿伽陀、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輯侈遮羅那三般那、修伽陀、路迦憊、阿耨多羅、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含多提婆魔逸舍喃、佛陀等如來十號,並引用《放牛譬經》等論證佛是一切智人。

第三卷 釋初品中住王舍城、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別釋初品中三眾義

解釋「住」的名義、「王舍城」命名的緣由、佛陀住王舍城原因,、「共」、「摩訶」、「比丘」、「僧伽」之意,最後釋義「三眾」

第四卷 釋初品中菩薩

解釋「菩薩」一義,以此比較大、小乘菩薩觀的差異與優劣,從而顯示大乘菩薩的殊勝。

第五卷 釋初品中摩訶薩?、釋初品中菩薩功德

解釋「摩訶薩?」之意,說明何謂「陀羅尼」的含義、種類;釋空、無作、無相等三昧;眾生等忍和法等忍。

第六卷 釋初品中十

以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等十,瞭解空法。

第七卷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釋初品中三昧、釋初品中放光

說明諸菩薩顧受無量諸佛世界,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等,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遊戲出生百千三昧,補處紹尊位者。並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發種種。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淨,顧皆得之。接著解釋三昧王三昧。最後描述釋尊放光的種種情況,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八卷釋初品中放光之餘

解釋佛放常光及出廣長舌、佛人獅子遊戲三昧等,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

第九卷 釋初品中現普身、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

佛從無量阿僧劫,集大功德、修諸苦行、常施眾生、持種種戒、忍、精進、禪定,及無比淨不可壞不可盡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滿。此果力故,得不可稱量殊特威神。所以佛德特尊,現最勝身,光明色像,威德巍巍。接著論證十方諸佛菩薩的實不謬。

第十卷 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之余

多寶世界的普明菩薩請問寶積佛:「以何因緣有大光明照於世間,地大震動,又見佛身?」寶積佛回答之。寶積佛國的普明菩薩卻欲覲謁釋迦如來,寶積如來應允,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諸法相,與寶積佛說諸法相正同;便言世界雖遠,法相不異,增益大信,心轉堅固。最後普明菩薩持千葉金色蓮華供養釋迦如來,世尊以此寶華散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佛。

第十一卷 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釋初品中檀相義、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

說明佛為何將般若波羅蜜這種菩薩摩訶薩法告訴舍利弗而不告訴其他人。接著說明菩薩為了普度一切眾生而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觀諸法不生不滅,如涅?相,故在行佈施時作無相觀,不見施者、受者及所施物。再說明佈施中獲得種種利益。接著論述淨施與不淨施;世間施與出世間施;聲聞施與佛菩薩施以及內施與外施,最後論述法施為何在一切施中最為第一。

第十二卷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餘

本卷繼續論述初品中檀波羅蜜之法施,主要內容有:菩薩為何能具足滿檀波羅蜜而餘人不能和行檀波羅蜜能生六波羅蜜。

第十三卷 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釋初品中戒相義、釋初品中贊屍羅波羅蜜義

「屍羅」意譯為戒,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為戒。持戒諸多功德,破戒者常墮三惡道中,受苦萬端等,勸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戒相義」說明戒即是止非防過,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等是為戒相。論述五戒的內容及毀犯的過失。接著說明在六齋日持齋受八戒,以此善緣,惡鬼遠去,住處安穩,福增無量。最後提出出家受戒勝於在家持戒。

第十四卷 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之余、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

主要講菩薩是怎樣具足滿屍羅波羅蜜和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以及菩薩持戒能深入諸法實相,行空之昧,用慧眼來觀察罪不罪皆不可得。戒亦不可得。

說明羼提即是忍辱。忍辱有生忍和法忍兩種,菩薩行生忍能得無量福德,行法忍能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便得如所願。

第十五卷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余、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

首先說明菩薩如何具足法忍,接著解釋毗梨耶波羅蜜,毗梨耶可意譯為精進,說明精進乃一切善法之本,及闡明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

第十六卷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之餘

主要說明菩薩如何具足精進波羅蜜、及身、心精進之區別及菩薩為何常行精進而心無厭足。

第十七卷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說明菩薩誓願度一切眾生為何卻又遠在靜處求得禪定、如何能得禪波羅蜜、入四禪及菩薩能行禪波羅蜜而餘人不能。

第十八卷 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釋初品中般若相義

說明菩薩如何行般若波羅蜜、為何獨稱般若波羅為摩訶、何謂入三種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菩薩智慧為何稱般若波羅蜜。

第十九卷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

說明以何因緣于菩薩道中說三十七道品以及闡明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主要內容和意義。

第二十卷 釋初品中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說明三昧為何又名三解脫門以及菩薩如何行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

第二十一卷 釋初品中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釋初品中九想義、釋初品中八念

說明禪修的種種業處及諸禪定。背是淨潔五欲,離卻著心故名背舍。勝是不淨中淨顛倒等諸煩惱賊故,是名勝處。此以遍滿緣故、名一切處,即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十法,使其各各周遍於一切處。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及於人之屍相上起九種觀想。佛為除眾生恐怖因緣,所以於九想後次第說八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第二十二卷 釋初品中八念之餘

詳細說明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等修法,最後總結說明八念次第。又分別聲聞八念只為自身,菩薩八念是為一切眾生。

第二十三卷 釋初品中十想、釋初品中十一智

說明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想、盡等十想皆是除結使,緣涅相。

接著解釋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等十一智,最後龍樹分別十智各各相、各各緣、各各別異、各各觀法。說明實智無分別,唯佛具有,十智入如實智中,唯一實智。最後敍述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等三種覺觀三昧及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等三根。

第二十四卷 釋初品中十力

菩薩欲得十力,學般若波羅蜜當修念佛三昧,非但念佛身,更要念佛二十種功德法身。


第二十五卷 釋初品中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佛為斷除眾生疑妄,滅諸誹謗,自說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等真實功德。分別十力與四無所畏雖皆名智,但有種種差異。接著說明聲聞法及摩訶衍中的菩薩四無礙智之差別。

第二十六卷 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說明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舍、欲無滅、精進無滅、念無滅、慧無滅、解脫無滅、解脫知見無滅、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等十八種不共法是真不共法,聲聞、辟支佛於前十力等皆有少分,而於此十八不共法卻始終無分。

第二十七卷 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佛大慈能與一切眾生樂,大悲能拔一切眾生苦。菩薩大慈悲是假大,心念而不能真正與樂、拔苦。佛大慈悲是真大是佛道之根本,菩薩得先借助慈悲見眾生苦,再生心救苦,然後才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論說:「欲得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蜜。」並說明習行般若波羅蜜,能得道智、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等四種智慧並可以斷煩惱習,上菩薩位,住阿砝跋致地。

第二十八卷 釋初品中六神通等

欲得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並可勝二乘智慧,得諸陀羅尼門及諸三昧門,接著說明陀羅尼和三昧的不同,在於心相應和心不相應。聲聞人中不用陀羅尼持諸功德,菩薩為一切眾生,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故陀羅尼唯大乘有,諸三昧不同,或時易身則失。故大小乘共有。

第二十九卷 釋初品中隨喜回向等

先總說菩薩隨喜聲聞、辟支佛施、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六事,能過其上。因求聲聞、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德多。並指出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若多若少,等心一切,皆是波羅蜜。論中著重舉聲聞人例以少施而得報大,但有限量,不乃菩薩少施以方便力回向的大。最後為菩薩學般若波羅蜜,能行五波羅蜜,能得四種好報。

第三十卷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

菩薩以財法二供養成就善根,更學般若波羅蜜,滿一切眾生願,能令眾生住六波羅蜜,並以因中說果成就種種功德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

第三十一卷 釋初品中十八空

說明學般若波羅蜜能知內法空、外法空、內外法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法空、無為法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等十八空義。

第三十二卷 釋初品中四緣義

學般若波羅蜜,能知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等四緣義,人著四緣而生邪見,如來為破著故,說諸法空,而不破四緣。接著說明「如」、「法性」、「實際」等意涵,並讚歎菩薩的大力功德。

第三十三卷 釋初品中到彼岸等

學般若波羅蜜,能為諸佛眷屬,能不起慳心、破戒心、策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等六蔽心,能得佈施、持戒、修定三種福處,能得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能聞諸佛所說十二部經。

第三十四卷 釋初品中信持

菩薩學般若波羅蜜,當信持三世佛法,發十八大願。五波羅蜜,如鳥無兩翼,般若波羅蜜,如有翼之鳥。因此般若波羅蜜能成辦大事,故言得諸功德及大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第三十五卷 釋奉缽品第二、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四天王以四缽奉上菩薩。諸天當作方便,令是菩薩離于淫欲,從初發意常作童貞,不與色欲接觸。唯斷淫欲出家者,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一切法但有名字,但一切法皆不可得,不可得故空,但以名字說。菩薩一日修智慧,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之上。因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脫無量眾生,令得涅?,而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脫無量眾生,令得涅?

第三十六卷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二

舍利弗向佛陀提出三個問題:一菩薩如何住阿砝跋致地、淨佛道地?二為菩薩住何等地,能為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三為菩薩如何習行般若波羅蜜?佛陀一一答之。

第三十七卷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三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薩婆若不與過去、現世、未來等三際合。以薩婆若是實法,三際是生滅相,求覓不可得。以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皆空,無有自性,如夢如幻,心無所著。佛告舍利弗,諸相應中,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最第一,最尊、最勝、最妙、為無有上。

第三十八卷 釋往生品第四之一

舍利弗問佛,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佛一一答之並以阿彌陀佛為例,其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十方世界,示清淨國,令其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第三十九卷 釋往生品第四之二

菩薩住六波羅蜜,常勤精進,利益眾生。成就三十二相,諸根淨利,使眾人愛敬,然後以三乘法度脫之。常行十善,不墮三惡道。菩薩行六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具足智慧。成就見十方恒河沙等諸佛,聽法、見僧,嚴淨佛土。最後說明淨五眼中之肉眼淨、天眼淨、慧眼淨。

第四十卷 釋往生品第四之三、釋歎度品第五、釋舌相品第六

說明淨五眼中之法眼淨、佛眼淨,再修修如意、天眼、他心、宿命、天耳、漏盡神通波羅蜜,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畢竟空中行六波羅蜜。

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葉等人讚歎摩訶般若波羅蜜,世尊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出無數無量光明,普照十方。是時佛見大眾,于一切諸法,得是法忍,便發微笑。告阿難言:「是眾中十萬億人,于諸法中,得無生忍,是諸人于未來世,過六十八億劫,當得作佛,劫名華積,佛號皆名覺華。」

第四十一卷 釋三假品第七、釋勸學品第八

說明並破斥法假施設,受假施設,名假施設等三假名。菩薩欲利他、自利、為除法愛當學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廣說三乘故,三乘人應於是中學成。

第四十二卷 釋集散品第九

集是指諸法因緣而生。散是指諸法因緣而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諸法無集無散,生無從來,滅無從去,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應住一切法,因一切法相空故,不可得故。依空門、畢竟無相門,菩薩一切不受,通達諸法實相。

第四十三卷 釋集散品第九之餘、釋行相品第十

說明般若波羅蜜之體相。般若之體:「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法相、法位。」般若之相:「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密。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複次,無明是一邊,無明儘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儘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二門,廣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相。」論又曰:「離有、離無,離非有非無,不墮愚癡而能行善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三門,是般若波羅蜜相。」接著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有行相,則是無方便,不能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後世苦。更不能得聲聞、辟支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無行相,則是有方便。諸法無所受三昧可使菩薩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第四十四卷 釋幻學品第十、釋句義品第十二

說明一切法皆是幻法及善知識與惡知識的區別。接著說明無句義是菩薩句義。因為一切菩薩句義入般若波羅蜜智慧光中則不現。因為無句義是菩薩句義,所以菩薩觀一切世間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皆是自空相,無礙相,不二相,不應著。因為一切法自相空,不動故。

第四十五卷 釋摩訶薩品第十三、釋斷見品第十四、釋富樓那品第十五

說明菩薩于畢定眾中為上首,故名摩訶薩。畢定眾指性地人,須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砝拔致地菩薩,摩訶薩是最上最大者。接著說明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斷一切見網,故名摩訶薩。,在釋富樓那品中說明菩薩摩訶薩以薩婆若心行六度,不取不著諸波羅蜜相,是菩薩摩訶薩大莊嚴。及以四無量心,行六波羅蜜,為利益眾生故,發趣大乘。

第四十六卷 釋乘乘品第十六、釋莊嚴品第十七、釋摩訶衍品第十八

說明菩薩乘大乘道之相接著明菩薩六度乃至一切種智大莊嚴、無大莊嚴為大莊嚴、無縛無脫大莊嚴等三種大莊嚴。最後為六波羅蜜、十八空是摩訶衍。

第四十七卷 釋摩訶衍品第十八之餘

說明菩薩所行三昧,雖然有無量無邊之數,並提出一百零八種代表性的逐一解釋。這一百零八種歸結起來都是釋禪波羅蜜,如果廣演開來,則一切三昧都在其中,皆應言用無所得,以等同般若故無量無邊三昧和合名為摩訶衍。

第四十八卷 釋四念處品第十九

說明四念處等十八種法若與般若波羅蜜畢竟空和合,則能除世間貪憂,以不可得故,是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接著說明四念處的修觀方法,修觀作用及大小乘人在修習過程中的主要區別及略論其餘十七種摩訶衍法。

第四十九卷 釋發趣品第二十之上

總列菩薩從初地行十事、二地常念八法、三地行五法、四地應受行不舍十法、五地遠離十二法、六地具足六法、七地二十法不應著二十法應具足、八地應具足五法、九地應具足十二法、十地菩薩與佛無異的發趣業。具體說明一至六地菩薩的施行及方法。


第五十卷 釋發趣品第二十之餘、釋出到品第二十一

接續說明七地至十地中各菩薩的施行及方法。接著論述菩薩出與住的問題。即論述菩薩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大乘無住處、大乘無出者。

第五十一卷 釋勝出品第二十二、釋含受品第二十三

須菩問摩訶衍勝出能破壞一切世間,勝出人天阿修羅上及三世不可得等五事。

第五十二卷 釋會宗品第二十四、釋十無品第二十五

摩訶衍隨順般若波羅蜜,不離般若波羅蜜。並以以眾生、五蘊、六度等十種無所有故,空故、離故、菩薩前際不可得,廣分別菩薩不可得。從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行是諸法故,名為菩薩。

第五十三卷 釋無生三觀品第二

舍利弗問何謂「菩薩」、「般若波羅蜜」、「觀」、「以何波羅蜜力能分別世間、出世間六波羅蜜」等問題,須菩提答之。

第五十四卷 釋天王品第二十七

釋提桓因及諸天王提問:「雲何應住般若波羅蜜中?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雲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承順佛意,承佛神力,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

第五十五卷 釋如幻品第二十八、釋散華品第二十九

須菩提為諸天子說幻化人喻。並提及有四種人信受是甚深微妙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廣說三乘法之教,及護持菩薩之教,及菩薩摩訶薩得一切世間最上辯,皆不可得。三千大幹世界諸天,聞須菩提說深般若波羅蜜義,心皆歡喜、即時化華散佛、菩薩摩訶薩、比丘僧,須菩提及般若波羅蜜,用是化華供養三寶。爾時須菩提即說是華不生,色亦不生,若不生,不名為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不生,不生故,不名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

第五十六卷 釋三歎品第三十、釋滅諍品第三十

諸天聞須菩提說般若波羅蜜而歡喜之至,則三反稱歎。若人於是般若波羅蜜,若聽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當得種種功德。菩薩摩訶薩受是般若波羅蜜,為已總攝五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攝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種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現世及後世若外道邪魔、增上慢欲乖錯破壞菩薩般若波羅蜜心時,是般若波羅蜜神力令彼適生噁心即時滅去。菩薩受持、為他說,正憶念般若波羅蜜者,十方現在諸佛亦共擁護,令善法增長,不善法滅。

第五十七卷 釋大明品第三、釋述成品第三十三

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或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能得種種功德。因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從般若波羅蜜中生,又六波羅蜜及十八不共法諸佛法從般若波羅蜜中生,又諸佛五眼皆從是中生,成就眾生,淨佛世界。般若波羅蜜在於世者,佛、法、僧三寶不滅,十善道乃至一切種智皆現於世。

第五十八卷 釋勸持品第三十四、釋梵志品第三十五、釋尊導品第三十六

佛為加深眾生信心,複說受持般若波羅蜜功德。爾時帝釋如佛所教,受持般若,使外道梵志終不能中道作礙。非但梵志,一切世間人持噁心來,不能得便,魔來問難亦複如是。五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尊導。般若波羅蜜是無上智慧,諸佛之母,諸法寶中第一寶。

第五十九卷 釋舍利品第三十七

佛舉般若波羅蜜與舍利對比。舍利雖不及般若,但舍利從般若波羅蜜生,因般若熏修,人所恭敬尊重供養。諸佛說十二部經根本者,即是般若波羅蜜。供養十方諸佛,若複有供養般若經卷亦等無異。行者得是般若波羅義,行六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用無所得法和五波羅蜜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羅蜜,即入佛道。

第六十卷 釋十善品第三十八

以種種比喻來說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與他人福德甚多,及菩薩應為他人演 般若波羅蜜義,菩薩應具足般若波羅蜜,以無所得行六波羅蜜,即是般若波羅密正義。佛更欲以異門明般若波羅蜜勝故,問帝釋言:「若有人教一閻浮提人行十善道,其福多不?」所謂般若波羅蜜,廣說諸無漏法,成三乘道,入涅?,不復還。十善道但善有漏法,受世間無常福樂,還複墮苦,是故不如。若菩薩不行六波羅蜜,不成無上道,則無須陀洹,乃至辟支佛。菩薩因緣故,十善道乃至無量佛法出現於世。是故三惡道斷,有?利大姓,乃至諸佛出現於世。是故菩薩說般若波羅蜜正義,教近佛道,福德最大。

第六十一卷 釋隨喜品第三十九

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於聲聞,辟支佛。若諸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多供養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善學自相空法。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隨喜功德。並說明「真回向」、「正回向」、「最上回向」,佛為諸菩薩說所應回向法,用無相回向,隨喜福德,大利益眾生,有大果報。

第六十二卷 釋照明品第四十、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上

般若波羅蜜,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無戲論垢濁,畢竟清淨,故能遍照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五種法藏。供養禮敬般若波羅蜜,當如供養禮敬佛陀。若行者觀色等諸法不生相,是則生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信解是般若波羅蜜者,無量無邊阿僧碉劫即發菩提心,供養十方諸佛,從初發心廣行六度,必是大德人,未聖而能知聖法故,十方諸佛清淨世界終而來生此間。若見般若經卷,即時生心如見佛;披卷尋義,即時生心如從佛聞,如是信力、慧力成就,即能隨順解深般若波羅蜜義。般若波羅蜜能令人作佛,故毀般若者罪則無喻,甚於五逆之罪。

第六十三卷 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下、釋歎淨品第四十三之上

有四種因緣,愚癡之人毀訾破壞深般若波羅蜜。隨惡知識、種不善根者於深般若波羅蜜難信難解,與此相違,名信般若波羅蜜。舍利弗問清淨相,佛為作證。並說清淨之種種名字,清淨般若波羅蜜,能令一切賢聖無邊苦盡,有大利益。畢竟空即是我清淨,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須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我清故,是法亦淨,其自相空故。

第六十四卷 釋歎淨品第四十二之下、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上

求菩薩道者取心相,所謂檀波羅蜜乃至隨喜福德取相諸善法,內著我、外著法,墮礙法中。佛自說微細礙相。所謂微細礙相者,即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取相憶念諸佛,亦不應取相念諸佛善根,所可有相,皆是礙相。

若菩薩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所謂常無常,乃至若淨若不淨,是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法者,從色乃至一切種智,是菩薩行法。菩薩若不行色等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羅蜜。因色等不具足,則非色等,色非常相故。菩薩不行色等無礙者,是行般若波羅蜜。

第六十五卷 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下、釋諸波羅蜜品第四十四

若受持、親近、正憶念般若波羅蜜,無有眾患。般若波羅蜜是大珍寶,不生不滅,不常不失,能令眾生畢竟無憂,不取相不生著、不分別、不得定相、無有法愛、斷諸戲論、畢竟清淨、不受不與、乃至不舍有為法、不與無為法。

明列無邊、等、離、不壞、無彼岸、空種、不可說、無名、不去、無移、盡、不生、不滅、無作、無知、不到、不失、夢、響、影、焰、幻、不垢、無淨、不汙、不戲論、不念、不動、無染、不起、寂滅、無欲、無癰、無癡、無煩惱、無眾生、斷、無二邊、不破、不取、不分別、無量、虛空、無常、苦、無我、空、無相、十八空、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無作、空、無相、背舍、定、六度、十力、無所畏、無礙智、佛法、如實說、自然、佛等九十種波羅蜜,須菩提以智慧深入種種法門,觀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以種種分別、讚歎般若,言種種波羅蜜,皆般若波羅蜜。

第六十六卷 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上

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般若波羅蜜經耳者,是人先世多供養諸佛,今世得遇好師、同學等善知識。若能信受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如說而行,是人大福德智慧信力故,當知如阿砝跋致菩薩摩訶薩。因諸佛一切智慧,皆從般若中生。菩薩行菩薩道時,以四攝、十善、六度等成就眾生,自利利他。

第六十七卷 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下

若有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種善根,多親近供養諸佛,與善知識相隨,是菩薩能信解是深般若波羅蜜。菩薩若書寫乃至修行般若波羅蜜,為十方諸佛所護,終不遠離諸佛,不墮惡道乃至阿砝跋致地,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遠。佛陀般涅?後,是深般若波羅蜜當至南方,後從南方轉至西方,從西方轉至北方,是中四眾,當書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以是善根因緣故,終不墮惡道中,受天上人中樂,增益六波羅蜜乃至以聲聞、辟支佛、佛乘而得涅?

第六十八卷 釋魔事品第四十六、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

說明菩薩有二十六種魔事,求於佛道生諸留難。並說明說法者及聽法者四種兩不和合之魔事,不得書寫、持誦、問義、正憶念般若波羅蜜。

第六十九卷 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

列舉般若波羅蜜者與聽者之間有二十一種兩不合的情況,及惡魔作大德比丘形像,到菩薩所,行似六波羅蜜魔事。

十方現在一切諸佛常以佛眼視是深般若波羅蜜,因是深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與諸佛一切智,能示世間相故。

第七十卷 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釋問相品第四十九。

因深般若波羅蜜,佛悉知一切眾生所作所行,六十二邪見等諸邪見,九十八結使等諸煩惱,是故說佛如實知一切眾生心數出沒屈伸。並說明般若波羅蜜之深相,般若波羅蜜為諸佛母,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示世間空、示世間不可思議,示世間離、示世間寂滅、示世間畢竟空乃至有法有法空,示世間獨空,是故諸佛依止般若波羅蜜住,供養、恭敬、讚歎是般若波羅蜜。

第七十一卷 釋成辦品第五十、釋譬喻品第五十一、釋知識品第五十二、釋趣智品第五十三

發起甚深般若波羅蜜因,為大事、不可思議、不可稱事、無有量事。並以船壞棄木喻、瓶未成熟喻、船壞檢修喻、老病不起喻等四喻說明行深般若波羅蜜失道不到佛地。若新學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及余五波羅蜜,當先親近供養善知識,從是處獲得關於般若波羅蜜等種種知識。學般若波羅蜜,應知一切種智是眾生歸趣處。

第七十二卷 釋大如品第五十四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般若甚深義理,當破著如心,審識佛道甚深易得,掌握無上道法。

第七十三卷 釋阿砝跋致品第五十五、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上

菩薩從初發心來,所行因緣、所得果報,是阿砝跋致,受記必成佛,得不退轉。

第七十四卷 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下、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上、《釋轉不退輪品》

敍述信受般若波羅蜜者應知的阿砝跋致行、類、相貌。菩薩依般若波羅蜜,知阿砝跋致深奧處,悟諸法實相功德,觀因緣法畢竟空。


第七十五卷 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下、釋夢行品第五十八、釋河天品第五十九

菩薩依般若波羅蜜,能深知佛道微妙心行關係,能安住甚深般若行處。菩薩欲知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無分別夢中作業,當發淨國土願。佛會上一女人名恒伽提婆,即時取淨國土願。以金銀華等種種供養具獻佛。佛當眾授其成佛記,佛號、國土皆名金華。

第七十六卷 釋學空不證品第六十、釋夢誓品第六十一

學空不證是菩薩大願所致,因菩薩不舍眾生故,學空不證。並描述八種阿砝跋致菩薩相。菩薩遠離六波羅蜜及方便力,不久行四念處乃至不久行空、無作、無相三昧入菩薩位為諸魔所嬈之相最後說明菩薩善知識,用六波羅蜜等法,令菩薩奉行,得以成佛。

第七十七卷 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之下、釋魔愁品第六十二、釋等學品第六十三

說明學般若波羅蜜,當正觀、正行、實證般若波羅蜜相,得無上道。讚歎行深般若波羅蜜之大威德,惡魔不能侵擾。最後說明學般若波羅蜜,應知菩薩所學處一一甚深同心等法。

第七十八卷 釋淨願品第六十四、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

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其餘眾生應當願樂,生隨喜心,自令心好,亦不著福。若不見有隨喜心、回向心可得,亦不見諸法有一定相,畢竟空故,不墮有無。菩薩安住于諸法實相中,不作佛道近我,二乘離我等等分別,得無分別之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比較悲空二法的關係,闡示行般若波羅蜜,知生空難度而能度。

第七十九卷 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釋囑累品第六十六

說明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成就悲空所得利益之法。並以以分別、因事讚歎、付囑稱揚、顯示等四事,闡明般若波羅蜜微妙最上功德利。

第八十卷 釋無盡品第六十七、釋六度相攝品等第六十八之上

論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以虛空不盡觀十二因緣。及菩薩有方便力,行一波羅蜜,能攝五波羅蜜。

第八十一卷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之下

繼上卷闡明六波羅蜜之間的關係,菩薩住任何一波羅蜜,即具足其餘五波羅蜜。菩薩住任何一波羅蜜時,皆持其功德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八十二卷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

主要讚歎般若波羅蜜方便力的甚深稀有。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習行六波羅蜜,習行六波羅蜜又以般若波羅蜜為前導,則能離二乘地,住薩婆若。住薩婆若以六波羅蜜功德,回向阿耨菩提,與眾生共之,則具足修六波羅蜜及慈悲心功德。

第八十三卷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上

論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所得功德利益。說明三慧即及如何「行」、「生」、「修」般若波羅蜜,本品說明「行」、「生」般若波羅蜜。

第八十四卷 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下

說明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菩薩為度眾生生死,以五眼觀色乃至阿耨菩提不可得,故知字無眾生可度。譬如佛所化人,不住有為相、無為相。菩薩應如是行般若入諸法實相。並說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種智。,再釋般若波羅蜜義。

第八十五卷 釋道樹品第七十一、釋菩薩行品第七十二、釋種善根品第七十三

以喻說明,如種樹人,初不識樹之根莖、枝、華果,愛護灌溉,待長大,葉華果實可用。菩薩為眾生求阿耨菩提,漸行六波羅蜜,得一切種智,成佛樹,以葉華果益眾生。

般若攝一切法,般若即是菩薩行。知諸法實相義,得諸法實相,通達實義,如實如一切法,故名為佛。最後略說諸佛、大菩薩、阿羅漢等善知識相。若不供養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善知識,不得薩婆若。

第八十六卷 釋遍學品第七十四、釋三次第學品第七十五之上

菩薩大智慧成就,行是深般若波羅蜜,不受世間果報。佛以見諦道中八人為譬喻,說菩薩應偏學諸道入菩薩位。菩薩應先具足學一切道,道智具足已,應分別知眾生深心,隨眾生心如,應說法。三次第學即是無有法者,則有順忍乃至斷一切煩惱,入菩薩位,則得一切智。

第八十七卷 釋三次第學品第七十五之下、釋一念具萬行品第七十六

以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故當知是新發意菩薩,雖無量劫發意未得諸法實相,皆名新學。菩薩于諸法無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從初發意以來,以一切種智相應心,信諸無所有性,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等六念。並以一切法性無所有故,菩薩為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有得、有著者,難得解脫。如菩薩欲具足檀波羅蜜,一念佈施中攝一切善法。佈施等諸功德無障礙故,於中無所不能,無所不作,住無漏心,於中不見相,不見施者、受者、施物。故能一念中具足萬行。餘法亦如是。

第八十八卷 釋六喻品第七十七、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上

論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知一切法無相,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住是中無相、無分別、自相空諸法中行六度。具足無相六波羅蜜已,能得大利益,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法。攝取一切眾生。本品先說明佈施攝,菩薩因廣行無相佈施故,當得無分別報,即一切種智。

第八十九卷 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下、釋善達品第七十九

說明愛語、利行、同事三攝。愛語攝者,指菩薩摩訶薩以六度為眾生說法。利行攝者,指菩薩摩訶薩長夜教眾生令行六波羅蜜。同事攝者,指菩薩摩訶薩以五神通力故,種種變化,入五道中,與眾生同事。菩薩四攝與般若波羅蜜相隨,故意義上四攝不可得。但是佛為眾生說法,令其得惟明解,說世俗諦故,分別有善惡果報及諸聖果。最後說明菩薩善能通達諸法實相是為善達。

第九十卷 釋實際品第八十

論說菩薩為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實法就是實際。論中以十二因緣探尋眾生苦的根源,論述菩薩于此眾生起大悲心,拔眾生於顛倒中,求於實法,行般若波羅蜜,通達實際,種種因緣教化眾生,令住實際中。

第九十一卷 釋具足品第八十一

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十八空,三十七道品,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時,若不具足,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接著說明得菩薩之方法及利益。

第九十二卷 釋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上

說明菩薩道相、得菩薩道及菩薩行的利益、菩薩摩訶薩淨佛國土和菩薩 從初發意以來,自淨身口意三粗業,亦淨他人身口意三粗業,不生貪策癡煩惱,如是三業清淨,佛國土則淨。如面淨,鏡中像也淨,由是一切菩薩道皆淨。

第九十三卷 釋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下、釋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上

說明菩薩粗業及除滅方法,行佈施等法淨佛國土及淨佛國土菩薩功德果相。接著說明佛心中一切法一切眾生皆必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必定。

第九十四卷 釋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下、釋四諦品第八十四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用一切善法方便力饒益眾生而不貪著,因著者、著法、著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菩薩法亦是佛法。菩薩于無礙道中無一切暗蔽,是為佛。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一切善法皆入般若波羅蜜中。行菩薩道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為眾生開示分別一切助道善法,皆入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四聖諦平等故,佛說即是涅。

第九十五卷 釋七譬品第八十五、釋平等品第八十

用七種譬喻方便說法來闡述一切法虛妄不可得的真理,使智者因譬喻而得解。一切法性無所有故,無垢淨;諸法平等則是淨。有為法、無為法平等,即是第一義。

第九十六卷 釋如化品第八十七、釋薩牾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上

論說若諸法平等無作,菩薩為何行佈施,愛語等法利益眾生?說明「空」、「化」義及其二者關係,以薩牾波侖菩薩的故事說明菩薩若發心求般若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求名利而行菩薩道。

第九十七卷 釋薩牾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中

薩牾波侖菩薩欲求佛道之因緣,終至曇無竭菩薩處聽聞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中得無礙知見,即得諸法性觀三昧、法性不可得三昧、師子吼三昧、解除一切著三昧、見諸佛三味等無量三昧。並於住是三昧中,見十方無量阿僧祈諸佛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

第九十八卷 釋薩牾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下

說明薩牾波侖菩薩求法過程。薩陀波侖菩薩為了供養曇無竭菩薩,入一大城中,到集市上自賣身體。經種種困難終於如願。請求曇無竭菩薩說般若波羅蜜,並請問: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令我等得知,並常不離見諸佛。

第九十九卷 《釋曇無竭品》

釋明上卷中薩牾波侖菩薩的提問: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曇無竭菩薩答之,薩牾波侖菩薩及長者女及五百侍女將財寶供養曇無竭菩薩。薩牾波侖菩薩七年來不臥,若行若立,不惜身命,惜法、愛法、重法的心行。

第一百卷 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下、釋囑累品第九十

說明曇無竭菩薩對薩牾波侖菩薩等宣說般若波羅蜜相,薩牾波侖菩薩即于坐處得諸法不可思議等六百萬諸三昧門。佛敍述將般若波羅蜜獨屬阿難尊者的因緣。若有人書寫、受持讀誦、正憶念、為人廣說,恭敬尊重,以華香寶衣等歡喜供養般若波羅蜜,是知此人常不離見佛,不離聞法,常親近佛。


本論的傳譯如下:

今漢譯《大智度論》有一百卷,但據僧睿的《大智釋論序》說,此《論》的略本有十萬偈,偈有三十二字,共三百二十萬言,漢文譯出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在學者研究漢譯《大智度論》的翻譯方式是:初品三十四卷是《大品般若經》第一品釋論的全譯。二品已下,則是鳩摩羅什刪繁取要的節譯本成為今本漢譯《大智度論》一百卷。

本論在中、日廣為流傳,歐美、印度的學術界已陸續有人將漢譯本(部分)譯成法文、英文與德文。並視之為大乘佛教的淵藪,而加以研究。在敦煌及新疆等地所發掘之古寫本,題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優婆提舍》。以現行本與古寫本互相校合,則知現行本中有不少脫誤之處。

            (來源:互聯網 發表人:懷恩網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