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02:12:02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2)─


 

                   ─參修應識之法要(2) 

四聖諦,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簡稱『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佛陀之基本法,歷史上部派佛和現代上座部佛的基本義。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即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五比丘僧。 

1.《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
解脫、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2.《雜阿含經·三九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略說四聖諦

一、苦諦(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十一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1)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2)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3)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

(4)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苦苦。

(5)悲,是指因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

(6)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7)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

(8)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望等。

(9)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生的怨憎。

(10)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生的痛苦,總說生離死別之苦。

(11)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五取蘊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

二、集諦: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無明」所障敝。

三、滅諦: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四、道諦:又稱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分三轉十二行:

(1)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2)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3)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述。 

四諦十六行相

北傳《集異門論》:

(1)苦諦四相:非常(anitya)、苦(du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2)集諦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緣(pratyaya)

(3)滅諦四相:滅(nirodha)、靜(śānta)、妙(praīta)、離(nisaraa)

(4)道諦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ika)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

(1)苦諦四相:逼迫(pīana)、有(sakhata)、熱惱(santāpa)、變易(vipariāma)

(2)集諦四相:堆積(āyūhana)、因緣(nidāna)、結縛(sayoga)、障礙(palibodha)

(3)滅諦四相:出離(nissaraa)、遠離([pa]viveka)、無(asakhata)、不死(amata)

(4)道諦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見(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佛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故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也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戒,正精進、正念、正定定學,正見、正思維慧學。

一、正見

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

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

佛陀將見解分三類:邪見、有漏正見、無漏正見。

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

(1)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其中不善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

(2)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

(3)苦:是了知四聖諦。

(4)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

(5)漏:其方法「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原意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們互因果。

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

二、正思惟

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其中思惟可分三種:邪思惟、漏正思惟、無漏正思惟。

正思惟指正確思惟,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的純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

(1)出離,是指遠離貪業。

(2)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

(3)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三、正語

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五戒)、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

正語的特徵,適時、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是否說:話語是否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聽眾所喜愛。

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了佛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無益徒勞之論和諍論。而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正業

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的活動、行、工作。也就是(五戒):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

五、正命

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

嚴格的說,應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六、正精進

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

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不善心裏的心所。

七、正念

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

八、正定

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

禪定是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禪那與三昧是極相近的,幾乎可視同義詞。但是三昧的範圍較大,一切心不散亂的狀態都可以統稱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