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律下的禪緣】
【因果律下的禪緣】
在唐代傳奇小說中,有一則影響很大的小說,說的就是前生今生的事情。
唐朝的圓澤禪師與儒生李源是好朋友,兩人相約出外旅行,圓澤希望走山路,李源執著要走水路。圓澤歎息說:“因果輪回,不可勉強。”只好取道水路。到了水邊,圓澤看到一個腆著大肚子的婦女在洗衣服,心想,這就是那件命中註定逃不掉的事情了。
原來這個婦人已懷孕了好長時間,就等著圓澤來投胎。圓澤就對李源說:“業報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走了。希望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我們有緣再相見。” 李源聽後,悔恨交加,只好哭著為他洗澡更衣。黃昏時分,圓澤禪師就圓寂了。
那個洗衣婦回家後,就生下了一個小孩。一晃十三年過去,李源如約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吟唱: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前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李源一聽,知道牧童就是過去的故人,不覺淚如雨下。
這首歌的大意是:靈魂隨業力輪回于今昔未來,人生無常賞月吟風也是無奈。很慚愧讓你長途跋涉來探訪,軀殼如衣服常換但佛性長在!這首詩偈說明佛性不變,人在五趣六道裏流轉,是真真實實的。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實流傳得很廣,直到如今,杭州西湖天竺寺外,還留有一塊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後人稱為“三生石”。“三生石”在與飛來峰相連接的蓮花峰東麓,是西湖十六遺跡之一。石上刻有“三生石”三個碗口大小的篆書及《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的碑文。石上有很多唐、宋時的題詞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認了。
明朝大儒王陽明,五十歲時嘗遊僧寺。在這以前他從沒來過這裏,卻發現這個地方十分眼熟。特別是看到一個門窗都緊閉的小房子,更是覺得熟悉,而且十分渴望進去看看。寺內陪他的法師告訴他,他不能進去,五十年前有位老和尚在裏面圓寂了,肉身沒有壞,還供在這個房子裏。為了保存好肉身,要避免人去打擾,所以門上都是貼了封條的。
但王陽明卻堅持讓他進去,法師無奈,就打開門,王陽明進去之後,看到五十年前圓寂的老和尚,感到似曾相識,更讓他意外的是,他發現了老和尚圓寂前在牆上題的一首詩:
五十年後王守仁,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去後還歸賦,始信禪門不壞身!
這位老和尚不僅修成了肉身不壞肉身菩薩,而且還具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真的讓人不得不讚歎!
關於前世情緣,在佛教中有一個回揚蕩氣的故事。
人與人之間的相逢相遇。這種相逢相遇,按照緣起論的觀點來看,既有生起的時候,也有消失的時候。有聚合,也有離散。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生起執著,走入歧途;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正確面對,從而重視緣分,珍惜緣分。
“佛緣本是前生定,一笑相逢對故人。”人與人的相識,看起來是偶然,實際上都是緣分所註定。這種緣分,是在“前生”(很長遠的過去)就已經註定了的,所以才會相逢,聚在一起,開心一笑。彼此相對的,不是陌生人,而是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相互認識的老朋友了。
五百次的深情回眸,才可以換得今生匆匆的擦肩而過。今生不經意的相遇,都是“前生”結的果。那麼,今生的並蒂連理,百年好合,在“前世”,又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修行呢?
從前有個書生, 和女朋友感情很好,倆人愛得如膠似漆,愛得天昏地暗。他們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但是,等到了那一天, 未婚妻卻突然披上了別人的嫁衣。
書生遭到這個打擊, 一病不起。家人想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書生奄奄一息,氣若遊絲,眼看著就要命喪黃泉。這時, 有一位禪師雲遊經過,知道這個情況後,就決心點化他。
禪師來到書生的病床前, 取出一面風月寶鑒,讓書生先看反面。
書生一看,看到了一片茫茫的大海,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海灘上,有一具女子的屍體,一絲不掛地躺在那裏。這時有一個人路過, 看了女子一眼, 搖搖頭,歎歎氣,走了;又有一個人路過, 看著那個女子,心中不忍,就將上衣脫下,給女子蓋上, 走了;之後,又有一個人路過,看著那個女子,不禁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他找來了一把鍬,挖了一個坑, 小心翼翼把屍體埋了。
書生看到這三個畫面之後,禪師又把風月寶鑒轉過來,讓他看正面。在鏡子裏,書生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之夜,紅布蓋著頭;和她在一起的,是喜氣洋洋的新郎官。
書生看了,心中不覺一驚:咦,怎麼這個新郎官和風月寶鑒反面中的一個人非常的相像?
書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正在疑惑的時候,禪師點化他說:『你看到了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嗎?她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經給過他一件衣服。所以她今生要和你談戀愛,做你的女朋友,和你好上一場,就是為了報答你的恩情。但是,她最終要用一生一世來報答的那個人,是那個把她掩埋的人,而那個人呢,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唰地從床上坐起,頓時病就好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付出了多少,就會收穫多少。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只怪自己當初沒有像她現在的丈夫那樣付出很多,因此,對這個結果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在《紅樓夢》藝術世界中,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絳珠仙草,使它化成了絳珠仙子。由於神瑛侍者動了凡心,要去凡間,去經歷“花柳繁華”、“溫柔富貴”。絳珠仙子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就也要求到凡間去,用自己的眼淚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於是,神瑛侍者化成了寶玉,絳珠仙子化成了黛玉。黛玉的眼淚,便從秋流到冬,從春流到夏,沒完沒了地流下去了。到最後,她的眼淚流乾了,也就離開人世了。
在禪學裏,導致愛情產生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願力,一是業力。願力,就是前生前世愛不夠,故在佛前發願,這輩子繼續做夫婦,繼續愛戀下去;業力,就是欠債還錢,欠情還淚。上一輩子你拋棄了人家,背叛了人家,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一輩子就要飽受折磨,加倍償還。
因果、輪回理論,是佛教理論中的精深微妙之處。理解稍有偏差,就成了“野狐禪”,墮落成了野狐。
唐代百丈禪師說法的時候,總有一個老人去聽。眾人散去,老人也離去。有一天,眾人都走了,老人還不走。百丈問:“你為什麼還不走?”老人說:“我不是人啊。過去迦葉佛在世時,我曾住持此山,宣講佛法。當時有一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我說:‘不落因果。’就因為這句話,五百世墮為野狐身。現在請和尚大發慈悲,為我轉迷開悟,好讓我脫離野狐之身。”
百丈說:“好吧,現在你就問我好了。”老人便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百丈朗聲回答:“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作禮說:“我已經脫離野狐之身了。我住在後山,希望和尚能按僧人去世的慣例為我做法事。”
百丈遂令人擊鼓示眾說:“飯後送亡僧。”眾人都很疑惑:“大家的身體都好好的,沒聽說誰病危了,送什麼亡僧?”後來他們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委。那天飯後,百丈帶領眾僧,來到後山岩洞中,百丈用禪杖挑出一隻野狐,依亡僧的儀式把它火葬了。
因果律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義之一。老人以為“大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自誤誤人。百丈一字之易,使他體會到因果不可昧,便脫了野狐身。由此可見,因果律在佛教中是何等的重要。那麼,如何來理解三世因果呢?
首先,可以把人生分成三年——青年、中年、晚年。二十歲之前,等於前生;二十歲至五十歲,等於今生;五十歲之後,等於來生。中年環境,是年輕時候已經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輕及中年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其次,可以把人生分成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就是前生,今天就是今生,明天就是來生。
欲知前世因,現在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現在作者是!
你過去種下了什麼因,你現在所領受的情況就足以反映;你未來會結出什麼果,由你當下的行為所決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前因後果,了了分明。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在佛教裏,有“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說法。
對於因果,眾生與菩薩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方式,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就是覺悟者。“菩薩畏因”,當一個念頭生起時,菩薩覺得它不好的話,會立即掐斷它,不讓它付諸行動;“眾生畏果”,“眾生”就是癡迷者。
當一個念頭生起時,眾生覺得它不好的話,仍然會心存僥倖,禁不住欲望的誘惑。比如,眾生也知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這個道理,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就是要伸手伸手不停地伸手,結果被紀檢、被雙規、被收監,這時才痛心疾首,“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眾生畏果,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要等惡果出來時才開始害怕、後悔,但這時木已成舟,已經無濟於事了。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做一個畏因的菩薩,而不要做一個畏果的眾生。
有了這個規則的指導,做人就有了底線。做人有了底線,整個社會也就有了底線。修破戒因,感地獄果;修禪定因,感智慧果。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要明白因果。明因果,就是要看管好當下的這一念。因為這當下的一念,決定了十世古今,這就是唐代李通玄長者所說:
無邊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又
明朝的劉仕義《新知錄摘抄》,該書中“王陽明”篇亦有如下大同小異之記載:
餘姚王陽明先生守仁,為世大儒,文章德業炳炳如丹。……嘗遊僧寺,見一室封鎖甚密,欲開視之,寺僧不可,云:「中有入定僧,閉者五十年矣。」陽明固開視之,見龕中坐一僧,儼然如生,其像貌酷肖陽明。先生曰:「此豈吾之前身乎?」既而,見壁間一詩云:“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原是閉門人;精靈剝後還歸復,信始禪門不壞身。”先生曰:「此固吾之前身乎?」悵然者久之,為之建塔以葬焉,而後去。
又
東海大學教授南懷謹《歷史人生縱橫談》一文也曾經提到:
(明)王陽明偶遊僧寺,見一上鎖僧房,和尚答此房內有一老僧入定五十年,上代交付不准隨便開關,王陽明強令打開,進去一看,果然見一和尚肉身坐龕中入定,面色儼然如生,相貌活像王陽明,又見墻上有詩一首:
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
精靈剝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除了王陽明的態度稍嫌強橫之外,並未提到是何處僧寺。
王陽明(1472年-1529年),幼名雲,後名守仁,字伯安,浙江承宣佈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縣)人。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後世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隆慶初,封新建侯,諡文成,萬曆中,從祀孔廟。今有王陽明全書三十八卷傳世。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晉封新建伯。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明朝蔣一葵,《堯山堂外紀》,書中記載:
陽明嘗遊僧寺,見一室封鎖甚密,欲開視之,寺僧不可,云:「中有入定僧,閉門五十年矣。」陽明固開視之,見龕中坐一僧,儼然如生,貌酷肖己,先生曰:「此豈吾之前身乎?」既而,見壁間一詩云:“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原是閉門人;精靈剝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先生悵然久之,建塔以葬而去。
據《年譜》記載,王守仁出生前夕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他剛好出生,祖父王倫便為他起名叫王雲,鄉中人亦稱其降生處為「瑞雲樓」。
然而,他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天一位奇特的人經過,撫摸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了。
他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祖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祖父與人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四座無不驚歎,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表現出非凡的想像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
儘管如此,他從年少時代起就從不循規蹈矩,所有記載都說他自少「豪邁不羈」。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學在現代中國仍有廣泛影響。現代新儒學的開山祖師之一熊十力,及其弟子牟宗三都繼承並發展了陽明學。著名學者徐梵澄經過幾十年對中國、印度、歐洲思想研究以後,在晚年也對陸王心學讚譽有加。中國大陸的當代學者蔣慶也對陽明讚譽有加。
蔣中正是王陽明學說的信徒,並因此將臺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後依此為主體設立陽明山國家公園。
此外,據傳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爲王陽明學說所折服,隨身腰牌上刻有七字"一生伏首拜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