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廠商赴美國投資熱─
2017年7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中)、與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右一),在白宮見記者,宣佈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將在威斯康辛州設廠。(美國白宮網頁圖片)
─臺企廠商赴美國投資熱─
郭台銘2017年4月底訪美國白宮,與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會晤,據報探討在美設廠的事宜。川普上任後,積極推動「美國製造」,為美國增加職位,他也曾多次向蘋果等科技公司施壓,要求將部分製造業崗位搬回美國。作為蘋果全球最大代工企業的富士康,目前在中國有10多家工廠,員工估計超過60萬人。
另據香港《明報》報導,鴻海第二把交椅、夏普社長戴正吳在致員工的信件證實,他和郭台銘已於2017年4月 27和28日到訪白宮與特朗普會談。美國6名州長也參加了洽談,以爭取鴻海在自己的州份建廠。
2017年6月下旬,全球兩千多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參加美國最盛大的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Summit),有市值 1700 億美元的台積電、資本額不過百萬美元的畜牧業,半導體與賣豬肉,不論大小,他們都到美國尋找商機。
此次台灣共有 140 人、84 家廠商參加,是台灣參加該會史上最大團,人數全球第二多,僅次中國,超越日本。但以人口比例看,最積極響應川普「美國優先,美國製造」政策的,正是台灣。
郭董將砸3千億投資美國
其實,在參加投資高峰會前夕,台廠已大手筆投資美國。鴻海總裁郭台銘日前在股東會上,允諾將投資美國超過新台幣 3 千億元,投資範圍橫跨 6 州。
據本刊獨家消息,全美 50 州當中,就有 15 州,包括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等,積極爭取鴻海,州長、高階官員,想辦法跟郭台銘說上話,請鴻海去投資。
郭台銘把投資美國,稱作「飛鷹計畫」,7 月他親帶百人團隊到美國考察。他說他帶去美國的,都是有科技含量的智慧製造產業,不只是蓋工廠,是把整串全自動化產業鏈移到美國生產。
郭台銘不是唯一看到投資美國機會的人。 台塑總裁王文淵對外宣布,砸下新台幣 5 千億元,準備在德州或路易斯安那州設石化裂解廠;義聯總裁林義守不落人後,預計撒下千億美元,在墨西哥灣附近蓋下第一座台資的鋼鐵廠。
鴻海、台塑、義聯三家重量級企業, 這波對美投資合計逾 9 千億元,是近十年來台商回台投資總額的兩倍。 估計這波台商赴美投資可能超過 1 兆元,美國可望成為台灣對外投資第二大國,超越加勒比海英國屬地,僅次中國。
全球電商大趨勢下,你屬於哪一種競爭類型?
台商 20 年最大遷徙
究竟「美國製造」的真實面貌為何?我們發現,這將是近 20 年來,台灣製造業最大規模的遷徙!
「中國沒什麼好的投資機會了!」一位參加美國高峰會的台廠主管說,與 20 年前相比,現在中國要地沒地,要人很貴,設廠優惠條件也縮水;相反的,美國遍地是機會,土地便宜,又有頂尖人才,州政府奉為上賓,找人找地,連律師都找好 。「只要川普再降稅 5 個百分點,我一定就來投資了!」另一位台商說。
這波投資美國的熱潮,台廠避開擁擠的美西,選在美國中部以東落地,土地便宜是考量之一。美國南卡、北卡土地比中國還便宜。台廠高階主管說,到這和州政府談設廠,他們劃一大片土地,「你只要照顧好濕地上的鴨子,這片土地送你!」
比台灣大 19 倍的德州,土地一樣便宜得令台商驚呼。今年五月初,義聯經營管理委員會助理副主任委員李琪琛到德州評估設廠,與地主開會,每平方米地價還不到 10 美元。等於用美國一份大麥克套餐的價格,在德州就能買一平方米的地。
不過美國最貴的還是勞力,一位高中畢業的生產線員工,月薪可達台幣 5 萬元。但波士頓諮詢團隊報告指出,美國與中國工資差距日漸縮小,從 2000 年超過 20 倍,到 2015 年僅差 6 倍,現在大約只差 3 到 5 倍。
若比較「總稅率負擔」,包括所有稅金與雇主幫員工付的勞健保等,在美國設廠,每賺一元,要繳 44%的稅;中國工資看似低廉,但算上五險一金,每賺一元得繳 68%的稅,比美國還高。
「美國製造其實是一個轉機,讓台廠 reconnect(重新連結)美國,使美國先進技術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資策會產業情報所所長詹文男指出。
台廠因中國經營環境惡化,陸續撤出中國,又受紅色供應鏈搶單,苦不堪言。但美國重新給台廠新的想像:去爭取全球最大的市場,獲取最頂尖的技術。
這是外資喊進鴻海股票,股價上看 200 元的關鍵,是台廠營收、利潤再擴大的戰役,也是台灣國家競爭力提升的契機。
郭台銘投資美國與2020選總統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與很多來訪的外國元首開過記者會,但這是頭一次跟一個商人一起開新聞發佈會,而且是來自臺灣的企業家。原因是郭台銘要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廠。這點正投川普所好,有利於他的繁榮經濟、重建偉大美國的雄偉目標。
有臺灣人批評郭台銘沒把這100億美元投資臺灣,更不滿他在記者會(這個全美媒體、甚至世界曝光的機會)提到Taiwan。但這裏郭台銘有他的難處,因為中國總理李克強曾親自到河南鄭州的富士康,呼籲郭台銘公司把更多高端研發和產業鏈留在中國,並承諾“進一步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環境”等,來拉攏郭台銘。
另外,他在記者會不提Taiwan,另一可能是怕惹惱北京(本來中國就會不滿他投資美國),使他在中國的資金被“王健林化”,不讓轉到海外。
在中美之間,最後郭台銘選擇了美國,雖然他沒把錢留臺灣,但畢竟沒到共產黨的地盤,這無論對美國還是臺灣,都有重要意義。
從媒體報導來看,郭到美國投資絕非心血來潮,他起碼有五個理由:第一,他說美國經商環境好;二是美國法律健全;三是強調美國有創新基因;四是個人因素,他在美國住過11年,與前妻的兩個孩子都在美國長大,他在美國有工廠,一切都不陌生。最後一個最重要,他推崇川普總統,他們都是商人,都是企業家,當然惺惺相惜;他直言,川普總統激起了美國政治生態對經濟、招商的強化,美國將更重視商業和市場經濟。
作為企業家,郭台銘有眼光,他看到了川普執政後,美國重振經濟雄風的前景。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已降到4.3%,而法國的失業率是9.5.%,超過美國一倍以上。歐盟28個成員國的平均失業率是8%。另外美國股市在川普當選後直線攀升,道瓊指數和納斯達克都增幅15%以上。這都是經濟蓬勃復蘇的信號。
而且川普總統要大幅減稅,把企業稅40%削減到15%,同時把個人最高所得稅率39.6%減至33%。這些低稅收的政策,當然也是吸引郭台銘們的重要原因之一。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商人都願去低稅率的地方,因為可以賺到錢。否則利潤都被政府的高稅收搶去了。
郭台銘想把資金從中國轉移出來,不僅那裏沒有法治、官員索賄等,另外根據「2017年全球繳納稅款調查報告」,中國企業的總稅率竟然高達68%!臺灣企業的總稅率是34.5%,高於香港(22.9%)和新加坡(19.1%)。所以他想在美國投資,既想離開中國,也不想在臺灣本地,明顯有他的道理。
聽說郭台銘要來美國投資,引起七個州競爭,最後他把工廠選定在威斯康辛州。據說這是川普總統力薦的地點。
威斯康辛是美國中北部的一個州,人口580萬,全美排第20位。川普力薦威州,尤其是出於政治考量,因為威斯康辛是個對總統大選至關重要的“搖擺州”。美國50個州,約有40個在選前就已基本定局,例如紐約和加州,由於知識份子、移民和少數族裔多,所以永遠都是民主黨的地盤;而像保守派重鎮的德克薩斯州和阿拉斯加,一定是支持共和黨候選人。所以最後競爭的關鍵,是十個搖擺州。
威斯康辛不僅搖擺,甚至可以算作“藍州”(美國民主黨的顏色是藍色,共和黨是紅色,所以美國選情被分為藍、紅兩大塊),在1984年共和黨籍的雷根總統連任選舉中獲得橫掃般的勝利、贏得了包括威斯康辛在內的49個州之後,威斯康辛就一直是投票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共和黨從沒在那裏贏過,直到這次川普打破了這個32年的禁忌。
但川普贏得很辛苦。第一,黨內初選時,他在威州輸給了克魯茲,當時威州州長沃克(也曾參加黨內初選,後退出)支持克魯茲。而民主黨的黨內初選,希拉蕊在那裏輸給了主張社會主義的極左候選人桑德斯,可見威斯康辛的左派勢力有多大。
雖然川普最後在總統大選時贏了威州,但卻是險勝,在300萬選票中,只贏了希拉蕊2萬7千票,不到選票的1%。所以這次川普力薦威州,很可能就是希望通過郭台銘投資,增加那裏的就業率(首次三千,未來可能創造一萬三千個工作機會),刺激經濟成長,以促使他在競選總統連任時再次贏得威州。
威斯康辛州長沃克對此更是興奮,因為他也要尋求州長連任。其實他在美國政壇已創造奇跡,在過去四年中選贏過三次州長:2012年在州長任內,他因大刀闊斧改革,推行減稅,削減福利,控制預算,並抵制左派工會干擾等保守派政策,惹來全美左派的同仇敵愾。當地民主黨組織簽名罷免他,導致二次投選,但他又當選。四年州長任期到了時,他又以54%比46%擊敗民主黨對手而連任。但由於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敗北等,導致他的民調下降到37%,現已回升到48%。如果有了郭台銘的巨額投資(這是美國近年來最大一筆外資),活躍了威州經濟,會更增加沃克的政績,對他再次連任州長明顯有幫助,所以在新聞會上,沃克難掩興奮之情。
美國眾議院議長里安也出席了新聞會,因為他是來自威斯康辛州的聯邦眾議員;威州的經濟提升,他的議員連任也更容易。他從1998年當上聯邦議員,至今已19年。美國議員沒有任期限制,他今年才47歲,還可以選很多屆。
郭台銘要投建的工廠,主要生產無人駕駛車使用的面板在內的電子產品,這在美國還是一個空白,所以很有商業前景。再加上述政治因素,所以更受共和黨和川普內閣的歡迎。包括總統、副總統、國會議長和威州州長等參加的新聞發佈會,真是給足了臺灣企業家面子。所以郭台銘也用英語致詞強調這是雙贏。
這裏郭台銘沒有提到另一個“贏”,那就是同一天臺灣關於2020總統人選的民調,郭台銘也被列入。這次民調顯示,如果是蔡英文對上郭台銘,蔡英文以38.1%敗給郭台銘44.4%。這是綠營的新臺灣國策智庫做的民調。而在今年五月藍營的《時報週刊》公佈的民調,郭台銘(35.7%)也是打敗蔡英文(24.2%),雙方差距超過11%。由此,綠營內部已有很強的呼聲,2020 應該選目前為台南市長的賴清德來做民進党候選人,而據上述綠營民調,賴清德以48.4%贏過郭台銘37.5%,贏幅超過10%。同時賴清德以更大差距贏過可能參選總統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主席朱立倫,以及臺北市長柯文哲等。
但郭台銘如果參選,國民黨能否禮讓則是未知數。如果吳敦義、朱立倫們民調都沒有起色,最後國民黨們共推郭台銘,用copy美國川普模式,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知名財經評論專家謝金河斷言,郭台銘可能是臺灣2020總統大選的最大變數。這次川普總統大陣仗地(帶副總統,國會議長,州長等)開新聞會介紹郭台銘的投資,是不是會增大郭台銘的總統夢?還要看後續發展。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共同宣布,鴻海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百億美元興建面板廠。郭台銘就像是台灣產業界的成吉思汗,剽悍長征中美日三方市場,從中國深圳開始佈局全中國,一路深耕深圳、昆山、鄭州、煙台、武漢、貴州與廣州,然後轉進日本,結盟軟銀,並擒拿夏普面板與品牌。
近來郭董對東芝記憶體高唱四面楚歌,最後攻進美國威斯康辛,準備進行「美國製造」的飛鷹戰略,表面上因應了川普政治性的再造美國計劃,但背後,有更多趨勢訊息與產業思考,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不是投資勞力工廠,而是工業4.0與智慧製造
「為什麼這百億美元不是投資台灣本地?」首先,大多數台灣人會先浮現這十幾年來一再被道德制約的「愛台灣」慣性思維。先不論這百億美元基本上應是以夏普為基礎的國際資本操作。這雖是資本密集的大投資,卻「不」是勞力密集的發展型態。
這麼大筆投資,所創造的美國工作機會竟然只有至少3000個。也就是說,如果知道郭董投資的是8K LCD面板廠,先要描繪他對工廠發展的想法:是高度自動化,所謂「先進製造」的次世代工廠。
根據我過去在台積電與DEC參與工廠自動化規劃的經驗,美國仍有大量的技術積累與專業人才,對於工業4.0的智慧工廠藍圖,能提供必要的專業知識與執行人才,更不要忘記,夏普10.5代8K的面板生產線,就是日本經典高度自動化的先進製造工廠,因為玻璃基板尺寸太大,精細製程要求很高,良率控管更難,必須儘量排除人為的變數,所以這龐大的投資是以夏普的工廠規格,標定美國在智慧工廠的技術支援與相關技術研發,而不是單純的工廠落地。
不是附庸政治,而是突破市場壁壘,貼近客戶
北美是全球大尺寸電視的主力市場,特別在未來8K 85吋以上的大型電視,這類產品的運輸成本、變數、將在美國政治氛圍中面臨的關稅壁壘,還有包括來自康寧的大型玻璃供應,夏普本身已具備完整的供應鏈,所以郭董複製在中國廣州發展的10.5代廠夏普整廠輸出的既定模式,建造一個接近大市場的在地供應基地。
同時,藉由幾個特定的技術合作夥伴與客戶,也能穩固富士康在供應鏈中的地位,這關鍵的一步棋,真是立於不敗之地。
更何況,OLED的未來發展仍是蘋果刺痛的傷口。郭董買下夏普的大膽之作,除了是對全球品牌的眷戀,也是鎖定夏普在OLED的技術發展。
三個對郭老虎戰略的言論不負責揣測
首先,8K技術的投資發展並非沒有爭議,主要是大型8K電視的相關配套技術與需求成熟時間點,而美國作為一個娛樂影業、數位內容與網路大國絕對是8K最佳實驗場。
除了這個表面因素,第一個揣測,就是郭董應該是要藉此低調推動OLED下一代技術Micro LED的技術發展佈局,特別是與關鍵客戶蘋果的技術結盟,作為重要的量產技術發展中心,也就是除了大型屏幕以外,關於VR屏幕或手機新視屏的小屏應用潛力。完善量產技術,在二到三年內讓韓國不再獨霸OLED,或許是富士康在美大規模投資的原因。
第二個揣測就是藉由這個聞名全球的投資案與美國幾個州政府的積極招商,取得美國市場入口。在美國市場切入傳統品牌製造合作與產品發展,在不同領域與大型品牌合作,建構鴻海的次世代製造生態圈,例如傳統消費品的新材料與技術合作與製造,追求不同方向的成長動能。
第三個揣測就是遠在日本的東芝囊中物,除了金錢競爭以外,本就參雜複雜的政治因素。郭董在美國恣意舞劍,讓賓主盡歡,幾天前,東芝董事會也「剛好」重新討論原本讓郭董不太高興的決定,而川普在自家也已危機四伏,對郭董從亞洲風塵僕僕到美國雪中送炭,很難不投桃報李,那麼,東芝記憶體未來會不會在成吉思汗的軍威之下臣服?
這整段不負責揣測,是對郭董的雄才偉略與一等智謀,最後的懸念了。
( 2017-07-28 綜合新聞摘錄 )
郭台銘(英文名:Terry Gou,1950年10月18日-),台灣企業家,生於台灣臺北縣板橋鎮,板橋高中初中部、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航運管理科畢業,是鴻海精密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以及永齡文教慈善基金會創辦人。以個人資產2283億台幣名列富比士億萬富翁列表中的第182大富豪,同時也是台灣首富。
郭台銘祖籍山西,為外省第二代,為家中的長子,父親郭齡瑞長年服務於警界 ,虔誠信仰土地公。求學期間,曾在橡膠廠、砂輪廠和藥廠打工,退伍後在復興航運公司上班。1974年,郭台銘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與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黑白電視機旋鈕製造起家。1981年,鴻海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資本額1600萬,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
唯有美國才能讓 84 家台商齊聚拍張照!裡頭有台積電、台塑等龍頭企業代表,保守估計這些台廠市值加總,將近新台幣 10 兆元。
下一篇:─臺企赴海外投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