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上) 2011-10-07 10:40:06
未來世界。。。。(上)
未來世界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新奇事物,從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到各種聞所未聞的器具、千姿百態的異類生物,沒有人希望看到一個和現在毫無區別的未來,對未來的憧憬是人類渴求發展的正常表現。智慧生物進步的特徵是善用工具,人類的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工具發展史,從伸入蟻穴的樹枝到登月飛船,各種工具延伸了人類器官有限的功能,讓他們看得更遠跑得更快知道得更多,對物質的欲望也隨之膨脹。過多欲望之間的衝突可能造就《輻射》式的末日未來,但對物質的欲望並不是一種不可饒恕的原罪,這好比兩個饑腸轆轆的人為爭奪一塊麵包打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表面上看起來引發衝突的禍根是對麵包的渴求,假如兩個人都能克制自己對麵包的欲望,事情就可以得到圓滿解決,但這種掩耳盜鈴的方法顯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否則我們的單細胞祖先完全沒必要從污水裏出來,以靈長目形態繼續住在樹上多好,既不影響破壞生態平衡,工業能耗和污染指數也完全為零。把工業文明視為洪水猛獸,盲目敬畏大自然的極端做法同樣不可取,當今人類衣食住行的材料有哪一樣不是來自外部環境?任何生命體的進化發展都需要不斷從外部環境索取資源,對物質的需求沒有錯,人類的真正問題在於自身的惰性和短視,現有技術水準仍無法滿足對資源的需求,與此同時大量人力物力卻被投入到對有限資源的爭奪,而不是積極開拓新的廣闊天地。從物種進化的角度來看,人類到目前為止仍未走出生存危機的陰影,數千年來天災人禍隨時威脅著這顆蔚藍行星上的脆弱文明,對未來世界種種神奇工具的遐想正體現了人類力圖擺脫環境束縛謀求更好生存條件的願望。
未來世界十個裏有九個不太平,即使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也總有不懷好意的陰謀家和大壞蛋時刻威脅著主人公的生命安全,這種時候如果沒有一兩件趁手的武器保護自己,主人公就可能支撐不到故事的盡頭。武器也是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可以用來捕獲獵物解決溫飽,還可消滅威脅自己的敵人,對武器的依賴同樣是人類的天性。未來世界中的武器大多與高科技緊密相聯,當然也有返璞歸真的例子,如《輻射》裏各種破銅爛鐵鑄造的大刀長矛,只要能取敵性命主人公照用不誤,不過那一般是文明衰落的象徵。又如科幻電影《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2001年版)裏主人公來到未來地球,發現人猿成為世界統治者,人類已淪落為任“猿”宰割的次等生物,這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猿們的武器以冷兵器為主,刀槍棍槌外帶金屬或皮革製成的甲具。在更多的科幻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含有高科技要素的冷兵器在未來世界的戰爭裏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田中芳樹的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中,舊帝國裝甲擲彈兵總監奧夫雷沙一級上將以近戰中的剽悍兇殘而著稱,這位老兄用的是一柄高硬度碳素水晶製成的戰斧,此斧全長150釐米,重9.5公斤,奧夫雷沙用它斬敵無數一路爬到將軍寶座。不光這位大叔好這口,來自薔薇騎士團的同盟軍悍將先寇布、帝國軍元帥羅嚴塔爾、楊威利的養子尤裏安等人全都是用戰斧搏命的好手,可見在鐳射炮和星際戰艦盛行的時代,冷兵器也未必落伍,只要能消滅敵人就是好武器。
不過有時候看上去像是冷兵器的武器卻並不一定是冷兵器,例如熱門美劇《星際之門》(Stargate)系列中外星武士提克手上那支似矛似杖的長柄武器,這種叫杖槍的武器實際上是一種等離子槍,近距離格鬥中同樣可以當作長棍揮舞,遠距離攻擊時它發射的閃亮等離子束能嚴重灼傷敵人皮膚,如果命中要害部位可震擊內臟器官造成致命效果。杖槍不僅可攻擊生物,還能用於射牆打飛船,液化能量彈藥換一次可以用上幾年,遺憾的是它的射程僅有70碼,而且因尺寸太長攜帶很不方便。《星球大戰》中傑迪武士使用的光劍是個罕見的另類,它的工作原理應屬於能量武器,使用方式卻是純粹的冷兵器格鬥模式,配合使用者的原力特技又可以發揮更多功能,如開鎖破門、反彈敵人射來的雷射光束等。最不可思議的是,兩柄光劍之間居然可以對抵格擋,仿佛它們有真實的劍刃一般。以我們目前所知的技術,聚焦光束無法在沒有反射物的情況下被穩定束縛于限定長度內,更不可能相互排斥不容通過,所以如果真有光劍的話,一啟動就會貫穿直線距離幾十萬公里內的任何物體,這簡直是毀滅世界的大殺器,和人對砍也絕對是同歸於盡的下場。所以還是讓它留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裏,繼續作為傑迪武士榮譽和身份的象徵吧。諸如此類的名器還有很多,像《毀滅戰士》裏的鏈鋸,《光環》裏的能量劍。
槍口噴吐火舌,彈殼遍地灑落,這本來是後工業時代戰爭的經典標誌,很多追求火爆場面的科幻作品裏經常可以看到相同鏡頭。無論如何不合邏輯,但那些乘坐超光速星艦征戰宇宙的英雄們手裏總會有一把槍身笨重彈匣容量接近無窮大的火藥兵器,如果你腦海中無法勾勒一個大概模樣,不妨去參考一下電影《星河艦隊》(Starship Troopers )中人類聯邦步兵配備的莫利塔型突擊步槍,還有《戰爭機器》裏那把帶鏈鋸的長矛式突擊步槍,當然對老一輩玩家而言最具代表性的範本還是《雷神之槌Ⅲ》裏的加特林轉管機槍。從運作原理上來看,火藥兵器的確可以在真空或水下正常發射,即使是普通彈種的彈殼內也含有氧化劑和燃燒劑,並不需要外界環境的氧氣助燃。扣動扳機擊發底火後,密封彈殼內的火藥完全能自行燃燒膨脹並推動金屬彈頭飛出,在沒有空氣阻力或地球重力情況下,熱兵器發射的彈頭還會比在地球上飛得更快更遠,穿透力更強。然而壞消息是如果在真空中射擊,沒有空氣媒介傳導聲音,各位大哥絕對聽不到掃射的噠噠聲,只能看到彈殼蹦出,然後對面敵人身上冒出幾個血眼,一場本來激動人心的戰鬥變成了詭異的默劇。比這更糟糕的是,如果在沒有重力設施的星艦船艙中戰鬥,發射動能彈頭產生的後座力同樣會作用於持槍者,因為沒有重力,閣下即使體重100公斤,一開槍也得往後飄,怪物怎麼被打飛出去的你也怎麼向後滾。唯一能夠滿足熱兵器愛好者科幻需求的是某個和地球酷似的行星,有差不多的空氣密度和重力參數,注意這兩項指標太高了也不行,否則一開槍就見出膛的彈頭噗哧掉在眼前地上,沒准能把敵人給笑死。熱兵器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病,每次發射拋出的金屬彈殼明顯是一種不可饒恕的浪費,在資源一貫緊缺的未來世界,在敵方星球上大量抛灑金屬廢棄物並不是一樁合算的買賣,高射速的自動火器浪費尤為嚴重,大規模會戰中上萬人丟下的廢彈殼等於憑空給敵人搬去一座銅礦山,所以下次在銀幕上看到手持狂蹦彈殼的自動火器向外星人掃射的科幻英雄,請大家一起朝他喊:“你是個叛徒!”當然,如果能持有效證明證實自己使用無殼子彈的英雄除外。
以火藥為動力的熱兵器在未來世界的發展前景很不樂觀,這種拋射型武器的基本原理是發射高速彈丸以巨大動能衝擊敵人造成傷害,但火藥不是唯一能產生動能的手段,以電磁力同樣可以推動彈丸高速運動。這並不是文學家空想出來的理論,在現實中電磁武器一直是各國軍事部門研發的重點專案,2008年初美國海軍試射的電磁炮成功將7磅重的彈頭以7倍音速射出。在遊戲世界裏這種武器其實早已是司空見慣的裝備,只不過名字不叫電磁什麼的,隨便說兩個大家都熟悉的,《輻射2》裏的高斯槍應該算出盡風頭的一代名槍,它就是如假包換的電磁武器,《雷神之槌》系列裏神射手們最愛的軌道槍(Rail Gun)同樣也是電磁武器。軌道槍以兩條金屬導軌為發射裝置,兩導軌之間經彈丸通過電流產生強磁場,磁場與電流相互作用產生巨大電磁力推動彈丸以極高速度脫軌而出,這種武器發射的彈丸理論上可以非常接近光速,這可是火藥動力拍馬也趕不上的。高斯槍採用多個同軸電磁線圈組成發射管,發射彈丸上也嵌有線圈,線圈通電後同樣產生電磁力推動彈丸運動,經多組線圈逐級反復疊加後彈丸達到極其驚人的速度。說到這裏各位應該明白為什麼《輻射2》的高斯步槍槍管上會有那麼多外凸的環形線圈,這種使用2毫米EC彈的超級武器射程遠,透甲能力一流,因為彈丸口徑小大量攜帶也很方便。《星際爭霸》裏的人族機槍兵用的也是高斯槍,枝葉繁茂的《高達》(Gundam)系列動漫作品中,電磁炮更是諸多型號高達的常備武器。更大規模的電磁炮可見於《太陽帝國之原罪》裏TEC族的行星炮,這個龐然大物懸浮在行星近地軌道上,它那兩條巨大導軌充分證明了自己電磁武器的身份,根據說明它發射的是核彈頭,攻擊範圍居然覆蓋整個恒星系!電磁槍炮仍然屬於動能武器家族,只不過是以電磁力取代了火藥動力,但它絕對不會亂噴五顏六色的光束或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因此當看到《雷神之錘》裏軌道槍口迸出綠色光束,還有《孤島危機——彈頭》裏高斯步槍居然可以加消音器時,還請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體諒吧,畢竟在遊戲裏為了追求華麗可以不用考慮太多真實性。
電磁武器還有一種特殊類型——EMP(電磁脈衝),這種武器利用大功率電磁脈衝輻射致使作用範圍內的所有電子儀器陷入癱瘓,也就是俗稱的電磁炸彈,電磁炸彈主要用於攻擊機器人或雷達通訊站之類的電子目標。在智慧化戰爭的未來時代,這種武器是一柄遏制機械化部隊人海攻勢的利劍,《星際爭霸》裏人族的EMP導彈就是克制高科技神族的終極武器,《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中NOD方的蘇醒者重步兵也裝備有可使周圍敵方車輛癱瘓的EMP武器,電影《駭客帝國》中我們也能看到,突入反抗軍飛船內部的大群機器烏賊在EMP轟擊中瞬間癱瘓。遊戲裏EMP引爆後只能讓敵人機械單位暫時失去行動能力,現實中的電磁炸彈卻會對大多數電子設備產生無法恢復的永久性破壞。而且它也並不像文學作品中描述的那樣只毀機器不傷人畜,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有機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理磁場,EMP產生的電磁輻射可以干擾人體新陳代謝,破壞視覺和生殖系統並引發大腦功能紊亂,如果輻射強度很大的話受到照射者必死無疑。所以《駭客帝國》中尼奧等人摁下EMP起爆鈕後絕不會安然無恙,真實的結局是所有人和機器烏賊一起完蛋,當然那樣導演和觀眾都會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所以我們還是讓各位英雄安然無恙比較好。
能量武器通常指那些發射能量束流以聚焦熱能遠端殺傷敵人的兵器,最早的能量武器雛形出現於西元前213年,羅馬帝國艦隊入侵敘拉古,科學家阿基米德讓全城婦孺手持鏡子反射陽光聚焦于羅馬戰艦船帆使其燃燒,這其實就是光束武器的基本原理。幻想世界中常見的光束武器是鐳射槍(炮),所有的科幻小說和影視作品裏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武器以定向發射的聚焦光束攻擊敵人,速度快精度高,只要有能源就不愁彈藥問題。在現實中鐳射武器也早已進入實用化階段,以大功率雷射光束灼燒摧毀敵方精密儀器,或直接攻擊活體目標眼部產生致盲效果都有真實範例。不過即使在理論上光束武器也無法做到科幻電影裏那樣,一炮過去對方整艘星艦灰飛煙滅的壯觀效果,光束武器作用面很小,通常只能貫穿目標,除非正好命中敵方堆放易燃易爆品的位置,否則不可能看到任何爆炸場面。電影裏被鐳射槍射中的敵人經常在一團煙火中人仰馬翻,這種場面很過癮但卻非常荒唐。老實說光束武器並不適合在地球上使用,空氣中的各種雜質會導致光束能量迅速衰減,從而影響射程和威力,在雨雪霧等複雜氣候環境下鐳射槍還不如大刀長矛,因此只有在太空中它的優勢才能得到最大發揮。光束武器的進化版是粒子武器,這種武器利用加速器將電子、質子或離子等粒子加速後集流發射,以粒子攜帶的巨大動能摧毀目標,粒子武器不怕雨雪霧天氣影響,但它和光束武器一樣需要功率巨大的能源作動力,目前據說只有核彈爆炸才能提供支援粒子武器發射的能量,而且粒子加速器體積巨大,通常只有重型戰車或星艦才能容納這種大塊頭武器,所以我們很少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單兵攜帶的粒子武器。《銀河英雄傳說》中的伊謝爾倫要塞主炮“雷神之錘”就是一種粒子武器,這門質子聚焦炮發射輸出功率高達924兆瓦,相當於國內一座中型城市的用電量。
等離子武器也是科幻戰爭中經常出現的熟面孔,氣體在極高溫狀態下產生原子核和電子分離現象,得到的新物質就是等離子體,也叫電漿。等離子武器通過向目標發射集束電漿殺傷敵人,理論上電漿的溫度超過百萬攝氏度,像你我這樣的碳基生命體基本上挨著就人間蒸發,想想什麼東西能夠抵禦百萬攝氏度的灼燒?所以它的殺傷效果遠勝纖細的光束武器。最著名的單兵等離子武器是《毀滅戰士》系列裏的招牌兵器——BFG9000電漿炮,此武器一旦發射半徑15米之內無論什麼妖魔鬼怪一律形神俱滅,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按下發射鈕不放蓄能,蓄能時間越長發射出的電漿炮彈威力越大,如果太貪心,蓄能超過4級臨界值甚至會發生自爆悲劇,可見高科技武器也是一把雙刃劍啊。但是各位和平愛好者不用擔心,真正的未來世界不可能出現電漿炮這樣的大殺器,即使在太空中大量的帶電粒子也很難保持穩定形態,高溫電離化的電漿有如一塊火紅的燃煤,投入水中瞬間就會被吞噬。等離子體更不可能保持恒定的運動方向,能量越高越不容易受控制,做炸彈勉強還有一點可能性,當成發射彈丸打出去恐怕剛出槍口就迸散成一團絢麗的煙火。當然,這些技術上的論證並不影響等離子武器在科幻遊戲裏的普及,所有被稱為Blaster的兵器實際上都屬於等離子武器,從單兵到艦載級別一應俱全。《星球大戰》裏帝國部隊和義軍的基礎單兵武器全是等離子槍,殲星艦上通常配有60門以上的等離子速射炮,《死亡空間》裏我們也能看到用來擊碎隕石的星艦防禦火炮同樣是等離子武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發射一束黏稠閃亮的電漿。有時玩家還能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無厘頭名字,比如等離子鐳射槍、自動尋的電漿炮等,這些大殺器的工作原理完全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能力,即使愛因斯坦他老人家來分析恐怕也要被搞成精神錯亂。
提到生化武器,有點軍事常識的朋友肯定立刻會聯想到芥子氣、炭疽之類的東西,這些玩意當然也算生化武器,但它們不夠未來特色,因此不在本文探討範圍之內。未來世界最具科幻氣息的生化武器是《命令與征服》中的泰伯利亞晶礦,這種來自天外的晶體既是致命毒物又是富含資源的寶礦,它能通過孢粉形態隨風傳遞並落地生根,無論有機物還是無機物只要沾上都會被迅速晶化。截止到到2047年時,地球表面有30%的土地已被泰伯利亞晶礦變為無人區,人類一方面對晶礦的污染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卻又被它蘊含的豐富資源所吸引,各種基於泰伯利亞技術的科學和軍事研究對晶礦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國際市場上泰伯利亞晶礦就是貨幣的代名詞,GDI和NOD之間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均與泰伯利亞晶礦有關。激戰中雙方軍隊的步兵都儘量避免在晶礦地帶作戰,沒有保護的正常人皮膚接觸到晶礦後會感到灼熱劇痛,20秒內如果沒有採取治療措施,被感染者的皮膚和肌肉將開始晶化,不久後滲入體內的晶礦會將內臟器官也變成結晶體,患者最終因大出血而死亡。因此各位同學如在野外發現綠色不明晶狀物一定要警惕,切忌伸手觸摸或湊近嗅舔,最好能第一時間向居委會大媽或學校老師報告,千萬不要讓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你而爆發。
病毒是歷史悠久的微生物兵器,不光人類在與它的鬥爭中時常處於下風,就連外星人也擋不住它的攻擊。好萊塢科幻電影《世界大戰》中,把人類當點心的外星侵略者們就被小小細菌病毒輕鬆擊潰。遊戲國度中最著名的病毒是雨傘公司的T/G系列病毒,它們在《生化危機》歷代作品裏創造了大量僵屍,不計其數的科學家、特種部隊精英、男女主角因為它們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科學家們研製T病毒的初衷是想尋找一種能夠抗衰老的神藥,不料最後卻演繹成噩夢。在很多遊戲裏都可以看到類似悲劇,《毀滅戰士》裏的地獄之門、《死亡空間》裏的外星遺留科技、《生化奇兵》裏的基因改良技術都是潘朵拉的魔盒,無知的人類總會開啟不受控制的恐怖力量,然後為自己的愚蠢付出慘重代價。對無形生化武器的恐懼是人類的本能,有誰會不怕看不見的敵人呢?生化武器對人類的毀滅無疑是一種悲劇,但在幻想世界裏卻總有一小部分人因此產生基因變異,他們有的獲得了超越常人的物理運動能力,如蜘蛛俠、蝙蝠俠、索利德·史內克之流,有的變成了科技時代的魔法大師,如《紅色警戒2:尤裏的復仇》裏的克隆尤裏、《品質效應》裏的超能者,還有傑迪武士和西斯武士實際上都是魔武雙修的戰鬥法師,當然他們並非生化災難的受害者,而是通過東方氣功式的原力修煉主動改造了自己的身體。無論走物理路線還是魔法路線,這些超人們理論上都屬於人形生化兵器,他們自己的身體就是一件足以媲美電磁炮的武器。
未來世界,尤其是大星際時代的未來世界總會出現各種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對於外星生命的遐想一直是科幻文藝中的重點課題,有科幻概念以來各種作品裏出現的外星生物種類數不勝數,但絕大多數都流於千奇百怪的外貌描繪而缺乏深入刻劃,給某個雙足直立行走生物隨便加兩對上肢添一雙大耳朵就可以稱為外星人,骨子裏從生活習慣到行為模式實際上還是個地球人。盧卡斯《星球大戰》的世界擁有大量外星文明生物,但這些外星人的行為舉止卻和人類,或者說和普通美國人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也吃速食也愛泡酒吧,喜歡看競技比賽喜歡開快車冒險,聽到某個英雄發表鼓舞士氣的演講後也會振臂歡呼。從文學娛樂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定沒有什麼錯誤,讀者、觀眾和玩家都能輕鬆接受並產生認同感,只不過看多了你會發現《星球大戰》實際上是披著科幻外衣的西部牛仔劇。盧卡斯和他的工業光魔公司當初構思各種外星生物時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們的靈感基本來自現實生活,設計重點也偏重於外形。如千年隼號飛船的大副丘巴克,他身高兩米多,全身黃褐色毛髮,丘巴克是來自凱西剋星的烏奇族人,他的同胞以力大無窮和擅長技工活路而聞名。這位酷似猩猩的角色是怎麼來的呢?盧卡斯有一天看到自己的愛犬趴在汽車前座上時就想出來這麼個點子。儘管長得又像猩猩又像狗,但丘巴克的本位角色依舊是一名身強力壯脾氣暴躁的飛船大副,外形的千變萬化掩飾不了內裏的單調,歸根到底人類的想像力要超越自己的生活環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黑超特警組》(Men In Black)裏隱藏在地球上的眾多外星人也算形態各異,可惜他們還是人味太重,不考慮外貌因素光看言談舉止和行事風格怎麼都像是地球人。不少科幻作品索性表面工作都懶得做,所有外星生物全是盜版地球人,雙手雙足直立行走,張口閉口總是人類社會那一套規則。大多數通俗科幻作品總是沉溺於歇斯底里的星際戰爭,看看《毀滅公爵3D》裏的那些豬頭牛面的外星壞蛋,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來到了漫畫世界,電影《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裏外星人的智商令人擔憂,潛入英雄發送的電腦病毒輕鬆摧毀了他們的高科技飛船,我們甚至想不出主角到底用什麼方法把病毒從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傳入外星飛船的控制系統中。
動輒以數萬艘星艦攻擊地球的外星人入侵事件太俗套,採用這種設定的《毀滅公爵3D》和《雷神之錘》只是為了給玩家提供一個掃射的合理藉口。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電影系列《異形》(Alien)好歹讓我們看到了一種不太一樣的外星生物,這種拖著長尾巴擁有流線形顱骨的兇殘捕獵者熱衷於追殺人類並在受害者屍體上產下後代。這種事情雖然讓我們驚恐,但與那些只會泡吧湊熱鬧的外星閑漢相比,它留給觀眾的印象肯定更深刻,因此以這種異形怪物為敵人的射擊遊戲大量湧現也就不奇怪了。與外星生物的生死搏殺通常反映出人類對地外文明的恐懼,在人類尚無力向外部空間拓展的前提下,能夠先一步接近地球的外星生物肯定擁有比地球更先進的文明,兩種不同級別的文明之間並不一定只有戰爭關係。比如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982年拍攝的科幻電影《E.T.》就講述了一位迷路外星人與人類小男孩的友情故事,細頸大眼身材矮小的外星人宛如一位純樸的外鄉人,他既不是來征服地球的宇宙戰爭狂人,也不是代表銀河系聯邦來邀請人類加盟的特使,只是路過看看而已,可愛的E.T.屬於人畜無害的宇宙友好人士。科幻電影《異星情緣》(Enemy Mine,也譯作《第五惑星》)講述了一個更為感人的外星人故事,未來世界地球與德萊克人爆發星際戰爭,一名人類飛行員和一名德萊克飛行員在戰鬥中同時墜落於某個荒涼星球,兩位仇敵開始想盡辦法要幹掉對方,後來卻在險惡環境中為求生存不得不互相幫助,友誼終於取代了仇恨。以單體分裂方式繁殖後代的德萊克人臨終前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人類飛行員,最後人類飛行員隻身帶著孩子前往德萊克族母星履行每個德萊克人必經的歸宗大典,兩個種族之間的和平曙光悄然升起。這部電影中的德萊克人雖然外形醜陋近似蜥蜴,但他們體現出的人性化特徵遠比那些僅僅外表似人的外星種族更多。
外星生物沒有任何理由和地球人一模一樣,他們的生存環境、社會結構、人際關係、生理特徵都可以與人類大相徑庭,突出這些方面的差異遠比外貌上的嘩眾取寵更為重要。如《星際爭霸》中三個種族的定義就非常精彩,地球人不用說了,神族是追求精神和能量的古老種族,蟲族是獸性大於人性的侵略型種族,前者讓我們一看就明白是高科技文明,後者讓人聯想到生命力頑強的蝗蟲。正如氧氣並非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外星生物也不一定非得是有機生命體,純機械智慧文明同樣可能存在於銀河系裏的某個地方,它們表現出的魅力毫不遜色於有機生物。《駭客帝國》和《終結者》裏機器文明都差點滅了人類,《變形金剛》的名頭想必各位也都知道,這幫來自外星球的機器人前些日子在各大影院和遊戲平臺上出盡風頭,此外即時戰略遊戲《宇宙戰爭——地球突襲戰》(Universe At War:Earth Assault)裏的Novus族也是金屬氣息濃厚的機器人文明,《最高指揮官》(Supreme Commander)裏的賽伯族是背叛地球帝國後獨立的機器人王國,還有《品質效應》裏的蓋思機器軍團同樣是擺脫並擊敗自身創造者的純機械文明。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定律肯定無法作用於這幫占山為王的鐵腦袋瓜,但機器人文明也不是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呆板僵化,離開人類就發展不下去。《品質效應》裏的蓋思機器軍團單個個體智商確實不高,但它們以群體活動時能迅速交流資訊和統一思維分析,其整體智商和謀略遠勝相同數量的人類,而在人工智慧學裏這種量變引發質變的理論是真實存在的。
異星文明成員的群體關係也是一個超越常規思維的科幻切入點,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科幻小說從宏觀世界角度全面描述了阿拉奇斯星上的沙漠遊牧民族——福雷曼人,這個民族的歷史背景、族群結構到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小說中都有詳盡記載。福雷曼人以沙海為家,水源的稀缺使他們對水有一種宗教般的感情,惡劣的環境也造就了他們驍勇善戰的性格,以沙蟲牙齒製成的水晶匕首是福雷曼勇士的最高榮譽象徵。福雷曼人在沙海中求生存的奮鬥與保羅面臨強敵環繞的復仇戰爭暗相呼應,對這個民族的深入刻劃襯托出小說主人公保羅成就宇宙霸業的艱辛。遺憾的是所有以《沙丘》為題材的遊戲都把重點放到了戰鬥上,福雷曼人最多只是一股友軍勢力而已。熱衷於攻佔殺伐的外星生物通常以蜂窩蟻巢型的社會形態登場,如《命令與征服3》裏陰謀入侵地球的思金人,整個民族都像工蟻一樣為戰爭而存在;持和平主義態度的外星生物多為人丁稀薄的高科技種族,如美劇《星際之門》裏的諾克斯族人,能隱身又可以復活亡者,堅定的宇宙和平愛好者;還有從頭到尾都很少露面甚至不露臉的神出鬼沒流派,如《X檔案》裏那些總也查不出來的外星人,以及亞瑟·C·克拉克的科幻名作《與拉瑪相會》中那艘旁若無人闖入太陽系的巨型圓柱飛船,儘管地球派遣的特遣隊深入飛船內部作了大量科學調查,但最後不但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甚至對這艘飛船光臨太陽系的用意也沒搞清楚,正當人類還在莫名其妙時,這艘神秘的飛船掠過太陽表面繼續飛向太空深處。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給玩家予無窮懸念,充分體現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至高境界。外星人有別於人類的生殖方式在很多科幻作品裏也有表現,除前面提到的德萊克人的單體分裂,還有《品質效應》裏阿撒力人的精神感應繁衍方式,這個單性別的智慧種族需要與情投意合的異族生物達成精神層面上的共鳴後才能產下後代,這份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真可謂神來之筆。
未來世界不止有驚世駭俗的超級武器和千姿百態的外星生物,科幻大師們的種種奇思妙想不斷使我們在驚歎之餘流連忘返,幻想中誕生的各種細節組成了一個又一個聞所未聞的新世界,今日看似天方夜譚的幻想可能在明天就會變成現實,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說中的直升機、潛艇、登月計畫如今已不再是幻想。從現今的起點展望未來總有無數種可能,在通向未來的岔道中隱藏著即將成為歷史的真實軌跡,我們無法準確預言這些軌跡之所在,索性不如放開思想的韁繩,讓它在幻想的國度中自由飛奔。只要還有未來就會有幻想,未來世界的的邊界只受限於創造者的想像力,我們在夢境森林中拾起的每一片落葉都可能是未來的一部分,無所不在的未來之側影。(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