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17:57:52幻羽

附錄--《禪秘要法經》之-白骨觀、不淨觀修持法 (3)

                                              

                                                  附錄--《禪秘要法經》之-白骨觀、不淨觀修持法 (3)

 

白骨觀和禪

 

當我們起心動念要做不淨想的功夫,使身體硬是呈現出這種爛臭的樣子,只要心念專一,「不淨觀」就會現前,因為一切唯心造。如果我們再一轉念,要作淨想時,對自己馬上又反映出菩薩的神態,身心立刻又有一種變化。此中道理好似禪宗公案裡,一位屠夫的悟道偈「昨夜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這是屠兒悟道的偈子,普通人只當作文學作品看。至於悟個什麼道,這裡面就大有機關,很難懂了。或許有人會說現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是「漸修」的方法,而那首偈子是「頓悟」後的見地。兩者似乎不必扯在一起。其實漸修與頓悟一點都不衝突。你把這兩種觀想功夫作成功了,由不淨觀變成淨觀,然後就要參了——「淨」與「不淨」不隔一條線,都是由我心念而起。

 

人沒有悟道以前,沒有一個是聰明人。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就是要找一個「不被人欺」的人。我們普通人都經常被欺,那麼是誰騙了你呢?其實沒有人騙你,都是自己騙自己。我們前面說過,一般眾生的心理狀況有八十八種結使,歸納而言,就是見思二惑。見解觀念和思想形態兩方面的顛倒迷惑。所以說「當知此想,從顛倒起」。

 

由一些顛倒錯誤的心行,引發了許多顛倒錯誤的實際行為,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我們這個痛苦煩惱的生命就是,「皆由前世顛倒行故,而得此身」。有了這個身體,我們又被這個身體所騙,以為這個身體就是我,這就是「身見」,始終要抓住這個身體,捨不得離開它,認為它既可愛又寶貝。其實「如此身者,種子根本皆為不淨」。

 

你們研究過這個生命,這個「身」的種子是什麼呢?照現代醫學常識來說,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結合而成的。光從這一點上看,這當然是不淨的。再加上多生累劫種種顛倒不淨的心念、行為,於是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污穢不淨的身子。

 

但是一般人並不以為然,通常是對著鏡子,越看自己越可愛。現在因為修持這個「膨脹膿血」的不淨觀,所以「實見此不淨」。通常我們只是理論上知道身體不淨,這是理論,而不是真看到了自己身體上的種種不淨。經過這個觀法的修持,我們身體不淨的本相就會如實呈現心中。

 

佛經上有名的哪吒太子,在封神演義上的記載,他「剖腹剔腸,剜骨肉還於父母。」而後魂魄飄蕩到他師父太乙真人那裡求救。他師父教他托夢給媽媽,為他建個行宮,塑個金身,使他受些香煙,便好去托生天界。

 

「剖腹剔腸,剜骨肉還於父母」,就代表他放下了不淨的身見,把這污穢不淨的身體徹徹底底的放下了。「接受香煙,便好去托生天界」,就表示修練真精之氣,以超凡人聖。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這時候他需要一個「金身」,也就是說,雖然他放下了不淨的身見,但又執一個淨的身見。他還沒參透「淨」與「不淨」不隔一條線。

 

後來被他父親發現了這座哪吁行宮,恐怕會遭到「妖言惑眾」的罪名,因此叫隨從士兵把哪吁太子的金身打個粉碎,又放火燒了行宮。

 

哪吒太子的魂魄只得又飄蕩到太乙真人那裡求救。好,這下子,連淨的身見也打破了,於是就得了蓮花化身。他師父著仙童取了荷花,權充面部,又取荷葉以為軀體,再拿荷葉梗作成骨節,然後把他魂魄罩位,往這上面一推。好了,蓮花化生的哪吒太子出來了。這時候他手拿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好不威風啊!這「風火二輪」就代表了生命的真精(陽)之氣,生生不已的生命能。

 

「禪秘要法」接著說「雖見不淨,於外見淨,當知此淨及不淨,不可久停。」都是因緣生法,唯心所造,「隨逐諸根,憶想見是。」許多人修持作工夫,到了清淨境界,一心不亂,或者觀想佛像現前,乃至觀想到佛像與我無二無別,以為這就是了。哈!這就是,是什麼?是「隨逐諸根,憶想分別。」啊!這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是第六意識專一,所呈現的境界而已,所以說,當知此淨及與不淨,不可久停。

 

「禪秘要法」接著說:「此不淨身,屬諸因緣,緣合則有,緣離則無。爾所見事,亦屬緣想,想成則有,想壞則無。如此想者,從五情出,還入汝心。諸欲因緣,而有此想。此不淨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凡是佛學理論,有此理,就一定有此事,是事理合一的,除了研究教理外,還要真修實證。如果沒有配合實證的功夫,那些佛學的理論,講好聽一點就是「干慧」,沒有定水滋養的聰慧;講難聽一點就是瞎吹,抵不住事的。病來抵不住病,生死來抵不住生死。你佛學理論再好,經教再通,都沒得用。

 

可不要因前面剛說了「當知此淨及與不淨,不可久停,隨逐諸根,憶想見是」。這裡又說什麼「想成則有,想壞則無」,「諸欲因緣,而有此想」。既然不淨觀和淨觀,都是因緣生法,經過第六意識的「作意」,使心念專一而有的境相;那又何必把大好的時間、精力花費在這上頭?

 

不要以為因緣生法,不可久停,就不好,就不是道。「因地而倒,因地而起」,這個「種子根本皆為不淨」的身子,固然是由「宿世顛倒行」而來,將來成佛作祖,也還是顛倒「想」——這個「想」的功能的發揮,這個「想」就是觀想法門的訣竅,「想」成功了,到了心一境性,觀想就成就了。

 

那個顛倒雜亂的第六意識,不經過「諸欲因緣,而有此想」的鍛練,不經過不淨觀、淨觀的修持,它就永遠是那麼一團亂七八糟的東西,你這個臭皮囊也就只好永遠在生死煩惱中輪迴。經過了專一瑜伽的訓練,使雜亂的第六意識制心一處,這樣就能轉識成智,也就是六祖說的「轉其名,而不轉其實」,而後才談得上轉凡成聖,超凡入聖。

 

現在利用這個顛倒想的「想」,使心念專一,如實見到我這個身體的不淨本相,工夫到了這一步,就要配合見地了,「汝當一一諦觀不淨;求索彼我,了不可得」。當不淨觀現前時,所謂塵歸塵,土歸土,這一灘灘的膿歸膿,血歸血,然後「我」在那裡?這也就是禪宗要我們找的「念佛的是誰」?總不是那灘膿,也不是那灘血吧!這本經典雖然講了一大堆白骨觀、不淨觀的方法,但是卻以「禪秘要法」為名。什麼原因?現在可以看出點道理了。

 

二祖當年「覓心了不可得」,於是達摩祖師說「我與汝安心竟」。如今在不淨觀中,「一一諦觀不淨,求索彼我,了不可得」之後?悟了道之後呢?

 

「世尊說我及他皆悉空寂,何況不淨。如是種種呵責其心,教令觀空,見發毛爪齒一切悉無,豁然捨諸不淨之物。如前住意,還觀骨人。」你們看,悟了道以後,還是要修持,所謂「悟後起修,方是真修」。見了空性之後,才正好修持妙有萬行,所以再「還觀骨人」,以白骨觀為基礎。

 

這本「禪秘要法」經典、修持方法被埋沒了一千多年。大家都把它認為是小乘早期的修法,是用來接引那些沒頭沒腦的「小乘種性的人,一千多年來看也不看,修也不修,所以後世就學道者如牛毛,證道者如麟角了。而且滑稽了,越是認為自己聰明的人,越是不肯修,叫我坐在那裡想自己又爛又臭又膨脹幹嘛!本來人死了就會爛。這個我早就知道,打起坐來我要任運自在的,還想這些?這些妄作聰明的人等到病了、死了,就知道。哈,任運不自在哪!

 

好好放下吧,趕緊修持啊!等膨脹膿血來找你的時候,你再看看還有什麼事要了,那時候再想來修,沒得你修了,連骨架都散了,白骨也不白了。現在你們還有這個好依靠,這副骨架子,以白骨觀為修持的基礎。現在你們還有副白骨可以依賴,可以修持,趕快修啊!如果說,沒關係,大不了等中陰身時再修,那時候沒有了臭皮囊,沒有這肉體的束縛,就好修持了。嘿!那時候沒有了這副白骨架的依靠,你作不了主了,隨風飄蕩,隨著業力的吸引,就因緣會遇時,那麼一吸,你就又鑽進一個新的臭皮囊裡去了。

 

所以「佛告阿難,汝持是語,慎莫忘失此不淨觀及易想法」。「爾時阿難聞佛此語,歡喜奉行。此想成時,名第四膨脹膿血及易想觀竟」。

 

<第五>薄皮觀

 

前面這幾個修法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都以「白骨觀」為主。好,現在又有問題了。就這麼一個白骨觀,釋迦牟尼佛講上一大堆,前前後後總共說了三十多種不同的觀法,因機設教,敷演出五時八教等各種不同的修法。同樣的,這一種白骨觀,也因各人心理、生理的不同,用佛家說法,也就是業力、根性的不同,諸如慧力、性情等差異,而分成了三十多種觀法。各人選取適合自己的一兩種去修。當然,如果你喜歡每一種都試過,也可以。

 

和一般佛學的修持方法比較起來,我們現在所介紹的每一種法子,都古里古怪。而且都非常複雜。如果光從文字上看,沒有配合實際的修持經驗,當然會有這種想法。事實上,它每一種觀法都非常科學,而且都有很高深的道理在內。

 

現在這個「薄皮觀」,要注意,要求「身證」,在止觀中要實際有這些境相現前才算數。

 

《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也再三提出來,學佛必須要「身證」。一般學佛的,即使理論上懂了很多,身心起不了變化,沒得用。

 

現在這被沉沒了一千多年的「禪秘要法」,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傳的,這個「白骨觀」裡頭,融攝了許多修持上的大奧秘。  

 

白骨觀和系心一緣

 

「佛告阿難,此想成已,次當更教系念一處,端坐正受,諦觀右腳大指上,令指上皮攜攜欲穿。薄皮厚皮內外映徹,其薄皮內有一薄膜,亦當諦觀。」

 

「第五薄皮觀」,這幾個觀法內容不同,但是每一觀的開始,都有個共同處。每一觀開始,釋迦牟尼佛都教我們要「系念一處」,或者「系念住意」。要「系念」,把心念拴住,讓心念專一。

 

為什麼要「系念」?這第六意識的心念,它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亂想一通,可是什麼電影、電視、電子、電腦,乃至於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等,不都是它想出來的?要成佛作祖,得道證果,關鍵也還是在它。現在這本禪秘要法的「系念法」,是用「白骨觀」把我們的「心猿」拴住。

 

不論淨土宗也好,天台宗也好,禪宗、密宗的,及至於華嚴宗,也都各有他的特殊修法,諸大菩薩當然也不例外,各宗各派的各種修法都是以「系念」為基本法則。看這第五觀,釋跡牟尼佛教我們怎麼系念法?

 

他教我們要「諦觀右腳大指上,令指上皮攜攜欲穿。」前面幾個觀法差不多都是從左腳開始,由下往上觀,而且都是觀骨頭,雖然中間也介紹了潰爛、不淨這些觀法,但是最後還是回到白骨上。現在這個法則變了,從右腳開始,雖然還是由下往上觀,可是這一觀教我們觀表皮,「薄皮厚皮內外映徹,其薄皮內有一薄膜亦當諦觀」。

 

聽過生理衛生課,或者有一點醫學常識的就知道,我們皮膚在表皮下面有一層真皮,真皮下面還有一層薄膜,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看到了。他要我們把它觀得「內外映徹」,這也就是「琉璃體」的道理。佛經裡頭,很多地方提到佛像,都說「身如琉璃」,這可不是一句形容詞,功夫修養到家的人,身心內外都沒有一點渣渣,清淨圓明。譬如色界天的天人就只有一團光影。至於那些大菩薩、佛陀們的相貌,就更不是我們所能想像。不過有一點要附帶說明,如果活佛再來,或者大菩薩轉世,他們的外表還是和我們差不多,這也可以說是老子「和光同塵」的道理。所以那位留形住世的賓頭盧尊者,經常在「千僧齋」或隨緣出現,可是他不會讓人認得他,等到他離開了,他才留下一點神異的行跡讓人們知道。

 

現在這一觀只教我們把表皮觀得「內外映徹」,這還只是初步。從右腳大指的皮開始觀起之後,「如是漸漸至膝、至髖,左腳亦然。至腰、至背、至頸、至頭、至面、至胸、舉身皆爾。薄皮厚皮內外映徹,攜攜欲穿。如被吹者,其皮膨脹不可具說。

 

大家都沒有什麼禪定功夫,但是打坐的經驗總有一些的,這個「其皮膨脹」的境界有不少人經歷過。最淺顯的例子,有時下坐時看看手,每根手指都圓鼓鼓的,皮繃得緊緊的,照照鏡子,呵!皺紋少了,臉上皮也繃緊了,好像去做了拉皮的手術,人變年輕了,好開心啊!其實這算不得什麼,過半個鐘頭,你再照照鏡子看,皺紋又來了,手也乾癟了。就算你每天很用功,功夫深了,人顯得比較年輕了,這也還是最初步象徵而已。普通打坐,心能靜,自然會在養氣,生理上自然就會有膨脹感,在這個觀法裡,從心理上入手,觀想「其皮膨脹,不可具說」,生理的氣功自然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