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0 16:37:23zorawu

【絮絮叨叨】不惑之年

屆臨不惑之年我愈形憤世嫉俗。

過往的人生中,算是因著生活環境的寬裕,讓我有機會可以接受更多的教養,這在同屬不惑之年的女性而言,算是種福音。畢竟不是每個同年齡的女性足以如我一般尚可無憂的繼續深造與受到培育。當我更加深入所謂的學養之時,驀然發現學養讓我更加明瞭人的不足與有限,更加有機會藉由閱讀與想像,探測人類生命的不足。隨著歲月年紀的增長,我愈加深刻的透過文字的閱讀與欣賞,更能夠理解原來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與我再有機會可以更明白許多的事情。

過往一直由來我最痛恨無知這回事,所謂「無知」就無法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因為無知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與障礙,令人左支右絀,無法伸展開來是由來我最不喜歡的。也因此當我陷入所謂的「無知」時,我的恐慌便來臨了,我總把自己拋擲於大量的資訊與書海中,力圖掙脫無知這回事。只是最近看到的文章中,有人提醒一件更重要的:無知並不可怕,無知可以透過學習逐漸理解,最令人可怕的是愚昧,當人受了訓練或者是已經理解以後,卻深受愚昧蒙蔽時,儘管再多的知識與學問都不足以彌補愚昧的魔障,那就無藥可救了。

我終於稍稍可體會魯迅當初是以何種心情寫出《徬徨》、《吶喊》、《阿Q正傳》等作品了,在魯迅筆下的知識份子絕非沒有教養,更是在傳統薰陶下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所處的世代,卻是愚昧的以為還是在一個極權專制統治的時代,認為讀書人是如何的瞭解世事,足以為是非對錯下判斷。更是顯出受到制度「馴化」的愚昧,規訓所帶來的懲罰,令人透不過氣來,一個習慣被馴化者,往往忘記了質疑所成形的制度與既有認定,直至不惑之年依舊如此,我更是如此的痛恨自我依舊在一種重重規訓下的莫名其妙的「馴化」。受到馴化的生命狀態並非不可取,而是是否是通過自我的思辨之後,理解其中馴化的道理,那麼這非愚昧下的馴化,而是我們可以理解自己在「不惑」中選擇了願意被馴化。

只是如今似乎有太多屆臨不惑者,似乎喪失了所謂的獨立思考的精神,他們受到馴化不打緊,更要藉由自我的價值判斷,以及規訓之後的教導,一次次的懲罰他人,只是我們要追問的是,這種「懲罰」是否是你所理解的並且可以接納的?若果不是,那麼為何要強加自我的愚昧於他人,以一種「規訓」來用盡辦法「馴化」他人?只是徒增自我的愚昧。

只是我已不惑,愈發痛恨我們這群中生代逐漸成為社會中流砥柱者的愚昧姿態,自以為足以領導世代潮流,卻愚昧的以自我所訂約下的標準意圖「馴化」他人。難道不知這是一個開放的世代,往往我們所獲得的並非是一種前人智慧的積累,我們似乎從父母那裏沒有獲得太多智慧的經驗,反而繼承了犯錯的勇氣,因為我們有著不懼的勇氣,容讓自己不斷的犯錯。而我們所積累下來的僅是勇氣的話,那麼要如何將智慧經驗傳遞給下個世代?難道我們還是將犯錯的勇氣傳承下去嗎?

所謂「後生可畏」並非是一句口號或者是孔子在《論語》的喃喃自語,而是當知識的堆砌,最要緊的屆臨不惑的我們,所要給予他人的並非不斷的勇於犯錯,下個世代所要經歷的應該是不再犯錯的智慧經驗這才是至為寶貴的事情。

當我屆臨不惑,更希望不僅僅憤世嫉俗而已,而是期待傳遞的並非勇氣,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