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07 12:35:08zorawu
日本藝能事務所的霸權運作
日本藝能事務所,一直耐人尋味的問題,在日本藝能界中,「事務所」佔有極重要的份量,如果喜愛日本偶像劇的朋友不妨有機會看一下劇後或劇前的演員列序表,不難發現有所謂的「稻川素子事務所」這一類的名詞出現,若要進一步探究箇中原因,原來類似如日本相當具人氣的傑尼斯事務所,在日本藝能界長期居於龍頭老大的地位,也同時在台灣成立傑尼斯家族一類的偶像社群團體。像這樣的「事務所」可說是左右日本演藝圈舉足輕重的機構。因著傑尼斯事務所如此龐大集團性的運作,根據一些消息來源,大半他們蒐羅六至八歲的俊美小男生,開始接受密集的訓練與栽培,期待打造耀眼的巨星。誠然一位偶像的誕生實屬不易,然而更重要的是,事務所究竟願不願花力氣灑大錢捧紅這位演員,卻具有所謂的主導性的霸權。
這讓我不免想起幾個相當有趣的例子,提起傑尼斯事務所,不得不提一下反町隆史,相當多人大概難以想像具有濃厚陽剛味的反町便是在他早年便是投效傑尼斯事務所者,一九九五年主演野島伸司的高校三部曲之《未成年》,野島伸司早期著作大量起用傑尼斯事務所的偶像,反町亦屬傑尼斯之一員,自然也身列其中。然而,究竟是陽剛氣味濃厚,已無法對上事務所負責人喜多川傑尼為旗下偶像打造的形象,陽光、俊美、熱力等特質。大抵在主演《GTO》之後,反町已與傑尼斯事務所形同陌路。
另一比較令人扼腕的演員加勢大周,算是在台灣相當知名的日本藝人,也曾出演台灣的連續劇,然而在多年前,或許大家不曾仔細閱讀過的日韓新聞,加勢大周曾在九0年代初期與織田裕二、吉田榮作並稱為「平成御三家」,聲勢紅透半邊天,然而好景不常,由於日本泡沫經濟與新人不斷崛起,使得「平成御三家」受到空前的挑戰,最先沒落者是以偶像歌手出身的吉田榮作,接著便是加勢大周,直到現在聲隆不墜的僅存織田裕二。然而,其實在九0年代中期加勢大周的沒落與其事務所交惡有極密切的關係。由於「平成御三家」的聲望,以致加勢大周靜極思動,其他事務所進行挖角後,算是個人的背信,開始冗長的與原事務所的對立,原事務所一直打算將「加勢大周」此一藝名拿回,說穿了,真正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加勢大周知難而退的認錯道歉。當然加勢大周怎麼可能隨意的更改藝名?「平成御三家」的隆譽,「加勢大周」此藝名已是正字標記,所以他與原事務所展開藝名爭奪戰。這場與事務所之間的權力爭奪過程,加勢大周受到相當程度上的冷凍,也是他個人藝能生命的斲傷。自此,「平成御三家」四分五裂,對織田裕二的演藝事業受到部分衝擊。
可見得,在日本藝能界真正的操控者並非演員個人,往往在銀幕、螢幕我們所見到光鮮亮麗的藝人們,他們是臣服在事務所底下,小自個人隱私、一切生活作息,大至演出機會、消息發佈,都掌控在事務所的手中。尤其日本極端組織化的處事模式,即使再如何特出的個人風格,諸如木村拓哉、柴崎幸等,每一則新聞與風格,皆是事務所打造出來,強力放送,演出自己。比之如亂射Q旗下的早安少女組、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一九八一年的少年隊,後來的SMAP、東京小子、近畿小子、V6、嵐等,皆以團體性質搶攻日本藝能界,以人海戰術,大量製造生產同質性強的偶像,左右著日本藝能界的生態。今天事務所想捧紅哪位偶像,那麼她(他)的演出機會大增,並且可能以一線演員出線,而走紅藝能界;如果事務所並不盡心盡力為演員打造演藝生命,那麼隨時隨地極有可能就成為藝能界悄悄隱沒的一員。
當然日本藝能界也是不斷的反省此一演藝生態的非公平性,也就有所謂的日本富士電視台以選拔新人的姿態,在上萬個新人中,由mimula這位新人脫穎而出。並且借重幾位一線、二線演員(松雪泰子、小田切讓、堤真一、奧菜惠、橫山惠、北村總一朗等)的實力以綠葉的方式襯托這朵剛崛起的紅花,由知名腳本家水橋文美江打造的《Beginner》一齣偶像劇。這樣算來,mimula是隸屬於富士電視台的演員,而非由藝能事務所所拔擢的新人,當然乘舟之便,mimula接演好幾部富士電視台的大戲,就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從一位新人躍升為一線演員。如此神話般的際遇,不管是日本藝能界或者是台灣喜愛日本偶像劇者,覺得長相如此平凡,帶著傻大姊、有點無厘頭、睜著鄰家女孩般大眼女性,竟能得天獨厚的深受青睞而平步青雲,帶著幾許懷疑與不理解的心情看待著mimula。
當然,mimula以二十歲的年輕姿態勇闖藝能界,不僅有著日本富士電視台為她撐腰,而她也順利的加入「Stardust」事務所,與當紅的松雪泰子、常盤貴子、柴崎幸、中谷美紀、山田孝之等,同列為事務所當前捧紅的對象。這無非提示了一件事情,儘管藝能事務所仍然是左右日本藝能界的龍頭老大,但是電視台積極的介入藝能選角的這部份,無疑昭示日本藝能界霸權意識鬆動的因素不斷的發酵,電視台與事務所間的權力爭奪將愈演愈烈,究竟最後是電視台獲勝抑或事務所屹立不搖,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反觀國內似乎怎麼也追不上日本藝能界轉型的腳步,台灣的演藝事務所的不健全,無法保障一流演員的生計與出路,使得台灣的演藝圈落入階級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情況,無法製作優秀的電視作品。當然,也不是清一色的褒獎日本藝能界中沒有灑狗血,令人難以下嚥的作品,然而似乎總是慢亞洲其他國家一步。在網路控管上跟不上新加坡;在online網路遊戲上韓國遠遠超前我們;演藝生態的成熟我們又不如日本;都市化的腳步又趕不上上海。似乎在每項文化工業,台灣永遠是屬於拖沓的延遲緩慢的,究竟台灣有何上得了檯面的文化事業?實在令人憂心忡忡。
這讓我不免想起幾個相當有趣的例子,提起傑尼斯事務所,不得不提一下反町隆史,相當多人大概難以想像具有濃厚陽剛味的反町便是在他早年便是投效傑尼斯事務所者,一九九五年主演野島伸司的高校三部曲之《未成年》,野島伸司早期著作大量起用傑尼斯事務所的偶像,反町亦屬傑尼斯之一員,自然也身列其中。然而,究竟是陽剛氣味濃厚,已無法對上事務所負責人喜多川傑尼為旗下偶像打造的形象,陽光、俊美、熱力等特質。大抵在主演《GTO》之後,反町已與傑尼斯事務所形同陌路。
另一比較令人扼腕的演員加勢大周,算是在台灣相當知名的日本藝人,也曾出演台灣的連續劇,然而在多年前,或許大家不曾仔細閱讀過的日韓新聞,加勢大周曾在九0年代初期與織田裕二、吉田榮作並稱為「平成御三家」,聲勢紅透半邊天,然而好景不常,由於日本泡沫經濟與新人不斷崛起,使得「平成御三家」受到空前的挑戰,最先沒落者是以偶像歌手出身的吉田榮作,接著便是加勢大周,直到現在聲隆不墜的僅存織田裕二。然而,其實在九0年代中期加勢大周的沒落與其事務所交惡有極密切的關係。由於「平成御三家」的聲望,以致加勢大周靜極思動,其他事務所進行挖角後,算是個人的背信,開始冗長的與原事務所的對立,原事務所一直打算將「加勢大周」此一藝名拿回,說穿了,真正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加勢大周知難而退的認錯道歉。當然加勢大周怎麼可能隨意的更改藝名?「平成御三家」的隆譽,「加勢大周」此藝名已是正字標記,所以他與原事務所展開藝名爭奪戰。這場與事務所之間的權力爭奪過程,加勢大周受到相當程度上的冷凍,也是他個人藝能生命的斲傷。自此,「平成御三家」四分五裂,對織田裕二的演藝事業受到部分衝擊。
可見得,在日本藝能界真正的操控者並非演員個人,往往在銀幕、螢幕我們所見到光鮮亮麗的藝人們,他們是臣服在事務所底下,小自個人隱私、一切生活作息,大至演出機會、消息發佈,都掌控在事務所的手中。尤其日本極端組織化的處事模式,即使再如何特出的個人風格,諸如木村拓哉、柴崎幸等,每一則新聞與風格,皆是事務所打造出來,強力放送,演出自己。比之如亂射Q旗下的早安少女組、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一九八一年的少年隊,後來的SMAP、東京小子、近畿小子、V6、嵐等,皆以團體性質搶攻日本藝能界,以人海戰術,大量製造生產同質性強的偶像,左右著日本藝能界的生態。今天事務所想捧紅哪位偶像,那麼她(他)的演出機會大增,並且可能以一線演員出線,而走紅藝能界;如果事務所並不盡心盡力為演員打造演藝生命,那麼隨時隨地極有可能就成為藝能界悄悄隱沒的一員。
當然日本藝能界也是不斷的反省此一演藝生態的非公平性,也就有所謂的日本富士電視台以選拔新人的姿態,在上萬個新人中,由mimula這位新人脫穎而出。並且借重幾位一線、二線演員(松雪泰子、小田切讓、堤真一、奧菜惠、橫山惠、北村總一朗等)的實力以綠葉的方式襯托這朵剛崛起的紅花,由知名腳本家水橋文美江打造的《Beginner》一齣偶像劇。這樣算來,mimula是隸屬於富士電視台的演員,而非由藝能事務所所拔擢的新人,當然乘舟之便,mimula接演好幾部富士電視台的大戲,就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從一位新人躍升為一線演員。如此神話般的際遇,不管是日本藝能界或者是台灣喜愛日本偶像劇者,覺得長相如此平凡,帶著傻大姊、有點無厘頭、睜著鄰家女孩般大眼女性,竟能得天獨厚的深受青睞而平步青雲,帶著幾許懷疑與不理解的心情看待著mimula。
當然,mimula以二十歲的年輕姿態勇闖藝能界,不僅有著日本富士電視台為她撐腰,而她也順利的加入「Stardust」事務所,與當紅的松雪泰子、常盤貴子、柴崎幸、中谷美紀、山田孝之等,同列為事務所當前捧紅的對象。這無非提示了一件事情,儘管藝能事務所仍然是左右日本藝能界的龍頭老大,但是電視台積極的介入藝能選角的這部份,無疑昭示日本藝能界霸權意識鬆動的因素不斷的發酵,電視台與事務所間的權力爭奪將愈演愈烈,究竟最後是電視台獲勝抑或事務所屹立不搖,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反觀國內似乎怎麼也追不上日本藝能界轉型的腳步,台灣的演藝事務所的不健全,無法保障一流演員的生計與出路,使得台灣的演藝圈落入階級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情況,無法製作優秀的電視作品。當然,也不是清一色的褒獎日本藝能界中沒有灑狗血,令人難以下嚥的作品,然而似乎總是慢亞洲其他國家一步。在網路控管上跟不上新加坡;在online網路遊戲上韓國遠遠超前我們;演藝生態的成熟我們又不如日本;都市化的腳步又趕不上上海。似乎在每項文化工業,台灣永遠是屬於拖沓的延遲緩慢的,究竟台灣有何上得了檯面的文化事業?實在令人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