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8 23:48:03夷希微

風雨操場

 
「風雨操場」顧名思義就是能遮風蔽雨的「類」操場空間,
它幾乎是每一所學校都必備的半戶外活動空間。

「風雨操場」通常具有三個特點:
1.大跨距(16M)
2.挑高(7.5M)
3.無牆(左右二側)

因為校地小,所以我們將「風雨操場」設置在建築物底層。這樣的空間,跟一般普通教室的結構差很多,所以上面通常會設置專科教室(電腦室及會議室)甚至是學生活動中心(兼作室內綜合球場)。

將這些大空間集中在一起,可以表現不一樣的結構設計。
山櫻花~有個問題 2007-11-09 01:34:34

一般的設計思維裡,
「操場」這個感覺活動量很大的機能空間,
會被填加一個叫作「司令台」的東西,
以直接或間接的滿足,決策者心理層次上對於學子的控制感?

而這個&quot類&quot「操場」的空間,
是否在設計的過程中被轉化到以安全為考量上的結構系統…或是,
依然會出現一個&quot類&quot「司令台」的東西,
去滿足決策者對於社區居民的宣示性與親切感?

版主回應
我們嘗試在網海裡面尋找「風雨操場」的起源,但似乎沒有記載。
在我們的設計思維裡面,風雨操場只是一座半戶外籃球場。

「操場」與「司令台」這二個詞兒,的確是從軍隊裡面出來的,
但也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詞彙裡頭。

這個學校實在是太小了,既沒有「操場」也沒有「司令台」,
只有一條直線跑道。
2007-11-09 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