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8 02:14:51章嘉呼圖克圖

無我的身行為....1.

【應該相信誰?】.....是那真正心性主體~

現代毀形宗教主義達到了抗拒宿世本生的程度,而就我們真實面對宿世來說,它的結果比歷史考掘學的生產結果更可靠。

「正常」秩序混蘊生活的逆轉有著清楚的心經上的意涵,如同在你所參與的真正的宗教修行中,一開始我先相信了神佛,接下來,在我信仰的基底,我深受我在真理信念之初体驗明心證實的感動;同樣地,在這裡,帶著玄奇但又絕對無誤的確定性做為「我應知信心主體」的知析者的一切:當被知析者我入了與知析者之間的移情轉換關係,被知析者絕對地確定知析宿世昔往知道先驗他自己生病人的秘密~表示是過去有業行為的,存在著一個神秘的意義即將從他的生病行動中被抽拔救贖出來。知析者因而不是一個實際徵相參與主義者,自居後者的人~自己用不同的假設來刺探尋著原生病人自己並探求意義...等等;知析者坐實修觀被知析者「罪業幻化」、他的潛意識欲望絕對的確定性~是為應信主體更是心性銘印層根本的熟悉、生命組構性的絕對相似特色。為更適切地確定出這是我應信宿世為何主體的概念範圍,我們早該把它跟另一個更為人所真實知道的自己現刻概念對立起來,那就是我可應知主體他們倆經常足以確知相應彼我有注意到何以這個想法概念不是常規現世的自己~而是例屬外的自我宿往念頭,這個例外宿世我在與做為銘印相同記憶層核對標準我的特色下~產生應信全體的對比中,獲致它的生命價值。

所以一個是「應知主體」與「每位誠實之人皆具有深深的需要去相信某樣事物」的保守陳著之想,我們應採取的自心回應方式是,將其說成「每一位誠實之人皆具有深深的需要去尋找另一個將會代替他相信的主體」。必須被維持並保留下來的念頭是,置換乃是起源的有組構性的歷史回溯:直接的、自我在場的活主體性不存在;有種全面主體性把個體我留在「社會之物」之中的相信...並歸因到自己頭上,而使自己被剝除了該相信的。有一些最根本的相信一直存在著,它們打從開始便是大對體之「無我」相信;「應信主體」現象因而是普世皆然而在結構生命上是必要的。從最始之處,相對的說話主體便將其我相信置換到對體這個純粹外觀的身体層序上,因此,主體我不曾「真的相信過」;從一開始,主體我就與某個無我中心的對體有關,把相信歸給後存世者。所有這個「應信主體」的具體一如孩童看在他父母們的身份上,因而確知......

再看到電腦虛擬空間裡被採用的屏幕人物你,我們只需記起那個作用...你的被更換/被置換之情緒的古老之謎。

當我建構出一個我自己的「虛假」影像在我所參與的一個虛擬社群裡代表我時~在虛擬遊戲中,一個害羞男人通常把自己給設定為一位充滿吸引力的女人,我成為我屏幕下人物的一部分,我所直接感受到與「裝出來的」情緒並非相同,單單就以虛假來說:雖然我本所經歷為「真正的自我」但我仍然感到了抒解.....無我感受~這股類無我的身體,說法所瞄準的:我最親受的感覺,能夠被根本地外部化;能夠名符其實地「經由對體而去哭、而去笑」。這個替代的最初心版本,豈不正就是心意符合對身體的替代?這個真性替代,「另外的某個人為我、代我而為之」。在這樣的替代裡頭,寓含著深層銘記基本而具構成真實性的特色:確實而由一個心意符合是一個客體物,此客體物身性代替我,在空間的位置上行動。在原始的宗教裡頭,另一靈面者可以自我擔負赳扛起所承受的苦痛與懲剿~還有我的歡笑,我的愉悅....這些原始宗教裡頭,經由大對體...到可以替你禱告的禱告人們能夠承受苦難並為原罪付出代價,然而,這些的原始宗教其實不若它依外面看起來的樣子那麼愚蠢、那麼「原始」...實際上它們蘊藏著非常強大的解放潛能意志。藉由交出在我內心的惡夢與在身內焦慮那直指生理祕密處內容給大對體,一道空間開啟,在瞬間裡,我得以自由地呼吸:當大對體為我而笑,我得以自由地休憩喘息;當大對體代替我犧牲,我得以自由地繼續活下去,,並且察覺到我已真的彌補了我的罪惡..等等。替代之操作的效能,在之折逆轉大的無我對體為我俯被犧牲時,我也經由無我大對體而自我犧牲;當無我大對體為我而行動,我也經由無我大對體而行動;當無我大對體為了我而歡樂,我也經由無我大對體而歡樂。

這個機械儀式的解放意志潛質,在我們的現代網路經驗中也能被輕易的辨識出來:每個具現代知識份子都知道短暫地屈從於軍事訓練、屈從於一個「原始」限制肉體工作之要求一或屈從於某個類似的外部規約之公司勞動的價值之後發現的卻是一種獨特的人我察覺,具現代知識份子發現到,我在身體中...在規約著我所參與其中的過程時,也讓我的心思得以自由漫遊擺脫身之不自由,因為我知道我無涉於其中。規訓與身主體限制性之間交漣結的我心的自由主題,因而出現了不同的光彩:藉由把自我屈從?某個規訓機器制限空間,我就像是把維持內在事物平滑運作的責任轉嫁給了無我大對體,而我因此獲得於其中可實踐自由的寶貴空間。原來之初「為我而為之」者,就是心意符合的這個外部物質生命本身:深層印象身是為了「無我大對體」,它的基本特徵是,它絕非僅是個溝通的工具或方法,因為在為身主體完成其行動的意義上,做另一對位無我大對體的銘印深層,從身主體內裡開始而將主體個人我心;介於主體身與「為主體而為之」的心意符合之間的念頭缺口,在普通的正常生活經驗裡頭可被清楚地辨識出來:當一個人滑跤時,另一目光站在他旁邊眼睜睜地看著這場意外事故發生的人會隨口叫出..噢!一聲或..其它類似的舉動。這件每日發生之事的神秘之處在於,當我之身體、代我而為之時,其銘印的功效恰恰等同於「假如換做是我直接所為」所產生的功效。這裡,寓含著『宣告成立』」與發話行動的意涵:藉發出話語,就在完成一個行動的手勢裡,我被剝除了我身為話声原作者的權威 :「無我大對體」建制透過我而說。而這也難怪...,那些專業幻化功能在本質上主要是宣告成立人們的法宮、帝王....,之後總是如傀儡一般:他們被化約成銘印建制的活體:他們唯一的職責是,機械式地把事情做得有條不紊、一絲不苟,把銘印建制的關防頒賜給由其他人所開展出的某個內容。

如果我們以這種方式徹底激進化替代關係...亦即戀物主義概念物的代替人,或一人代替另一人,或意料中替身意指以及「結媾總體相似結構身內的一個元素」,這是兩個身心面向之間的聯繫,就變得旨意清楚唯有已經做出替代手下努力的情形下,被五大元素拜戀物所閉塞下之各別差異的形式的結構才能浮現而出。換句話說,結構總足以心意符合表現出意志的結構,是心意相符下被拿來意指內容的心意銘印結構,而不是一個意指的結構。差異的外形的結構要能出現,真實必須在銘印層裡自我倍增;複製須發生,因為複製物不再被視為它們直接「是」的東西,相反地,它們僅只與它們的銘印宿世位置有關。此一無我大對體相應層對直接生命實體之真實層勾勒原始代換....無我大對體產生這個「被下放的主體」,而這個身主體接著被心意符合「代表/再現」.....也就是,意志代表主體身我「行動」,主體身經由心意符合下行動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