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2 19:05:56綺羅

「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神族」是田氏齊國王室後裔

  「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神族」是田氏齊國王室後裔

「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神族」是田氏齊國王室後裔(2008.3版)
如果非常瞭解先秦各國局勢與齊國國情,你會發現秦國佔領齊地後,齊國國君一定要往海上流亡。如果非常熟悉日本現狀特別是熟悉天皇家族,你會發現天皇家族一定是從外部渡海而來,並使日本的生活方式發生激烈、顯著的變化,且天皇家族與「田」關係密切。最終會發現第一代天皇[仲田玄]就是田氏之祖[敬仲田完],所謂「太伯之後」是太公[和]之後;日本神話中的「高天原」是「與天齊」的齊國;日本刀與齊國刀幣源于同一文化;兩千六百多年的天皇世系開始于田氏城邦邦主(相當於藩主),歷經聯邦齊國國君、倭王最後是日本天皇;所謂「天皇萬世一系」就等於「千代田」,這在宏觀上是鐵定的事實。問題是如何處理日本天皇世系與齊國王室對接的微觀細節?從不同的角度推敲後,仁德天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
統計日本的田氏
日本部民制時代,處於皇室直轄領地的人為「田」部,如果大仲部、蘇我部的人稱為大仲氏、蘇我氏,那麼皇室田部的人就可以稱為田氏,這是日本田氏最早記載。古代日本極少有田氏的說法,到戰國年代田氏開始不斷出現,比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真田昌興等大名。苗子必稱令頒佈後,新的姓氏大量出現,到1981年時已有姓氏七萬條,其中「田」成了使用最頻繁的字,在日本前200大姓氏中,「田」字的使用率也佔有絕對優勢。
筆者還認為用「種田」,來解釋日本姓氏中「田」字高頻率存在是錯誤的。「田」在日本近似一種高貴,完全可以和田氏主導的田氏齊國相聯繫。
1、 與皇室有關:
仲田玄——第一代天皇(田氏第一代君主[敬仲田完])
額田部——第一任女天皇(推古)
田道——仁德天皇之弟,八田皇女——仁德天皇皇后
皇宮「千代田」——天皇居所,新宮殿、皇居東御苑、宮內廳所在
熱田神宮——日本三大神社之一,皇權威嚴的所在
千代田區——皇權信仰的靖國神社坐落地
譽田山嶺——位居日本古墳規模的第二
正田美智子——現任皇后,第一位「平民」 皇后,第一位「平民」皇妃
小和田雅子——現任皇太子妃,第二位「平民」皇妃
黑田清子——原稱[紀宮清子內親王],現任天皇的唯一女兒,下嫁給「平民」黑田慶樹
2、戰國時代有多位顯赫大名,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石田成三、真田昌幸、前田利家、池田輝政、薄田兼相、富田重政、柴田勝家、池田輝政等
3、日本政治的核心地帶——永田町。
永田町是國會議事堂、國立國會圖書館、總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眾議院議長公邸、參議院議長公邸、自由民主黨本部、民主黨本部、社會民主黨本部、日枝神社、都立日比谷高校和Capitol東急酒店、赤阪Excel東急酒店所在地,是日本國家政治的中樞地區。
4、首相製成立後,「田」氏首相數量佔有絕對優勢:先後有黑田清隆、內田康哉、田中義一、岡田啟介、廣田弘毅、吉田茂、蘆田均、池田勇人、田中角榮、福田赳夫、羽田孜、福田康夫擔任首相
5、國際機場的命名: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新東京國際機場——成田機場
6、日本第一大企業:豐田汽車
應該思考的是,「田」字為什麼在姓氏中有這麼強的生命力?如果藤原家族影響了姓氏中廣泛使用的「藤」字,那麼使用更廣泛的「田」字是否受到天皇家族影響呢?假如是你,會把什麼樣的字用在自己的姓氏中?所以,絕不是田中央就是「田中」, 田的旁邊就是「田邊」那麼簡單。田氏是瞭解日本國民結構,不可忽視的問題。
仁德天皇繼位於西元前219年
按日本歷史記載,仁德天皇繼位於313年,那麼書籍應在300年左右從百濟傳到日本。而500多年前的齊人,航海能力已經遠達墨西哥、夷州(臺灣),與咫尺之遙的朝鮮半島、日本應早有密切來往,何必要等到500年後,書籍才從百濟傳到日本呢?前284年齊國被滅,前221年齊國再次被佔領,兩件事一定會強力影響周邊地區(今天的日韓等地)的歷史進程,書籍還不能到達日本嗎?前108年漢初武帝滅朝鮮後,日本有三十余國與漢朝通交,使者自稱「大夫」,說明他們已經使用齊國禮制,但他們就是不肯接受漢字、道家文化嗎?西元後300年是道、儒、佛三教融合的時期,佛、儒都傳到日本,緣何道家傳不到日本?書籍傳入日本的時間、方式都不符合邏輯。
又根據「神武東征」確定的繼體天皇,應該在430年左右取代仁德天皇世系,如果仁德繼位於313年,則古墳時代只有百余時年的時間,如何建造這麼多古墳呢?仁德于399年崩,一個「聖帝」的朝代在三十年後就被取代了嗎?由這些疑問大致可推斷,仁德繼位的時間要比313年早。
[卑彌呼]和[台與]兩位女皇是真實存在的,多次出現在中國史書上,並與中國各朝有外交往來。其中[卑彌呼]女王必定不是攝政的神功皇后,因為她「年長不嫁」不能稱皇后,更不可能生出胎中天皇應神,且卑彌呼的繼承人不是應神天皇,而是女皇[台與]。所以日本歷史確定丟失了這兩位女王,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她們屬於道教仁德世系中一部分,然後隨著道教仁德世系被親佛大和朝廷抹殺而一同消亡,這與中國歷史丟失了楊朱、太伯、君王后的方式一樣。又根據《三國志》中[卑彌呼]女王死後「大作塚,徑百餘步,徇葬者奴婢百餘人」,也看出卑彌呼應該屬於古墳時代,是仁德世系中一部分。因此,仁德天皇繼位的時間必定早于[卑彌呼]繼位的167年左右。
然後以卑彌呼繼位時間為基準,順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查找。《後漢書》記載了:「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余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于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台國」,其中「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台國」說明,自「武帝滅朝鮮」的前108年到[卑彌呼]繼位的167年,260的時間日本沒有大的改變,與[卑彌呼]時代相同,已經是「邪馬台」政權,這260年也應是仁德世系的一部分,所以仁德繼位的時間比前108年還早。另外,由「凡百余國」「 國皆稱王」得出,此時日本已經使用齊國的「城邦聯盟」制,制度的形成又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仁德世系應開始于秦國佔領齊地後,道家經典、禮儀制度也應在此時傳到日本。由此,仁德是一位出走天皇已經十分明顯。
再者,從仁德祖母——神功皇后時代開始征討朝鮮半島,至父親應神天皇已經擁有八個藩國,三分天下,可見國家之強盛,但仁德天皇之初「國中煙不發,國皆貧窮」,顯然仁德天皇與父親應神天皇所統治的國家已大不相同,加上仁德在位時不斷進行國家建設,都是出走的資訊。所以,出走建國才是他被稱為「聖帝」的真正原因。再聯繫齊國國情最終可得出,仁德天皇就是隨徐福船隊出走的齊王建之子,繼位於西元前219年。
另外,前十四代天皇超長的在位時間也是不符合統計規律的,如:首代天皇在位75年,五代孝昭在位82年,六代孝安在位99年,七代孝霊天皇75年,八代孝元天皇在位66年,九代開化天皇60年,十代崇神天皇67年,十一代垂仁天皇59年,十二代景行天皇59年,十三代成務天皇59年。從前660年首代天皇繼位(田完于前670年左右出走到齊國)往下累計十五代君主,到前219年顯然是個更合理的時間。
仁德天皇繼位時間,在歷史記載與真實之間如何差出500年呢?在《古事記》中幾乎沒有中國的影子,但仁德天皇條「役秦人作茨田堤及茨田三宅,又作丸邇池,依網池,又堀難波之堀江而通海,又堀小椅江,又定墨江之津」中,「秦人」是追查時間的好資料。但史學家把本應是漢代之前的秦人,對接到漢之後的前秦。於是和秦始皇同時代的人物——仁德天皇,時間後延500年到了中國的前秦時代。也因為此,切斷了日本與齊國的聯繫,而前十五代天皇的時間徒增了500年顯得虛假,仁德之後到繼體天皇又顯得十分擁擠。儘管繼體天皇也被迫後推70年,但日本650年之久的道教仁德朝廷幾乎沒有了。
徐福是日本神話中的猿田毗古神
現代考古表明,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繫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莊等遺址有50余處,登陸點20余處,傳說故事30余個,覆蓋日本的17個縣。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日本人都尊徐福為「司農神」和「司藥神」,至今仍保留著包括徐福墓、徐福宮、徐福上陸紀念碑在內的許多遺址。每年秋季,佐賀縣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獻「初穗」。每隔50年,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祭奠。顯而易見,徐福船隊的「男女三千」去往日本,齊國的道家文明以及《史記》所載的「五穀百工」也一同到達,深刻的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但是,《古事記》、《日本書紀》均沒有徐福的名字,這成為日本文化與大陸文化分離的根源之一。為什麼日本史書中沒有徐福?日本人學了一千多年的史書錯了嗎?如果史書是正確的,徐福到達日本也是肯定的,那麼只有徐福以另外的面孔記入了史書。因為在《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別稱,一些人甚至有幾種稱呼,在齊國也有別稱的例子,比如齊國把范雎派往秦國後改稱為張祿。那麼徐福在日本史書中是什麼身份呢?
從徐福對日本的巨大影響看,應該從日本史書中最重要的環節找。本著這樣的原則,找到了他的第一個身份——猿田毗古神(猿田彥),也就是天孫攜帶稻穗「下凡」時出現的導引神。《古事記》描述此神「上光高天原(齊國),下照葦原中國(日本)」,而日本民間稱徐福為「金立先生」 ,在《史記.衡山傳》談論徐福時也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相似的說法。
猿田毗古神在日本的知名度比徐福更高,因為他把天皇之祖接引到日本。在日本歷史中,天皇起源的關鍵是後天照大神之孫,「女神」和「孫」的字眼,讓筆者在知道徐福護送關鍵人物出走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此關鍵人物是君王后之孫。因此得到了如下歷史的解釋:導引神猿田毗古神是徐福,後天照大神之孫是君王后之孫,下凡攜帶的稻穗是船隊中的五穀,「徐福得平原廣澤」也就是天孫下凡到葦原中國,「止王不歸」是君王后之孫乘船到日本繼位。仁德世系最後的天皇饒速日命「(祖先)乘天盤船自天(天界齊國)降止」記載的正是徐福船隊出走。
因為仁德是齊王建的皇子,從高天原下凡的「天孫」,那麼還能找到徐福的第二個身份——在仁德繼位前獻鮮魚的海人。獻鮮魚事件中,一條鮮魚就能牽動天皇繼承的問題,在太子菟道與仁德之間相互推讓,這顯然不是一條普通的鮮魚,海人也不是一個普通的海人。整體把握後得知,魚是一個計策,海人便是獻計的徐福。渡海出走對善於兵法的齊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為什麼還要專門謀劃呢?因為仁德還不是天皇,他要出走繼位,需要浩大船隊,儀仗隊,諸多大臣陪同,還要攜帶書籍、百工、五穀,所以海魚計策應是船隊出走的偽裝。而這在齊國也是有前例的,如齊桓公裝死並加緊趕路,孟嘗君門客雞鳴狗盜,齊襄王改名姓做家傭逃避追殺等,仁德船隊出走則以求仙丹為藉口。偽裝逃走是日本忍術的精髓所在,說忍術起源于齊國姜太公是有道理的。
「天孫」仁德隨徐福出走前,秦皇贏政在海上會議,十一大臣中至少六個帶有明顯的齊國標誌,其中四個為「王」氏(王氏源自田氏)分別是武城侯王離﹑通武侯王賁﹑丞相王綰﹑卿王戊,這或許是徐福「海魚」計策的一部分。史料記載,最早進入日本的中國學者也是「王」氏,分別為太子菟道的老師——王仁,五經博士王柳貴、易博士王道良、曆博士王保孫、醫博士王有祾陀(段楊爾、高安茂或許是齊國的國[楊]、高二氏)。筆者認為,王仁就是輔佐太子的仁德天皇,而王柳貴、王道良、王保孫、王有祾陀再加上徐福,是神話中護送「天孫」下凡的天兒屋命、布刀玉命、伊斯許理度賣命、玉祖命和天宇姬命等大臣。
在日本歷史中找到徐福的同時,也從《古事記》中發現了徐福更多的秘密。徐福這個名字意味著兩個人,一個是齊國大臣「天宇姬命」另一個是航海家,「天宇姬命」使用了與航海家相同的名字。筆者的觀點是,陳述經歷,欺騙秦始皇的人是「天宇姬命」,他利用了航海家,在引導仁德天皇到達日本後,航海家手上卡住貝殼沉入海中淹死了。所以出現在史冊上的徐福,很可能是一個精于策略善於謀劃的齊國大臣,而不是優秀的航海家。
「太伯之後」指太公『和』之後
《魏略》、《晉書》、《梁書》、《北史》等很多中國史書記載,古日本人自稱「太伯之後」,又因《史記》中[吳太伯世家]記載了太伯,所以古往今來有許多中日學者推斷,日本人是吳太伯之後,吳佩孚更提出他與時任天皇同為吳太伯121世孫。但這些推斷不會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認同,因為[太伯之後]不等於[吳太伯之後], [吳太伯]不是封號也不是尊稱,而就是這個人的名字,有誰會以名字直呼自己祖先呢?吳氏在日本也沒有多少遺存,尋找吳太伯與日本之間的關聯是一個僵局。日本人所謂的[太伯]是誰呢?筆者認為,[太伯]是中國歷史上的[太公和],這與古日本的稱呼[倭]是一致的。因為日語中[倭]與[和]的發音都是yamato,所以「倭」只是音譯名稱,跟匈奴、鮮卑一樣。自稱「太伯之後」的「和人」,在中國古書中音譯為「倭人」,「和國」譯為「倭國」,所以古書中的邪馬台政權已經是大和朝廷。據此還可推證秦國統一之前,各國之間不光文字有別,發音也不盡相同。
那麼,[太公和]是誰?他是一個被中國歷史掩蓋的人物,名[和],田氏城邦邦主兼聯邦齊國丞相,掌齊國國政多年,于戰國初期推動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繁榮,後被追封為田齊開國國君,為區別姜子牙呂望之[太公],人們以[太伯]敬稱。筆者認為,戰國後期成書的《論語.泰伯第八》「(曾)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其中[太伯]便是[太公和]。因為齊人之心在於「雌之美麗」,一個丞相能代齊霸主而立,必有大道盛德。所謂「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或指齊康公(霸主)、宋公、列侯等三請 [太公和]為霸主,但他最終沒有接受,[太公和]立兩年而卒,便可推知[太公和]生前並沒有取代齊康公(霸主),只是後來追封。田氏代呂的重要原因是齊康公(霸主)「絕無後」,跟覆滅仁德天皇世系必讓武烈天皇無後一樣,是「蟻后不育」的命運。但關於[太公和]生平事蹟,史書記載的太少,幾乎只剩下一個名字,好像被刻意回避了一樣,這應是秦國「焚書坑人」目的之一。《史記》中只寫到[太公和]如何「求立為諸侯」,但田常控權後,田氏城邦猶如後來的德川幕府,[太公和]真的要代齊康公(霸主)而立,不需要「求立」,更不需要周王的批准。此事也可反襯出,「三讓天下」在[太公和]一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因為筆者證明,周朝實際上是田氏齊國,田氏齊國分封的第一個齊王齊悼公陽生,可能是太公和與太公望的共同原型。而這個人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家——楊朱。
另外,為了解釋《論語》中有盛德的[太伯],《史記》記載了周文王的大伯[吳太伯],一同出現的還有周文王的二伯[仲雍] ,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這不合常情又缺乏邏輯,[太伯]顯然是一種敬稱,而不是名字。按《周本紀》,周朝是周公姬旦輔佐周成王建立,成王的父親武王、祖父文王都是追封,其中文王的記載已經是多有虛構,再考證文王的祖父有多大意義?即便文王祖父就是周太王,時處商代,周太王根本不掌握天下,何來吳太伯「讓天下」 ?即便是讓「天下」,為什麼史書不寫「三讓天下」,只有 「一讓」? 仲雍與太伯做法相同也讓天下,如果吳太伯有盛德,那麼仲雍是否也有盛德?最重要的是,[太]的稱呼屬於東方齊人,在先秦的其它地方沒有此類稱呼,把西部周人稱為[周太王]、[吳太伯]幾乎等於杜撰。為什麼齊人把姜子牙呂望、田和、齊湣王尊稱為[太公]、[太伯]、[太一]?因為 [太]通[泰],[泰]與[太]的稱呼源自齊人的泰山信仰,猶如今天日本人的富士山信仰。
稻作文明是「稷」崇拜
對古代的日本來說桑蠶和水稻同等重要,為什麼日本稱為稻作文明而不是桑蠶文明?
首先,日本人包括天皇已經不知道天皇神器——饕餮圖(夔面、蛹面)的意義,其實中國人也忘記了夔、龍、鳳凰的意義。
其次,假定仁德是齊王建之子,是神話中的天孫,那麼日本的稻崇拜就源自齊國的稷崇拜。稷,也是一種穀物,先秦年代廣泛種植,並被看作五穀之長或谷神,先秦的文獻中對[稷]有廣泛的記載,很多地名用[稷]來命名。這種情況在齊國尤為突出,先秦的學術中心是齊國的「稷下學宮」, 國家的象徵——社稷,最早就是齊國一個男女交往的地方,可看出齊人對[稷]的崇拜之情。稷崇拜可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在天安門西仍有明清兩代用作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社稷壇」。那麼,今天[稷]還在哪些地方種植呢?沒有,任何地方都沒有,五穀之長兼「谷神」在兩千多年後失傳了。是什麼導致谷神失傳呢?氣候變遷還是缺少種子,都不合邏輯,筆者由龍的消亡得到啟示,從先秦典籍中「稻」的記載找到原委。現代考古表明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在七千年以上,兩千多年前的先秦必定已廣為種植,但先秦典籍對稻的記載幾乎沒有,僅有的幾處記載還可認為是後人整理典籍時添加。另一方面,在先秦典籍中廣為記載的谷神[稷]卻失傳了,所以筆者大膽認定[稷]就是[稻],[稷]與[稻]的此消彼長,僅是名稱的更迭。因此 [稷]並沒有失傳,是現實存在的,[稷]只是稻的前稱或神稱,「五穀之長」、「谷神」的稷與稻,猶如「鱗蟲之長」的龍與蠶。天孫仁德攜帶[稷]的種子去往日本,同時也把谷神崇拜帶到那裡,於是有了日本人的稻崇拜之情。早稻田大學和稷下學宮的意義相近,實有神聖的意思。
最後,稻作文明應源自田氏城邦,「後稷為田」——《管子》。田氏城邦的圖騰很簡單,是一塊方形土地分成四部分,然後每部分一口井加一株三苗。所以筆者認為,由田完建立的田氏城邦發展方向就是種稻,這是田氏能以「大鬥出小鬥進」,盡有齊國的原因,也是[稷]的理念在齊國廣為傳播的原因,也是天孫仁德降臨日本時攜帶稻穗的原因。
直到今天日本天皇仍要親自在田裡種水稻,並將初穗獻給後天照大神,而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后(包括有些皇帝)卻要親自種桑養蠶。

 

日本時代的劃分
由於神武天皇的事蹟屬於後期的繼體天皇,那麼日本歷史文化的起源,集中于神功皇后、應神天皇、仁德天皇三代。由稗田阿禮誦習的《古事記~往古之追慕》是日本第一部史書,內容從神話傳說到武烈天皇崩,屬於日本的往古時代,分為三部:第一部分為高天原的神話傳說,第二部分為首代天皇到十五代應神天皇,第三部分為十六代仁德天皇到二十五代武烈天皇崩,即仁德天皇世系。由物部氏(仁德世系後裔)成員制定的《先代舊事本紀》,除去神化傳說部分後,把日本歷史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天皇本紀,即首代天皇至神功皇后;第二部分為神皇本紀,即應神天皇至武烈天皇;第三部分為帝皇本紀,即繼體天皇至推古天皇時物部氏被滅。
從歷史書籍的時代劃分可以看出,仁德天皇與首代天皇相似,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那麼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為什麼要這樣劃分呢?徐福帶給日本的是神武天皇還是仁德天皇?徐福把日本帶入彌生時代還是古墳時代?因為仁德是齊王建的皇子,答案就是從仁德開始,已經存在的天皇世系由青州半島轉移到日本島延續。齊國時代也就是高天原時代,也就是前十五代天皇時代,高天原神話和前十五代天皇為同一歷史演化出的兩幅面孔。而由徐福帶到日本的,是大和民族的基礎,也是日本真正文明的開始——仁德天 田齊王陵群——被忽視的陵墓
根據日本考古的結果,大部分人認為前十四代天皇缺乏實物考證的支援,是一種傳說或只存在於史書中的歷史。那麼天皇家族需要無中生有這十四代天皇嗎?這十四代歷史真的只是傳說嗎?前十四代天皇如果存在,他們葬在哪裡?應該去哪裡考證?因為仁德是齊王建的皇子,所以這十四代天皇存在於青州半島,在這裡聚集了先秦最大的,也是唯一形成規模的陵墓群——田齊王陵。由此,天皇世系的陵墓一開始便有且從未間斷,只不過在仁德時代從青州半島轉移到了日本島,這也是日本古墳時代以兩個最大古墳——譽田山陵、仁德皇陵開始,之後規模逐漸萎縮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中國,田齊王陵如同太伯、君王后等齊國歷史一樣,備受冷落、為人遺忘。
田齊王陵群還可以稱為「列代周王墓」、「往古天皇陵」「猶太王朝陵墓。
欠史八代的原因
日本歷史欠缺天皇世系第二代到第九代的八代歷史,為什麼缺少這八代歷史?找到仁德是齊王建的皇子後,答案十分明朗。這八代加上首代天皇[仲田玄]共九代,是天皇家族難以敷衍的歷史,因為他們只為田氏城邦邦主(相當於藩主、大名),而不是聯邦齊國國君。[仲田玄]為田氏城邦的創始人,在聯邦齊國擔任的職務是工正之職,戰敗其它城邦控制齊聯邦國權利的田[常],擔任相國之職開始幕府式統治,直到太公[和]才取得神性,代呂氏正式成為霸主(後來「天皇」的稱呼對應封禪書所言:「齊之所以為齊,與天齊也」)。因此,第十代崇神天皇也就是太公[和],是天皇曆史的真正開始,他的名字還應是和歌、大和朝廷與大和民族等日本標識的來源。很多日本人根據考古得出結論,崇神天皇才是大和政權的建立者,如此便取得考古上的一致。另外,「神武天皇東征」講的是繼體天皇武力統一日本,並取代仁德天皇世系的故事,他應該算作「親佛大和朝廷」的建立者。把他的故事用在了田氏之祖的身上,於是天皇世系從中間缺了八代。
內容提要:天皇位空缺的原因
應神天皇之後仁德天皇繼位之前,天皇位空缺了三年,這在日本歷史中極為罕見。齊湣王被殺後不敢發喪,秦始皇崩于巡視途中也不敢發喪,因為「國不可以一日無君」,天皇位置空缺會給朝廷的存在帶來高風險,所以皇位空缺不是太子(菟道稚郎子)與仁德相互謙讓的結果,那麼天皇位閒置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真有人們所推斷的大動盪事件,那是什麼呢?找到仁德是齊王建的皇子後可知,大動盪就是秦王(大山守命)向齊王建逼宮,繼而齊王建被遷走。
雖然《古事記》中記載,奪權的大山守命(秦王政)被太子殺死,但實際上從前221年齊王建被遷走到前219年徐福船隊出走,三年的時間是由大山守命繼位天皇的,只是不被太子和大雀命(仁德)承認。直到三年後太子自殺讓位,仁德隨徐福率幾千童男童女渡海出走繼任新天皇。由此還推得,徐福所申請的浩大船隊與童男童女,的確為了一種儀式,但不是為求仙丹,而是為仁德天皇繼位。
國家越強大輝煌,後繼者權利的爭奪越是激烈,三個孩子博弈的最後結果是太子自殺,大雀命(仁德)出走。取得皇位的大山守命(秦王政)長期掌軍事職務,根本無法維持朝廷,依附強權的儒家學派上臺,更加速了秦朝的衰亡,於是大山守命(秦王政)建立的軍事朝廷僅十幾年便分崩離析。
關鍵字:【神武東征】,內容提要:「神武東征」的事蹟屬於繼體天皇
[田敬仲完]或[仲田玄]是一個長相俊秀並有同性戀傾向的人,與他相愛的陳國太子突遭殺害後,于西元前670年左右避難於臨淄,受到齊桓公的禮遇,後來建立田氏。從天皇世系及時間上看,所謂的「首代天皇」應該就是這位田氏之祖。折射到日本,很可能是《新唐書》中描述的「自言初主號天禦中主」,或是神話中的美葦芽彥之尊,而不具有武力東征的事蹟。然而,歷史學家古田武彥指出,《古事記》《日本書紀》記載中神武天皇與敵人激戰的河內一帶,到西元8世紀的平安時代已經變成了平原,編撰者是看不到神武東征中那些地貌的,所以東征的記載具有很大的真實性,系遠古流傳而非後期編造。那麼這是什麼事件的流傳呢?
在《宋書.倭國傳》有倭王[武]的上表:「自昔祖[禰],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甯處。東征毛人五十五國,西服眾夷六十六國,渡平海北九十五國,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葉朝宗,不愆于歲」,又由 [禰]上書受封時「求除正倭隋等十三人平西、征虜、冠軍、輔國將軍號」,可得知倭王[禰]曾經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王道融泰」的大朝廷,「神武東征」的事蹟應該屬於倭王[禰]。根據[禰]所處的時間可推斷,他就是取代仁德世系的繼體天皇。《宋書.倭國傳》還記載:「(禰)自稱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表求除正」即在[禰]的上表中出現了其它文書沒有的用詞「除正」,「除正」就是授于「正職」,只有不被認為是倭王的人才會要求「除正」,更充分說明 [禰]就是繼體天皇,在取代仁德世系後要求給自己和輔臣「正名」。
由此,「神武東征」完成統一之前出現的,與神武天皇對比天神信物的天神之子——「饒如日命」,就是仁德世系最後的天皇。饒如日命 「(祖先)乘天盤船自天降止」,便道出了日本天皇家族起源的秘密,他在500年後繼承了應神天皇(齊王建)的做法向強權投誠,委身為日本的物部氏。而物部氏後來也遭遇了投誠後齊國相同的命運,家族歷史連同書籍經典被一併剪除。如此更能看清一個雌性國度的生存之道,經歷田完、齊湣王、仁德天皇的三次出走,齊王建、饒速日命、昭和天皇的三次投誠,天皇家族一直延續了兩千六百多年,至今仍存在著。
齊桓公、仁德天皇開朝後,兒子相繼繼位的事蹟,也發生在繼體天皇身上,說明「神武東征」講的就是繼體天皇。而因投誠有功,饒速日命衍化的身份更接近仁賢天皇,所謂「殘暴不仁」的武烈天皇定是虛構而出。如果非要給武烈天皇找個原型,應該是饒速日命的哥哥,死不投降、後被殺死的長髓彥(兄宇迦斯)。
此外從歷史結構上說,天皇世系從二到八代的歷史都沒有了,怎麼可能保有首代天皇的呢?也能說明首代天皇「神武東征」是杜撰而出。而且,因為東征路徑上出現的海域、山名等都在日本島內,還遮擋了天皇最初在青州半島的歷史。所以,日本是缺少了最初九代天皇的歷史,應該稱「欠史九代」。
http://bbs.tianya.cn/post-333-20786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