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1 17:41:30綺羅

財政部長張盛和:我國已無稅可減

 

財長:我已無稅可減

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南韓昨日推出減稅方案,希望振興經濟成長。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0)日表示,政府減稅刺激景氣的工具,過去數年已經善用,包括營所稅等稅率已減到最低,在國家財政困難下,未來減稅不易。

張盛和表示,我國租稅在過去數年已減至最低,包括調降遺產稅率至10%、營利事業所得稅由25%調降至17%,個人綜合所得稅各級距也調降1%稅率,也將扣除額、免稅額全部調高,早已「無稅可減」。

況且,他說,財政部為因應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推出減稅方案以刺激景氣;但當政府不斷減稅,社會上對於租稅公平的呼聲漸起,因此財政部才推動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及證所稅的立法。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冲今(11)日將端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預計宣布鬆綁外勞、擴大開放陸資、專案開發新興市場等具體政策全面推升國內經濟。行政院強調,我國與韓國產業狀況不同,將以提振外銷帶動投資來刺激國內消費。

陳冲預計今天親自主持振興經濟會議,端出涵蓋產業、輸出、人力、投資與政府五大構面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在人力資源方面,預計將針對產業界關切的引進外勞等問題進行鬆綁,陳冲表示,經建會主委尹啟銘上周已在總統府財經月報中提及類似構想,昨天尹啟銘已從海參威開會回台,將會做出最後建議。

在擴大投資方面,經濟部已全面檢討陸資的開放政策,政院將會宣布大方向,再由經濟部進行細部規劃。陳冲表示,該案目前已在經濟部進行審議,基本上政府對於任何行業都沒有成見,會尊重經濟部的專業分析。

對韓國提出的經濟振興方案與我國將提出的推升方案有落差,行政院代理發言人黃敏恭表示,我國與韓國產業狀況及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政院擬定的推升方案不以租稅為手段,而是涵蓋所有的政策工具,「能用的都用上了」。

他說,以台灣GDP架構來看,最前端就是內外銷,因此提出的政策也要對症下藥,先從提振外銷做起,包括進口原料的調降等等,有了市場才能帶動政府及民間投資,也才能進一步刺激國內消費。

傾中苦果// 馬上台4年 資金失血近兆

 

〔自由時報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馬政府端不出明確產業政策,反倒擴大對中國經貿關係,造成台灣直接投資外逃嚴重!馬政府執政四年,我國直接投資淨流出高達三一五.九二億美元,換算新台幣近九千五百億元。

吸引外資? ECFA破功

根據中央銀行國際收支帳資料,二○○八年第三季至二○一二年第二季,馬政府執政四年期間,國人對外直接投資四○四.一億美元,但外資來台直接投資卻只有八十八.一八億美元,直接投資淨流出三一五.九二億美元。

馬政府大力吹捧ECFA好處,強調簽署ECFA後,可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實際上,不僅未見外資來台直接投資、促進我國就業及經濟發展,反倒是國內企業紛紛前往中國設廠,造成產業空洞化、貧富差距擴大等惡果,台灣經濟體質不斷衰敗中。

扁執政 吸引外資290億美元

馬政府上任後,資金外逃情況嚴重,去年第一季外資直接投資大舉撤離二十三.○四億美元,創下一九八四年統計以來新高;第三季又撤出十一.八八億美元,為統計以來次高紀錄。

相對扁政府執政的二○○○年第三季至二○○八年第二季,只有二○○三年第四季外資直接投資小幅流出一.六七億美元,其餘各季都是流入,累計共吸引二九○.六一億美元外資來台直接投資。

我去年外資 全球倒數第二

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日前發表「二○一一年世界投資報告」就指出,台灣去年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為負十九.六億美元,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二,只贏安哥拉,連政治封閉的北韓都不如。

FDI包括企業併購、設立分公司及股權收購等投資活動,代表外國投資人對特定地區長期經濟發展的信心。北韓去年FDI共○.五五億美元,我國主要競爭對手南韓,則高達四十六.六億美元。

產業政策不明確 外資卻步

金融界人士直言,台灣經濟與中國連結太深,企業不斷「錢進中國」,國內產業環境卻不斷惡化,但截至目前為止,仍看不到政府提出明確產業政策,外資來台投資意願當然大減。

金融界人士指出,經貿嚴重依賴中國的結果,造成台灣出口節節衰退、經濟成長由正轉負,且中國目前正在加速經濟轉型,我國與中國已由產業互補轉變為高度競爭,馬政府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提出一個能夠留住內資、吸引外資的產業政策。

馬政府口號治國,台灣面臨資金外移、外資不來、出口競爭力喪失等困境,主計總處已連續八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由最早「保四」下修至「破二」,現在甚至只求「保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