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30 19:17:45綺羅

李家同:這次我一開始就說不好! 教改還是沒有照顧最弱勢的學生

  李家同:這次我一開始就說不好! 教改還是沒有照顧最弱勢的學生

2012/05/30         

【文/蘇鵬元】

「教改當年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說好,等到它出來以後就說不好,這次我就痛快一點,一開始就說不好!」

持續教導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生二十多年的清華大學教授、總統府資政李家同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談到對這次教改政策的失望。

早在五月初,李家同就寫下〈我對十二年國教的疑慮〉,寄到總統府與教育部,但是馬總統遲遲沒有回應,失望之下,透過學生將文章發表在網路上,引起廣大網友的迴響,轉載次數超過五千次。

(圖片提供/新新聞)

祇強調免試升學 比序項目不合理

李家同其實是贊同十二年國教的,他在文章的第一段就提到,「我贊成十二年國教,因為十二年國教可以使國家沒有輟學生,所有的孩子都要進一個學校繼續唸書。孩子在學校裡面有老師注意他的行為,原來可能成為往下沉淪的孩子,現在在高中期間至少被穩住了,高中畢業以後,自制力會好得多。我們國家的社會邊緣人物會少得多,而且社會裡的黑道也因此不太能夠吸收年輕人,所以我是全心全意贊成十二年國教的。」

但是對於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並未強迫學生讀高中或高職,反而強調免試升學,李家同認為很有問題,尤其對免試升學所制定的各種比序項目覺得非常不合理,「比方說一個小孩是很內向的,這是很有可能,可是我要講,所有偉大的數學家百分之百是內向,從來不會參加社團、幹部,英文叫做lone wolf,孤獨的狼,難道我們要歧視他嗎?」

另外,這個比序制度的實行也很有問題,「比方說獎懲的問題,對於小孩子有犯錯,要把它公布這是不對的,我根本懷疑是犯法,法務部都不可能做這件事情。何況記功,有的學校濫記,每個人都記大功,有的學校都不記,這怎麼辦?這些都是奇怪的事情,服務學習要怎麼給他分數,因為你一定要quantize(量化),這不是大笑話嗎?」

統統都量化 奇怪的笑話

對於目前十二年國教政策實施的後果,李家同認為,程度好的學生壓力更大,「假如我有一個小孩功課還不錯的話,我們希望他進好一點的學校,有兩條路,一個進國立明星學校,大概還可以考試,那個要比;進所有私立學校裡面都有比,所以補習絕對還在。」而程度中等的學生自己不念書,「因為他認為,我不念書一點問題也沒有,反正我就是可以進高中,他可能進到很好的高中」,而程度落後的學生被老師放棄,因為上課「變成混材施教」。

「混材施教對他極為不利,因此他更加可憐。」李家同舉一個例子,「有一所國中,不在城市裡,也不是最偏遠的,應該是全國非常典型的國中。三十一位同學中,十位數學八十分以上,十一位在三十分以下,其餘的就在八十分和三十分中間。再有一所國中,偏遠一點,二十七位同學中,七位數學及格,二十位不及格。」可見國中M型化是多麼嚴重,但是在現有制度下,老師用同樣的教材,要求同樣的進度,最後犧牲的一定是那些弱勢的孩子。

網路廣大迴響 官方制式回應

而教育部「校校有特色、區域均優質、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的政策,李家同也表示懷疑,「把能夠進建中的一千個人,其中的兩百個人不讓他進去,給別人,這兩百個人就分發到各個中學去,代表這個中學就會是好中學嗎?」李家同認為,這樣祇是凸顯政府腦子裡祇想到菁英,認為這個學校好不好就看學生有沒有考上台大,教改還是沒有提那群最弱勢的學生。

與其改變入學方式,還不如把每間學校的程度都提高一點。李家同說:「那個提高跟免試毫無關係,恐怕還正好一定要考試,何況這件事情於高中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要幫學生忙的話,從小學就要好好準備,小孩子不好的話也就完了。」

雖然文章在網路上受到廣大迴響,但總統府與教育部祇給了李家同制式回應,李家同認為,教育部並「沒有能夠很正確、很實在回答我的問題」。對教育部祇談理想的說服方法,他說:「理想是重要的,可是有的時候理想是行不通的,比方說有個地方需要造一座橋,於是乎要造一座橋,可是這個地方可能土壤、土質是不行的,不能因為我有這個理想就一定要造這個橋。」

「我們國家應該做的是,惡補現象降低,這個我是絕對贊成,但是每次這種方法都會使惡補的方法更加嚴重。」時時關注弱勢學生教育的李家同這次站出來絕非偶然,而是對教育部總是搞錯教改重點再一次做出深切提醒。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