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02 00:47:20白菜2號
〈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書評
又是一篇冷得令人發抖的文章,
原本寒假計畫來寫浪花金融道的劇情介紹,
可是~~~好難過,寫作業已經到人快翻掉了,好難過~~
*********************************
作者:張光直
篇名: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
出處:《南方民族考古》,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9,頁1-13。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這個語族語言的數目大約有800到900種,使用人口約略在一億五千萬。分佈地區相當廣泛,大約散佈於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地區,遍及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東到復活島,西到馬達加斯加,南到紐西蘭,台灣恰好是南島語族的北界。因此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和文化史,相當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地,眾家說法不一,作者則藉由本文在討論中國東南海岸地區和南島語族起源的關係,並指出該地的考古資料。
南島(Austronesian)語族又稱為馬來波利尼西亞(Malayopolynesian)語族,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的一個大的語系。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作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體質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學。各種種族的不同程度通婚,使得體質人類學的線索複雜;東南亞當地的考古不夠豐富精確;使得語言學研究更行重要。
語言學家研究南島語族起源地區和時代,有三種途徑:語系的分群,族群的層位關係斷定和詞彙統計年代學的研究。其中以第三種方法最有意義,將古南島語的詞彙統計研究之後,視其所包含的文化和環境內容,再據此去印證個別的古代文化與地理區域。
最早是1889年科恩的研究,科恩認為南島語族可能居住在印度尼西亞,或中南半島東岸,最合宜的地區則在中南半島海岸。
戴安於1971年的詞彙統計研究,認為南島語族起源在熱帶的濱海地區,位於島嶼地區或是大陸海岸地帶。
鮑雷和格林在1973年的研究,認為南島語族的生產方式是混合式經濟,以農業和漁撈為基礎,也會利用海岸環境資源。
布勒斯特於1976年的研究,主張南島語族已經有發達的航海技術,種植根莖類作物,並居住在熱帶區域。
可是作者依然強調,利用語言學所研究得到的成果,一定要用考古學的方法加以證實或對證。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來,不同語言學家卻有基本上的共同性,就是南島語族居住在熱帶濱海地區,已有農業、狩獵和漁撈,擁有發達的航海工業,而且這些特色都可以在考古上印證。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而且各族語言彼此之間的差異很大。根據戴恩的研究(Isidore Dyen,前文譯成戴安)可分為三個語言群,分化時間可推算至西元前2500年前。
從考古學上來看,台灣史前文化有數千年的連續性,考古研究也已經有七十多年歷史,發現的遺址有數百處,古代文化資料豐富。大約西元前2000年前,台灣西海岸有分佈很廣的大坌坑文化,作者做了一個重要的假設,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台灣南島語族在西元前5000年到2000年前的具體表現。
大坌坑文化的主要特徵是陶片,以粗繩紋為主,繩紋是用裹繩細棒自口緣向下橫卷印的,或是用裹繩的拍子印上去的;口緣內外和肩部,常有蓖劃紋;同時有兩種貝紋,一種是用貝殼的外面做印模而在器表上印出貝紋,另一種是用貝緣作蓖齒來施印成蓖印文。此外,圓山遺址的大坌坑文化層,曾出土一塊磨光的帶槽石器碎片,這是與南島語族有密切歷史關係的所謂樹皮布打棒。
大坌坑文化一些顯明的特徵,如濱海生活,採貝,打魚,打獵,利用植物纖維,農耕生活,這些都和學者利用語言所研究的南島語族文化相符合。因此,作者認為台灣應該至少是原南島語族的老家的一部份。
作者的重要假設,認為如果台灣的大坌坑文化有延伸到大陸,而且接受大坌坑文化代表台灣南島語族文化祖型的假定,那麼就可以初步的證實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岸。
林朝棨教授1968年在福建省金門所發現的富國墩遺址(又名復國墩、蚵殼墩),時間大約在西元前4500到3500年前,和大坌坑文化時間相重疊,陶片繩紋數量比較少,主要是貝殼邊緣紋印和指甲紋印,這兩種紋飾在台灣是少見到,和台南八甲村大坌坑文化比較接近。
1954年發現福建省閩侯縣溪頭村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的下層有陶片的拍印花紋,少量陶器有蓖點紋和貝齒紋。以上這些特色,福建平潭厝場和廣東潮安陳橋遺址也曾發現過。陳橋遺址發現螺絲劃紋,和廣東鄰近出土的新石器文化有所不同,陳橋附近的海豐也是如此。1936年發現的廣東海豐文化,有別處罕見的蓖紋陶,繩紋和貝紋。
以上構成新石器時代在西元前5000-2000年前的新文化,和仰韶、大汶口、大溪、馬家濱和河姆渡文化平行存在。大坌坑文化和富國墩文化關係密切,不過這是兩個文化,還是一種文化的兩種類型,作者也不敢肯定。
從大坌坑文化的核心區域向西,沿著廣東的海岸一直到越南,有不少時代相當的遺址,以繩索陶器為特徵,並有典型的蓖劃紋,但用貝殼緣部作為劃紋和印紋。在大坌坑更北方方向,河姆渡文化則以繩紋,劃紋為主要紋飾,但卻不見貝紋。
作者也承認以上敘述到的考古資料,數量有限,但如果隔著台灣海峽的富國墩,可以證明是大坌坑文化的一部份。作者認為便可推論為,南島語族的老家可推上大陸的東南海岸,集中在閩江口向南,到韓江口的福建和廣東東端的海岸。可是如果原南島語族可以推溯到中國大陸的東南沿岸,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大陸上的原南島語族後來到哪裡去了?作者也質疑考古學的研究,能夠在什麼程度上把這些問題解決。
作者並在文末建議,將來對南島語族起源的研究必須跨學科,區域和國界。
作者有意以一個大坌坑文化統合台灣和華南沿海。但是相同的生活方式,不見得就代表是同一個文化系統,所反映出來的不一定是同一個民族,而可能只是代表處於相同的自然環境條件之下,例如文中所舉出的貝紋特徵。
台灣的大坌坑文化、金門的富國墩,台南的八甲村,福建的溪頭、平潭,廣東的潮安、海豐文化,陶器都具有貝紋的特徵,不過除了大陸東南沿海和台灣之外,朝鮮半島和日本群島的海岸地區,也出現貝紋的陶器。能使用貝殼作為陶器紋飾,至少代表要住在海濱或河濱地區,其實也可以解釋為,只要是住在海濱和河濱的民族,都可以就地取材,在陶器上做出印壓或刮劃的蓖印紋。所以必須尋求更多的證據,或去比較各地貝紋的細部差異性。又如文中所列舉的樹皮布打棒,南島語族、台灣、廣東都曾經出現樹皮布打棒,便依此判斷台灣和廣東文化的相關性,不過台灣的打棒多帶有把柄,廣東的打棒則以無把柄為主 ,所以即使有相同的文化特徵,仍需要其他證據來證明彼此的關連。
南島語族的起源,各家各派說法紛紜。C. E. Fox主張起源地在麥可羅尼西亞;凌純聲在1950年提出南島語族源自中國大陸長江以南的越濮民族;科恩(H. A. Kern)從語言學研究,認為南島語族必定起源在亞洲東部的熱帶靠海地區,不是在印尼就是在中南半島的東岸;戴恩主張起源地在亞洲的熱帶島嶼或大陸沿海一帶,根據語言學研究,新幾內亞、台灣、蘇門答臘三個地區語言最為歧異,並認為新幾內亞就是南島語族起源地;葛瑞斯(George Grace),認為麥拉尼西亞為起源地,因為當地的南島語言最為歧異;施德樂(Richard Jr. Shutler)和馬爾克(Jeffrey C. Marck)的解釋是,傣、卡代(Kadai)、南島語族的共同起源地在在亞洲南部,而台灣則是古南島民族的起源地 ;布拉司特(Robert Blust)認為中國大陸最早存在一種古南島—傣超語族(Prot-Austo-Tai,PAT,Superfamily),後來分裂為南島語族和傣—卡代語族二支,南島語族在台灣發展成熟,再移往東南亞、大洋洲 。
作者結合考古學和語言學,想要證明考古學的大坌坑文化就是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作者的文章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大坌坑文化就是南島語族,如果大坌坑文化又延伸到大陸東南沿海,便可推論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
可是一個區域內並非只能允許一個民族居住;而且也沒有把握現在在該區域內居住的民族,就一定是該地遺址的主人;台灣和大陸東南沿海接近,所以南島語族從東南沿海遷移到台灣,可是地理接近也未必是同一個民族。
即使如同本文所推論的,南島語族從東南沿海來到台灣,依然無法證實的是,到底是東南沿海的南島語族遷移到台灣?還是從東南沿海遷移到台灣之後,才發展成為南島語族?語言的發展畢竟不是度過一個台灣海峽如此簡單,南島語言的發展需要時間,語言的成熟到底是在東南沿海還是台灣?
另外一個問題,作者在文章自己也提出來的就是,如果南島語族起源於東南沿海,為什麼現在中國大陸完全沒有南島語族所留下的痕跡呢?根據李壬癸教授的說法,他個人主張分開之後才在台灣產生南島語族,至於仍留在大陸的就被當地文化所同化 。
整體而言,作者的為學態度嚴謹,對自己所提出的論點採保守態度,也提出留待解決的問題和疑點。不過,對於本文的疑點之處,如同作者在文內所提到的,考古和語言資料都太不足了。
不僅是作者張光直教授,研究南島語族的相關學者,也都在抱怨語料收集不足,考古出土資料太少,連欲利用南島語族的植物詞彙以供研究,語言學家都大嘆自己對植物瞭解有限 ;土田滋教授更認為語言學的知識是有極限的,還需要民族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音樂學、植物學、動物學等其他領域專業的協助 。這也是作者文末所建議的,除了考古資料,還必須借重環境科學、古生物學、古植物學、地理學、海洋科學(海洋地質、海洋生物)的研究成果。除了跨學科之外,中國大陸考古對於東南沿海的研究也有相當的侷限性。張光直教授更主張要打破省分的界線,國家的界線,和東南亞、太平洋區域的學者攜手合作。我們期待更多資料證據和研究成果的出現,將有助於我們瞭解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南島語族課題。
原本寒假計畫來寫浪花金融道的劇情介紹,
可是~~~好難過,寫作業已經到人快翻掉了,好難過~~
*********************************
作者:張光直
篇名: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
出處:《南方民族考古》,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9,頁1-13。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這個語族語言的數目大約有800到900種,使用人口約略在一億五千萬。分佈地區相當廣泛,大約散佈於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地區,遍及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東到復活島,西到馬達加斯加,南到紐西蘭,台灣恰好是南島語族的北界。因此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和文化史,相當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地,眾家說法不一,作者則藉由本文在討論中國東南海岸地區和南島語族起源的關係,並指出該地的考古資料。
南島(Austronesian)語族又稱為馬來波利尼西亞(Malayopolynesian)語族,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的一個大的語系。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作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體質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學。各種種族的不同程度通婚,使得體質人類學的線索複雜;東南亞當地的考古不夠豐富精確;使得語言學研究更行重要。
語言學家研究南島語族起源地區和時代,有三種途徑:語系的分群,族群的層位關係斷定和詞彙統計年代學的研究。其中以第三種方法最有意義,將古南島語的詞彙統計研究之後,視其所包含的文化和環境內容,再據此去印證個別的古代文化與地理區域。
最早是1889年科恩的研究,科恩認為南島語族可能居住在印度尼西亞,或中南半島東岸,最合宜的地區則在中南半島海岸。
戴安於1971年的詞彙統計研究,認為南島語族起源在熱帶的濱海地區,位於島嶼地區或是大陸海岸地帶。
鮑雷和格林在1973年的研究,認為南島語族的生產方式是混合式經濟,以農業和漁撈為基礎,也會利用海岸環境資源。
布勒斯特於1976年的研究,主張南島語族已經有發達的航海技術,種植根莖類作物,並居住在熱帶區域。
可是作者依然強調,利用語言學所研究得到的成果,一定要用考古學的方法加以證實或對證。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來,不同語言學家卻有基本上的共同性,就是南島語族居住在熱帶濱海地區,已有農業、狩獵和漁撈,擁有發達的航海工業,而且這些特色都可以在考古上印證。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而且各族語言彼此之間的差異很大。根據戴恩的研究(Isidore Dyen,前文譯成戴安)可分為三個語言群,分化時間可推算至西元前2500年前。
從考古學上來看,台灣史前文化有數千年的連續性,考古研究也已經有七十多年歷史,發現的遺址有數百處,古代文化資料豐富。大約西元前2000年前,台灣西海岸有分佈很廣的大坌坑文化,作者做了一個重要的假設,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台灣南島語族在西元前5000年到2000年前的具體表現。
大坌坑文化的主要特徵是陶片,以粗繩紋為主,繩紋是用裹繩細棒自口緣向下橫卷印的,或是用裹繩的拍子印上去的;口緣內外和肩部,常有蓖劃紋;同時有兩種貝紋,一種是用貝殼的外面做印模而在器表上印出貝紋,另一種是用貝緣作蓖齒來施印成蓖印文。此外,圓山遺址的大坌坑文化層,曾出土一塊磨光的帶槽石器碎片,這是與南島語族有密切歷史關係的所謂樹皮布打棒。
大坌坑文化一些顯明的特徵,如濱海生活,採貝,打魚,打獵,利用植物纖維,農耕生活,這些都和學者利用語言所研究的南島語族文化相符合。因此,作者認為台灣應該至少是原南島語族的老家的一部份。
作者的重要假設,認為如果台灣的大坌坑文化有延伸到大陸,而且接受大坌坑文化代表台灣南島語族文化祖型的假定,那麼就可以初步的證實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岸。
林朝棨教授1968年在福建省金門所發現的富國墩遺址(又名復國墩、蚵殼墩),時間大約在西元前4500到3500年前,和大坌坑文化時間相重疊,陶片繩紋數量比較少,主要是貝殼邊緣紋印和指甲紋印,這兩種紋飾在台灣是少見到,和台南八甲村大坌坑文化比較接近。
1954年發現福建省閩侯縣溪頭村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的下層有陶片的拍印花紋,少量陶器有蓖點紋和貝齒紋。以上這些特色,福建平潭厝場和廣東潮安陳橋遺址也曾發現過。陳橋遺址發現螺絲劃紋,和廣東鄰近出土的新石器文化有所不同,陳橋附近的海豐也是如此。1936年發現的廣東海豐文化,有別處罕見的蓖紋陶,繩紋和貝紋。
以上構成新石器時代在西元前5000-2000年前的新文化,和仰韶、大汶口、大溪、馬家濱和河姆渡文化平行存在。大坌坑文化和富國墩文化關係密切,不過這是兩個文化,還是一種文化的兩種類型,作者也不敢肯定。
從大坌坑文化的核心區域向西,沿著廣東的海岸一直到越南,有不少時代相當的遺址,以繩索陶器為特徵,並有典型的蓖劃紋,但用貝殼緣部作為劃紋和印紋。在大坌坑更北方方向,河姆渡文化則以繩紋,劃紋為主要紋飾,但卻不見貝紋。
作者也承認以上敘述到的考古資料,數量有限,但如果隔著台灣海峽的富國墩,可以證明是大坌坑文化的一部份。作者認為便可推論為,南島語族的老家可推上大陸的東南海岸,集中在閩江口向南,到韓江口的福建和廣東東端的海岸。可是如果原南島語族可以推溯到中國大陸的東南沿岸,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大陸上的原南島語族後來到哪裡去了?作者也質疑考古學的研究,能夠在什麼程度上把這些問題解決。
作者並在文末建議,將來對南島語族起源的研究必須跨學科,區域和國界。
作者有意以一個大坌坑文化統合台灣和華南沿海。但是相同的生活方式,不見得就代表是同一個文化系統,所反映出來的不一定是同一個民族,而可能只是代表處於相同的自然環境條件之下,例如文中所舉出的貝紋特徵。
台灣的大坌坑文化、金門的富國墩,台南的八甲村,福建的溪頭、平潭,廣東的潮安、海豐文化,陶器都具有貝紋的特徵,不過除了大陸東南沿海和台灣之外,朝鮮半島和日本群島的海岸地區,也出現貝紋的陶器。能使用貝殼作為陶器紋飾,至少代表要住在海濱或河濱地區,其實也可以解釋為,只要是住在海濱和河濱的民族,都可以就地取材,在陶器上做出印壓或刮劃的蓖印紋。所以必須尋求更多的證據,或去比較各地貝紋的細部差異性。又如文中所列舉的樹皮布打棒,南島語族、台灣、廣東都曾經出現樹皮布打棒,便依此判斷台灣和廣東文化的相關性,不過台灣的打棒多帶有把柄,廣東的打棒則以無把柄為主 ,所以即使有相同的文化特徵,仍需要其他證據來證明彼此的關連。
南島語族的起源,各家各派說法紛紜。C. E. Fox主張起源地在麥可羅尼西亞;凌純聲在1950年提出南島語族源自中國大陸長江以南的越濮民族;科恩(H. A. Kern)從語言學研究,認為南島語族必定起源在亞洲東部的熱帶靠海地區,不是在印尼就是在中南半島的東岸;戴恩主張起源地在亞洲的熱帶島嶼或大陸沿海一帶,根據語言學研究,新幾內亞、台灣、蘇門答臘三個地區語言最為歧異,並認為新幾內亞就是南島語族起源地;葛瑞斯(George Grace),認為麥拉尼西亞為起源地,因為當地的南島語言最為歧異;施德樂(Richard Jr. Shutler)和馬爾克(Jeffrey C. Marck)的解釋是,傣、卡代(Kadai)、南島語族的共同起源地在在亞洲南部,而台灣則是古南島民族的起源地 ;布拉司特(Robert Blust)認為中國大陸最早存在一種古南島—傣超語族(Prot-Austo-Tai,PAT,Superfamily),後來分裂為南島語族和傣—卡代語族二支,南島語族在台灣發展成熟,再移往東南亞、大洋洲 。
作者結合考古學和語言學,想要證明考古學的大坌坑文化就是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作者的文章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大坌坑文化就是南島語族,如果大坌坑文化又延伸到大陸東南沿海,便可推論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
可是一個區域內並非只能允許一個民族居住;而且也沒有把握現在在該區域內居住的民族,就一定是該地遺址的主人;台灣和大陸東南沿海接近,所以南島語族從東南沿海遷移到台灣,可是地理接近也未必是同一個民族。
即使如同本文所推論的,南島語族從東南沿海來到台灣,依然無法證實的是,到底是東南沿海的南島語族遷移到台灣?還是從東南沿海遷移到台灣之後,才發展成為南島語族?語言的發展畢竟不是度過一個台灣海峽如此簡單,南島語言的發展需要時間,語言的成熟到底是在東南沿海還是台灣?
另外一個問題,作者在文章自己也提出來的就是,如果南島語族起源於東南沿海,為什麼現在中國大陸完全沒有南島語族所留下的痕跡呢?根據李壬癸教授的說法,他個人主張分開之後才在台灣產生南島語族,至於仍留在大陸的就被當地文化所同化 。
整體而言,作者的為學態度嚴謹,對自己所提出的論點採保守態度,也提出留待解決的問題和疑點。不過,對於本文的疑點之處,如同作者在文內所提到的,考古和語言資料都太不足了。
不僅是作者張光直教授,研究南島語族的相關學者,也都在抱怨語料收集不足,考古出土資料太少,連欲利用南島語族的植物詞彙以供研究,語言學家都大嘆自己對植物瞭解有限 ;土田滋教授更認為語言學的知識是有極限的,還需要民族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音樂學、植物學、動物學等其他領域專業的協助 。這也是作者文末所建議的,除了考古資料,還必須借重環境科學、古生物學、古植物學、地理學、海洋科學(海洋地質、海洋生物)的研究成果。除了跨學科之外,中國大陸考古對於東南沿海的研究也有相當的侷限性。張光直教授更主張要打破省分的界線,國家的界線,和東南亞、太平洋區域的學者攜手合作。我們期待更多資料證據和研究成果的出現,將有助於我們瞭解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南島語族課題。
上一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