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01:47:22于善祿

讀《金翅雀》

完讀。Donna Tartt著,劉曉樺譯,《金翅雀》,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19。共862頁。作者的筆法非常細膩,雖然閱讀的速度一直有點緩慢,可是我卻享受在工筆畫般的細節之中。像是第一部分場景主要在紐約市,我甚至是打開google map,隨著作者所提及的每條大道、每一條街、每棟建築物、公園、博物館、橋樑、學校等,我都盡量地找出其位置,有些則更進入wikipedia,去了解某人、某畫、某樂曲、某書、某電影等的歷史脈絡,藉此建構起立體的故事情境,並試圖接近人物的心理。基本上,這樣的閱讀方式,我也經常使用在閱讀劇本之時,尤其是台灣以外的劇本,地理、歷史、人的處境與心境,是我閱讀文藝作品時的三維座標。

 

八百多頁的小說,有點厚,但卻讀得很過癮。主題可能很多,但我認為主要還是修復與療癒。小說寫於911事件之後,寫了十年,內容從博物館的爆炸寫起,母親與很多人慘死,藉由一幅畫《金翅雀》的保存,牽引出主人翁的創傷成長故事,從十三歲到二十七歲,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回憶書寫,鉅細靡遺地描述劫後餘生,卻也患了創傷症候群(P. T. S. D.),幾乎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經歷過收養家庭、依親、吸毒、放浪形骸、重返紐約、經紀骨董家俱、遭到勒索、送回畫作等一系列的事件與遭遇,主人翁席歐心中耿耿於懷的,總是那幅他從博物館帶走的名畫,那既是他對母親的悼念與思憶,也有某種維護與保存的使命,不過後來慢慢變成一種道德負擔,不能說的秘密,有點騎虎難下,最後在好友的協助之下,畫還是還給了博物館,且獲得了一筆優渥的獎金。

 

這些遭遇波折起伏,初時讓主人翁懊喪失志,對於母親的慘死,他抱有罪惡感,認為是自己害死了母親;即使有社會局的安排、收養家庭的暫居,但這些只是令他更看清社會的寫實、荒謬與冷酷。失蹤多時而又突然出現的父親,將他帶離紐約,去到沙漠中的賭城拉斯維加斯,父親嗜賭且欠下了鉅額賭債,只想從他的教育基金帳戶裏頭弄錢出來;他在這裡認識了早熟且見多識廣的朋友,兩人在溽熱的沙漠盡頭環境中,除了學校生活之外,過著充滿吸毒、酒精、偷竊、無所事事的放浪日子。父親的死讓他警覺意識到,這次他要充分掌握自己的人生,不要再被社會局安排擺弄,坐了幾天的長途巴士,回返紐約,回到摯友霍比的住處,重新學習,最後成為家俱修復師霍比的合夥人。霍比其實有點像是青少年席歐的心靈導師,亦師亦友,亦兄亦父。

 

現實(或者說命運)的力量越來越大,不是他所能夠全權掌控的,所謂的好事與壞事,沒有辦法清楚劃分,人生也總是充滿了驚險與奇遇、生死交關。小說讀到最後,似乎有點說教,但別忘了,這是席歐的第一人稱回憶書寫,透過長篇、細膩、細節的描述,直面內心最黑暗、最恐懼的裡核,然後重新面對自己,準備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這應該算是一種療癒書寫。

 

我覺得這本小說,讀起來很「美國」,有諸多類型小說的痕跡,如成長小說、西部小說、歷險小說等,有上流社會的奢糜儀態,也有藝術鑑賞的品味,有現實與迷幻的拉扯,也有面對無常的集體療癒。現實的911事件在「大蘋果」紐約引爆,小說中的爆炸則無預警地發生在中央公園裡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爆炸之後,失去的生命,倖存的生命,爆毀的藝術作品,遺失(被席歐帶走、保存多年的《金翅雀》)的名畫,所有社會賦予的關愛,創傷之後僅能自己舔舐的傷口,這些林林總總,作者以慢工細描的筆法,細火慢燉,帶著讀者一起走過,一起療癒。(雖然我也看了片長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版,但實在是無法達到小說的效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