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賞析】螳螂勇猛 奮不顧身 螳臂當車 不自量力
【名句賞析】螳螂勇猛 奮不顧身 螳臂當車 不自量力
漢 韓嬰《韓詩外傳 卷八》節錄;
齊莊公 出獵,有 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 曰:「此 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
莊公 曰:「此為人,而 必為 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
韓嬰(約~西元前200年~西元前130年),涿郡 鄚人(今 河北省 任丘市)。《史記》和《漢書》記載,漢文帝時曾任博士,漢景帝時 官至 常山太傅。
韓嬰是著名的今文經學家,尤 以詩經研究見長,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並稱「三家詩」。著有《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等。南宋後 僅存外傳,行於世。
《韓詩外傳》是一部由360條趣聞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範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的雜編,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 作結論,以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
注釋:
1. 螳螂:螳螂(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2. 當:當(音ㄉㄤˇ),通「擋」。阻擋,抵擋。
3. 齊莊公:齊莊公(?~前731年),在位期間 齊國漸強,為 其孫 齊桓公 稱霸中原 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出獵:外出打獵。
5. 舉:舉起。
6. 搏 :搏鬥、撲打。
7. 御:駕車的人。
8. 知:知道。
9. 卻:退卻。
10. 勇武:勇猛的武士。
11. 回:回(音ㄏㄨㄟˊ ),通「迴」,迴避。
12. 回車:車 繞道行駛。
13. 避:避開。
14. 歸:投奔,歸向。
意譯:
齊莊公 出門打獵,有一隻螳螂 舉雙臂,準備撲打他的馬車輪子。莊公 問 車夫說:「這是 什麼昆蟲啊?」車夫說:「這是 螳螂 是 只知道前進 不知道後退的,不估計一下力量 就 輕率和敵方對陣的昆蟲」。
莊公說:「這昆蟲 如果是 人,必定是 天下勇士啊。」於是 齊莊公 果斷 命令他的車隊 繞道行駛,不要 碾傷螳螂。
賞析
此文 是 成語「螳臂擋車」的由來。「螳臂擋車」的故事,劉安的《淮南子 · 人間訓》亦 有相似的記載。這是 從「諸子百家「的歷史文獻中 信手拈來,用 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藉喻 治國強軍 大道理。此故事 是 取材 自 莊子《內篇 人間世》。
漢朝 韓嬰的《韓詩外傳》:「莊公 曰:『此為人,而 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文中的「螳螂」,是 比喻 出色的勇士,並無貶意。齊莊公 這種 尊重勇士的善舉,被 文武百官 津津樂道,口口相傳。天下勇士們 聞風,都 紛紛投奔齊國,效忠 齊莊公,打起仗來 英勇頑強,奮不顧身。
齊莊公的可貴之處,就是 能 從這細小、偶然的事件中,思索出 大道理;顯示出「使勇武歸之」的大智慧。並且 能激勵士氣。從而 使齊國 後來 成為「春秋五霸」 奠定了基石。由此 可見,齊莊公是 一位具有遠見的國君。
但 後來 成語「螳臂擋車」,卻不是 比喻 出色的勇士,而是 比喻 「自不量力」。螳螂 鼓起雙臂 來阻擋前進的車輪,它 不知道 自己是 力不勝任的,自以為 力量很大,可以 擋得車輪,「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已經 成為 用來諷刺 那些 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可笑之人。
聖賢之人 是 思想深邃,善思 長遠大計,而愚笨之人,總是 目光短淺。這 就是 同一則 寓言成語故事 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中 的不同之解釋,其 寓意深遠。
參考資料:
莊子《內篇 人間世》︰
「汝不知 夫螳螂乎?怒其臂 以當車轍,不知 其不勝任也,是 其才之美者也。」
螳臂當車 不自量力
也不是完全錯誤的,起碼自身感覺良好。嘴砲對榴彈砲,輸了命子,贏了輿論。多偉大的發明啊。
總算 成為國際演員了
最佳丑角!
一個音樂頒獎,也要找他來 2022-04-04 14:37:40
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