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2 20:26:49逸竹(yt)野叟

【增廣賢文】   相識滿天下 知心有幾人



【增廣賢文】    相識滿天下   知心有幾人

清  周希陶 重訂《增廣賢文》: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增廣賢文》 的作者,未見於 任何書 記載。只知道 清代 同治年間,周希陶 進行重訂,以平、上、去、入四韻重新編排,而成此書。《增廣賢文》很可能 是 民間創作的結晶。
    
      《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於 明代 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 可推知此書 約 寫成於明代 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 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 選編而成,其內容 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但其 中心 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 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 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 寶貴的精神食糧。

注釋:
1. 相識::彼此認識。唐 顧況《行路難》 之一:「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 滿天下:全天下 到處都有。形容 很多。 
3. 知心:心,是 心理,是 想法。知心是 因為 非常熟悉、了解 而 產生的相互理解。
4. 知音:知音 是 心靈、意識 高度相同或相近 而 心意相通。
5. 有幾人:到底 有多少人?形容 很少人。 

意譯:
       相互認識的人 很多,但 彼此瞭解的 沒有幾個人。
 
解析:
     「知音難遇」,認識的人 雖多,但 沒有幾個人 彼此瞭解。(也就是 認識的人雖多,「沒有幾個人 瞭解我的心」,或「我 瞭解他的心」。)
        我們 總希望 在浩瀚的宇宙天地間,有人 能 聽我傾訴、能 陪我歡樂、能 伴我憂愁,能 真正瞭解我 並關心我。 但 何處覓知音?知心有幾人?
     「士為知己者死」,英雄好漢 為了知己,犧牲掉 自己生命 也 在所不惜。 知己,是 眾友之間的最好之友,是 緣分之中的至善之緣,知人 知面 也知心。只要 聊得來 又 氣味相投,不管是他 還是她,都可 視為 知己。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沒有財富,沒有權力,沒有地位,甚至可以沒有愛情,但 唯獨 不能沒有知己。得一知己,人生之大幸。
        反之 若 默契缺缺,「話不投機半句多」,就 別奢望,誰是誰的知己了。
        知己 之所以 成為知己,在精神層面的交流上,超越 物質層面。雖 偶有通財之義,但 不以貧富為 交往之條件。 

參考資料:
        據《列子》記載,琴師 伯牙 遇 樵夫 鍾子期,伯牙 彈奏高山、流水,子期 都能從琴音中 感悟主題。二人 於是 結為知音,成 千古佳話。後 子期死,伯牙 摔琴不復再彈。
        這是一則 久經傳誦的故事,描寫 鍾子期 每 能從伯牙的琴聲 聽出他的心意,這 就是後世 所謂的「知音」,是 朋友相交,情趣相投,心意相通的最高精神境界。
        後世 以「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為 得遇知音或知己的典故,便是 出於 伯牙和鍾子期 的故事。也有人 用這句 成語,形容 樂曲 高妙精深。
緋裳女 2019-10-13 18:34:44

"士為知己者死" 真是"死而無憾"!
好感人的情誼

版主回應
情誼感人 2019-10-14 06: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