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 17:50:15逸竹(yt)野叟

【詩詞賞析】   借問別來太瘦生 總為從前作詩苦



【詩詞賞析】   借問別來太瘦生   總為從前作詩苦

唐  李白《戲贈 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
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
總為從前作詩苦。」
     
        李白 (西元701年~西元762年),字 太白,號 青蓮居士。他的籍貫、祖先、家世、出生地,乃至種族 都 不能 十分確定。一般認為 他的祖籍在 隴西成紀,先世移居 中亞碎葉,李白 就出生在這裡,碎葉在 唐朝 屬安西 都護府管轄。李白 幼時隨父遷居 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所以 他自稱是 蜀人,也就是 四川人。
        李白為 唐代 著名的大詩人。個性 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 曾為翰林供奉,後 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 安徽 當塗。其詩 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詩聖」杜甫齊名,時人 號稱「李杜」。著有 李太白集。

注釋:
1. 戲贈:意思是 開玩笑的話。其實,所謂 開玩笑,往往 表現了 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
2. 飯顆山:山名。在 長安 附近。
3. 飯顆山頭逢杜甫:另一版本,「長樂坡前」逢杜甫。長樂坡 也在 長安附近。
4. 笠子:用竹箬等 編成的笠帽,用來 禦雨遮陽。
5. 日卓午:指 正午 太陽當頂。
6. 借問:請問。
7. 別來:分別 以來。
8.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 為 語助詞,唐時 習語。
9. 總為:歸究其原因 是。
10. 作詩苦:作詩 太辛苦了。杜甫《江上 值水如海勢 聊短述》 曾自言:「為人性僻 耽佳句,語不驚人 死不休。」這裡 所指的 正是 杜甫 一絲不苟的創作精神。

意譯:
          至今 仍記得,當初在 長安 飯顆山上 遇到您,時值中午,烈日當空,您 頭上戴著笠帽遮陽。
          請問老兄 自從 分別以後,為何 如此消瘦?歸究其原因 是因為這一段歲月裡 作詩太辛苦了。

賞析:
         李白的 這首《戲贈 杜甫》,引起 一些誤解,自從 唐 孟棨《本事詩》 解說為 李白 譏笑 杜甫 作詩 「拘束遲緩」之後,似乎 成了定論。
         誤解的原因, 都出 在 這個「戲」字上。其實,「戲」字 並不 都是 「譏笑」的含義,也可以 解作「開玩笑」。其實 古人 寫詩題為「戲贈」,並不 都是嘲弄,有許多是 表示 善意的玩笑,而 玩笑之語,往往是 真情實話,倍覺 親切可愛。
      《戲贈 杜甫》是 朋友間的遊戲文字,謔而不虐,體現了 李白 對杜甫的關愛。杜甫 仕途坎坷,窮困潦倒,可能 營養不良。李白 顯然 瞭解這些,而自己的處境 也不比他好,不過 達觀些、灑脫些 , 而 李白作詩 比較隨興,信口拈來 即是詩,而 杜甫作詩 向來是 苦費心思的的結果, 在 李白的眼裡 認為 可能是 杜甫身體消瘦的原因。
        何況 李白比杜甫 又大了十一歲,流露 兄長態勢。因此,李白 實際上 是 以此詩 勸慰杜甫,詩歌 當 不了飯吃,不要 為了作詩 太苦了自己,太瘦了 不好,要 注意自己的健康。
        此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兩句 採用了「 一問一答」的形式,新穎別緻,給人 以親切之感。似是 玩笑之話 而 實為 肺腑之言,多麼 親切感人!
     
參考資料:
         杜甫 寫了 很多首詩 懷念李白。他的詩作中 提及 李白的詩 有40餘首,可 考證確定為 寫給李白的詩 就有15首,《贈 李白》和《夢 李白》就 各有兩首,還有《春日 憶李白》、《冬日 有懷李白》、《天末 懷李白》,春天想他、冬天也想;白天想他、夜晚也想。從 這些詩句 可知 杜甫 對李白的思念 到底有多深。
        相對於 杜甫詩中的滿滿愛慕、對 李白才華的讚嘆。但 李白 寫給 杜甫的詩 就 顯得 平淡的多。
        李白和杜甫 性格上的差異 可能是 原因之一。李白 如 仙般的氣勢,和狂放的自我,往往 顯示了 唯我獨尊的樣貌 ,而杜甫 一直 汲汲營營地創作,胸懷天下,在 出仕與隱居間,往往 反覆出現在詩句當中,而 李白 心中對杜甫 到底 有多少情誼,其實 也很難說。而杜甫 對李白 一往情深,無怨無悔的真心,實在 太令人感動了!
佚凡 2019-05-10 01:57:32

逸竹先生
您好

相當感謝這一段日子的陪伴與鼓勵
佚凡終於能夠重拾筆穗
寫出一些東西了

感謝逸竹先生一直提供國學不夠的佚凡欣賞家作的機會
有很多次在動筆為文的時候
其實是到這裡以搜尋引擎找出相應的作品

再度感謝

祝好
佚凡

版主回應
網路是 虛擬
不知 年齡 性別 居住在 何方……..
除非 站長 有意或無意 透露 …..
有緣則聚 無緣則散
無 人情之羈絆
無 金錢之收益
自由自在
只有 一絲 自我陶醉

謝謝 佚凡回應
2019-05-10 07:16:17
DB 2019-05-06 07:31:12

詩聖杜甫作詩苦,
唐朝詩人盧延讓的《苦吟》:
「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鬚。」
不僅現代科技講求高品質,
從前詩人作詩也是追求高品質。
連日本人很多的工藝,
講求極致的態度幾近「龜毛」程度。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精益求精,
才能出類拔萃。
追求完美的執著精神,
古今中外都是一樣。

版主回應
謝謝 DB 回應
任何行業 要 出類拔萃 並不容易。
除了 天分加上努力 還要 有好運。

唐 李白《戲贈 杜甫》詩
自 唐 孟棨《本事詩》 解說為 是 李白 譏笑 杜甫。
似乎 從 文人相輕 同行相嫉 的世俗眼光。
來探討 詩仙與詩聖的友誼。

此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似是 玩笑之話 而 實為 肺腑之言,
體現了 李白 對杜甫的關愛。
多麼 親切感人!
2019-05-06 17: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