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20:17:31逸竹(yt)野叟

【詩詞賞析】 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詩詞賞析】 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唐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西元779年~西元831年),唐代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洛陽(屬今河南洛陽)人。唐德宗 貞元九年(西元793年)元和初 對策舉制科 第一。官拜 左拾遺,出為 河南尉,升遷 監察御史,遇事敢言,謫 江陵參軍。    
      元稹的的詩 平易近人,與白居易 齊名,並稱「元白」,同為 新樂府運動倡導者。在詩歌 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均依次 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在散文和傳奇方面 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 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有《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 共100 卷。
      元稹 有名的 傳奇作品《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元代 王實甫 據此改編成 雜劇《西廂記》。

注釋:
1. 昔日:從前。
2. 戲言:開玩笑。
3. 身後事:死後的事。
4. 今朝:今天。
5. 眼前:面前。
6. 衣裳:衣服。元稹妻子的衣服。
7. 已施:已經施捨送給人。
8. 行看:眼看。
9. 盡:完了。指衣服快要送完了。
10. 針線:縫製衣的工具。
11. 猶存:還在。
12. 未忍:不忍心。
13. 開: 打開。
14. 尚想:還想著。
15. 舊情:舊時的情誼。
16. 憐:疼惜。
17. 婢僕:古時 稱服侍主人的男女為婢僕。
18. 因夢:因為 夢到亡妻。
19. 誠知:確實知道。
20. 此恨:這分遺憾。
21. 貧賤夫妻:貧苦沒錢的夫婦。
22. 百事哀:事事都悲哀。
意譯: 
       記得 從前 我們 常開玩笑,講起 死後的事,想不到  夫妻相處,短短六、七年的時光,如今 竟然  發生了。
       妳 生前 穿過的衣服,我 拿去送人,眼看 就要 送完了,只有 妳的針線盒 還收藏著,我實在 不忍心 打開。
       想起 夫妻之情,對妳 生前的婢僕,不自覺 特別憐愛;也曾經 在夢中夢見妳,情不自禁 想 燒些冥錢給妳。
       誠知 夫妻死別,是 人人 所遺憾,但對於 曾經「同貧賤 共患難」的夫妻,一旦永訣,則 更感到哀傷。 
賞析:
       元稹,是中唐時期的詩人,與 白居易齊名。他 幼時家境貧困,二十歲那年 赴京 參加考試,因 身世寒微,不 受人看重。恰巧 這時 朝中的僕射 韋夏卿 賞識 他的才華,想 招他為婿。元稹 為 抬高自己的地位,並 求取功名,便答應了。所以在 二十三歲,正式  娶了 韋夏卿的么女 韋蕙叢。
       可嘆的是,天妒良偶,元稹和韋蕙叢,他倆 雖伉儷情深,但夫妻相處 僅短短六、七年的時光,元稹 竟遭喪妻之痛;元稹 回想 韋蕙叢 剛嫁到元家,從 有求必應的掌上明珠,成為 一般的家庭主婦,雖然 不至於三餐不繼,但生活 並不寬裕,韋蕙叢 總是 默默操持家務,毫無怨言,縱使 當光了 陪嫁飾物,亦 在所不惜,真是 一位賢慧的婦人。
        而今 天人兩相隔,元稹 在 飛黃騰達、豐衣足食之後,憶昔 貧賤夫妻 同苦共難,而今 卻不能 安樂與共,悲至深處,久久 不能平息。故 寫下了「遣悲懷」三首。以 懷念妻子。
        這首詩,「貧賤夫妻百事哀。」,是 傳世名名句綜觀三首《遣悲懷》,元稹用「百事哀」來 表達 喪偶之悲痛 不同於一般的悲痛。尤其是 曾經「同貧賤 共患難」的夫妻。
        後人 望文生義,將 「貧賤夫妻百事哀」,解析 為 夫妻 沒有 穩定的經濟基礎,貧苦卑下  事事都悲哀。此乃 「以訛傳訛」, 然而 卻 說出 世上 貧賤夫妻的心聲,因 面對 生活的壓力貧賤夫妻,的確 是「百事哀」,苦不堪言

參考資料:
唐 元稹《遣悲懷》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玄一 2017-04-16 09:49:48

智者如是、智者如是。

版主回應
以文會友
相互切磋
謝謝 來訪回應
2017-04-17 14:49:10
黃玄一 2017-04-16 08:50:09

機鋒敏銳,超塵脫俗,瀟灑飄逸、竹節君子之代表,人如其名,名顯其實,乃真不假之實修人。願相互勉勵,早日證實相真理、不受六道輪迴所驅逐,乃真正寂滅最樂。

版主回應
清 金纓《格言聯壁》: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人非。」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謹言慎行 少煩惱,
往往 由於 一句無心的話,
不小心 傷了別人,招惹 自己的麻煩。
2017-04-16 09:28:52
黃玄一 2017-04-15 13:48:32

世間智與解脫智是不同的。在多次元的空間裡,人很難去改變既定的生活模式,怎會有脫塵的智慧呢呢。
博士在人間是有學問,但也算是專業吧,要通達真正生死之真相恐怕並非世間智所能了解。君才學廣博也許能一虧堂奧吧。

版主回應
智者之言
的確
世間智與解脫智是不同的。
以文會友 相互切磋

逸竹回應 有些離題
應 回歸 詩詞賞析
謝謝提醒
2017-04-15 1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