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6 16:31:53逸竹(yt)野叟

【詩詞解析】 慷慨歌燕市 從容作楚囚

 

【詩詞解析】   慷慨歌燕市        從容作楚囚

汪精衛《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汪兆銘(西元1883年~西元1944年),字 季新,廣東三水(今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筆名精衛,因此 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
     汪精衛,年輕時 抗清,曾謀刺 清 攝政王 載灃不成 被捕,被判處 終身監禁。武昌起義後獲釋。
袁世凱 統治時期,到法國 留學。回國後,西元於1919年,在孫中山 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志。西元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
     汪精衛,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淪爲漢奸 。西元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 因「骨髓腫」病死。有《雙照樓詩稿》。
      
注釋:
1. 口占:指 即興作詩詞,不打草稿。
2. 燕市:燕京,即北京。燕市,北京的街市。《史記 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日與狗屠及高漸離 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 擊筑,荊軻 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3. 楚囚:本指春秋時代,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 鍾儀,後來 借指 被囚禁的人。
4. 引刀:舉刀。
5. 引刀成一快:自己舉刀自剄,成為一件痛快的事。這裡指 引頸慷慨就義。

意譯:
     在燕京街頭,似荊軻 豪放高歌,慷慨激昂,欲刺殺攝政王載灃;可惜謀刺不成,我當了囚徒,已抱定 從容就義的決心。
     我視死如歸,要斬首示眾,就快斬首,我 樂於慷慨就義,毫不後悔;如此 就不會辜負我 這顆充滿熱血的少年頭顱!

解析:
    汪精衛,年輕時 抗清,謀刺 攝政王載灃不成 被捕,本當 按律 判處死刑,後來由於 審理此案的肅親王 善耆 惜才,並為安撫當時沸騰的民意,從輕發落,判處 終身監禁。武昌起義後,清廷 被迫 釋放政治犯,汪也獲釋。
    汪精衛,西元1910年在獄中,曾豪氣干雲,寫了這首詩: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不料,他晚節不保,媚日賣國,於是 朱惺公以「陳劍魂」筆名 ,於西元1938年,在上海美商(Shanghai  Mercury)《大美晚報》副刊,連載的《漢奸史話》,將汪精衛的詩,每句都加了幾個字:
   「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終慚不負少年頭。」
添加「當時」、「曾羨」、「恨未」、「終慚」這幾個字,這首詩,成了諷刺詩,譏諷汪精衛賣國。
※(朱惺公(西元1900年~西元1939年),字松廬,江蘇省 丹陽縣呂城鎮人,是上海租界,孤島時期,第一位 因宣傳抗日,遭暗殺的著名新聞記者。)

參考資料: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稿》        
《被逮口占》:
 「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 
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藻荇交橫 2018-01-01 15:56:16

「投靠日本,淪為漢奸」?

完全接受兩蔣的黨國教育,
確實會這樣解讀。
殊不知,兩蔣治下的臺灣,
歷史課本都為了極權統治而竄改。

版主回應
英雄人物 盡付歷史
是非功過 各自解讀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2018-01-01 16:22:24
2016-02-19 19:53:48

壞環境使人腐敗

政治
是個大染缸
能出淤泥而不染者少

一切端看個人選擇而定

名利錢財纏身
能看淡者少

無事一身輕
中庸就好

而報導與真實
誰對誰錯?
模糊地帶


但我希望政府公僕能為人民多做一點好事
不要養一堆肥貓

走出門
路不太平整
還有坑洞的話

我就要打電話抗議了

版主回應
宋太宗《戒石銘》: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你們領的薪餉,都是 人民辛辛苦苦工作,捐輸給 官府的的血汗錢。
天底下的老百姓,易被你們欺負,但上天的神明,是難以被欺瞞的。
官場上 似乎盛行 李宗吾《厚黑學》。(臉皮厚、心肝黑)
而漠視 宋太宗《戒石銘》。令人搖頭嘆息。
2016-02-19 20:48:37
Mann 2016-02-18 14:31:04

我是想到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當中的左冷禪
我看過不少偽政府遺留下來的政府官員的回憶錄
其實論點都在說
汪精衛政府緩和八年抗戰中日本前四年的政策
搶光.燒光與殺光的三光政策.配合日本的後四年以華制華的政策.避免日本占領區的傷亡.

這樣的論點.我認為其實多少些為自己脫詞脫罪的味道.統治佔領區多少有些貢獻的味道.既然做了抉擇.自然必須面對華人歷史觀的批判.跟二戰之後法國維期政府.法國海軍選擇自廢武功.部分陸軍則在戴高樂領導之下成立流亡政府..以及比利時內閣政府主戰不降.但是國王怕玉石俱焚而主動向納粹投降的比利時國王.如出一轍.正反都有.不能只看一面

我不否認這樣的投降主義者.的確有緩和佔領者的焚琴煮鶴作用.正如同台灣歷史上的日本軍進駐台灣.有些仕紳是無奈配合.有些是主動配合.也有些卻是誓不兩立.正反兩面俱呈其實都是必要.

個人淺見.午安安

版主回應
忠、孝、節、義 是傳統價值觀,
已深入人心。
據史料記載,杭州西湖岳飛墓前,從明朝 成化年間 開始,塑有秦檜夫婦的銅質跪像。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又加鑄万俟,不久就被痛恨賣國賊的遊人撻碎,後重鑄,再增加秦檜的死黨張俊像,四人都是雙手反綁,跪於丹墀,但「遊人椎擊益狠,四首齊落」,於是改用鐵鑄。
以後 屢毀重塑,直至「文革」時 被砸爛,粉碎「四人幫」後再塑,秦檜等八百年前的四人幫,依然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在民族英雄岳飛的墓前長跪不起,遭到世人的唾罵。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侫臣。
2016-02-27 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