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08 00:35:05yinyin
年節料理一~鹹年糕
一年「終於」又過(農曆)年,辛苦工作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了八天年節假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嗯,這話有點不負責任,因為其實過年是很忙的,從除舊佈新大掃除開始,至少要忙個一至二個星期才能好好過個年。不過,給父母養就是有這個好處,我除了幫忙打掃之外,大部分的準備我親愛的媽咪都做好了,我頂多幫忙洗洗碗盤、遞遞筷子湯匙,在我媽忙著其他東西時幫著翻動火上的食物,能做的實在很有限。加此,也沒有小輩要發紅包,現在過個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
比起小時候,興致是小多了,年紀越大就越懶得過年,但又不敢太隨便,什麼都不準備,畢竟這是一年之中的大事之一。在我們家,過年有幾道必備的料理,準備齊了,感覺上就可以過年了,其他都只是搭配性的而已。
第一道就是鹹年糕,像今天,除夕前二天,我媽就開始炊年糕了。我家的鹹年糕有點類似市面上的蘿蔔糕,但是不加蘿蔔乾。主要的味道就是油蔥、絞肉及蝦米炒得鹹鹹香香得拌進米漿內蒸出來的年糕。
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家的年糕從來都不是用買的,而我家人的口味(尤其是我吧)也養習慣了,幾項過節食品,例如鹹年糕、紅豆年糕、粽子(肉粽及甜豆沙粽)、鹹肉湯圓等,從小就是過節時,我媽就會自己做自己包,從來不會想要到外面買來吃。平常不過節,完全不想吃,經過深坑、石門時,僅管朋友如何說著小林肉粽多好吃或石門粽子多美味,我都不為所動,完全沒有想要主動拿來吃的欲望。過節時,除了我媽做的,外面買的都不好吃,都覺得味道不對,但我媽做的,怎麼吃都吃不膩,呵,對於某些口味,我是很死忠的。
看著我媽蒸年糕實在是件溫暖的事。啊,這又突顯了我的懶惰和不孝,完全手不沾水在旁邊看著,當然溫暖了啊。離題了,我的意思是說,從看著炒料、拌著半熟米漿到看著數個小時蒸籠呼呼上升的白色的蒸氣,以及鍋子裡答答的鐵湯匙敲擊鍋鼎的聲音,那真的是一種安心、溫暖、安定和期待的喜悅。
下午就先把在來米洗好浸水,到了晚上就開始一氣呵成地製作。這個「一氣呵成」指的是我媽俐落的動作,不計算蒸的時間,這個一氣呵成也要至少花上一個小時左右。
先將泡了半天的在來米磨成粗細適度的米漿,用手指輕捻,有一些細細的砂末感就夠了。(幾年之前,我家還有超重的電動石磨機,每次過年前,鄰居還要來預約排隊使用電動磨米機,後來送給鄰居了,現在改用『貴夫人』)平常飯鍋七分滿的米可以磨成約半個大鐵鍋的米漿(有點像水桶的那種鐵鍋)。
再來,將絞肉、蝦米及油蔥,加點鹽、醬油炒香成一大碗的料,先盛起放在一邊。炒過料的炒菜鍋不必洗,直接加入半鍋水煮開。
接下來這一步驟就很神奇了。聽說要這樣做,年糕才能蒸得熟。
舀數大碗生米漿放進剛才煮開水的炒菜鍋中邊攪動邊煮(開水中可以先加點鹽,味道才夠),會成為有點類似漿糊但又沒有那麼濃稠的糊,再將煮過的糊全部倒回生米漿的鍋中拌勻,這個過程中,煮好的米糊倒回生料中會結塊,就要用二個扁的勺子,我媽是用炒菜剷及飯勺,把結塊的米糊壓散開來了,這樣原有稀稀的米漿就都會變成有一點點稠稠的米糊。
這個過程很累,要有好吃的年糕,就要儘量在這個步驟把所有結塊的米糊攪均勻,至少耗時三十分鐘,彎著腰不停地重覆動作。至於要舀多少米漿煮成熟米糊再倒回生料之中,這個濃稠度控制就要經驗了,我也不會說,總之,不會濃到讓米糊堆疊起來,但也不是稀稀地像流動的水。
然後,燒上一鍋開水,鍋底放個鐵湯匙,鍋上架上蒸籠,蒸籠四角立著根中空的鐵柱好讓蒸氣透過,舖上洗乾淨濕濕的紗布,紗布上再舖一張糯米紙,再將辛苦做好的米糊拌勻炒好的鹹料,倒進蒸籠裡蒸熟。
我能幹的媽咪說,一般蒸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會熟了,但我家的年糕是至少蒸二個多小時,蒸到整個年糕「膨」起來。這期間要隨時注意水不要乾了,這時,之前放的鐵湯匙就發生功效了。在蒸的過程中,由於鍋中的水是滾的,所以鐵湯匙會一直跳動,發出輕微「答答答答」的聲響,要是聽不到聲音,表示水不夠了,就要再從蒸籠與鍋的間隙中再倒水進去,一直蒸到完成為止。
剛蒸好的鹹年糕,比較黏,無法切,嘴讒的我們會迫不及待地用湯匙挖一點起來,淋點醬油就可以吃了,綿綿軟軟,完全不用牙齒嚼,只要用口腔和舌頭壓一壓就化了。
等到涼透了,這時也不會黏刀子了,就可以切成平平整整的塊狀,放進冰箱內冷藏,再吃時切成約一公分厚的小方塊用小火煎,煎得外皮有點焦香薄脆,拌上醬油吃,那是我家初一固定的早餐,年節期間,隨時餓了,就可以煎一點當點心吃。外脆內軟,淡淡的鹹香味,百吃不膩。
嗯,這話有點不負責任,因為其實過年是很忙的,從除舊佈新大掃除開始,至少要忙個一至二個星期才能好好過個年。不過,給父母養就是有這個好處,我除了幫忙打掃之外,大部分的準備我親愛的媽咪都做好了,我頂多幫忙洗洗碗盤、遞遞筷子湯匙,在我媽忙著其他東西時幫著翻動火上的食物,能做的實在很有限。加此,也沒有小輩要發紅包,現在過個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
比起小時候,興致是小多了,年紀越大就越懶得過年,但又不敢太隨便,什麼都不準備,畢竟這是一年之中的大事之一。在我們家,過年有幾道必備的料理,準備齊了,感覺上就可以過年了,其他都只是搭配性的而已。
第一道就是鹹年糕,像今天,除夕前二天,我媽就開始炊年糕了。我家的鹹年糕有點類似市面上的蘿蔔糕,但是不加蘿蔔乾。主要的味道就是油蔥、絞肉及蝦米炒得鹹鹹香香得拌進米漿內蒸出來的年糕。
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家的年糕從來都不是用買的,而我家人的口味(尤其是我吧)也養習慣了,幾項過節食品,例如鹹年糕、紅豆年糕、粽子(肉粽及甜豆沙粽)、鹹肉湯圓等,從小就是過節時,我媽就會自己做自己包,從來不會想要到外面買來吃。平常不過節,完全不想吃,經過深坑、石門時,僅管朋友如何說著小林肉粽多好吃或石門粽子多美味,我都不為所動,完全沒有想要主動拿來吃的欲望。過節時,除了我媽做的,外面買的都不好吃,都覺得味道不對,但我媽做的,怎麼吃都吃不膩,呵,對於某些口味,我是很死忠的。
看著我媽蒸年糕實在是件溫暖的事。啊,這又突顯了我的懶惰和不孝,完全手不沾水在旁邊看著,當然溫暖了啊。離題了,我的意思是說,從看著炒料、拌著半熟米漿到看著數個小時蒸籠呼呼上升的白色的蒸氣,以及鍋子裡答答的鐵湯匙敲擊鍋鼎的聲音,那真的是一種安心、溫暖、安定和期待的喜悅。
下午就先把在來米洗好浸水,到了晚上就開始一氣呵成地製作。這個「一氣呵成」指的是我媽俐落的動作,不計算蒸的時間,這個一氣呵成也要至少花上一個小時左右。
先將泡了半天的在來米磨成粗細適度的米漿,用手指輕捻,有一些細細的砂末感就夠了。(幾年之前,我家還有超重的電動石磨機,每次過年前,鄰居還要來預約排隊使用電動磨米機,後來送給鄰居了,現在改用『貴夫人』)平常飯鍋七分滿的米可以磨成約半個大鐵鍋的米漿(有點像水桶的那種鐵鍋)。
再來,將絞肉、蝦米及油蔥,加點鹽、醬油炒香成一大碗的料,先盛起放在一邊。炒過料的炒菜鍋不必洗,直接加入半鍋水煮開。
接下來這一步驟就很神奇了。聽說要這樣做,年糕才能蒸得熟。
舀數大碗生米漿放進剛才煮開水的炒菜鍋中邊攪動邊煮(開水中可以先加點鹽,味道才夠),會成為有點類似漿糊但又沒有那麼濃稠的糊,再將煮過的糊全部倒回生米漿的鍋中拌勻,這個過程中,煮好的米糊倒回生料中會結塊,就要用二個扁的勺子,我媽是用炒菜剷及飯勺,把結塊的米糊壓散開來了,這樣原有稀稀的米漿就都會變成有一點點稠稠的米糊。
這個過程很累,要有好吃的年糕,就要儘量在這個步驟把所有結塊的米糊攪均勻,至少耗時三十分鐘,彎著腰不停地重覆動作。至於要舀多少米漿煮成熟米糊再倒回生料之中,這個濃稠度控制就要經驗了,我也不會說,總之,不會濃到讓米糊堆疊起來,但也不是稀稀地像流動的水。
然後,燒上一鍋開水,鍋底放個鐵湯匙,鍋上架上蒸籠,蒸籠四角立著根中空的鐵柱好讓蒸氣透過,舖上洗乾淨濕濕的紗布,紗布上再舖一張糯米紙,再將辛苦做好的米糊拌勻炒好的鹹料,倒進蒸籠裡蒸熟。
我能幹的媽咪說,一般蒸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會熟了,但我家的年糕是至少蒸二個多小時,蒸到整個年糕「膨」起來。這期間要隨時注意水不要乾了,這時,之前放的鐵湯匙就發生功效了。在蒸的過程中,由於鍋中的水是滾的,所以鐵湯匙會一直跳動,發出輕微「答答答答」的聲響,要是聽不到聲音,表示水不夠了,就要再從蒸籠與鍋的間隙中再倒水進去,一直蒸到完成為止。
剛蒸好的鹹年糕,比較黏,無法切,嘴讒的我們會迫不及待地用湯匙挖一點起來,淋點醬油就可以吃了,綿綿軟軟,完全不用牙齒嚼,只要用口腔和舌頭壓一壓就化了。
等到涼透了,這時也不會黏刀子了,就可以切成平平整整的塊狀,放進冰箱內冷藏,再吃時切成約一公分厚的小方塊用小火煎,煎得外皮有點焦香薄脆,拌上醬油吃,那是我家初一固定的早餐,年節期間,隨時餓了,就可以煎一點當點心吃。外脆內軟,淡淡的鹹香味,百吃不膩。
下一篇:嚐鮮-楊梅和仙人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