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31 05:04:34杯子的筆記本

走入天府之國;-四川(一)成都

「天府之國」四川的省會成都位於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東部,現轄5個城區、2個郊區、8個縣,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900多萬。
国国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來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宮、孟知祥墓、朱悅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彭大將軍紀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橋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園,有以引種一百多種竹子、被稱作「竹的公園」──望江樓;裝飾、佈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舉辦「燈會」「花會」的文化公園;以飼養和繁殖大熊貓著名的成都動物園、以錦江綠化帶為背景的濱江公園和以「人和水」為主題的活水公園。這些分佈在市區和城郊的遊覽參觀點各具特色、涉獵面廣,人們在此遊覽之餘不僅可以欣賞到眾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長知識和情趣,耳目為之一新。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黃河與長江共同哺育 著這片風光奇絕的土地。從神秘幽美的九寨溝,到碧波萬頃的竹海;從風清月白的大寧河,到那跑馬溜溜的群山;樂山大佛做不到的治水業績,李冰父子早己做到了;古人慨歎的六龍回日之高標,已被西昌發射的航天衛星越過。到處是絢麗的自然風光,到處是淳美的風土人情……
国国自古詩人多入蜀。地靈人傑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從這裡杖劍遠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蘇東坡、陸放翁、張大千怕如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托孤;諸葛亮六出岐山;唐玄宗劍閣聞鈴;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悲歡,都留在這裡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字之間,留給了風雨樓台、暮鼓晨鐘……當然,到成都旅遊別忘了品嚐這裡的小吃。
国国作為我國歷史名城之一,成都的歷史猶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樣有起有落。
国国從2300年前蜀王遷都於此,漫漫千載,星移斗轉,成都有過「五大都會」、「揚一益二」的輝煌,也有過「十室九空」、「斗米數十金」的淒涼。然而,它千古不徙,遭歷劫而不衰,從容地吐納萬物,化育生機,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晉代詩 人左思曾由衷地禮讚「既崇且麗、實號成都」。不論是中國「詩仙」李白,還是「詩聖」杜甫都無限深情地謳歌過這座風姿獨具的城市。
国国成都,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寧又繁榮,既有很深的文化積澱,又有很強的商業意識的城市,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国国作為中國四川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經形成機械、電子、醫藥、冶金、化工、棉紡、食品等門類的工業體系;農業則是中國重要的糧油和農副產品基地;商業已成為中國西南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樞紐。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開放性格的城市。遠在北方開闢「絲綢之路」的紀元前,成都人就已經入雲南,經緬甸,到印度,至中亞,轉歐洲,即史稱的所謂「南絲之路」,譜寫了對外開放的歷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氣度恢宏、兼容並包的傳統,正意氣風發地走向世界。
貢嘎山風光
素有「蜀山之王」美譽的貢嘎山,海拔有7556米。它那高聳雲霄的身軀,矗立在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區,貢嘎山人跡罕至,其西南坡險峻、旖旎的風光、原始迷人的自然奇景,至今鮮為人知。
蒼莽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長著許多珍稀、奇特的景觀樹種,如:冷杉、雲杉、山核桃、野銀杏、楓樹等,為珍禽異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身之地。貢巴冰川,規格宏大,屬山谷冰川,長約11公里,冰川舌末端海拔3700米,它孕育了一條俊秀迷人的田彎河;蜿蜒於西南坡的崇山峻嶺中,全長86公里。
落差高達3500米,它又像一條白色的巨龍,以每秒44立方米的流速,終年奔騰不息,順著高山峽谷,浩浩蕩蕩奔向大渡河。在田灣河谷中,有許多色彩斑斕花紋奇異的五彩石。河谷四周的懸崖上,到處可見大瀑布和瀑布群。在田灣河畔,有四處大小不同,常年水溫在攝氏40度左右的含硫溫泉。浴身能防治皮膚病、關節炎和高血壓,真可謂「神水」。
登上海拔近5000米的姊妹山峰,縱目遠望,綿延起伏的大小雪峰,盡收眼底,翻騰不停、氣勢磅礡的貢嘎山雲海,拍打著閃著銀光的貢嘎山主峰,一輪上弦月,淡淡掛懸在主峰的山腰旁,漸漸地變黃、變橙、變紅、接著全部變成金黃,山體猶如黃金一般,這就是「日照金山」奇觀。
海螺溝
海螺溝是中國第一座冰川公園,它是貢嘎山主峰區東坡的冰蝕河谷,全長三十多公里,冰川長達十四公里,面積為十六平方公里,溝內氣候差別較大,有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不同的氣候。地質地貌,以及珍稀動物,奇特植物等等不同景觀都彙集到這方圓二百平方公里的寶地中了。
攀登冰川頂峰,一路上看不盡的冰洞,冰湖,冰門,冰梯,冰蘑菇,冰人,冰獸,真是奇妙絕倫的冰的世界。冰窟窿隨處可見,有的地方深不見底,繞溝的原始森林,方圓約有七十平方公里,不同海拔與特殊氣候條件下的奇花異樹組成了海螺溝獨有的植物王國。
海螺溝的大洋瀑布高度達1080米,寬度竟有1100米,是我國最大的冰瀑布,冰瀑布凌空飛懸,晶瑩潔白,亮光閃閃。這裡有很多珍稀動物,獮猴,腹角雉等近20種,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羚牛和野驢,這些飛禽走獸,組成了海螺溝冰川的野生動物的生活樂園。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位於成都市北郊斧頭山,佔地面積54畝,是大熊貓異地保護的重要場所。該基地現建有齊全的各種大熊貓繁育所必須的設施,有獸捨、飼料室、醫療站、大熊貓紀念館和實驗樓,還種有大熊貓食用的上萬叢竹子和灌木,該基地正在計劃擴展三千畝土地,建成模擬的大熊貓野外棲息環境的半野生放養區,為最終將大熊貓送到大自然作好準備。

康定
康定位於甘孜州東部,距離成都366公里。東與寶興、天全、瀘定、石棉縣交界,南接九龍、木裡縣,西鄰雅江縣,北靠小金、丹巴、道孚縣,面積11422.75平方公里,有藏、漢、回、彝、蒙古、苗、壯、布依、滿、瑤、白、土家、納西等多個民族聚居。康定系漢語名,因丹達山以東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
康定地處大雪山中段,境內山川縱橫,地形地貌奇特,形成絢麗多姿,融自然、人文為一體的旅遊名勝景觀,昔有十景:天都飛瀑、溫泉浴月、雙寺雲林、仙海澄波、灌頂突泉、雅加銀屏、郭達停雲、子耳樵歌、四橋雪浪、樂頂梵音。
康定城郊的跑馬山,因一曲《康定情歌》的流傳而聞名。「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為眾口傳唱,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思。跑馬山位於康定古城東南,海拔3000米,長1公里,花木叢生,風景秀美。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相傳為釋迦牟尼生日,各少數民族及漢族在這裡舉行賽馬會、轉山會等活動,盛況空前,高原古城頓成僧俗同慶的歡樂海洋。
青羊宮在市通惠門外百花潭北巖岸,為成才最大最古的道觀,初名貴羊肆唐時改為青羊宮,現在建築為重建。
宮內三清殿前有八封亭,屋簷高聳,石柱盤龍,建築精美勻稱,現存石刻呂祖像,衣紋線條,凝重有力,此外,宮內所存兩隻銅羊,每隻長0.9米,高0.6米 ,造型美觀,閃閃發光,故稱青羊。

坐落於塔子山園內淺丘頂部,該工程動工於1995年,耗資一千餘萬元,已完工開放。九天樓其命名取自詩仙李白名詩《登錦城散花樓》中「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該樓高達70米,共13層,總建築面積4千餘平方米。其中1、2層為正方形廳堂,3-10層為八面形塔狀結構,飛簷翹向天穹,11-12層由4個小方亭組合而成,頂層以一個大方亭收頂。該塔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融樓塔亭台為一體,古代建築藝術和現代民間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建築風格突出了地方特色,遠看似塔,近看似樓,造型新穎獨特,為成都市添一標誌性壯麗的園林景觀。
昭覺寺
與成都動物園僅一牆之隔,創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初名建元寺,唐宣宗時賜名昭覺。五代時前蜀皇帝王建曾將其改名為宣華苑,宋徽宗時又復名昭覺寺,明末毀於戰亂之中。清代康熙二年,當時著名高僧破山和尚發起重建,並開荒種田,植樹造林,築堤引水,修石堰長達7500米。破山和尚採取的一系列生產自救措施,終於使寺廟發展成為「川西第一叢林」。康熙皇帝曾題詩贊它「入門不見寺,十里聽松風」。千餘年來,昭覺寺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位置,高僧輩出,代不乏人。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過突出的貢獻。至今,日本和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佛教寺廟還把昭覺寺視為祖庭。著名高僧圓悟禪師所寫的《碧巖錄》與《圓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他所著《茶禪一味》傳入日本300餘年,至今還被日本茶道奉為至寶。昭覺寺在10年動亂期間遭到嚴重破壞,土地也被動物園佔去近半。它的恢復是近10多年的事情,雖然規模遠不如歷史上的輝煌歲月,但其氣派仍然可觀,終日香火鼎盛。
四川尼眾佛學院在成都近郊小鎮石羊場附近,有一座清靜幽雅、蒼翠掩映的佛教尼剎,名叫「鐵像寺」,我國佛教史上第一所專門培養女子佛教人才的高等學府就設在這裡。來這裡的學生在入學前必須落髮出家為尼,並有志獻身於佛教事業。
武侯祠
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搬進了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內,成為君臣合祀的祠廟。現今武侯祠的正門匾額上,赫然寫著「漢昭烈廟」四個大字,但民間仍呼之為武侯祠,喧賓奪主竟成了定論。
武侯祠坐北朝南,一條中軸線貫穿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武侯祠五重建築。其中,劉備殿所處位置最高,建築最為雄偉壯麗,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尊嚴。跨進漢昭烈廟大門,遊人可見前方兩側各有一高大挺拔的碑廊。西側碑廊陳列的一通明碑,遊人很少光顧。東側碑廊內那通唐碑,由唐朝著名宰相斐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名匠魯建勒石上碑,因文章、書法、鐫刻都出自名家,被後世稱之為「三絕碑」,所以遊人無不爭相一睹為快。
穿越過廳,面對高大軒敞的劉備殿,可見兩側東西廊房內各有14尊真人般大小的塑像,這就是蜀漢大臣武將廊房。東側的文臣廊房以龐統為首;西側武將廊房由趙雲領銜,陣容齊整,顯示諸葛亮治蜀時井然有序一派興旺景象。劉備殿的左右兩側配殿祭祀的是關羽和張飛。穿過劉備殿,過橋廊,即是武侯祠。祠內除塑有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像外,兩側還有其子諸葛瞻、孫諸葛尚陪祀 。
因祖孫三代「三世忠貞」,為輔佐劉備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為後人稱道。武侯祠內陳列有豐富的後人歌頌諸葛亮業績和人品的楹聯匾額,其中毛澤東同志推崇的一幅對聯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就懸掛在正殿門柱上。
沿武侯祠西側廊房前行即可進入史書上稱為「惠陵」的劉備墓地。劉備墓封土高12米,墓牆周長180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間立的「漢昭烈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據史書所記載,唐代曾「置守陵戶,四時祭祀不絕」,以後逐漸荒廢。劉備墓南側的武侯祠博物館內有三國歷史展覽和三國文物陳列。
百帝城
百帝城是說一百個皇帝同居於一個城堡,於1992年開放,座落在成都衛星城溫江公園內。1800平方米的城堡形建築,古色古香,富麗典雅,掩映於蔥籠林木之中,它融藝術與通史,欣賞性與知識性於一城,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新穎獨特的仿古旅遊建築。
當你走進百帝城,一個個龍袍高靴峨冠博帶的彩塑帝王形象,就依次展現在眼前,他們是自舜帝開始,中經夏商周以至元明清各朝代的部分帝王。在每位帝王背面的牆壁上,又彩繪著圖案,意賅言簡地、藝術地映現著他的主樓業績,使彩繪與塑像相得益彰,便於遊人認識這位帝王,瞭解有關歷史。
比如:秦始皇背後的牆壁彩繪是萬里長城、兵馬俑、焚書坑儒、阿房宮以及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義師進攻秦帝國的景象;漢武帝背後的牆壁上,則是駱駝隊遠征、蘇武牧羊的故事,這些彩繪都突出反映了各帝王生平發生過的重大事件。遊人見到彩繪,即可想到那位帝王的為人。同時,在每位帝王塑像的前面,還以《通史》、《辭海》為據,不溢美,不隱惡的簡要文字,楷書刻石,分別介紹了帝王們的業績。


成都巴蜀古跡微縮景區
於1992年6月在成都塔子山公園開放。成都巴蜀古跡微縮景區共佔地四萬多平方米,融舉世聞名文化勝跡,自然奇觀於一園,讓中外遊客一日內便可飽覽巴蜀文物勝跡之精粹。
景觀製作大量採用微縮、等比、放大等藝術手法,既有微縮的古皇城、滿城、古成都全貌,又有以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為內涵的大型石雕藝術牆,讓巴蜀先民的生活習俗、商代四川青銅器造型藝術以及李冰父子、李雄、司馬相如、卓文君、諸葛亮、杜甫、蘇三父子等歷代先賢名流得以生動再現。
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二十八星宿生肖動物石雕群像,世界之最的樂山大佛,各古之跡的焚人懸棺、陰曹地府的鬼城豐都、雄險秀幽的長江三峽等20處巴蜀微縮景區也惟妙惟肖、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