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9 13:59:40杯子的筆記本

八角亭龍鬚茶

龍鬚茶因形似「龍鬚」而得名。制體時採用絲線捆紮成一束束的茶條,故又名「束茶」。
  龍鬚茶歷史悠久。據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崇安縣令陸廷燦在《續茶經》中載述:「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水邊者為洲茶,……洲茶名色有蓮子心、白毫、紫毫、龍鬚、鳳尾……等類。」可見,龍鬚茶迄今已有近300年歷史。
  龍鬚茶產於福建省崇安和建甌兩縣,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產品質最佳這裡茶樹多種植在土壤肥沃的園地上,茶樹長勢旺盛,芽梢長而肥壯,適制龍鬚茶。
  龍鬚茶采制工藝獨特,技藝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觀別緻的工藝品。清《續茶經》中對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簡明的敘述:「摘初發之芽一旗未展者,謂之蓮子心。連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謂之鳳尾龍鬚。」每年谷雨後至立夏前,採摘新梢長達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葉為原料。採摘對應順序輕放,及時送廠加工處理。加工工藝主要有萎凋、殺青、揉捻、理條扎束、乾燥、裝箱六道工序。
萎凋:萎凋是形成龍鬚茶品質的前提。將採回的芽梢薄攤在竹蓆上,放置在室內進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進行日光萎凋後再行自然萎凋。當含水量達70%左右,葉片呈半柔軟狀態,手持茶梢基部,前端二片葉呈下垂狀態。葉面光澤消失,清香透露,即為適度,
  殺青:目的是破壞酶的活性,停止萎凋過程發生的理化變化,蒸發水分。採用手工殺青,鍋溫控制在300℃左右,每鍋投葉量700--1000克。當葉片和茶梗轉軟,折梗不斷,清香顯露。即為適度。殺青葉乘熱揉捻,揉至葉捲成條,茶汁外溢即為適度。
  理條扎束:理條和扎束是龍鬚茶獨有的工序,是龍鬚茶造形的關鍵過程。扎束技術的好壞和速度的快慢,左右著龍鬚茶的品質風格。
  具體操作是:先將經攤涼、茶汁尚未干的揉捻葉,一一理直,整齊平放在竹匾上,寬約10厘米左右,分上、下兩層,長的茶條放下層,短的放在上層,將短碎的茶梗和葉片,搓成長約2-3厘米的橢圓形的小球,夾在上下層之間,爾後兩端用紅色或綠色的絲線扎籃,用剪刀將基部修剪整齊,再將兩把合併 (單束的不合並),中間用另一色絲線紮緊。扎束時動作應迅速,以防茶汁蒸發不易粘結成形,捆紮的鬆緊 應適度,否則難以形成美觀別緻的外形。
  乾燥是炒制龍鬚茶的最後工序,也是最複雜最費時的工序。於燥得不當,烘溫掌握得不妥,都將直 接影響龍鬚茶的外形色澤、內質和乾濕均勻程度。乾燥的特點是分段進行烘焙,長時低溫烘焙,多次攤涼 回潮。全程共分初烘、再干、攤涼回潮、補火、再攤涼回潮和復火六個過程。初烘由生產廠家進行,其他幾個過程均由收購部門集中處理。
  初烘:烘溫100℃左右,每籠投葉量2000--2500克,烘時將茶束按順序分層間隔放置,翻拌時應離火 在另一空焙籠中進行。當供至六成干,茶束表面已有明顯刺手感,下烘攤涼,葉質稍轉軟,送交收購站。歷時4小時左右。 再干:收購進的龍鬚茶應立即進行再干,以防茶干度不足而變質。
  再干的原則是:低溫慢烘。烘溫60-70℃,投葉量3500克--4000克,每隔2小時翻拌一次,全程翻動20餘次、歷時二晝夜。
  攤涼回潮:目的是使茶束內的水分重新分佈,以防因表干裡濕引起的劣變,攤涼時間通常在24小時左右。
  補火和復火:均在低溫下進行,中間再經過一次 攤涼回潮過程。烘溫60--70℃,投葉量3500--4000克。通過文火慢烘達到足干的目的。龍鬚茶加工全過程歷時長達5個晝夜左右。
  裝箱外運:復火結束經攤涼即可裝箱,裝箱時茶束必須按順序排列整齊,動作要輕巧,以防碰碎茶束。每箱重19公斤,約1500--1600個茶束,裝畢外運待售。
  龍鬚茶以優異的內質、美觀別緻的外形、別具一格的風味馳名中外。歷史上主銷美國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是當地僑胞饋贈海外親友的禮品。
  龍鬚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壯直,形似「龍鬚」,色呈墨綠,烏龍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湯色橙黃,清澈明亮,經泡耐飲。

上一篇:日鑄雪芽

下一篇:茶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