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 15:36:37yeq446w4q6

藍博洲:歷史不應成政黨提款機

旺報【記者李怡芸╱台中記帳士事務所台北報導】

1991年出版的報導文學《幌馬車之歌》,將台灣50年代台共黨人的故事公諸於世;時隔25年後,作者藍博洲再將李蒼降、藍明谷、邱連球的事蹟匯成《幌馬車之歌續曲》,記錄下當時理想青年對台灣未來的思索。藍博洲表示,再以紀實方式談白色恐怖,正因為看到台灣目前的轉型正義有問題,「歷史不應被當成政黨的提款機」。

過去,台共黨人被視為台灣社會禁忌,在很長的時間裡被噤聲,而藍博洲在數十年的追索,蒐集了史料與人證後,終將這些被歲月掩埋而瘖啞的聲音得以被聽見。原本打算在《幌馬車之歌》後,開始改寫小說的藍博洲,至今仍有感於台灣的轉型正義流於片面,「只談冤假錯案,不談這些人為何加入共產黨,就還是冷戰思維,沒有站在更高的視野看歷史。」藍博洲強調,只有正視歷史,台灣社會才會有真正的是非。

被殖民 台人卻更親日

新書發表,李蒼降遺孀曾碧麗與遺腹女李黎紅、藍明谷之女藍芸若、邱連球之子邱玄治與孫兒邱沛倫均出席,異口同聲地強調,重新看這段歷史不是為了悲傷仇恨,而是為了繼續先人的犧牲努力,希望看到更和平安樂的社會。淡大中文系教授呂正惠也指出,當時的有志青年,不論是右傾或左傾,為的都是反抗日本;然而不同的教育理念之下,今日的台灣人卻更親日,不禁令人啞然失笑。

以藍明谷為例,在日本殖民當局要求「改姓名運動」最緊張的階段,他決定遠赴大陸。藍芸若說:「有感於日本人對台灣人不公不義,父親到北平並結識了鍾理和。」而熱衷文藝、崇拜魯迅的藍明谷,曾將魯迅短篇小說《故鄉》譯成日文,並希望為長期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青年,編寫普通話教材。此書在台被禁,但在大陸和日本甚受重視,認為他精確地掌握了魯迅「反帝、反封建」的「戰鬥精神」。

省籍矛盾油漆工程陽台防水被誇大

今年受邀北大人文基金擔任訪問學者,藍博洲首次講座便以「尋訪被湮滅的台灣理想主義」為題。來台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雙一指出,從《幌馬車之歌》到此次的續曲,他都看到了台灣一如當年國共內戰時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階級矛盾」,他並指出:「省籍矛盾都是後來被誇大了,白色恐怖時有那麼多台灣人救助外省人。」

在藍博洲口中,「因拍攝電影《好男好女》而被戴上紅帽子」的導演侯孝賢,致詞時也強調,這一段歷史牽涉太大「要3部電影才拍得完」,但能夠幫現在的台灣人看清現實,因此他自稱「來下訂單的,我保證把這個故事拍出來。」

地板鋪設有限公司設立5B6CCE51E649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