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Canterbury 羅馬天主教的遺跡
05/08/2007
從英格蘭東南部海邊 Whitstable 到 坎特伯里 (Canterbury) 只需 20 分鐘的車程﹐
那天三十多度的高溫﹐只可以用一個字「熱」來形容﹐豔陽高照走到一整身都是汗流夾背﹐雖然有點受不了﹐其實也還蠻享受曬一曬太陽公公放出的暖暖陽光﹐尤其在這一年裡沒幾天是夏天的英國﹗
週末走在 Canterbury 這城市﹐感覺非常舒服﹐人們悠閑的享受著週末怡人的天氣﹐還有那迷人氣派非凡的教堂建築﹐值得細細欣賞。
坎 特 伯 里 Canterbury
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進入黑暗時期,歐洲建築陷於停頓狀態,不過在黑暗時代的封建化社會,由於羅馬教宗的統治,基督教得到廣泛的傳播,從此主宰了歐洲人的思想與信仰。早期基督教建築以「大會堂」(Basilica)長方形建築樣式繼承了羅馬人的傳統。
直到10世紀社會秩序漸趨穩定,一種「仿羅馬式」的建築藝術應運而生,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厚重堅固的基礎加在拱頂工程上。這段時期不論是教堂、修道院或城堡,都具有防禦性堡壘的功能。
隨著城市運動興起,12世紀誕生的「哥德式建築」,建築物漸趨華麗,象徵著社會經濟狀況慢慢富裕了,歐洲人願意花更多錢取悅上帝。創新的工程技術結合一套新的建築語彙,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堂建築風格。
伸向無際蒼穹的尖塔,尖拱形高窗、飛樑、扶壁、彩繪玻璃、圓形玫瑰窗,都是哥德式教堂的最大特色。
歐洲歷史發展與宗教息息相關,想了解英國的歷史,就得從參訪教堂開始,特別是英格蘭東南部的坎特伯里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是中世紀羅馬天主教傳教的一大根據地,教堂內的愛德華王子之墓,則是傳奇故事上暱稱的黑色王子(Black Prince)。
坎特伯里(Canterbury)位於英格蘭東南海邊,與法國僅相隔著多佛海峽(Strait of Dover),為英格蘭重要的出入境門戶,早自西元前羅馬軍隊的入侵,或是6世紀時義大利傳教士宣揚羅馬天主教,都是以此為起點。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儘管當年英王亨利八世極力與羅馬天主教撇清關係,力倡英國國教,今日在坎特伯里大教堂還是能窺見羅馬天主教的遺跡。
在歷史上,大教堂曾接連兩次慘遭祝融肆虐,12世紀後多次修復重整,建築外觀早已不復原貌,轉變成哥德式風格,不過往地下室的聖堂走去,據說這裡是大教堂裡最古老的部分,可以發現仍存有穩重的羅馬風格。
除了細覽教堂的雄偉建築,及炫麗的彩繪玻璃,別忘了,這裡也有不少英國皇室貴族的陵墓。比較具傳奇色彩的首推愛德華王子,西元1330年出生的愛德華王子,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長子。
愛德華王子年僅16歲,就驍勇善戰,領軍立下不少戰功,更曾經與法軍交戰,活擒法國國王。因為愛德華王子在戰場上永遠一身黑色盔甲,在英國傳奇故事裡,便暱稱他是「黑色王子」。
令人感嘆的是,不管黑色王子如何地神勇,還是敵不過病魔的摧殘,正值壯年的愛德華王子來不及登基稱王,就蒙主寵召,得年46歲,在教堂內可以看見這位王子的陵墓。
文章轉貼自此﹕ 偉大建築奇蹟‧歐洲篇(二)走出黑暗,步入文藝復興之完美比例
美麗的 Canterbury 教堂
英國人夏天的 “水上活動”﹐無奇不有﹐
大家的視線忍不住停留在這 “頂著包包行走” 的女人身上﹐
她好厲害喔﹐感覺很穩內﹗﹗
炎熱的夏天﹐來一杯清新沁涼的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