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5 10:36:35楊風

決戰林圮埔(11)

這時,一直埋伏在斗六門山丘上的布農族人,發覺機會來了,從草叢裡大聲么喝而出,加入漳、泉兩族的混戰當中。頭綁五色帶,身披短背心,手拿長矛、弓箭或彎刀的布農族人,在族長一聲令下,奮勇追砍自相殘殺中的漳、泉漢人。幾個閃避不及的漢人,被驍勇善戰的布農族勇士,一刀砍下頭來。斷了頭的漢人脖子,鮮血像是噴泉一般直沖上天。布農族的勇士,提著血淋淋的頭顱,繞著混戰中的人群一週,興奮地發出呼嚧呼嚧的尖叫聲。

然而,漢人人數畢竟比布農族多出許多,因此在族長的喝令下,布農族勇士做出勝利的姿態,然後迅速竄入草叢,一溜煙消失在樹林裡。看來,他們並不想要奪回失去的土地,只想發洩奪地之恨,並且嚇阻漢人的繼續入侵。遠處傳來他們那潦亮激昂的〈報戰功〉歌聲:

Hu, hu, hu!
Hu, hu, hu!
……

漳、泉兩族的漢人,在這場戰鬥當中,雙方死傷累累,鬥志全消。泉州人因而同意退出斗六門。

對於斗六門的漳州漢人來說,同樣是漳州人的蔡宗保,是個並不陌生的常客。過去,蔡宗保曾有幾次,為斗六門的漢人,勸阻過布農族的攻擊。

蔡宗保小心翼翼跨過橫躺在地的死屍,來到族長面前,抱拳行禮說:

「我遲來了一步,否則也許可以化解這場不幸。明天我會到布農族郡社,和他們的頭目商量,請準備一些禮物。」
「什麼!殺了我們這麼多人,還送禮物!」一個斗六門的青年站到族長身旁,橫眉竪眼說。
「不得無理!」族長大聲喝斥。
「這位兄弟,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大家和平共處不是很好嗎?」蔡宗保說:
「更何況是我們漢人,搶了人家的土地。」



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日,供奉觀音菩薩的鹿港龍山寺,裡裡外外熱鬧滾滾。只見這座建於明朝永曆年間的寺廟,正殿香煙裊繞,佛龕上,正中間一尊青銅打造的觀音菩薩,慈眉善目。左右則供有境主公和註生娘娘。

一大早,天還沒有完全亮,龍山寺的三扇寺門就已打開。寺門對面的廟埕一角,搭著兩座戲台,一台叫做永藝軒,一台名為東輿轅。兩座戲台各自擂得鑼鼓喧天,唱起酬神戲來。戲台下的兒童看得目瞪口呆,一個當了父親的青年,對著正在學說話的兒子說:「軒轅,軒轅,呼唏哈!軒轅,軒轅,呼唏哈!」兒子也習著唸了起來:「軒轅,軒轅,呼唏哈!軒轅,軒轅,呼唏哈!」

廟埕一角,一棵巨大的老榕樹,垂鬚在地。麻雀和白頭翁吱吱喳喳雀躍在樹枝上。十來個鄉民,有老有少,圍繞在一塊石雕的桌子旁,興奮地么喝著。他們正在玩一種叫做鹿港特有的「葫蘆問」遊戲。

只見石桌上擺著一塊像是棋盤一樣的木板,四周畫有五顏六色的驢子、酒瓶、乞丐、雞、貓、鯉魚、老虎、葫蘆等圖案,中間則是騎著白鶴的南極仙翁。一個袒胸露背的青年,拿起骰子往桌上一丟,丟出了兩點。大伙驚叫一聲,青年把代表他的一小塊石頭,從木板上拿了起來,然後口中唸唸有詞,在木板上數著數著,最後把小石頭放在驢子正對面的圖案上。大伙見了,又是一聲歡呼。

另一方面,龍山寺後院,一群文人雅士,坐在椅子上,靜靜聆聽南管散曲〈茶薇架〉的演唱。

只見開滿粉色薔薇花的花圃旁,坐著五個人:右邊兩位老者,身穿深藍色長袍,彈弄琵琶和三弦。左邊也坐著相同打扮的兩位老者,分別吹奏洞簫和二弦。中間則坐了一位身穿紫紅色長衫,名叫寒霜的姑娘。

只見四位老者齊奏前導的曲子,接著,寒霜姑娘手拿拍板,劈啪劈啪吟了起來:

茶薇架,日弄影,鳥鵲悲春。
憶故人,來叫出斷腸聲。
看紫燕,含泥歸。
黃蜂共蝴蝶,翩翩那下飛來採花蕊?
………

「聽說寒霜姑娘是客家人。」
「確實難得!寒霜姑娘不但唱南管字正腔圓,而且還能說一口流利的福佬話呢!」
「難得,難得呀!」

兩個坐在角落的中年男人,唏唏唆唆咬著耳朵。

楊風 2007-02-12 10:40:16

霜霜:
不過寒霜姑娘可是命運坎坷喔,
妳就不同了,又有BF,又有侍衛長!

昨夜微霜 2007-02-10 00:12:16

//寒霜這個名字是由微霜變來的喔//

就說咩!算霜霜的榮幸囉,詩皇小說的女主角以霜霜為藍本。想想也高興。改天發行單行本的時候,算微霜功勞一份

楊風 2007-02-09 09:40:07

霜霜:
寒霜這個名字是由微霜變來的喔
當我寫時,也是一直想著妳呢!
妳是小說中的靈魂喔.
靜待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