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4 10:26:47楊風

我所知道的台灣同性戀佛教徒(3)



二、戒律與台灣同性戀佛教徒

其次,就第(2),有關同性戀行為是否違反戒律的問題來說,同梵精舍•梵志園的同性戀佛教徒們,一致認為戒律是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下的產物,可以隨著時空的改變,而做彈性的解釋。因此,同性戀行為並不違背戒律。
Dennis在梵志園網站的留言,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說:

過去我曾為同性性行為是否如法困惑過,但現在比較坦然,因為我個人認為戒律是人為建構而成,不是不能改變的,特別是不合理且帶有歧視意味的戒律。


如果同性戀行為不違反戒律,那麼,同性戀者是否就因此可以出家?對於這個問題,受訪的同梵精舍•梵志園的同性戀佛教徒,大都以為可以出家。但其實,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網站上,Dennis的一篇留言,曾引述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做了這樣的評論:

根據澳州佛學者Peter A. Jackson研究指出,巴利文律藏中記載,佛陀在得知僧團中有兩性人,原現男眾相反轉現女眾相後,仍同意其轉入比丘尼僧團繼續修行,並未將其逐出僧團(Vinaya, vol.1, p220)。甚至經典記載一位名為Soreyya的兩性人證得阿羅漢果位(Malalasekera, 1960, pp.1311-1312),及一位愛戀佛陀色身的比丘Vakkali,在佛陀開示諸行無常的真諦後,證得阿羅漢的故事(Malalasekera, 1960, pp.799-800)。…斯裏蘭卡南傳佛教學者A.L.DeSilva便堅持,「我們並沒有理由論斷一般同性戀者就比一般異性戀者貪著色欲或在菩提道上意志薄弱」…換句話說,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對待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標準是一樣的…。



Dennis的說明,顯然試圖以新時空的新思惟,亦即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對舊有的傳統戒律,做嶄新的詮釋。這一新思惟,基本上以為戒律是時空下的產物,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戒律必須隨著物換星移,而做適時的改變。

楊風 2007-03-21 09:54:46

穢跡蓮華:
昨天我去過貴網站,只是忘了密碼,也無從查詢,不得其門而入.只好敗興而歸了!
謝謝你來召喚我這個離群的浪子.但願還能回頭!

穢跡蓮華 2007-03-13 01:20:10

後學剛到貴寶地參訪...

亦盼彼此法緣聯繫 -- 以下網站是後學的同志佛學網站 -- 摯盼貴站有緣能來此提攜與參訪

http://www.lotus-pureland.com/discuss/index.php

感恩無涯

穢跡蓮華 -- 真意合十

海洋 2006-11-06 01:33:50

呵!還真諷刺的咧
虧你說的出口。我還不敢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