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8 16:22:46楊風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0.08打擊的一代

1960年代末的反戰浪潮,與另一個名叫「打擊一代」(又譯「披頭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美國新文學運動有關。
「打擊一代」的新文學運動,開始於二次大戰後的1940年代,由美國一批詩人、小說家所發起。他們質問:「為何短短三、四十年發生兩次大戰?」透過這一問題的質問與反省,開始有了反體制、反既有社會價值觀的想法;相反地嚮往自然和自由,反戰並愛好和平,並且有著濃厚的東方取向。他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是咖啡館和爵士音樂酒吧,以為詩作可以經由爵士等打擊音樂、歌唱等方式來朗誦。”the beats” 或 ”beatniks” (披頭族、打擊族)一詞,也因而不徑而走。
最關鍵性的一次詩作朗頌會,舉行於1955年10月7日,六位詩人在舊金山一間由車庫改裝而成的表演和展覽場所──「六藝廊」(Six Gallery),各自吟詠了詩作。其中,Allen Ginsberg 詠出下面的〈吶喊〉(Howl)的詩句:
我看到這個世代最優秀的心靈,已被瘋狂所摧毀,歇斯底里地渴望著赤躶身體,拖曳著自己,邁過黑人街,追尋那憤怒的凝視,直到黎明來臨……
這時,在場150多位聽眾深受感動,有的流淚,有的呼叫、鼓掌。而史耐德(Gary Snyder)則壓軸地吟詠了一首讚美原住民祭典的〈草莓祭〉(A Berry Feast)。
許多前衛的文學或社會運動,其實都交織在一起。嬉皮與打擊一代的混合,還有打擊一代和另一個至今仍方興未艾的運動,也同樣交織在一起;那就是「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

(200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