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2 09:59:52Sam

活泉茶館127-高音笛在哪兒?

活泉2年11月22日

●「Our Daily Bread」-高音笛在哪兒?
★約翰福音六章1-14節
  6:1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6:2 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
  6:3 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
  6:4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6:5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6:6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6:7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6:8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6:9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 ,還算甚麼呢?”
  6:10 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
  6:11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6:12 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
  6:13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6:14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
  在我們生命中的有些時刻,我們會覺得自己無足輕重,一無是處。周圍盡是才華橫溢的人,以致讓我們在那時只想退縮。所持的理由是:自己是否介入實在無關緊要。
  然而,我們忘記了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眾人,所彰顯出來的真理(約翰福音六章1-14節)我們每個人在上帝事工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
  有一次,葛士達爵士在一個大型合唱團與管弦樂團合作的預演中擔任指揮彩排到了中段的時候,喇叭高深的鳴響鼓聲隆隆,而小提琴也奏出豐富的弦律;於是那吹高音笛的樂手就喃喃自語說:「我所做的有何益處呢?我還是別吹了,反正也沒有人聽得到。」於是他只是把樂器放在嘴裏,但卻沒有吹出聲音。然而,不到片刻,指揮就大叫起來:「停下來!停下來!高音笛在哪裡?」全場最重要的人發現笛聲消失了。
  我們服事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管我們才能是大是小,要是我們沒有盡力,表演就不會完整。Richard DeHaan
▲在上帝眼中,能做好小事,就是一件大事。
*************
  今年年初上真善美進階講座時,有講到「主導性的恩賜」,給我那兩個難友測一測,他們的「憐憫人的恩賜」倒是蠻強的,這也難怪他們會強調「一味講求公義的教會,他們是沒有容身之處的。」但我也知道,容許不公義,罪便會趁機滋生。
  這實在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比較這兩種恩賜的特質:
  ☆公義:
   特徵-
      .需要表達自己:先知需要以言語表達他們的思想及觀念,特別是牽涉到是非的時候。
      .很快能看透人:先知對所見所聞,習慣很快的下斷語。他們也常在別人發言之前,表達己見。
      .對不誠實很敏感:先知對人或事物的表裏不一有驚人的洞察力。對於任何形式的虛謊或不誠實,他們的反應都是極為嚴厲的。
      .切慕公義:先知容易與犯罪的人斷絕關係,以伸張公義,並使他引以為戒。
      .公開承認自己的過錯:先知不掩飾自己的失敗,並希望別人也是如此。
      .全心全意的投入:先知一旦委身於某事,就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在他們委身的事上,他們對各種情況及機會的反應相當迅速。
      .忠於真理,而非群眾:先知忠於真理,即使必須與人斷絕關係亦在所不惜。
      .甘願為義受逼迫:先知為了持守真理或是為了秉公行義,會毫不遲疑地為主受苦。
      .詳細說明真理時極具說服力:先知在詳細說明是非的事上,特別具有條理分明的能力。
    誤用-
      .揭發卻末挽回:先知最關心的乃是停止罪惡的散播,因此常使他只注重揭發罪人,卻不設法挽回他,結果就通不過屬靈的測驗了(參閱加拉太書6:1)。然而先知以為暴露罪是挽回的第一步。
      .遽下斷語:先知往往僅根據少數幾件已知事實就下結論。一旦匆促下了結論之後,先知常會尋找肯定他看法的佐證。這種行為會使他對「被告人」的言語及行為斷章取義,以證明自己的觀點。
      .對罪人反應嚴厲:先知看到罪惡時,往往會強烈地當眾指責,使得別人看來,好像「太過份」了。揭露罪惡之後,先知常會期待即刻的悔改,絲毫不顧自己的指責是否出於愛心,或是否完全正確。他誇張罪惡的動機是為了促使當事人悔改。
      .不易赦免人:對作先知的而言,很難區分罪行與罪人。因此,他常以同樣激烈的方式拒絕罪行與罪人。那些聽到他刺耳話語的人會把他的斥責當作是長篇洩怒、激烈的演說。
      .定自己的罪:先知對他人嚴厲審判的方式也是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他們趨向極端地自責,並在失敗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鹵莽衝動:因為先知有遽下決定的傾向,他可能非常衝動,並在兩個極端之間猶疑不定。
      .與失敗的人隔絕:先知一旦看到或聽到不對的事情,便覺得有責任指出錯誤來。他們想不到要問一問:「這是誰的責任?我是否掌握了所有的事實?此時我應否採取行動?」
      .在指責時缺乏技巧:不論對象是誰,先知喜歡直接糾正他人,使人難以接受。
      .停留在消極的事上:先知常會把每件事分為兩類--對或錯。一旦他們對某人或某事有了定見,這個判斷就深植腦海。他們也常常覺得必須要說服別人來同意他們對此人或此事的看法。
  ☆憐憫人
   特徵-
      .對朋友忠誠:憐憫人者會對朋友顯出忠誠,甚至對攻擊他朋友的人也予以強烈的反擊。
      .需要深摯的友誼:憐憫人者本身的特質就是需要親密的友誼。不過,這些友誼必須有雙方的委身,並常常經過不斷的確認。
      .同情心靈受傷的人:憐憫的恩賜能使有此恩賜的人察覺出誰是受傷的人,並分擔他們的痛苦。有憐憫恩賜的人不僅能感受到他人的傷痛,也能感到全盤系列的情緒。
      .根據利益來做決定:擁有憐憫恩賜的人因為不想開罪他人,比較不易嚴厲堅持立場。因此,憐憫人者必須看到:若他不果斷,就會造成更多的痛苦與傷感情。
      .對所愛之人的感覺非常敏銳:憐憫人者有能力辨察真愛。因此,從那些沒有流露真摯之情的人身上,他們受到的傷害更深刻、也更頻繁。
      .吸引在痛苦中的人:有憐憫恩賜的人能深刻瞭解那些經歷心靈或感情痛苦的人。這種敏銳的感受使得那些在苦痛中的人想接近他,並信任他。
      .盼能挪除痛苦:勸化者會試著幫人從傷痛中找到益處,而憐憫人者則會試著挪除痛苦的來源。約翰一書的信息是要基督徒不再彼此傷害、相互仇恨 (參閱約翰一書3:11,15)。
      .根據親密度來衡量接納度:憐憫人者常需要親密度來重新肯定對方的接納。這種親密度包括豐沛的團契時間。
      .被先知型的人所吸引:有人說異性相吸,對主導性恩賜而言,確實如此。有憐憫恩賜的人往往被有先知恩賜的人所吸引。
   誤用-
      .為人打抱不平:憐憫人者很容易同情弱者,為他打抱不平,特別受傷者是他的朋友時。在安慰對方之前,應先請先知查出受傷的原因,請勸化者指出當事人合宜的反應步驟。
      .佔有慾強:對於親密友誼彼此委身的深刻需要可能導致憐憫人者想要獨佔他人的時間及注意力。若某個友誼教他失望,他通常在新的友誼上有更大的需求。
      .容忍罪惡:倘若憐憫人者缺乏屬靈分辨的能力,不明白人們為何受苦,就有可能對於那些直接因著違反神的道德法則而受苦的人,寄予同情、鼓勵。有憐憫恩賜的人可以透過具有其他屬靈恩賜之人的觀點來學習明辨的能力。
      .無法嚴厲:憐憫人者處於領導的地位,他會趨向於逃避採取應有的懲治行動。結果該受懲戒的人無法被帶到悔改的地步,使得先知對他的領導不以為然,也使其他憐憫人者遷怒於先知。
      .靠情感而非理性:因為憐憫人者有非常敏銳的感覺,他們往往會依據情感而非原則做決定。他們主觀的推理很容易使他們排斥那些他們認為太過嚴厲的聖經教訓。
      .虧負:憐憫人者有吸引異性的趨向。這種吸引力來自於憐憫者是一個敏銳、善體人意及用心的聽眾。憐憫人者在與異性任何的交往中,都必須考慮到這項因素。
      .對神的目的不以為然:勸化者視苦難為領受更多恩典及靈命成長的一種途徑。而憐憫人者不像勸化者,對於神竟會容許好人受苦的想法,頗不以為然。憐憫人者除非能維持正確的觀點,否則很容易會對神心生苦毒。
      .對人不夠尊重:憐憫人者在友誼中要求與對方形影不離,他可能沒考慮到還有別人需要這個人的時間及注意。
      .不與感覺遲鈍的人來往:憐憫人者常能很快認出那些在言行上顯出對他人感覺漠不關心的人,因而對他們起反感。但是憐憫人者往往沒有去幫助這些感覺遲鈍的人,反而趨向於對他們關起心門,與他們不相往來。
************
 ▲太25:40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25:45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
  我覺得還是互相體諒,各自克服自己的盲點吧!至於應做的事,就馬上自己去做,而不用批評別人為什麼不做。
  聖經裏耶穌的十二門徒當中,彼得的「主導性恩賜」──先知恩賜很明顯,然而在他在寫彼得前書時,我們很驚訝的發現他竟提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樣的論點(註1),這完全不像他的風格!如果你讀了使徒行傳第五章,你就可以了解彼得對罪的恨惡了(註2)。
  真善美生活講座的講員提出這樣的論點:我們都是上帝手中「未完成」的工作(註3),所以不論對自己或者對別人,都請多多忍耐包涵──仍在施工中。
**************
註1:
 ▲彼得前書第四章
  4:7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4:8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4:9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4: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 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註2:
 ▲使徒行傳第五章
  5:8 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
  5:9 彼得說:“你們為甚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5:10 婦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少年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
註3:
 ▲以賽亞書64:8 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
 ▲以弗所書2:1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