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2 12:32:45margaret

米勒與豆豆先生

photo: 米勒 《拾穗》

看到這個標題應該會產生疑問吧,米勒和那位怪怪諧星怎麼會扯上關係?的確,這兩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只不過是我在看「米勒畫展」的前幾天,剛好在電視上看了《豆豆秀》這部有點舊的影片。

豆豆先生誤打誤撞被人認為是一位藝術博士,委託人請他介紹一幅慈善捐贈的名畫,畫作裡的人物是一位神情莊嚴的母親。豆豆先生這個闖禍專家,當然又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最糟的是把名畫弄髒了!他想盡辦法去汙(過程實在很爆笑),後來終於想出了一個妙計,複製了這幅畫,然後貼在原作上,讓事情完美解決。

photo:豆豆先生與魏斯勒的《母親》

以前我對豆豆先生不熟的時候,只知道他是一個諧星,直到看了他演的一些電影,才覺得他是個很有才華、肢體語言豐富的演員,拍的電影雖然笑笑鬧鬧,也是有想法的。這部片子不禁讓人思考藝術作品的價值究竟是什麼,那些收藏者以天文數字買下真跡,所獲得的藝術感動就會比較多嗎?而片中買下真跡的收藏者,他買的真跡表面卻是假的,真的藏在底下,那收藏者買的到底算真跡還是假貨?

我在歷史博物館看到米勒的「真跡」,但是上面蓋著玻璃,這樣算是看到真跡嗎?我不禁自問。我的家裡掛著一幅《拾穗》的複製品,我發現原作的顏色比較淡,也沒那麼黃,這就是其中的差別,如果還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就是:我看到「真跡」了!有一點點興奮。

說起這次的米勒畫展,參觀人數應該又創新記錄了吧!他的《拾穗》、《晚禱》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不用多言,即使不懂藝術的人也會被畫作傳遞的氣氛所感動,只是,隨著盛名而來的就是人潮和錢潮,擁擠的展場使我有置身士林夜市的感覺,幾乎沒有辦法好好地看一幅畫,這種大拜拜式的展覽,我就當作朝聖,因為實在是機會難得。而它的周邊商品聽說賣破一億,聯合報系和中國信託應該賺翻了。

為了看這次展覽,我一共跑了五次台北,第一次買了票,排隊時卻下起大雷雨,只好放棄;第二次看隊伍排很長就算了;第三次隊伍更長,排到植物園裡了;第四次忘記帶票;第五次也是隊伍最長的一次,終於不得已勇敢的給他排下去,不然就要撤展了。老公說這種感覺像賣股票,我則想到小女孩撿石頭的故事。

排隊花了兩個多小時,看展覽花不到半小時,看完展覽,我們很壞心的想看看排隊的人排到哪,一看之下大驚失色,竟然快排到植物園另一個出入口,快到小南門捷運站了!應該要排四個小時吧!以後如果還有類似的展覽,一定要趕頭香,因為越到後面人反而越多啊!

本日歌曲:陳奕迅《不要說話》
本日菜單:豌豆洋蔥炒牛肉、炒空心菜、豆腐味增湯

天婦羅 2008-09-29 16:08:40

Orson很推薦這個團
http://tw.youtube.com/watch?v=LrrGKR8Xii4
真的蠻屌的
他真是個搖滾好青年
我則都在聽這團
http://tw.youtube.com/watch?v=MUF-IlF1UW0
很明顯是歐巴桑垂涎一堆男人的胴體

版主回應
的確都很好聽b
有好聽的歡迎好康逗相報
2008-09-29 19:45:28
大ㄟ 2008-09-09 11:34:54

說實話,
我還蠻喜歡被豆豆先生改造後的《母親》
實在太好笑了

版主回應
我也很喜歡 2008-09-29 19:46:22
天婦羅 2008-09-07 14:57:45


妳看到真跡的過程好曲折唷!
不過能親眼看到每冊美術課本必選的經典,
一定覺得很感動
還有願意排那麼長的隊伍去看畫的群眾,
真高興臺灣人還是願意親近藝術

不過看到原作的感覺也往往發現原來原作這麼”小”或”不起眼”
我去看孟克的”吶喊”時
在美術館轉了很多圈,問了管理員才找到
原來原作只有四開大左右
經典常常給人bigger than life的感覺
藝人也是一樣
常常看到藝人本人覺得”怎麼小小一尊”
是我們在家看的螢幕都太大了嗎???

版主回應
我如果看到四開大的”吶喊”
應該也會有點失望^^
2008-09-29 19: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