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5 11:52:30飛
與自我的艷遇
我一直以為自己可以像年輕時,無憂。
儘管年輕時,因為不擅于處理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而撞得滿身傷痕。偶爾回想,這種碰撞,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卻漸漸馴服了體內那頭躁動的獸。
那時候的無憂,是可以趴在床上沒日沒夜地閱讀,發一些浪漫的愛情夢想,然後跟朋友相約十年後去環遊世界,當時才不過十六。那時候的我有個小小的預感,總覺得自己會往外走,走得遠遠的,好像三毛那樣,可以去到沙漠那麼遠。
我常跟朋友說,新疆、烏魯木齊、火焰山是我的夢土。我終其一生非去不可的地方。初中時看過一部電影,描述一個從火焰山到城鎮的少年鼓手的故事,這少年敲得一手很好的手鼓,手指非常有力。早上的時候,他駕著驢車,把葡萄載回家,在一間陰暗的房間一串串掛起來。
然後,看到屋子的主人捧著一大盤的青葡萄請客,而且火焰山的名字在《西遊記》裡讀過,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爾後,我又在報章上讀到有關烏魯木齊的介紹,說那個地方雖是塊沙漠,卻有豐富的地下水源,所以種出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別大特別美味。
心中昇起了一股欲望,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到這個地方去。去看古城,去吃美味的哈密瓜和葡萄。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從沙漠頂滾到底下去。就好像電影中的少年們一樣。
如今記起這個期許,胸臆中還燃燒著愉悅。彷彿一回想起這個對自己的承諾,我就回到年輕時迷戀著某種可能性的自己。煞有一種自由自在,隨手就可得的感覺,而我明天就可以踏上那塊土地。
誠然,這種想像是叫人愉悅的。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感染這種叫人迷醉的嚮往。但一想到要落實這個計劃,就好像從天掉下來一樣。
也不是說這個計劃沒有落實的可能,是有可能的。當一切只剩下錢和時間的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只是我感到疑惑,我到時會不會發現,烏魯木齊又或者火焰山並沒有我想像般迷人?又或者哈密瓜和葡萄並沒有我想像中美味?
當我擁有了如此美好的想像時,我是否還需要真正去那裡?我當然不是悲觀派的,只是覺得,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觀賞到某個地方的景色,我們還需要去那個地方嗎?去到那個地方之後,再用自己的數碼相機拍下一些跟我們所看到的照片一樣的景色嗎?
儘管年輕時,因為不擅于處理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而撞得滿身傷痕。偶爾回想,這種碰撞,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卻漸漸馴服了體內那頭躁動的獸。
那時候的無憂,是可以趴在床上沒日沒夜地閱讀,發一些浪漫的愛情夢想,然後跟朋友相約十年後去環遊世界,當時才不過十六。那時候的我有個小小的預感,總覺得自己會往外走,走得遠遠的,好像三毛那樣,可以去到沙漠那麼遠。
我常跟朋友說,新疆、烏魯木齊、火焰山是我的夢土。我終其一生非去不可的地方。初中時看過一部電影,描述一個從火焰山到城鎮的少年鼓手的故事,這少年敲得一手很好的手鼓,手指非常有力。早上的時候,他駕著驢車,把葡萄載回家,在一間陰暗的房間一串串掛起來。
然後,看到屋子的主人捧著一大盤的青葡萄請客,而且火焰山的名字在《西遊記》裡讀過,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爾後,我又在報章上讀到有關烏魯木齊的介紹,說那個地方雖是塊沙漠,卻有豐富的地下水源,所以種出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別大特別美味。
心中昇起了一股欲望,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到這個地方去。去看古城,去吃美味的哈密瓜和葡萄。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從沙漠頂滾到底下去。就好像電影中的少年們一樣。
如今記起這個期許,胸臆中還燃燒著愉悅。彷彿一回想起這個對自己的承諾,我就回到年輕時迷戀著某種可能性的自己。煞有一種自由自在,隨手就可得的感覺,而我明天就可以踏上那塊土地。
誠然,這種想像是叫人愉悅的。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感染這種叫人迷醉的嚮往。但一想到要落實這個計劃,就好像從天掉下來一樣。
也不是說這個計劃沒有落實的可能,是有可能的。當一切只剩下錢和時間的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只是我感到疑惑,我到時會不會發現,烏魯木齊又或者火焰山並沒有我想像般迷人?又或者哈密瓜和葡萄並沒有我想像中美味?
當我擁有了如此美好的想像時,我是否還需要真正去那裡?我當然不是悲觀派的,只是覺得,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觀賞到某個地方的景色,我們還需要去那個地方嗎?去到那個地方之後,再用自己的數碼相機拍下一些跟我們所看到的照片一樣的景色嗎?
我們會不會被影像迷醉而去一個地方,最後卻對那個地方感到失望呢?我記得自己去維也納的百水村(Hundertwasser House)時,感到了些許失望,到處都是遊客,然後著名的百水村公寓外牆上不規則的現代性繪畫和色彩,退色了,有一種落魄。要上個廁所也要付錢,因為那是現代藝術的廁所,所以要進去使用就必須付錢。
我雖然欣賞這種人其實可以住在藝術品之中的概念,但是這也未免過火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真的喜歡百水先生(Friedrich Hundertwasser)的創作概念,他認為現代建築的平整是違反自然的。以前的土地都是凹凸不平的,因此他把這種概念引進他設計的建築物裡。他設計的建築物土地都是不平的,地上雖然舖了不同顏色的馬賽克,但是某些地方卻特別隆起來。他設計的焚化爐建築物,從火車上看去,像座金光閃閃的宮殿。
這樣娓娓說來,我似乎已經解答了自己的問題。我其實不那麼在乎失望與否的問題,我真正關心的是,我去那個地方的時候感受到甚麼,即便是失望,我也可以從中取走一些東西。
又或者我其實真正喜歡的是,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進入自己的孤獨,同時也狂歡著。那種相互交織的感受,那麼深刻,又恍忽。
出走,或許就是一場與自我的艷遇。去到一份陌生,你知道自己可以如何嶄新地對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事物。那份曾讓自己麻木的生活,也因一份暫時而開脫出來。那份暫時,可以讓這段生活沒有負擔,沒有責任,包括對自己。
又或者我只是想要再度擁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就好像我年輕時候衷心地盼望那樣。無憂。
我雖然欣賞這種人其實可以住在藝術品之中的概念,但是這也未免過火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真的喜歡百水先生(Friedrich Hundertwasser)的創作概念,他認為現代建築的平整是違反自然的。以前的土地都是凹凸不平的,因此他把這種概念引進他設計的建築物裡。他設計的建築物土地都是不平的,地上雖然舖了不同顏色的馬賽克,但是某些地方卻特別隆起來。他設計的焚化爐建築物,從火車上看去,像座金光閃閃的宮殿。
這樣娓娓說來,我似乎已經解答了自己的問題。我其實不那麼在乎失望與否的問題,我真正關心的是,我去那個地方的時候感受到甚麼,即便是失望,我也可以從中取走一些東西。
又或者我其實真正喜歡的是,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進入自己的孤獨,同時也狂歡著。那種相互交織的感受,那麼深刻,又恍忽。
出走,或許就是一場與自我的艷遇。去到一份陌生,你知道自己可以如何嶄新地對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事物。那份曾讓自己麻木的生活,也因一份暫時而開脫出來。那份暫時,可以讓這段生活沒有負擔,沒有責任,包括對自己。
又或者我只是想要再度擁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就好像我年輕時候衷心地盼望那樣。無憂。
飛
2007-11-29 12:31:48
Taz,
我想你誤解我的意思了。不是說改變了就不能去,而是希望趁這些地方的精髓完全被破壞之前,去一趟,至少可以目睹到那個地方的精髓。
譬如說,我去布拉格時,雖然還是覺得布拉格很美麗,但是對老布拉格來說,那布拉格已經與以前不一樣了,商人都在販賣著布拉格,但是曾經讓這座城市吸引游客前來的事物,卻逐漸消失了。
有時候我常常會陷入這樣的矛盾中,前往某個地方的自己也是一個游客,但是卻在譴責旅游破壞了某個地方的美麗。當一個地方的外貌隨著旅游或其他因素而破壞時,我能夠做的就是趁沒有變得更壞之前去看看。
當然作為一個游客,我也認為需要恪守一些規則,不要去胡亂破壞某個社會的特質。我完全排斥給錢討錢的小孩。我們這樣做,並沒有幫助到他們,反而在做著一些破壞。
taz
2007-11-28 17:41:04
“有些地方的改變很快,我們要趁人把這些地方改變時去一趟,至少一趟”
突然觉得这样说好奇怪。
改變了就不能去了嗎。
沒改變,去了,可能也會覺得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所以,改不改變好象也無所謂了。
重點在於自己的心有沒有改變。
十八歲想去的地方,到廿八或者卅八歲時終于成行后,一定會覺得是錯過了什麽,所以看到的沒有想象中的浪漫美麗。也或者,可能,是會看到比自己期待更不錯的風景。但我想:那樣的驚喜,不會太多。人的改變,比較厲害。
大概我越來越不喜歡旅行
如我之前說的“自己的心變了”
再美的風景也沒有家的踏實感覺
也不會想在改變前去看那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