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1 11:47:50飛
異鄉客的解說者
今年,無意中在二手書店淘到美籍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 (Jhumpa Lahiri) 的《疾病的解說者》(The Interpreter of Maladies),作者的首本短篇小說集,1999年出版,2000年便榮獲了普立茲小說獎。
讀後,小說人物在心裡停留了許久。許久。
書內的9篇短篇小說,通篇簡潔的文字,行文間富有女性的細膩和婉約,敘述了一則又一則印度人在異鄉的生活故事,他們面臨的生活困局、文化衝擊、身分認同、鄉愁等。
表面讀來,這些故事圍繞在印度人在異鄉的生活,細嚼之後,發現書中叫我動容的是那形形色色的女性們。譬如說,在〈暫時的事〉中那個孩子誕生後即死掉的母親;那個在〈真正的守門人〉中那個穿著紗里,並將鎖匙綁在紗里末端的Boori Ma;那個在〈性感〉中,因為誤讀戀人的話而成為第三者的女孩;那個在〈當比札達先生來用餐的時候〉中對比札達先生經常來家,居住在一塊土地,心裡系著的確實另外一塊土地的人和事感到好奇的小女孩……。
這些女性的面貌,除了交織出一張移民者的地圖之外,也顯示了不同階段、不同狀況的女性在面對生活時所表現出的許多面相。她們所面對的狀況,有時候是來自她們的身分──印度人、移民者、女性;有時候是來自她們身為一個人所必須面對的,譬如說,軟弱、背叛、忠誠、孤獨……。
鄉愁是一尾魚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森太太的家〉,敘述的是一個隨丈夫來到美國生活的印度女人,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以及無處不在的鄉愁。故事以森太太照顧的小孩來書寫,後來我細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安排。小孩到森太太家所感到的陌生,是一種文化的陌生感。
讀者從這份陌生感中,走入了森太太因身處異鄉所感到的陌生和不安,進而將其陌生和鄉愁襯托得更大。森太太生長的村子靠海,平日三餐總離不開魚。來到美國,為了吃魚,森太太會央丈夫載她去魚市場買整尾魚,而不是切好的魚塊。她一直都沒有學會開車。
與其說森太太吃魚是習慣使然,不如說是因為鄉愁,遠離家人和原有的生活之後渴望緊緊捉著的甚麼。一如她用來削洋蔥、茄子等蔬菜的小刀,村里的婦女都有一把,每逢村里有宴席,大家就會帶著刀子到那人的家幫忙洗切。
森太太說,只要有人發生甚麼事,很快地,整個村子里的人都會知道;在美國,就算她吶喊求救也不會有人聽到。
他們知道的事
我也喜歡書本開端的〈暫時的事〉,說的是一對夫婦因為孩子在誕生時去世了,情感開始出現了無法縫補的裂痕,彼此迴避。有一天電力公司要進行修理工作,必須連續幾天在晚上7點後切斷電源供應。
夫婦倆在電源中斷後,開始每日向彼此說出一個秘密。在黑暗之中,兩人開始溝通,也重拾回一點親密感。原以為兩人可以重拾往昔,沒想到最後一天時,妻子告訴丈夫,她已找到公寓要搬出去住。孩子死後,妻子一直不想知道孩子的性別。但是,她並不知道遲到醫院的丈夫,還是見過他們早夭的孩子。
最後,丈夫這個秘密說了出來,然後“兩人終於為他們知道的事情一起坐著痛哭”。
讀完這篇小說時,被文字中淡淡的感覺,莫名地吸引著,我喜歡作者鋪陳的細節,從小處寫,一些似有若無的愁緒,一種竭力迴避的傷痛。
小說讀完了,移民者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只要有移民潮,還會不斷地循環下去。不過,我想這些故事已經找到了一個解說者。
作者簡介
1967年,裘帕拉希莉生於英國倫敦,並在美國羅德島長大。現局紐約市。拉希莉畢業自波斯頓大學的創意寫作課程並憑著文藝復興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她自7歲起便開始跟同學一起寫故事。
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疾病解說者》出版后,囊括了美國許多小說獎。首部長篇小說《同名人》(The Namesake)是拉希莉獲獎後花費3年時間完成,寫的是一個印度移民家庭去到美國建立新生活的故事。
讀後,小說人物在心裡停留了許久。許久。
書內的9篇短篇小說,通篇簡潔的文字,行文間富有女性的細膩和婉約,敘述了一則又一則印度人在異鄉的生活故事,他們面臨的生活困局、文化衝擊、身分認同、鄉愁等。
表面讀來,這些故事圍繞在印度人在異鄉的生活,細嚼之後,發現書中叫我動容的是那形形色色的女性們。譬如說,在〈暫時的事〉中那個孩子誕生後即死掉的母親;那個在〈真正的守門人〉中那個穿著紗里,並將鎖匙綁在紗里末端的Boori Ma;那個在〈性感〉中,因為誤讀戀人的話而成為第三者的女孩;那個在〈當比札達先生來用餐的時候〉中對比札達先生經常來家,居住在一塊土地,心裡系著的確實另外一塊土地的人和事感到好奇的小女孩……。
這些女性的面貌,除了交織出一張移民者的地圖之外,也顯示了不同階段、不同狀況的女性在面對生活時所表現出的許多面相。她們所面對的狀況,有時候是來自她們的身分──印度人、移民者、女性;有時候是來自她們身為一個人所必須面對的,譬如說,軟弱、背叛、忠誠、孤獨……。
鄉愁是一尾魚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森太太的家〉,敘述的是一個隨丈夫來到美國生活的印度女人,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以及無處不在的鄉愁。故事以森太太照顧的小孩來書寫,後來我細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安排。小孩到森太太家所感到的陌生,是一種文化的陌生感。
讀者從這份陌生感中,走入了森太太因身處異鄉所感到的陌生和不安,進而將其陌生和鄉愁襯托得更大。森太太生長的村子靠海,平日三餐總離不開魚。來到美國,為了吃魚,森太太會央丈夫載她去魚市場買整尾魚,而不是切好的魚塊。她一直都沒有學會開車。
與其說森太太吃魚是習慣使然,不如說是因為鄉愁,遠離家人和原有的生活之後渴望緊緊捉著的甚麼。一如她用來削洋蔥、茄子等蔬菜的小刀,村里的婦女都有一把,每逢村里有宴席,大家就會帶著刀子到那人的家幫忙洗切。
森太太說,只要有人發生甚麼事,很快地,整個村子里的人都會知道;在美國,就算她吶喊求救也不會有人聽到。
他們知道的事
我也喜歡書本開端的〈暫時的事〉,說的是一對夫婦因為孩子在誕生時去世了,情感開始出現了無法縫補的裂痕,彼此迴避。有一天電力公司要進行修理工作,必須連續幾天在晚上7點後切斷電源供應。
夫婦倆在電源中斷後,開始每日向彼此說出一個秘密。在黑暗之中,兩人開始溝通,也重拾回一點親密感。原以為兩人可以重拾往昔,沒想到最後一天時,妻子告訴丈夫,她已找到公寓要搬出去住。孩子死後,妻子一直不想知道孩子的性別。但是,她並不知道遲到醫院的丈夫,還是見過他們早夭的孩子。
最後,丈夫這個秘密說了出來,然後“兩人終於為他們知道的事情一起坐著痛哭”。
讀完這篇小說時,被文字中淡淡的感覺,莫名地吸引著,我喜歡作者鋪陳的細節,從小處寫,一些似有若無的愁緒,一種竭力迴避的傷痛。
小說讀完了,移民者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只要有移民潮,還會不斷地循環下去。不過,我想這些故事已經找到了一個解說者。
作者簡介
1967年,裘帕拉希莉生於英國倫敦,並在美國羅德島長大。現局紐約市。拉希莉畢業自波斯頓大學的創意寫作課程並憑著文藝復興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她自7歲起便開始跟同學一起寫故事。
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疾病解說者》出版后,囊括了美國許多小說獎。首部長篇小說《同名人》(The Namesake)是拉希莉獲獎後花費3年時間完成,寫的是一個印度移民家庭去到美國建立新生活的故事。
阿佐
2006-09-14 14:04:22
什么時候才愿意借出來啊? ^ ^
不然你哪天逛二手書局再看到幫我買本好了
你有時間看嗎?
我真的有看到,只是不知道你要不要。
而且,也不曉得你會不會喜歡
又擔心你會因為我介紹而期望太高
結果失望
因為,我也看過有人認為這書里的小說寫得太一般性,
就像許多印裔作家賣弄文化衝突、印度文化的異國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