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林道東線步道3.3K維護紀錄 2017-4-9
大鹿林道東線步道3.3K維護紀錄 2017-4-9
節氣【清明】,霧社櫻開盡,堇菜盛放的季節。工作事項:
一、 環境描述:
大鹿林道東線由觀霧至馬達拉溪全長20公里,海拔高度約兩千公尺,早年因伐木需求而開鑿,部分路段與日治時期鹿場迴越道相重疊,一直是攀登大霸尖山的重要道路。近幾年來大鹿林道受颱風影響,路況不佳,已禁止一般車輛進入,重新定位成一條適合健行的自然步道。
然而道路會隨著自然、時間、和天候等等因素而出現各種積水、坍方、樹木倒塌、路面凹陷等等狀況,如果能藉由志工定期的巡查,及時以手工具進行維護,不但能保持林道良好的路況品質,還可以營造出適合更多動植物棲息的環境。
此次服勤主要進行大鹿林道3.3K排水不良改善,該路段長約30公尺,上邊坡山壁常年滴水,又有一處山溝有較大水流,水流無法有效排進橫向排水溝,導致此路段路面凹陷潮濕積水泥濘。
改善工項施作重點在進行擋水及排水,導引水流滲入地下或由導水溝流向下邊坡,成果包含:
(1) 施作縱向導水溝20公尺、導通4公尺長橫向地下排水涵管,橫向導流溝1處。
(2) 山溝水流下方以閒置花崗石施作擋水牆3公尺長、疏通4公尺長橫向排水溝。
(3) 積水泥濘地處理約3公尺x2.5公尺
共費時:3小時(4月9日,08:30~11:30)
二、使用工具:
畚箕4個、小鋤6支、十字鎬1支、圓鍬3支、窄鋤3支、撬棒1支、大槌3支、手鋸1支、搬運網袋3個、工作手套
三、 工作內容:
(1) 施作縱向導水溝20公尺、導通4公尺長橫向地下排水涵管,橫向導流溝1處。
(1-1) 將山壁下方路緣花崗岩挖起重整成為縱向導水溝,路緣整地並種植植物,總長度約20公尺,收集並導引上邊坡岩壁滴水,不讓水流在步道上漫流。
施作過程中發現地下橫向排水涵管,導引水流由涵管排出步道下邊坡溪谷。
↑ 最初積水情形 (2016, 11,12) |
↑ 2月初步挖掘縱向導水溝(2017,2,12) |
|
|
↑挖掘路緣花崗岩塊 | ↑ 清理砂石加大排水截面。 |
↑重整花崗岩、斜放固定成為水溝壁。 | ↑重整花崗岩塊,持續疏通導水溝。 |
↑重整花崗岩塊,持續重整路緣。 |
↑重整花崗岩塊。 |
↑重整邊坡後種植植物。 |
↑施作縱向導水溝20公尺完成圖 |
(1-2) 施作縱向導水溝過程中發現水流往地下滲漏,挖掘後發現路面下方有橫向導水涵管,但溪谷側涵管出口被土石掩埋不通,經挖掘清理土石導通涵管,讓水流順利流出涵管排往溪谷。
↑ 挖掘涵管出口掩埋土石 | ↑ 導通涵管出口讓水流出。 |
↑出水口放置石塊防止沖刷。 | ↑ 導通地下橫向排水涵管完成圖。 |
(1-3) 清理原有導流木前方土石,成為攔截水流、排向溪谷的導流溝。
↑最初路面積水情形 (2016, 11,12) |
↑清理原有導流木前方土石。 |
↑清理原有導流木前方土石。 |
↑完成4公尺橫向導流溝1處。 |
(2) 在山溝水流下方以閒置花崗石施作擋水牆3公尺長、疏通4公尺長橫向排水溝。
(2-1) 山壁較大水流下方周圍路面以閒置花崗岩堆疊擋水牆,阻擋水流外溢路面,導引流進橫向排水溝。
↑最初山壁水流處 (2016, 11,12) | ↑施作前,山壁水流下方濕滑。 |
↑山壁水流下方路面周圍施作擋水牆。 | ↑ 合力搬運花崗岩塊。 |
↑合力以花崗岩堆疊施作擋水牆。 | ↑花崗岩塊擋水牆讓水不流向路面。 |
↑橫向排水溝另一側的擋水牆。 |
↑ 山壁水流下方擋水牆施作完成。 |
↑橫向排水溝鐵柵沉積物堆積阻塞。 | ↑清理鐵柵阻塞的沉積物。 |
↑將鐵柵撬起清理堆積物。 |
↑橫向排水溝推積物清理完圖。 |
(3) 積水泥濘地處理。
↑積水泥濘(2016,11,12)。 |
↑開挖下邊坡利於排水並取得砂石。 |
↑去除淤泥並重整路面。 |
↑以土石填補凹坑並重整路面。 |
↑下邊坡開挖出的排水口。 |
↑積水泥濘改善後。 |
心得及建議:
(1) 地下涵管內部依然堆積許多土石,須追蹤觀察涵管能否繼續維持排水通暢。
執行人員:彭文禮 陳盛燮 蕭芳照 王清和 藍梁文 賴能力 林芳騰 谷達智 孟琬瑜 施能謙 張純芳 李金柱 盧建彤 陳理德 陳彥臻 陳亭瑀
紀錄及攝影:陳理德 孟琬瑜
延伸閱讀:觀霧工作假期 學習小語 106-4-8~9
四月上旬大鹿林道東線的手作步道工作,通過了五六月梅雨鋒面豐沛雨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