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騎行.花東單車.軌跡 106-1-20~23
節氣[大寒]於我,始終有著特殊意義,一是小瑀魚出生於[大寒]、夜子時,一是過了[大寒],通常一年當中最嚴寒的一段時間就接近尾聲,深具否極泰來的象徵意義。
往年,我們幾乎都在學期結束後的[大寒]前後安排一趟小旅行,或前往東部,或感受離島淡季質樸的生活況味。今年家有國中生,生活節奏難免囿限於學校活動作息,隱隱然隨之緊湊;愈是接近期末,愈能夠感受對於一趟遠行的需要,也因此加深了遠離固定軌道的期盼。
106/1/20
[大寒]。孩子們寒假的第一天。
清晨四時五十分,鬧鐘響起,阿德和我先起床收拾,將昨日準備好的衣服什物塞進中背包,再將小咕嚕和小瑀魚喚醒。五點五十分,我們已在晦暗未明的天色中離家,前往不遠處的台鐵新莊站。搭乘六家線、轉乘高鐵,再從台北車站搭乘八點鐘的自強號前往花蓮。
這是我們家第二回從花蓮騎到台東,上一回是一年前,霸王級寒流來襲、全台多處飄雪的那幾日。當阿德向孩子們宣布,這一次單車行的路線安排全程騎行花東縱谷時,孩子們第一關切的問題是:這次還會走玉長公路、過玉長隧道嗎?第二關切的問題是,會住在安通泡溫泉嗎?第三關切的問題是,還會住在那間面對著大海、清晨可以走小路去海邊玩的民宿嗎?當他們得到的答案是這次不走玉長公路時,竟然是非常失望的呢。原來,孩子們期待辛苦上坡的經歷之後,一路下坡的快樂與甜美,也有給自己多一點挑戰的勇氣。
早晨十時半,我們已領了單車,將背包裡的衣物平均塞進四輛單車的車袋,戴好頭盔,調整了座椅,準備出發。今年妹妹的身高接近145公分,已可騎輪徑較大、跟小咕嚕和我的車身差不多高的單車,我相信今年的單車行將更順利。
一開始沿著大馬路往山脈的方向騎,而後轉往南,沿著與山脈平行的方向,離開市區。
雲層壓得很低,低到看不見山的稜線,僅見山腹。難免擔心遇雨。還好冷氣團尚未到臨,並未像去年那般,出發時就已飄雨。
P_20170120_124708午餐後 在微微細雨中.jpg
今日並未在吉安勾留,一路南騎,進壽豐,停在志學車站附近午餐。
午後離開壽豐不久,開始感覺到細如牛毛的雨絲,想來是鋒面迫近所致,然氣溫適宜。
進鳳林後,我們決定暫停在路邊一家賣冰淇淋的小店,點了熱甜湯當下午點心。最後一日從台東乘火車北上的路途回想時,我們一致認為是四天當中最可口的甜點。
雖然氣溫並未如去年遇上霸王級寒流那般嚴寒,卻仍像是騎給寒流追趕似的,越騎越覺得寒冷。終於,在進入萬榮前,我們讓綿密的細雨追上了,雨勢持續轉大。此後,雨水便一路籠罩著我們,進出林田山,直至暮色緩緩沈降的馬太鞍濕地。路旁收割後的水稻田外圍一圈,自然生長的薏苡正結實累累,白的灰的黑的,天成的灰階石紋,是繽紛的花花世界裡,罕有的雅致。
去年我們在雨中,飛濺了一臉、一背、兩褲管泥水,騎抵萬榮。小瑀魚的單車高度最低,也最泥濘。為此,即使飢腸轆轆站在萬榮有名的豬腳店窗外,她也不好意思進去用餐。今年從林田山出來,我們共享了一小份熱騰騰的豬腳,才再跨上單車,點開車尾燈,繼續往光復南行。
IMG_0687 林田山森林鐵路火車頭.JPG IMG_0693雨中離開林田山.JPG
天色漸暗了。終於在經過一座長橋之後,抵光復馬太鞍。路過去年落腳的民宿,開車前燈,繼續前行,右轉、陡下坡,進入群樹夾道的曲折小路。在昏沉暮色、細雨和蛙鳴聲中,循著指標來到與欣綠農園相鄰的石頭屋民宿。民宿主人朱大哥先招呼我們在池畔屋安頓單車和行李,並為我們點了一條烤魚。
在欣綠農園的餐廳用晚餐。
來到馬太鞍,就不能夠錯過野菜料理,除了烤吳郭魚,我們點了海菠菜、百頁家常豆腐、長命百歲(炒牧草心)、八寶野菜湯。但我覺得最難忘的滋味卻是用農園自製的手工豆腐乳拌紫米飯。欣綠的晚餐也是孩子們異口同聲最難忘的一頓晚餐。
晚餐後,仍有微微雨絲籠罩,由朱大哥帶領認識夜間的馬太鞍濕地,循木棧道步行前往湧泉。
暗夜的馬太鞍,似被妥善安置在一團化不開的墨色中,也讓隱藏在暗夜的各種聲音充滿:溪流聲、蛙鳴聲、蟲子的嘶鳴、泉水聲、領角鴞的叫聲...。肢體疲勞後的夢境也是。
106/1/21
第二日清晨放晴,天空清朗明淨,陽光暖烘烘照拂、遍灑濕地。早起的我們先下到溪石上看魚,再循著昨夜的木棧道行走於濕地之上。幾度遇見翠鳥停在池畔樹枝上;我們的出現,也不時讓趁著清晨覓食的白腹秧雞與紅冠水雞家族受到驚嚇而走避;幾隻花嘴鴨棲息於荷花池中;晨光裡,枯槁的荷葉連同倒影,展現著有趣又迷人的姿態。
我們採集了一些樹上熟的樹豆豆莢,阿德想帶回去播種,小瑀魚直說想念起樹豆排骨湯的美味。
IMG_0704馬太鞍是一處盆狀低窪地,除了鄰近溪流,並有多處湧泉補充.JPG
P_20170121_065351欣綠農園.jpg
P_20170121_071820晨光裡,枯槁的荷葉連同倒影,展現著有趣又迷人的姿態.jpg
IMG_0705巴拉告模型.JPG IMG_0710以檳榔葉鞘製作的湯碗湯勺等食器.JPG
IMG_0711以流水沖洗的海菠菜和帕吉魯葉
臨著濕地用完早餐,孩子們再循著木棧道走去湧泉,小瑀魚想起去年曾為濕地的每一處水域分別取了「水草街」、「大苹街」等「街名」,並且寫了一首小詩(印象中,我抄在一本筆記本中)。小咕嚕在湧泉的石塊間發現幾隻溪蝦,兄妹倆為了溪蝦而在湧泉多勾留了一會兒。直到阿德提醒我們該出發了。一邊整理,一邊收拾行李裝進車袋,出發之前,才發現阿德的車前輪不知何時洩了氣,趕緊拆卸更換內胎。
我們在清晨時分下到溪邊觀看巴拉告中的溪魚,在溪中跳石前進。
孩子們特別喜愛湧泉,即便寒流來襲,泉水始終維持著宜人的水溫。
離開馬太鞍,行至瑞穗富源,即轉入瑞北-富源自行車道,以避開台九線的揚塵與喧囂。這段自行車道原是舊花東線鐵道,我們最喜愛行經馬蘭鉤溪鐵橋前後的這一段路。抵瑞穗車站附近,在全家人(特別是小瑀魚)念念不忘的涂媽媽肉粽和綠茶肉圓吃午餐。我喜愛北部粽配四神湯,肉圓加滷味和一盤嫩嫩的燙油菜花。
IMG_0770瑞穗自行車道,行經馬蘭鉤溪鐵橋.JPG
離開瑞穗市區,再次偏離省道台九線,轉入貼著海岸山脈下的193縣道。行走193縣道,得以從較高的視角俯瞰著縱谷的縱橫阡陌,以及左手邊海岸山脈方向不時出現的美景。黃澄澄的油菜花田,綠油油的秧田,有些田地殘留著收割後從稻子頭冒出的再生稻,有些田地正讓耕耘機翻著土、後頭跟著一群八哥和鷺鷥,有些則已翻過土注滿了水等待插秧,只有少數田地已整齊插上秧苗...。而193縣道的路邊,仍留有許多耕耘機遺留的「腳印」。
我們在春日派出所與織羅部落作短暫的停留。電影「看見台灣」中田間的大腳印畫面,拍攝地點就是在玉里織羅部落的稻田。屬於阿美族的織羅部落推出各種有機種植的「會跳舞的米」(舞米)與葛鬱金產品。翻出織羅部落的報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句話:「不管什麼米都是用手感受,同時感謝蒼天、父母與大地。」「因為作農就是對天、對地、對人做一個交代,是一種責任。」
IMG_0781 193縣道瑞穗大橋(秀姑巒溪).JPG
IMG_0792 193縣道稻田.JPG
騎193縣道直至玉里樂合,先進民宿安頓行李,再跨上鐵馬循玉里環鎮自行車道探訪神社。
對於玉里神社片片斷斷的認識,來自於卓樂和玉里居住十餘年的哥哥的口述,以及他帶著學生進行地方人文史蹟探索專題,留下的網頁。當時,他曾多次騎著單車到鎮上踏尋鳥居、參拜道遺跡,以及幾乎埋沒在民宅水塔和鐵皮屋頂間的表忠碑。然而我和阿德多次造訪玉里,住在哥哥家,卻始終與神社緣慳一面。如今玉里神社已為縣定古蹟,標示在玉里鎮的摺頁地圖中,入口處有清楚的解說牌示。雖然參拜道與鳥居兩側緊鄰民宅的夾集,舊時的石燈籠字跡曾遭刻意塗抹,上到高處的本殿與拜殿均已破壞傾毀,僅餘瓦礫,我仍慶幸至少它終能以現今的面貌被保留,為那段殖民歷史的始末留下一些記憶,而不是被掩蓋或逐漸淹沒。
IMG_0800 玉里神社解說牌.JPG IMG_0802 玉里神社入口鳥居.JPG
IMG_0806 玉里神社第二鳥居.JPG IMG_0810玉里神社參拜道.JPG
IMG_0812玉里神社本殿及拜殿遺跡.JPG IMG_0816玉里神社本殿及拜殿解說牌.JPG
IMG_0822玉里神社表忠碑.JPG
玉里鎮上有一間利用已百年歷史的日據時代警察宿舍空間營業的咖啡館「巧遇103」,門前有一株古老、粗壯、挺拔大樹。可惜我們造訪時因咖啡館近日人事變動而暫時歇業中,只能在庭廡與戶外空間感受日式庭園的氛圍,想像百年來的歷史流變。
IMG_0828使用日式警察宿舍空間的巧遇103.JPG
我們從傍晚前進入玉里鎮上覓食,好好地享用點心與晚餐。
來過玉里少說二十次,卻因為每次都叨擾哥哥嫂嫂下廚招待,反倒對玉里的小吃感到陌生。這是首次品嘗名聞遐邇的「橋頭臭豆腐」:排得長長的隊伍,等待著炸得酥酥脆脆、不斷從高溫油鍋中撈起的臭豆腐,配上冰冰脆脆的白蘿蔔絲與泡菜,竟格外美味。到玉里一定要吃玉里麵,上一回竟已是超過十年前。原在街道間尋找橋頭冰,但剛好休息中,我們就隨便找了一家吃燒仙草和冰品。
離開市鎮,返回位於樂合大馬路旁的金萱花民宿歇息。
106/1/22
單車騎行第三天。
早餐前,我們先從大馬路轉入自行車道入口,循著玉富自行車道騎過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的斷層,吐納著清晨格外清新的空氣,直至昔日花東線鐵路的安通車站折返。
P_20170122_070749清晨 從玉富自行車道看玉里的水田.jpg
P_20170122_071739玉富自行車道.jpg
IMG_0835玉富自行車道歐亞板塊交界地標 IMG_0837玉富自行車道安通車站月台.JPG
今日雲層轉厚,變天,天空微雨。
仍先循著玉富自行車道南行。沿途見愈來愈多水田正在插秧與整地,翻土的耕耘機後頭,跟著許多抓蟲吃的白鷺鷥與八哥。
至台鐵舊花東線的東里車站,進入東里鎮,尋訪西拉雅平埔族的公廨與邱家古厝。(推薦給對於歷史、族群文化與舊建築有興趣的讀者,很值得造訪。)
此後,轉而靠著中央山脈一側,穿行著玉里長良,卓溪鄉卓楓、古風、崙天部落,接回富里。
在古風部落附近,有一位皮膚黝黑的年輕司機,開著一台上頭寫著「布農」二字的中型貨車,看見努力踩著單車踏板上坡的小瑀魚,鳴了幾聲喇叭,並且大聲對我們喊著加油。
回到富里,沿著省道台9線縱谷公路續行,卻在台9線南行進入池上時,震懾於自卑南溪囗長驅直入縱谷的落山風。
IMG_0845玉富自行車道東里車站月台.JPG IMG_0853東里邱家古厝.JPG
P_20170122_120540東里的油菜花田.jpg
IMG_0870長良的稻田正在插秧,一位布農族的長輩以傳統揹籃背著秧苗下田.JPG
午後,先轉入大坡國小與大坡池,沿途探看池上斷層活動留下的多處痕跡。(推薦給對地質、地理有興趣的讀者,很值得造訪。)
此後,便沿貼著海岸山脈一側南行的197縣道,一路上行,不時得以俯瞰縱谷。爬升至振興部落下滑,直至接回縱谷公路台9線,抵關山。
從親水公園一側進入關山,風勢依然強勁呼嘯著。東籬房民宿的主人表示,從池上到關山,縱谷冬季也有落山風,或許亦可與新竹的九降風匹敵。
IMG_0881跨越大坡溪的花東縣界橋.JPG IMG_0883池上一處大波斯菊花田.JPG
IMG_0888池上斷層通過大坡國小,留下多處斷層活動的痕跡.JPG
P_20170122_142623因池上斷層通過而變形的民宅.jpg
IMG_0907座落於池上斷層上的住屋,也留有斷層活動的痕跡.JPG
IMG_0922 台東197縣道,爬升路段比花蓮193縣道陡。但孩子們覺得跟騎玉長公路一樣,辛苦得很值得。
安頓好行李,我們再騎車轉往鎮上覓食。牽著單車一趟進出,民宿的狗已認得我們,叫聲與初見面時不同,並且會對著我們搖尾巴,夜晚還會幫我們顧單車。
鎮上晚餐後,我們順道買了熱騰騰的燒仙草回到民宿。
晚餐時的一位小吃店老闆見我們騎著單車來,談到他對於夜間騎車的單車騎士的一些想法。
他覺得,單車旅行者通常經濟能力還不錯,才會以騎單車為休閒旅遊。他在開小吃店之前,是開貨車載魚為業,時常需要在夜晚至凌晨間行駛高雄-台東、屏東-台東間蜿蜒的山道,有時在山路上下坡時遇見開著燈夜騎山路的單車騎士,覺得十分危險,很容易讓以開車維持家計的貨車司機們煞車閃避不及而發生意外。
第四日,因顧慮午後北返的火車時間,清晨即自關山啟程。
南行見關山、鹿野的水田均已插秧。
進入鹿野,循叉路騎入舊台9縣武陵綠色隧道,於此,與日治時代明野橋、武陵部落相遇,並邂逅永安社區。
永安社區為第一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組得到特優獎肯定的社區,騎著單車經過,能隱約感受社區營造上的用心。我們在一間舊屋改裝的誠實商店停留,感受著社區的純樸民風,以及各種二手商品捐贈者分享的心。
IMG_0953 舊台線武陵的明野橋.JPG IMG_0956 明野橋.JPG
IMG_0966 鹿野武陵綠色隧道.JPG
離開鹿野南行,進入延平鄉鸞山部落,鸞山國小的操場正進行著一場棒球賽。我在一本書上讀到,鸞山部落原為居住在海拔一兩千公尺的中央山脈內本鹿地區的布農族,日據時代才遭殖民者強制遷村至海岸山脈南端海拔兩三百公尺的都蘭山西側山麓。近年以森林博物館聞名。期待下一回來,能夠造訪森林博物館。
進入卑南鄉時,阿德帶我們從台9線過橋往新良濕地,繞到溪邊,以較近的距離拍攝過往只從火車上遠眺的卑南利吉月世界。途經幾處小水塘,成群雁鴨飛掠。
IMG_0991 月世界.JPG
就在快要進入台東市前,我發現不管我怎麼換檔、努力踩踏,我的速度都快不起來,很快就被在最後押隊的小咕嚕追過去。原來後輪不知何時被刺破,停在路旁請阿德幫我拆下後輪更換內胎。
IMG_1039 換輪胎.JPG
經過初鹿,遇上一段長上坡,兩組單車騎乘者以拖車載著小小孩進行單車旅行。
IMG_1046 幼兒拖車環島車隊.JPG
進入卑南市區,又是一條長長的綠色隧道,我們停在鄰近卑南遺址公園與火車站的南王里吃午餐。南王部落又名普悠瑪部落,原是卑南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部落。我們因為台鐵行駛普悠瑪號列車而對這個名詞耳熟能詳,卻在踏上南王的此時,才讓這個名詞與土地有了真實的連結。
午餐後還剩餘一些時間,我們便造訪了卑南遺址公園,參觀戶外的考古現場與月形石柱。
從月形石柱附近的遺址公園出口,前往火車站還單車。
IMG_1058 進入卑南市區的綠色隧道.JPG
IMG_1071 卑南遺址公園考古現場.JPG
IMG_1081 卑南遺址公園月形石柱.JPG
此行的第二日和第三日對我而言,存有另一份特別的感覺。
是因為這幾年,我們在一年當中就有好幾個月吃著來自花東縱谷玉里、富里地區的農田生產的稻米;而就在前幾天,我們才用此地的在來米粉製做了全家人讚不絕口的蘿蔔糕。
我們正以雙腳週而復始的踩踏、以單車的輪徑與圓周,身體力行地丈量著糧食生產地的土地。雖然縱谷公路少說走過十餘次,我們卻很少意識到自己與產地實質而密切的關連;我們在旅途中遇見了觸動心弦的鄉間風景,卻是生產者依循時序的耕耘所創造的食物地景與真實生活,並且,支持了城市的發展。
此行如有生出甚麼特別的感想,或許是在騎行的過程,我覺得腦海不時閃現一位研究所同學的論文題目,是研究單車騎乘者的自然關連性。
我個人覺得,在單車旅行的過程所感受到的自然關連性,似乎較為薄弱,遠不及山行;或許是騎行過程景物的流動太迅速,而我卻需要時間,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投以充分的關切與凝視。或許,那也是一種「心的距離」。如果,在騎行過程曾經感受與自然的關連,那必定是在旅途中的某地,有足夠的時間停駐、浸潤、觀察與感受,拉近了「心的距離」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