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1 00:37:21玉山薄雪草

流動的軌跡 花東鐵馬行 105-1-23~26 之三

 
第三天  105.1.25. 安通--玉長隧道--長濱--東河--金樽 


昨夜到今晨是這次超級寒流來襲最冷的時候。
昨晚新聞報導許多低海拔地區都飄雪了,賞雪不見得要上中高海拔等待。小咕嚕小瑀魚直說好可惜,其實他們幾年都在山上看過雪也玩過雪了。

天氣終於轉為乾冷,沒有雨了,地面積水很少,也不會再噴濺著積水或泥漿。我和小咕嚕、小瑀魚將前兩天溼了又乾、乾了又濕,還準備繼續穿下去的襪子和長褲捲起收著,換上新的長褲和襪子。

從安通沿著台30出發,在海岸山脈中迂迴著,一路上坡,海拔逐漸攀升,縹緲山氣與葉落盡淨的櫸木,訴說著山的靈氣。半路上,我們已將風雨衣、頭巾都脫去了。
哥哥突然打了電話給我,問我是否看得見積雪的玉山與新康山?然而,遠方雲朵仍低,雖然近山盡皆露臉,遠山仍然埋沒雲中。
97年玉長公路上看新康山與玉山主峰、東峰

一路上坡至玉長隧道,還不覺得寒冷。然而,出了隧道,我們重新套上風雨衣,準備往長濱一路下坡,才發現氣溫仍低、寒風刺骨,越接近海邊益發嚴寒。小咕嚕停下來重新拉上風衣的拉鍊,而我則將頭巾重新蒙上口鼻與臉頰。

我們在抵達長濱之前,於路途一處長濱單車休憩點稍事歇息。一位剛從長濱上行的單車騎士跟我們打招呼,聽他的口音,是一位大陸人。他說,獨自一人從上海來台灣單車環島,從墾丁方向騎來台東,天氣還好,怕的是海邊的風。他很訝異妹妹年紀這麼小也能夠騎長程。他一天要騎八十公里,打算在今日天黑趕到光復,於是短暫停留便互道珍重。
阿德望著他的背影,心有所感地說:如果來到台灣旅行的大陸人,都能夠像他這樣用最簡樸、貼近土地的方式旅行,而不是抱持著到此一遊心態的大量觀光客,讓台灣的旅遊資源和品質被稀釋、惡化,其實也是很不錯的。

朝著台11線一路下滑,隨著高度下降,遠方的海岸線也逐漸浮現。海面上天氣並不好,海水的顏色顯得不可親;適逢漲潮,風浪極大,潮線很高。回首海岸山脈,群山縹緲,而面海的山坡上,猶有一階階映著天光的水梯田。
接上台11現的小地名叫做寧埔,附近是寧埔溪的出海口,也是前幾年我們來到玉里哥哥嫂嫂家必定造訪、勾留許久的海岸。然而,在今日的強風長浪之中,寧埔溪成了一條沒口河。我們望著白花花的浪頭,深知此時無法下達沙灘。
我們沿著海岸公路繼續北行,尋找上一回(好幾年前)用餐的小店,它卻在門口掛著一張今日歇業的牌子。海面上吹來的風好冷,前兩日的衣著,已無法抵擋逼人的寒氣,此時的我,只想盡快找一處避風之處用餐。前行不久,我們抵達烏石鼻午餐(好巧,長濱有一處烏石鼻跟東澳烏石鼻同名),我們坐在一張臨著海景的桌子,享用著脆脆的海藻、青菜、魚湯、蝦子和豆腐。

離開烏石鼻不久,就進入成功鎮。
我們因浪花中出現的點點身影,短暫地停在宜灣,一群不畏寒的衝浪者趴在衝浪板上,等待著下一個浪頭的到來,乘著浪、在衝浪板上站起來。為了那能夠站立著的短短幾分鐘,他們願意在冰冷的海水中長久等待。

路面是漸漸地乾了,陸續有些徒步行走東海岸的人迎面而來。

我們也順著一條小路進入石雨傘,短暫停留。
石雨傘是一塊突出如雨傘的岩石,也是一處有著黑色礁石為天然屏障的小漁港。今天的風浪特別強,浪花不斷撲上堤岸似的黑色礁石,激起萬千白色水花。

進入成功之後,視野裡的植物開始有了不同,棕櫚樹、海棗、椰子樹...的樹形,已逐漸取代了我們過往熟知的植物身影。我們循著一條單車小徑,進入八嗡嗡自行車道,它其實是昔日緊貼著海岸線的舊台11線改成的單車道,海棗、林投更是這條臨海道路風景的主角。部落裡的屋子都面向著海,看來至少有數十年歷史,許多房子可能已有一段時間無人居住;這條路是如此地靠近海,我想,當颱風來襲時,部落的人恐怕都得撤離。

車行至成功都歷,許多水田都已插秧,遠比在193縣道上看到的還多。路邊時見一片片紅藜田,紫紅的、黃的、橙的、綠的...顏色遠比我們在新豐幫忙疏苗時所見的紅藜還要鮮豔。

此後進入東河,我們在東河街上買了食物當晚餐,繼續往南抵達金樽,一間沒有圍籬、門前面向著海的歐式民宿--霖園海景別莊。女主人和一隻友善的狗很親切地招呼我們。打開房間的門,落地窗外隔著台11公路,就是海。咕瑀說,這三天的民宿,他們最喜歡這一間,真正有家的感覺,不是在經營旅館。我和阿德將車袋裡的行李一一拿進房間,將前一日的泳衣和毛巾晾起。而這也是脫下球鞋時,唯一感覺鞋是乾的一晚。

我們在民宿的庭院中漫遊著,也走出民宿。主人的房子裡面放著一張很古老的繪圖的桌子,阿德說,他大學時代曾經使用過那樣的桌子,但現在已不多見。後來聽說,民宿的整個格局、從庭園到建築、室內設計,都出自女主人之手,所以,那張繪圖桌就是她以前工做的桌子吧。

剛入夜時,公路上的車聲是讓我們聽不見海的。於是,我借了一本書「海岸山脈中的瑞士人」窩在床上閱讀。待人為的聲音逐漸沉寂,海浪的拍岸聲,終於能夠穿過公路、穿過窗帘,進入民宿的房間裡。
那是一本相當深刻的書。不僅記錄或報導著從年輕時就來到台灣東部傳教、無私奉獻大半生的瑞士神父,也是作者自身關於性別議題、信仰的掙扎,省思與成長。雖然我未及在離開民宿將全書看完,卻深深認同一個個人的成長故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