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17影像敘事課堂札記【想飛的十五歲:第一個沒有基測的夏天】
關於3/17的影像敘事【想飛的十五歲:第一個沒有基測的夏天】(天下雜誌),
這六個孩子的故事,勾起我回想自己好久以前的國中生活。
至少超過了二十年,台灣的升學體制雖然有些許改變,
但是教育的價值並沒有變得更多元。
父母的緊張、老師的緊張,遠勝過孩子。
沒有基測之後,學生們的壓力並沒有減輕多少,
這對於身體已經長得跟爸媽一樣高,但是心裡還是孩子的國中生來說,真是沉重。
每一段故事,都讓我的淚水在眼眶不住打轉,只是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
想到我哥哥家裡的國中生、也想到將在幾年之後讀國中的自己的孩子。
在考試的制度下,學習的內容被窄化為只剩考試與分數,與真實的生活、社會的關聯,
是被壓縮、被斬斷的,也缺乏其他生活經驗的探索。
有的孩子決定進補習班接受填鴨、面對、迎戰。
有的孩子拒絕補習,卻仍承受來自父母關注與鞭策。
音樂班學生的故事,就好像我國中同學的故事,
國三的時候,我們班轉來兩位原來就讀音樂班而且成績很好的同學,
因為受不了學科加術科的雙方壓力,最後在國三才選擇轉入我們班。
而另外一位同學在我們班待了一個暑假,最後仍決定留在音樂班,
她在聯考完選填志願的時候,決定放棄音樂班,
跟我們一起填普通高中,成為我們的高中同學。
音樂班的孩子即使術科再有天分,仍必須面對學科,就像楊照所說的,
每一個學科都不能放棄的情況下,讓孩子變成庸才。
有兩個孩子從社會參與中看見自己是社會的一部分,
看見自己的力量與貢獻,以及生出對於未來的想像。
只有一位在東部偏鄉的孩子,一直得到「適性發展」,學習與生活從未發生斷裂,
走的不是由父母親築好的渠道,反而讓他有往外飛的動力。
影像敘事的拍攝手法,讓故事可由多人共同敘說,
雖然因為時間的限制,能敘說的時間不是很長,
然而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聲音、眼神與肢體語言,確實有直接的力量,
能夠比一大段的文字書寫,透露更多現象與訊息。
然而透過剪接以及旁白精煉的詮釋,也很重要,
能夠更趨近達成對一個研究主題深入探究的目的。
只是影像的場景變化也很快,不像文字可以回過頭反覆咀嚼、品味再三,
因此剪接、段落標題如何下,
如何搭配精煉的旁白,讓研究者與敘說者的意見表達完整,
在影像敘事中是很重要的吧。
後記 (104-10-2):
為了趕赴一個半月後的重要時間點,我翻開一年半前修敘事研究時的札記,發現了這篇,忘記是否已分享過...
與一年半前相較,此刻再跳躍著讀過那些文獻與總是熬夜寫下的課堂札記,突然許多當初不甚明白的懵懂,都變得清晰了。
而原來不是很了解的呂格爾現象學,也輪廓浮現,變得略微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