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4 15:35:02玉山薄雪草

中央山脈上的藍眼睛:嘉明湖 104-7-23~25

第一次去嘉明湖已將近二十年前,那時的向陽山屋還只是一座鐵皮工寮。湖水倒影著天空的蔚藍,直嘉明湖,就像一枚躺在大地上的藍眼睛。
之後再去是十五年前了,九二一地震的隔年,和朋友去走中央山脈南二段。不巧遇上了颱風外圍環流擦邊而過,豪雨不歇。嘉明湖過而不入,一行人在風雨中直奔拉庫音溪溪底。
十幾年間,許多路程的細節都淡忘了,只剩那枚清澈的藍色眼睛,仍偶爾在夢裡的中央山脈上眨眼。

十餘年來,或許因為嘉明湖和南橫三星、南一、南二段一樣,登山口都在南橫公路上,車程太過遙遠,而南橫公路近年的路況不穩定,它始終像一個帶著點距離,難以靠近的夢。

去年十一月,阿德因參與手作步道進階課程的機緣來到向陽,實作地點就在嘉明湖登山步道的幾段沖蝕溝。後來討論今年暑假的大山之行時,嘉明湖就成為阿德考慮的選項之一。

去一趟嘉明湖,最麻煩的仍是交通。暑假期間往花東的火車票不易訂,再加上南橫施工開放時段的限制。最後安排在非假日,由火車票的時間決定行程。



22日一早,阿德先翻出背包、指北針和十幾年前南二段的等高線地圖(他總是保存著那些古董似的地圖,不仰賴GPS喔),便忙進忙出地著手著食物的準備;我則摺疊清點著孩子們的保暖衣物、風雨衣,才從中海拔(觀霧)下山兩天,又開始整理著上高山的行囊

近幾年每回翻出那些超過二十年、十年、到新近增添的登山裝備,就像隨時間之流帶上岸的遠近沖積,總讓我跌撞於各個明暗深淺不一的回憶甬道。當然,不會再像96年打開塵封已久的帳篷,帶九個月大的小瑀魚、三歲半的小咕嚕上山露營的那次,像解除了記憶寶盒的封印般泫然欲淚。


走近
廚房時,我在流理台看到一株茂盛的「牽牛花」,不明所以的愣了一下。原來是阿德排列了大大小小的鍋子,把洗淨的地瓜葉攤開,就著廚房天窗瀉落的陽光晾乾。

我們即將啟程,從東部往山脈去。

午後接了咕嚕瑀魚兄妹,阿德和我想辦法將打包完畢的大背包塞在機車前的腳踏板,各自載著兩兄妹和中背包前往火車站。台鐵六家線--高鐵--台鐵東部幹線,嘉明湖原來就是這樣遙遠、不容易親近的,需要用漫漫車程去領會。十幾年前去嘉明湖,往往將車程安排在夜間,包車上搖晃著不安穩的一覺醒來,已是隔日凌晨。

而這一次,我們看著火車行經三貂嶺隧道穿越雪山山脈,遙望浮露在海面上的龜山島,太平洋甩著白花花的裙襬漫舞,以及花東縱谷平原上映照著海岸山脈倒影、剛插完秧的水田。

天色剛剛轉暗的時候,普悠瑪號抵達關山。民宿老闆邱大哥已在火車站前等候。
是夜,落腳在「拉馬達星星」的部落--「下馬」。
夜間山裡有燈光的地方,都會成為昆蟲群集之處,小咕嚕仔細檢視著民宿裡外的每一個角落,發現在下馬遇見兩點鋸是如此尋常。
夜空雖有雲朵盤據,星斗卻未缺席。
新武呂溪水嘈切潺流,伴著窗外如水的蟲聲嘶鳴,黃嘴角鴞則為協奏曲打著節拍。




23日。阿德在天剛矇矇亮的清晨起身,我們重新打包整理行裝,將不帶上山的衣物寄放民宿。

送我們前往向陽的路程,邱大哥說起布農族的命名,年輕時行走山林的狩獵經驗,退伍後曾經有過的發掘日人寶藏的夢想,以及退休後仍喜愛到山裡遊走、在路途中發現有趣的事物。

在向陽森林遊樂區門口暫別邱大哥,我們朝向中央山脈的山嶺前去。

剛開始行走在森林遊樂區的舊林道,穿越著一片優美和諧的二葉松林。
小瑀魚在林下草叢間發現一捲已經有點乾燥、會動的黃鼠狼排遺,用樹枝撥開排遺,發現一隻小小的糞金龜;而另一處草叢,則出現一隻腹部渾圓的梭德氏母蛙。

「阿那那都阿~噢」林道上方,突然傳來一陣渾厚的呼喊。不久即遇上一位揹負著重物下山的布農族嚮導。我突然有些明白,他正在通知山下的族人,他已經下山,快要回來了。

陽光將前去的景物浮凸或陷落,分割成片片不規則碎塊,還灑散了一地的光影。有一段路,甚至讓人感覺恍若置身於雪山黑森林。


DSCF5878向陽森林遊樂區的二葉松林.JPG



IMG_7245 松景步道.JPG

登山口位於小山澗形成的瀑布旁,走過橫跨溪流的小橋,山徑變窄、並一路上行。
我不時受到風拂過松林弄出的濤聲吸引,停駐在上坡的半途聆聽。


IMG_7275 松濤步道頂 登山口.JPG

隨著山徑逐漸爬升,二葉松林又逐漸被蒼勁的鐵杉林所取代,前去的路也漸漸地轉向一條深邃的溪谷。溪谷裡盡是
挺拔的巨樹,雲杉與鐵杉各自以深淺不同的色塊交錯,織就了一面翡翠畫屏。

溪谷的水聲愈來愈響亮,陡峭的溪谷經過幾處斷差形成的小瀑布,趕上了步道,在我們前方以一處清流交會。

我覺得自己無法用精確的語言文字形容這條溪流帶給我的驚喜,它清澈、盈潔,雀躍於山間,娓娓傳唱著屬於自己的古調。倒木與亂石則適度刻畫、深描了她的野性。午前的陽光自林間滲落,跳躍在盈盈一水間。

向陽山屋就在小溪的上方,雖然早已從林間看見屋頂通訊用的天線,然而我的視線卻始終很難離開小溪。


DSCF5911鐵杉與雲杉的森林.JPG


IMG_7307 向陽山屋下方的小溪 它瑩透、潔碧,深得我們的喜愛,我們將多出來的半天時間大半留給這條小溪,於是稱它「爽爽溪」.JPG

向陽山屋坐落於記憶中向陽鐵皮工寮的位置,面向鐵杉林夾岸的溪谷,方才的小溪就是從山屋後方右側的林間湧流,一路採集著森林的故事,編織成它獨特的曲調。

午後,與我們差不多時間抵達的隊伍稍事歇息後,紛紛繼續上行,往位於向陽山山腹的避難山屋前去。讓寬敞的山屋,顯得有些空盪與冷清。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有乾淨水源、廚房、廁所,對於登山者而言實屬難能的奢侈。若真要挑剔缺點,就只有屋頂缺少自然採光,讓山屋內部即使在日正當中時,仍較為昏晦。


IMG_7313 向陽山屋.JPG

這天下午的時光,我們大半待在向陽山屋下的小溪裡。小咕嚕、小瑀魚和我都打了赤腳,將穿著登山鞋行走了一個早上的雙腳,浸泡在冰冽的溪水中。下水不久,腳底便傳來一種又冰又麻、陌生的刺痛感,小咕嚕和小瑀魚很快就適應了,開始在飛瀑流泉間的石塊與倒木上頭攀上爬下。

小咕嚕提醒我從溪流與山徑交會之處下望,一汪清淺在午後的陽光移動下顯得份外迷人,彷彿置身夢境。
這條沒有名字的小溪,被我們喚作「爽爽溪」。
沒訂到23日早上的火車票,讓我們提前一天出發,卻換取了山行中難得從容的午後時光。


DSCF5948午後的爽爽溪宛若一個夢境.JPG


DSCF5958美麗的爽爽溪.JPG

離開爽爽溪,阿德帶我們從山屋後方往上走,穿行著更為高大的鐵杉林,去看十一月他和其他步道志工合作的高山沖蝕溝改善。

DSCF5970向陽山屋上方的鐵杉林.JPG

阿德先讓我們自行觀察,並猜猜看哪些地方是改善過的步道,究竟做了哪些改善?
我們發現了一些步道沖蝕路段的迂迴改線、以大石塊鋪設的石階、導水溝,卻沒有看出一處原來有一個人高的沖蝕溝,已被填土修整。

回程的時候,陽光剛好穿透鐵杉林深處,林間落滿了光與影,也讓附生在大樹幹上的小膜蓋蕨顯得熠熠生輝。


DSCF5984手作石階與導流溝.JPG


DSCF5987手作導流溝.JPG


DSCF6001小咕嚕發現這些樹皮脫落的樹幹 很可能是水鹿磨角的痕跡.JPG


IMG_7437 山屋後方鐵杉森林 小膜蓋蕨.JPG (這張照片請轉90度欣賞)

回到山屋,阿德就著山屋後的自然光開始張羅晚餐。
夜裡雲層漸散,兩側稜線框出的夜空雖不寬闊,不容易指認出星座,但星星仍亮得迷人。為了隔天的早起,夜間八時,屋外人聲已杳。半圓的月亮正從鐵杉林後方緩緩升起。


IMG_7459 晚餐.JPG


24日半夜兩點半開始有人起床,窸窸窣窣地收著睡袋、打包,整個山莊都在動,讓人分不清是否為屋外風吹樹梢的松濤聲。昨天傍晚知道有的隊伍要摸黑去嘉明湖等日出,也有前往新康橫斷與南二段的隊伍。三點多陸續有人離開山屋出發,阿德也開始煮早餐。夜空無雲,星辰閃爍。

昨日下山的山友說,嘉明湖早上很早就起霧。阿德評估若第三天才去嘉明湖,行走的時間太長,於是決定提前在今天去嘉明湖。四點鐘叫醒咕嚕瑀魚早餐,收背包。五點鐘出發的時候,溪谷方向已經一點一點逐漸轉亮。

樹稍不時傳來火冠戴菊、煤山雀的聲音,混合著風拂過林稍的濤聲。


IMG_7465 向陽山屋後方森林.JPG


IMG_7476 這是爸爸十一月來做的手作石階梯和導水溝 解決了高山步道沖蝕溝的問題.JPG

黑水塘營地位於一片森林間,穿出森林,箭竹草原上有一處黑水塘,池邊的軟泥上留有許多水鹿的腳印,這時會恍然大悟小咕嚕不斷提醒我的,營地附近的樹木為何有許多樹皮皆已剝落。
站在黑水塘邊,則以可望見位於中央山脈南一段上的南台首嶽--關山。


IMG_7481 黑水塘營地.JPG


IMG_7484黑水塘.JPG

穿出森林之後,開始進入一段陡上坡,同時也是嘉明湖步道沖刷侵蝕最嚴重的一段路。有些沖蝕溝的深度都已超過小咕嚕和小瑀魚的身高。
沖蝕溝太深,登山者就改走溝兩側的土壤,然而登山者眾,溝兩側的箭竹在頻繁踩踏下逐漸枯死、溝兩側的土稜也日益崩壞,沖蝕溝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寬、越來越大,有些甚至長寬可容納得下一輛大巴士。
記憶中十幾年前的嘉明湖步道似乎不是這樣的?還是當時的我對於步道侵蝕完全沒有知識與意識呢?
高山沖蝕溝的問題,反應出的是登山者對於環境的敏感度與態度。
然而,匆匆趕往目的地(避難山屋、嘉明湖、百岳山頭)、攝取相片的登山者,對於這個問題的存在,究竟是「看不見」還是「根本不看」?



IMG_7509 上稜線前的步道沖蝕溝.JPG 

上到稜線時,已陽光普照。
南方是關山、小關山為首的南一段群峰在視野裡羅列,而遙遠盡頭的最高峰是魯凱族和排灣族的聖山--北大武山。

IMG_7518 經過一段陡上坡之後 我們上到稜線 背景是關山 小關山等南一段群山 最遠方是北大武山

稜線上有一棵造型奇特,被稱為「向陽名樹」的玉山圓柏。幾乎所有爬嘉明湖的人都會為他留影。
然而,若是繞到它的背面去,你會很吃驚地發現為了維持它的特殊造型,長期綁縛在它一側胳臂上的繩索與支架。
我們在下山的路途停下來看才發現。我覺得這些是不應出現在高山上的。
稜線上有一棵造型奇特,被稱為「向陽名樹」的玉山圓柏。幾乎所有爬嘉明湖的人都會為它留影。然而,若是繞到它的背面去,你會很吃驚地發現,為了維持它的特殊造型,長期綁縛在它一側胳臂上的繩索與支架。我們在下山的路途停下來看才發現。
我覺得這些是不應出現在高山上的。


IMG_7530向陽名樹 是一株玉山圓柏.JPG

然而,你應該更了解,人類為了造就「名樹」背後的迷思,
讓生活在野地的生命失去了恣意展現野性的自由...。

DSCF6043你看得出來人類為了滿足對名樹的追求 綁縛在它身上的繩索和支架嗎.JPG

在平緩的稜線上,可以眺望溪谷對岸的關山大崩壁、大關山隧道,柔腸寸斷的南橫公路,以及因八八風災造成崩塌而廢棄的埡口山莊。我們的腳下則是面對著關山崩壁的向陽崩壁。
在小咕嚕九個月大時的元旦,我們曾經住過埡口山莊。

DSCF6053腳下是向陽崩壁 對面是關山大崩壁 以及廢棄的埡口山莊.JPG


DSCF6048背景是哭坡和向陽山 爬上哭坡 繞過向陽山山腰 就會抵達向陽山另一側的避難山屋.JPG

好不容易爬完那段陡坡,抵達平緩稜線,乍見眼前山形龐大的向陽山,以及又必須陡上哭坡,有時候是會讓登山新手感到喪氣的。然而,路總是隨著我們邁開步伐,而不斷向前延伸與開展。我們在這段路遇上幾位直說要放棄的山友。他們後來也抵達了嘉明湖。

IMG_7546走完平緩的稜線路之後 開始上傳說中的哭坡.JPG

經過向陽山與避難山屋的叉路口之後,山徑一路往下,山坡被玉山小蘗染得一叢一叢豔橘色。

IMG_7569 向陽登山口叉路 往避難山屋.JPG

生於稜線或山坡上的玉山圓柏多半低矮匍匐,然而避風處卻會出現難得一見的玉山圓柏喬木。

IMG_7576玉山圓柏.JPG

山徑經過一片石流坡之後,又逐漸穿入一小片冷杉的森林。出森林後,避難山屋出現了。

IMG_7590穿過避難山屋後方冷杉林的石流坡.JPG


IMG_7598嘉明湖避難山屋.JPG

我們在避難山屋稍事歇息,整理了中背包,便輕裝往嘉明湖出發。
天空蔚藍,山徑像一道輕輕削過青蘋果表皮的痕跡。
雖然不確定何時會雲朵聚攏、會不會下雨?我們已有準備,順著山徑前去。

IMG_7613 往嘉明湖.JPG


IMG_7628 經過向陽山北峰.JPG


DSCF6091往嘉明湖的山徑 我們正走在中央山脈上.JPG

山徑出現了叉路,一條直行往嘉明湖,另一條緩緩上坡往三叉山。
從清晨四時起床,五時出發,咕瑀兄妹已經走累了,
即使看見和緩的上坡,也顯得有些疲倦。
然而,午後三叉山與嘉明湖都起了大霧,我又慶幸我們在午前已先去了三叉山。

IMG_7656嘉明湖三叉山叉路.JPG

藍天白雲下的三叉山草原,時常讓人錯覺置身在WindowsXP的桌布畫面中。
只是眼前攤展的無比真實,而電腦呈現的只是過去的某時某地景物的再現。

IMG_7659三叉山平緩的箭竹草原.JPG


IMG_7677三叉山.JPG

從三叉山另一側下山,我們又在叉路口遇上前往南二段的隊伍。
嘉明湖靜靜地躺臥在山坳處的箭竹草原上頭,湖四周的箭竹草坡裡,走幾步就可以發現許多水鹿的排遺,從很舊的到很新的都有,讓我想起十五年前在丹大山區找水鹿排遺的日子。嘉明湖附近應是水鹿的天堂吧。


IMG_7708嘉明湖.JPG

小咕嚕和小瑀魚坐在山坡上休息補眠時,阿德和我下到湖邊去,並且在周圍的箭竹草坡上繞了一圈。

IMG_7739嘉明湖.JPG


IMG_7741嘉明湖.JPG


IMG_7745嘉明湖.JPG

下嘉明湖陡坡的山徑,也有因為過度踐踏而逐漸侵蝕的問題。

DSCF6139.JPG


DSCF6141.JPG


DSCF6144.JPG


IMG_7768嘉明湖.JPG

午後,天空的雲開始迅速聚攏,將嘉明湖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們離開湖畔草坡時,雲霧也迅速飄降、籠罩三叉山,幾公尺外已視線不清。
循著來時的步道折返時,雨水也急急地追上了我們。

DSCF6148.JPG


IMG_7774午後起大霧 不久就下起一場對流雨.JPG

回到山屋之後,先換下風雨衣和所有的濕衣服,小瑀魚幫忙阿德切了所有的馬鈴薯和紅蘿蔔。其實她早已經累了,切完菜躲進睡袋裡面就睡得好熟,直到阿德煮完飯,才被我們叫醒吃飯。
我和阿德在山屋的廚房裡收拾鍋子和爐具時,一位揹工聽見山屋外有水鹿的叫聲,他開門出去、我們也跟著出去的時候,他正好看見一頭公水鹿正從樹叢後面離開。
稍晚,我和阿德收拾完東西,也聽見另一頭水鹿的鳴叫。


IMG_7778準備晚餐 爸爸掌廚 小瑀魚負責切所有的紅蘿蔔和馬鈴薯.JPG

25日又有隊伍為了趕在中午之前回登山口、泡湯、吃飯、趕火車,半夜就起床。這樣的登山行程真的很緊湊,而且濃縮。我回想以前上班族為了爬山,撙節盤點休假的日子。
阿德一面煮著早餐,一面不時留意著山屋後方的日出。


IMG_7797日出.JPG

又是一個陽光普照的晴日。離開避難山屋,我們用整整一天的時間下山。
沿途都是永澤蛇目蝶吸引著我們的


IMG_7813準備從嘉明湖避難山屋下山.JPG

在向陽山叉路放下大背包,



IMG_7863往向陽山 小瑀魚最喜歡爬的大石頭.JPG






IMG_7872玉山薊 小咕嚕和小瑀魚最喜愛觀察訪花的熊蜂.JPG






IMG_7874向陽山頂 背景是南二段和玉山群峰.JPG






IMG_7882向陽山頂 背景是前一天往嘉明湖的路 三叉山 以及新康山.JPG






IMG_7884 玉山佛甲草.JPG






IMG_7892玉山山蘿蔔.JPG






IMG_7905玉山薔薇.JPG






IMG_7914玉山碎雪草.JPG






IMG_7915玉山鋪地蜈蚣.JPG






IMG_7919奇萊紅蘭.JPG






IMG_7921玉山懸鉤子.JPG






IMG_7925尼泊爾籟蕭.JPG






IMG_7929高山沙蔘.JPG






IMG_7957黑水塘營地 我們在這裡停留賞鳥.JPG






IMG_8008向陽山屋小溪 「爽爽溪」離開小溪不久 小瑀魚就哭了.JPG






IMG_8073回到向陽森林遊樂區.JPG





暑假過了三週,距離截止日期也剩下三個星期,我從剛開始很緊張,到這週不那麼緊張。這翻轉折,是因為我問了自己,究竟甚麼是重要的?
於是,這兩天仍慢條斯理地擴寫著敘事文本,以及補上暑期活動的文字記錄。https://www.facebook.com/wanyu.meng/media_set…


這兩年半的確在環教所學習了許多,然而,當我回顧及翻閱著這三年暑假同樣在七月中下旬間留下的照片與文字記錄(就是昨天分享的那些...),我也懷疑自己遺落了不少生活的細節,尤其是只留下照片,文字付之闕如的那些。
為什麼?

如果問我,做這個探究最大的意義是甚麼?我覺得似乎是為自己釐清了書寫的意義與位置,以及以敘事書寫將一個人真實、不完美、充滿困惑難題的生命,以及學習、探索與實踐經驗,完整地化為文字留存。
過程的理解與明白,將遠遠多過於要推論甚麼。

為此,除了環境教育之外,我不得不試著多了解一些關於教育的理論,只是為了更理解自己的出發點與位置。

 


行山回來三日,聲音始終處於某種沙啞的狀態。
我清楚那是行住坐臥於山間的日子,流失的水分遠比補充的多。
趁著這樣不宜多話的狀態,剛好將山中生活的聲音與記憶,牢牢地鎖在心頭。

總以為買了錄音筆,就可以錄下一切聽得見的聲音,就可以記得、可以將曾經重現。然而卻忽略了噪音與失真。






玉山薄雪草 2015-10-12 16:15:43

暑假在向陽山屋的那天下午,我們在陽光偏移的時候,萬分捨不得地穿上鞋子,離開爽爽溪,順著山屋後的步道,繼續上行一段。

來回穿梭著鐵杉林時,小咕嚕不時指著好幾處看來不像自然剝落的樹皮問我,為什麼?我想了想,覺得似乎是水鹿磨角的痕跡。
然而有一處大樹幹較高處,樹皮被撕扯了一大塊,最上方處小咕嚕和我都很懷疑是爪痕。那時候心裡閃過一絲念頭:該不會是黑熊?
讀過黑熊媽媽這篇文章,我相信真是黑熊的爪痕...。

暑假去的時候,已經有總量管制了,然而廚房後的小溪裡頭仍然有食物的殘渣,是事實,相信也會順著爽爽溪被沖到下方的溪谷,而山屋後方的樹林裡,其實仍聞得到廚餘的味道。

向陽山屋的黑熊之死 http://www.ngtaiwan.com/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