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0:32:28玉山薄雪草

下馬 -- 拉馬達星星的故鄉 104-7-22、7-26

七月下旬,我們從東部進入南橫,朝向中央山脈前去。
暑假期間往東部的火車票特別難訂,因為沒訂到23日一早的火車票,我們必須提前在22日出發,晚間落腳在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的下馬部落,也因此讓山行的第一天多出好整以暇的半日時間,徜徉在向陽山屋下方瑩潔的小溪,是意外的收穫。
去年十一月,阿德參加手作步道訓練課程的時候,曾經在下馬短暫停留,課程的實作地點就是從向陽山屋往嘉明湖登山步道。
因為那一次手作步道的經驗,阿德在規劃今年暑假的大山之行時,就考慮安排去嘉明湖,並且在山行前後,都住在下馬。對小咕嚕來說,下馬最吸引他的是被夜裡的燈光引來的各種昆蟲的聚集;對小瑀魚來說,是民宿可以泡溫泉;對我來說,應該是夜晚的聲音,以及下馬這個地方承載的豐富的故事吧。
22日傍晚,民宿主人邱大哥在關山火車站接我們的時候,阿德就提到「下馬」似乎是拉馬達星星的故鄉。當話題隨著我們的提問,轉到關於拉馬達星星與拉荷阿雷的故事,邱大哥的話匣子似乎也稍微打開。隨著廂型車在夜色籠罩的南橫上奔馳,故事開始流動了,邱大哥主動聊起他所知道的,由長輩們口傳的故事。
邱大哥是延平鄉人,屬布農族郡社群。曾在向陽派出所擔任三年警察。因為阿姨嫁到下馬部落,邱大哥從警察單位退休後,就在下馬買了地,將家人帶來下馬,經營雜貨店和民宿。年輕時和族人行走山林的經驗,讓他對於中央山脈南段極為熟悉。他說,曾經有一次上山十幾天,直到聽見公路的車聲,才發現不知不覺已走到南橫附近。認路似乎是天賦的本領,只要是走過的路,他們都會記得,知道怎麼走回去。我覺得這即是一種經驗中的知識。
「拉馬達星星」是誰?
若提到霧社事件始末、賽德克族與莫那.魯道,小學生們幾乎都已耳熟能詳。
然而,若說起太魯閣戰役、赫赫斯社(大禮)與哈鹿閣.那威(太魯閣族);以及霧鹿事件(新武呂事件)、大分事件、大關山事件、下馬(葉巴哥社)與拉馬達星星(布農族),知道的人可能就很少了。
太魯閣戰役,至少還留有不少日據時的官方史料得以追溯。
然而台灣東南部布農族抗日的史實呢?似乎仍散逸在林野深處。
十餘年前讀過王家祥的歷史小說「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那是一篇以民族誌訪談為基礎,揣摩森丑之助的口吻,書寫成人類學筆記的小說。
因此,前去南橫的時候,我們會特別留意拉荷阿雷的故鄉;走關山越嶺道的時候,會從古道上遙望玉穗山(拉荷阿雷據守的玉穗社--塔馬荷)。十二年前行走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時候,會特別留意大分事件紀念碑、喀西帕南事件紀念碑....。
而前幾年全家人去大禮大同步道,因此閱讀了太魯閣戰役的這段血淚歷史,說成故事給孩子聽。心中有個小小的盼望,期待這些史實,能夠再寫成書、拍成電影,讓故事得以流傳....。
是夜,我們就落腳在拉馬達星星的出生地--下馬。
拉馬達星星抗日十餘年,始終死守伊加之番山天險(在中央山脈南一段上),並未歸順。
民宿主人邱大哥說,布農族人熱愛自由,受不了日本人的高壓管理,他覺得,這是拉馬達星星和拉荷阿雷他們反抗日本人的原因。他也從部落長輩的口述中推測,有些零星的抗日事件並非拉馬達星星所為,卻都栽贓給拉馬達星星。大關山事件拉馬達星星被捕後,只知道日人連夜帶著拉馬達星星行走警備道到里瓏(關山)。然而,他最後是怎麼被處死的,各種殘忍的手法,眾說紛紜,拉馬達星星的後人也不願多談,至今仍是個謎。
.............................................
從嘉明湖下山後,26日清晨五點,阿德和我從民宿的戶外看見南一段群山從新武呂溪上游的遠方浮現,而近處可清晰指認出霧鹿部落與霧鹿砲台。我們即刻決定要乘著清晨沁涼的空氣,沿公路步行到霧鹿部落。
在一戶人家門前,看見剛採收、攤開在庭院晾曬的玉米,跟十幾年前我們在卓溪鄉南安部落看到的似乎是同一種,果實顏色較偏橘色、看起來有點透明的品種。
折返回下馬時,我們再走了一趟雜貨店上方的部落家屋。阿德以我當比例尺,與超過三公尺高的玉米合照。剛好有一位阿姨在門外,我們便向她請教了部落裡的玉米品種,以及我們在霧鹿、南安見到的玉米。阿姨說,她們的玉米的確跟山下漢人種的品種不同,是祖先們留下的種子。而且不管部落搬遷到哪裡,她們始終會保留著祖先的玉米品種。
七月下旬,我們從東部進入南橫,朝向中央山脈前去。
暑假期間往東部的火車票特別難訂,因為沒訂到23日一早的火車票,我們必須提前在22日出發,晚間落腳在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的下馬部落,也因此讓山行的第一天多出好整以暇的半日,徜徉在向陽山屋下方瑩潔的小溪「爽爽溪」,是意外的收穫。

去年十一月,阿德參加手作步道訓練課程的時候,曾經在下馬短暫停留,課程的實作地點就是從向陽山屋往嘉明湖登山步道。
因為那一次手作步道的經驗,阿德在規劃今年暑假的大山之行時,就考慮安排去嘉明湖,並且在山行前後,都住在下馬。對小咕嚕來說,下馬最吸引他的是被夜裡的燈光招來趕集的各種昆蟲;對小瑀魚來說,是民宿可以泡溫泉;對我來說,應該是夜晚的聲音,以及下馬這個地方承載的豐富的故事吧。

22日傍晚,民宿主人邱大哥在關山火車站接我們的時候,阿德就提到「下馬」似乎是「拉馬達星星」的故鄉。當話題隨著我們的提問,轉到關於拉馬達星星與拉荷阿雷的故事,邱大哥的話匣子似乎也稍微打開。隨著廂型車在夜色籠罩的南橫上奔馳,故事開始汩汩流動了,邱大哥主動聊起他所知道的,由長輩們口傳的故事。

邱大哥是延平鄉人,屬於布農族郡社群。曾在向陽派出所擔任三年警察。因為阿姨嫁到下馬部落,邱大哥從警察單位退休後,就在下馬買了地,將家人帶來下馬,經營雜貨店和民宿。年輕時和族人行走山林狩獵的經驗,讓他對於中央山脈南段極為熟悉。他說,曾經有一次上山打獵十幾天,直到聽見公路的車聲,才發現不知不覺已從延平鄉走到南橫附近。認路似乎是天賦的本領,只要是走過的路,他們都會記得,知道怎麼走回去。我覺得這即是一種經驗中的知識。

「拉馬達星星」是誰?

若提到霧社事件始末、賽德克族與莫那.魯道,小學生們幾乎都已耳熟能詳。
然而,若說起太魯閣戰役、赫赫斯社(大禮)與哈鹿閣.那威(太魯閣族);以及霧鹿事件(新武呂事件)、大分事件、大關山事件、下馬(葉巴哥社)與拉馬達星星(布農族),知道的人可能就很少了。

太魯閣戰役,至少還留有不少日據時的官方史料得以追溯。
然而台灣東南部布農族抗日的史實呢?似乎仍散逸在林野深處。

十餘年前讀過王家祥的歷史小說「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那是一篇以民族誌訪談為基礎,揣摩森丑之助的口吻,書寫成人類學筆記的小說。
因此,前去南橫的時候,我們會特別留意拉荷阿雷的故鄉;行走關山越嶺道的時候,會從古道上遙望玉穗山(拉荷阿雷據守的玉穗社--塔馬荷)。十二年前行走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時候,會特別留意大分事件紀念碑、喀西帕南事件紀念碑....。
而前幾年全家人去大禮大同步道,因此閱讀了太魯閣戰役的這段血淚歷史,說成故事給孩子聽。心中有個小小的盼望,期待這些史實,能夠再寫成書、拍成電影,讓故事得以流傳....。

是夜,我們就落腳在拉馬達星星的出生地--下馬。
拉馬達星星抗日十餘年,始終死守伊加之番山天險(在中央山脈南一段上),並未歸順。
民宿主人邱大哥說,布農族人喜愛住在山上、自由遊走於山林,很難接受日本人的高壓管理,尤其是日人強制沒收布農族男人最重要的槍,他覺得,這是拉馬達星星和拉荷阿雷他們反抗日本人的原因。他也從部落長輩的口述中推測,後來有些零星的抗日事件並非拉馬達星星所為,卻都栽贓給拉馬達星星。大關山事件拉馬達星星被捕後,只知道日人連夜帶著拉馬達星星等十一人行走警備道到里瓏(關山)。然而,他最後是怎麼被處死的,各種殘酷的手法,眾說紛紜,拉馬達星星的後人也不願多談,至今仍是個謎。
  在中研院楊淑媛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布農族賦予目擊者的說法最具有道德上的說服力,也就是對於重視實際接觸的經驗,大關山事件的所有參與者與間接涉及者都死了,沒有任何
目擊者的說法被流傳下來,因此才會出現對於大關山事件和拉馬達星星的看法眾說紛紜的情形。 

邱大哥又提到下馬舊部落在公路的上方,還留有廢棄的教會、學校、駐在所、古道,家屋則只剩下地基。我心中開始浮現一幅越嶺道景象,也為嘉明湖下山後探訪舊下馬,預留伏筆。
.............................................

從嘉明湖下山後,26日清晨五點,阿德和我從民宿的戶外看見南一段群山從新武呂溪上游的遠方浮現,而近處可清晰指認出霧鹿部落與霧鹿砲台。我們即刻決定要乘著清晨沁涼的空氣,沿公路步行到霧鹿部落。

在一戶人家門前,看見剛採收、攤開在庭院晾曬的玉米,跟十幾年前我們在卓溪鄉南安部落看到的似乎是同一種,果實顏色較偏橘色、看起來有點透明的品種。

折返回下馬時,我們再走了一趟雜貨店上方的部落家屋。阿德以我當比例尺,與超過三公尺高的玉米合照。剛好有一位阿姨在門外,我們便向她請教了部落裡的玉米品種,以及我們在霧鹿、南安見到的玉米。阿姨說,她們的玉米的確跟山下漢人種的品種不同,是祖先們留下的種子。而且不管部落搬遷到哪裡,她們始終會保留著祖先的玉米品種。


IMG_8121 下馬部落.JPG


IMG_8127下馬部落家屋.JPG 後方就是中央山脈南一段群山。


IMG_8132下馬部落很高的玉米.JPG 超過三公尺高喔。


IMG_8133下馬部落家屋.JPG


IMG_8145下馬部落 展望中央山脈南一段.JPG

離開下馬之前,我們請邱大哥帶我們造訪位於公路上方的下馬舊部落與古道(日據時期的警備道路-關山越嶺道)。
邱大哥很關心下馬舊部落教會、學校與古道的保存,他有空的時候就會上去舊部落看看,有時也會帶民宿的客人造訪。
我們對舊部落與古道有興趣,他欣然應允。循著爬升的產業道路行車,沿途我們就已與日據時期的警備道路數度相交。

舊下馬部落是日據時代關山越嶺道開闢,日人強迫原來散居在附近群山峻嶺間的布農族人集中居住形成的聚落。邱大哥說,在日本人統治以前,早期即使屬於同一部落的族人,家族與家族之間的距離也很遙遠,各家族之間如要嫁女兒、種小米、有事招呼鄰居幫忙,互通訊息都是趁著清晨的時候,隔著溪谷用喊的。
古時候的人沒有電話手機,一旦約定了,就非常守信用;如果約定了沒有到,對方就會猜測可能出了甚麼事情。
(我想起去年阿德跟麻必浩一位泰雅族老頭目的約定,果然是一諾千金。)

大約在民國六十二年左右,一次颱風來襲造成地層滑動,舊下馬部落有兩戶被土石流掩埋,政府就將舊下馬部落族人遷村到現今南橫公路邊的下馬部落位置。因此,我們會察覺現在的下馬部落幾乎緊臨著南橫公路側邊,跟其他部落都座落於河階台地的情況很不一樣。

幾個髮夾彎過後,邱大哥將車停在一間已無門窗的水泥建物前。建物的前後方與兩側都有清晰的疊石駁坎,與日據時代駐在所的疊石與地基形式十分類似,它就是廢棄四十餘年(民國六十二年撤廢)的下馬駐在所。後方駁坎中插有許多舊酒瓶。駐在所右側的平台則已開墾為耕地。
舊部落的住戶大致上是以兩三戶為單位,散居於下馬駐在所附近的幾個平台,並非密集居住。但六十二年遷村之後,現今的下馬部落反倒是密集居住在近似閩南式的水泥建築中。

路的下方一側另一間水泥建物則是舊下馬部落的國民學校。部落是先蓋了教會之後才有國民學校的。學校所在的平台原來還有一些舊家屋,現在只餘屋子的地基。但舊家屋的地面的石板下,仍有布農族先人葬在裡面。學校前面的墳墓則是光復後雖然部落遷村到現今的下馬,有些族人尤其是老人家仍希望落葉歸根,往生後回到原來居住的環境,因此去世後仍葬回舊部落。

離開下馬駐在所,邱大哥將車開到另一處有樹林遮蔭的路邊停放,再徒步上行。
路的左手邊是一間木造、鐵皮屋頂的廢棄家屋。邱大哥說,舊下馬遷村以後,有些老人家因為墾地仍在舊部落,而回來重新蓋起家屋,住在那裡。如今,家屋的主人也已去世,雖然屋頂損壞,但仍看得到屋內的陳設以及生活的器物。「那個位置以前是床」邱大哥指著右前方靠牆的一側說。

看向路的右手邊,樹林深處矗立著一座高大、保存十分完整的水泥建築,雖然沒了屋頂,從建築的門窗樣式、尖頂前方的十字架,我們也能輕易指認出,那是邱大哥所說的,已有七十餘年歷史的下馬教會。當初蓋教會的時候很辛苦,建材是靠著部落族人合力下到新武呂溪底搬運砂石上來,水泥則是從關山沿著越嶺道一袋一袋揹進來。雖然土地所有人是邱大哥的表妹,但是邱大哥有時間就會上來整理,希望能慢慢地將教會修復。

下馬教會的對面有幾階幾乎完全被植從掩沒的水泥階梯,撥開植叢,順著階梯而下,就會接上日據時代的關山越嶺古道,古道路基依舊清晰。下到古道的瞬間,阿德和我心裡都十分激動,感覺向著路延伸而去的遠方望過去,疊合著由遠而近,重重時空與歷史帷幕;而我們立足之處,日本人走過,布農族的原住民走過,南橫開通之前漢人也許也走過,卻不知上一回踏過這裡的,已是多久以前的古人。1932年冬天,拉馬達星星和塔羅姆家族被捕之後被連夜押解到里瓏,是否也通過這裡、走向另一個未可知的盡頭?

階梯之前有一株很老的梅樹,以及幾間家屋的地基。邱大哥說,這裡以前是王家的土地,他們種梅子...。教會附近以前住了六七戶,邱大哥一一指出,如數家珍。大冠鷲盤旋在晴空中,尖銳的哨音迴盪在新武呂溪溪谷。



IMG_8158舊下馬部落派出所.JPG



IMG_8159舊下馬部落派出所駁坎平台.JPG



IMG_8175舊下馬部落學校.JPG 



IMG_8181舊下馬部落家屋.JPG 遷村之後,老人家因為回來工作,又在這裡重新蓋了間家屋,當作工寮。



IMG_8184舊下馬部落教會.JPG



IMG_8185舊下馬部落老梅樹.JPG



IMG_8190舊下馬部落教會階梯.JPG



IMG_8192舊下馬部落教會前的關山越嶺古道.JPG



IMG_8193舊下馬部落教會.JPG



IMG_8195舊下馬部落教會旁的駁坎與梯田.JPG



IMG_8199舊下馬部落家屋.JPG


IMG_8201舊下馬部落家屋內部.JPG

小瑀魚一直提醒著我們:忘記跟民宿合照了。只是,阿德和我也不好為了照一張相請邱大哥載我們折返。我說:沒關係,我們還會再來。我想著下山的路途,關於向陽山屋與「爽爽溪」的約定。
邱大哥說,下次帶你們去轆轆溫泉吧!或者,不爬山,就帶你們進林道去,在森林裡喝茶、坐一整個下午。

我想起阿德問邱大哥部落是否也有種紅藜?邱大哥說有,並且突然告訴我們,他的名字繼承自父親的父親,就是布農語「紅藜」的意思。

 

註:邱大哥指出幾個布農族名字的漢人音譯有些失真 
拉馬達仙仙 原發音比較接近 喇馬達星星
拉荷阿雷 原發音比較接近 打乎ㄚˇ力 
阿里曼西肯(拉荷阿雷的弟弟) 原發音比較接近 ㄚˇ哩曼
此外,布農族的命名幾乎都來自自然界的動植物。男人的名字通常繼承自祖父或祖父的兄弟,而後面的名字則是結婚之後加上太太的名字作為識別。 

http://blog.yam.com/penson/article/17512135
http://content.ks.edu.tw/33k/006_historictrail/004_kno07.html
http://blog.yam.com/penson/article/17512135
 
http://content.ks.edu.tw/33k/20080321_historictrail/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