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2 06:00:00玉山薄雪草

漫遊.鹽分之地 104-4-16~17

離開家的這一晚,落腳於雲林與嘉義交界,北港溪南端的港口村「蚶仔寮」。

清晨睜開雙眼時,窗外已然大亮。微涼的空氣,被編織繁複的燕雀鳴唱填滿,乘著晨風陣陣,輕輕地推著窗簾,像一串串排列擁擠的蚵殼串,彼此撞擊著清脆。

我驚覺自己還是醒來晚了,看看時間,五點四十五分。簡單地收拾,整裝出門。
一開始,是受到地面蒸起的一層薄霧吸引,感覺那層像涼被般輕覆土地的霧,是升自那些析出白色鹽粒的、廢耕的鹽化土地。隨著霧的指引,沿著庄內的道路向外行去。

空氣中隨時飄散著一股香鹹的海水味,或濃或淡。順著氣味的導引,指向庄內隨處可見、堆積如山的蚵殼與蚵寮。庄內的婦女和老人,早已在蚵寮內安靜地工作不知多久了:撬開蚵殼、挖出蚵肉,揀選出大而完整的蚵殼,回收留給下一輪的養殖。(... 以我們難以想像的低廉工資。)

隨著陽光的角度升高,薄霧被蒸騰、揚起,驅趕、也稀釋了,最終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全然消逝。

==========================================================

沿著庄內的潮溝前行,開始遇見早起散步或外出工作的長輩,以及趕早班公車的中學生。一戶人家在門口埕攤開日曬的地瓜簽、厚堆土壟種植的蘆筍、圍牆邊以竹片交疊編織的圍籬、院落一角的瓜棚,都吸引了我的目光。

老人家總是古道熱腸的,剛開始我被誤以為是某一戶人家的媳婦,閩語不甚靈光的我,只聽懂約莫五成,摻雜著國語、微笑與點頭,勉能溝通。

我和一位阿公、一位阿嬤在門前攀談起來,知道我從北部來,跟著研究所老師們來田野學習,阿嬤淡淡地笑著說,「你們都是好命人家的女孩,才能夠讀大學。」
反芻著阿嬤單純的話語,我感受到一些言外之意,或許,只是來於我的自覺、自知之明與自省,已不是阿嬤的本意。就像烈日曝曬下,乾涸土地析出的鹽粒,就像清晨籠罩於大地的那陣輕霧。


一開始,我受到地面蒸起的一層薄霧吸引,感覺那層像涼被般的霧,是升自那些析出白色鹽分的、廢耕的土地。隨著霧的指引,沿著庄內的道路向外行去。


2n.jpg


3.jpg


4.jpg


養蚵是一種相當環保的產業,挖去蚵肉的牡蠣殼,多半可以回收重複使用。太小的或不完整的蚵殼,可用於裝置藝術或透水鋪面。


聚落的居民都非常早起,婦女和老人一早就在蚵寮裡工作。他們說,一小時大約能挖蚵肉一斤,處理一斤的工資就是20元。
他們會將大顆、完整的蚵殼保留回收,用於下一次的養殖。


下雪嗎?不是喔。
這裡是地層下陷、土壤鹽化的西南沿海。
曾經種植水稻、地瓜、花生、甘蔗的良田,如今已廢耕多年


有一段路,我沿著這條有點像潮溝或水圳的水路前行


遇見了幾個已經將水完全放乾的大魚塭,池底的泥土龜裂。


走在庄內的巷道,時常發現許多保留完整的三合院。雖然門口張貼著簇新的門神與春聯,然而木門用一根鐵棍拴著,表示主人很久不住這兒了。


有些人家會利用寬闊的庭院種菜。這戶人家種植了好幾畦蘆筍、地瓜,圍牆邊則種植了瓜。
我想起十二月中旬四年級小朋友種的蘆筍不知何時能收成,站在圍牆外面請教了主人種蘆筍的問題,主人很親切地分享了他的經驗與知識。


另一戶人家在門口攤開刨成絲的地瓜在曬地瓜簽。我們都吃過地瓜稀飯,很慚愧卻不識地瓜簽。


這戶人家竹籬的編織,也見於前一天拜訪的鰲鼓溼地的方舟休閒魚塭。這種編織方式簡單卻十分穩固,而且既能擋風、減緩風速又通風。我覺得其中隱含著在地生活智慧。


我無法精準地說出社區的三合院、磚造民宅為什麼吸引我,穿梭於巷弄小徑間,其間的共同性是甚麼。
雖然不像澎湖或金門的建築那麼有特色,卻散發一種樸實的美,需要慢慢地看才會感受到的。
或許,是與我小時候的外婆家(數十年前已經因為蓋大成沙拉油廠而消失),有了連結。


瓜棚


我覺得這些常民生活的事物吸引我,是因為我們在都會的生活中已然失去。


一戶人家在庭院的大樹下搭了一個鞦韆。害羞的鞦韆小妹妹看到我在圍牆外舉起相機的時候,伸出手回應了我。


社區的一位長輩在門前整理早晨剛採還沾著泥土的蘆筍。種出白色蘆筍的秘訣是,厚堆土壟與施肥。


港口村是媽祖巡守之處,村內四個角落設有東西南北營。這是供奉著一匹馬的「南營」。


港口村是笨港港口宮媽祖巡守之處,村中近年重建的「中營」(兵馬大本營),供奉「五爺宮」

==========================================================

前一日在鰲鼓拜訪一位傳統漁具漁法達人蔡先生的時候,他提到早年走路十六公里去外傘頂洲工作的經驗,讓我想起多年前認識的一位格友曾在她的部落格「風的容顏」書寫過外傘頂洲的故事。
她是雲林台西鄉人,日日以大海為良田。自稱水手,稱先生為船長。外傘頂洲也是她和船長工作的地方。她的文字迷人之處在於毫無矯飾的質樸,充滿海風的鹹味與汗水味,根植於日復一日的養殖生活,與十分深刻的生活經驗。
在聽蔡金露老師解說傳統漁具漁法的時候,讓我回想起許久沒聯絡的她。

文中一小段敘及類似蔡金錄老師示範的撈魚苗動作:『腰際頂著竹篙在水中行走,岔開的網子收集洄游的魚苗,人人手上一只雪白的碗,不斷在魚苗聚攏處舀起、檢視,把想要的魚苗倒進揹在身上的桶子,其餘的再回歸大海』http://mypaper.pchome.com.tw/ccabc5042/post/1312612288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83322677-%E5%B0%87%E6%B6%88%E5%A4%B1%E7%9A%84%E7%A7%BB%E5%8B%95%E5%9C%8B%E5%9C%9F%E3%80%82%E5%A4%96%E5%82%98%E9%A0%82%E6%B4%B2%E7%99%BB%E9%99%B8%E8%A8%98%E8%A1%8C
 

 

後記:隨著同學陸續分享聯合校外教學的照片,我想,我也許也可以分享一點不同的。那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獨處,讓我感到無比寧靜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