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23:59:23玉山薄雪草

到底有沒有「能源典範轉移」? 103-3-5

關於核能的議題,我曾想試著於從孔恩「科學革命」的典範及典範轉移來解釋:

火力發電、核能、再生能源,可視為不同的能源典範。過去數十年,核能被認為是最能取代燃煤的典範。而現在,其實正處於核能典範轉向再生能源典範的典範轉移過程。原因是,像311大地震這類的「異例」,凸顯了科技與自然之間尚無法完全嵌合的部分,挑戰了核能這種能源典範。因此,使得再生能源典範逐漸受到重視。 

得到這樣的回應:

用科學革命的結構來解釋,很有動能啊。不過可能能源問題在此刻不僅是科學問題,還是很重要的跨國企業與經濟控制的問題。 

事實上「典範」後來被運用在指稱價值觀和態度(環境典範)、世界觀(社會典範),我比較偏向使用這層意義。不過,我確實是沒考慮到跨國企業與經濟控制的因素。 

典範也被用在文學上,但解釋力備受質疑就是了。代表人物是文史大師余英時。文學演化不像科學,很少是一個典範取代前一個。一個出現了,但前者還在。比方說寫實主義從未被典範轉移掉。 

今天王老師在研究法的課,談到社會學研究中實證主義的量化研究 vs 詮釋學的質性研究之爭。「社會學被稱為多元典範科學,因為沒有一個典範是全能;相反的,有的是數個典範彼此相互競爭,僵持不下。」(朱若譯, 2002) 

即使質性研究逐漸興起,或者像敘事探究這類研究逐漸受到重視,但量化研究仍佔有一席之地。不同的典範確實存在,然而新的典範興起,不見得會取代前一個,而是並存、相互競爭。

這讓我聯想到吳老師前幾天所說的文學演化不像科學很少是一個典範取代前一個--寫實主義」的例子。

科學研究的典範轉移,最初起源於孔恩對於物理學演進的觀察顯然在基礎科學上適用的,不能全然類推到其他非科學的學門。包括能源這類實際上複合著社會學的問題。而這也讓我很好奇,在科學研究之中(基礎科學、應用科學),是否也有跟社會學研究或文學同樣的例子? 

另外,環境典範似乎歸屬於社會學典範。典範轉移了嗎?我們要怎麼知道典範轉移了沒有?一份環境典範量表或者新環境典範量表究竟能夠測出甚麼?這是從一年前就一直盤桓不去的問題。一年之後,我仍然沒有能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