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流逝的烏金歲月 102-6-30
召喚流逝的烏金歲月
冬至前後,在傳統市場以數十元一尾賤賣的「烏魚母」與年菜中物稀為貴的「烏魚子」,曾經是台灣民眾心中屬於冬季的味覺記憶。然而,如果你對於烏魚的認識,只停留在味覺的層次,很可能就要與一段橫亙三百多年的文化錯肩而過了。
烏魚是一種生長在中國大陸長江出海口的鯔魚,每年〔冬至〕前後十日,海水溫度驟降時隨著洋流南下,洄游到台灣西南沿海產卵,數百年來從未失信,是漁民口中的「信魚」。
野生烏魚群曾經引領先民渡海來台,和台灣西南沿岸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三百餘年的捕烏歷史,自然產生的民間信仰、傳說故事和諺語,是保留時代與常民文化的寶藏。
早期由於對海相和魚汛的掌握不足,漁民為祈求平安與豐收,特別仰賴宗教信仰與傳說禁忌的幫助。神明信仰儀式與共居漁寮嚴守的規範禁忌,貫穿整個烏魚汛期。高雄旗后地區流傳的民間故事「烏魚找媽祖討公道」,隱含著尊重生命、心懷感恩、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價值觀;限制捕烏期間、不捕產完卵的「回頭烏」,則傳達不趕盡殺絕、重視漁業資源永續的概念。
明鄭與荷蘭人據台時期,都曾以徵稅目的,管理漁船及漁具漁法。荷蘭人發證,鄭成功給烏魚旗,既徵漁稅,又取締違法捕魚,已是對特定漁業規範的漁政管理。烏魚旗發給數量的限制,更是資源保育的具體措施;漁民必須領有魚旗,才可出海捕魚,對於捕撈烏魚具有「總量管制」效果,不致因過度捕撈導致漁源枯竭。
每年冬季的烏魚汛期曾為台灣漁民帶來可觀的財富,是漁民眼中的「烏金」。然而,過去數十年靠著日新月異的科技輔助,助長大量圍捕,也大幅削弱了人類對於捕撈過度以及自然資源日益匱乏的覺察。再加上民國八十年代起,台灣沿海河口港灣污染嚴重,母魚產卵減少,野生烏魚族群逐年降低。部分漁民以海上交易走私進口烏魚,誘引大陸漁民在大陸沿岸從上游攔截、濫捕洄游的烏魚群。而全球暖化導致海水溫度逐漸升高、海水鹽度及洋流位置改變,也都影響烏魚不再洄游靠岸。
台灣沿海的野生烏魚資源,便在這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日漸枯竭。
近年食用的烏魚與烏魚子多半改採養殖。然而,最終將隨野生烏魚群一併消逝的,恐怕是曾經縱橫常民生活記憶的烏魚文化。是否還有挽回的機會?
野生烏魚漁汛期短,漁場集中,若能以地方漁會為基礎,結合傳統信仰文化中的環境價值觀推行社區管理,共同制定自律規範限制捕撈,再輔以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限定捕撈期間與總捕撈量等管制措施,或許是烏魚漁業邁向永續的機會。
在兩岸合作上,漁業署近三至五年已針對烏魚議題與大陸漁政單位協商,約束大陸沿岸漁民從烏魚洄游路線的上游攔截炸魚,並展開合作放流烏魚魚苗,期望能逐年恢復野生烏魚族群。
烏魚漁業的興衰,是一個很典型的「共有地悲歌」的例子。每個人對於獲利的慾望沒有底限,再加上捕魚技術進步,將延遲人類對於過度取用、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的感知。
綜合傳統信仰禁忌、社區管理,輔以政府政策及兩岸合作,是否還有機會召喚回野生烏魚群,為流逝的烏金歲月與烏魚文化,重現一線生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