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11:11:25玉山薄雪草

【小蠑螈,睡哪裡?】不著痕跡的環境教育 102-7-8



這是一本充滿想像力、也夢幻如童詩的繪本。

小男孩從森林裡,鋪滿落葉的地面發現了一隻小蠑螈,並且將牠帶回家。
小男孩並沒有問小蠑螈的意見,或許,兩種動物之間,也沒有得以彼此理解的共通言語。

從媽媽的提問,以及小男孩的回答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小男孩對於小蠑螈的喜愛。
媽媽並沒有立即制止他、要求他把小蠑螈放回去,也沒有站在大人的高度對小男孩說教。

媽媽問他:「小蠑螈要睡哪裡?」
小男孩為小蠑螈設想了牠要睡怎樣的小床、枕頭,牠需要怎樣的搖籃曲、床邊故事。

媽媽又問他:「當他睡醒了,能在哪兒玩耍?」
小男孩想為小蠑螈鋪上新鮮的綠葉、灑上晶瑩的水珠、放一些樹幹、擺幾顆圓石頭。

小蠑螈需要森林的朋友,小男孩就邀請其他小蠑螈來;小蠑螈肚子餓了,小男孩就在房間裡養一些小蟲,還在石頭上做小水池,給小蠑螈喝水;小蟲子太多了,小男孩要請鳥兒飛進來、請牛蛙幫忙吃蟲子。

然而鳥兒和牛蛙又要住哪裡呢?
小男孩要種幾棵大樹給鳥兒築巢;掘一個水塘給牛蛙們住。
鳥兒需要天空飛翔,小男孩就把屋頂掀開。

然而樹木需要生長呢?
陽光和雨水會從掀開的屋頂落下,藤蔓和蕨類、蘑菇和苔蘚,都會進駐到房間裡。

媽媽最後問道:你要睡在哪裡呢?
小男孩說:我要睡在星空下,讓銀色的月光點點灑落在床上,聽著貓頭鷹咕咕低鳴,蟋蟀輕唱著搖籃曲....


除了小男孩喜愛小蠑螈的溫柔情意與無限的想像力,我們似乎可以從媽媽對小男孩的幾個提問,隱約地感受到,她正一步一步引導著小男孩的自我覺察:他帶回家的一隻小蠑螈,並不僅僅是一隻蠑螈;支持小蠑螈所有生活需要的,其實是一個龐大又複雜的、環環相扣的生命網絡,是整個大自然。

媽媽並沒有說出任何的知識或大道理,而是透過幾句簡短的提問,讓小男孩自己設法釐清、思考解決之道。

事實上,當小男孩從以自我為中心(我喜歡小蠑螈、跟我回家吧!),慢慢轉變為真的設身處地為小蠑螈所有的需要著想時,他的房間彷彿被施了自然的魔法,已經一點一點地發生著改變,終至完全變成了森林;或者這麼說,小男孩最終能夠陪伴著小蠑螈安睡的地方,其實是把他的床搬進了小蠑螈原來生活的真實森林裡。

媽媽是書中始終沒有出現的靈魂人物,對於小男孩的回答,也沒有給予任何對與錯的評價,卻彷彿是這過程當中的一個環境教育者,讓一個孩子不知不覺經歷了從人類中心、生命中心、進入生態中心的思考。


與孩子共讀繪本的大人,或許可以在共讀之後,試著拋出幾個提問:

1. 伯恩為什麼把小蠑螈帶回家?你覺得伯恩喜歡小蠑螈嗎?
2. 你覺得帶小蠑螈回家,需要幫牠準備哪些東西才足夠?
3. 曾經有過帶野生動物回家的經驗嗎?你覺得牠喜歡你為牠佈置的環境還是野外的自然環境?為什麼?


後記:
在討論這本書的時候,回想起一年多前,我和另一位解說員在觀霧一處森林步道解說,遇見一位小男孩抓了一隻少見的鍬形蟲關在桶子裡。小男孩一家似乎都很喜愛觀察昆蟲,而且觀察力敏銳,我多少能夠理解他對於昆蟲的喜愛,然而透過對話的引導,小男孩最後同意親手將鍬形蟲放回森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