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5 11:00:00玉山薄雪草

古老海洋心思考 -- 重看公視紀錄觀點【產房】102-7-3

過去這一個學期,我修了一門【環境行為學】的課。

如果時常看部落格,應該有注意到,我曾在二月中旬寫過一篇{過漁}體驗記,記錄博士班學姊在環境行為學課堂帶我們從FishBanks遊戲,體驗漁業資源耗竭的過程。

老師還邀請了以訪談漁民為碩士論文題目的牧鄉學姊,跟我們分享各種漁具漁法與漁業資源面臨的問題。

學期初,老師請修課的同學各自選擇一個漁業的議題,學期中間試著收集及分享議題相關的資料,並且以環境行為學的理論(政策法規、教育、提供資訊、宗教道德、社區共管),提出對於各漁業議題的分析與解決對策建議,作為每個人的期末報告。

學期結束前,老師希望能將大家的成果集結,以小手冊或者專欄文章出版。而最後決定,以一系列漁業議題短文,加上牧鄉學姊的漁民訪談,以及櫻花蝦社區管理的案例,放在今年的環境教育學會期刊【綠芽教師】。

這些漁業議題其實只是這份以海洋資源與永續為主題的期刊中的一小部分。老師還分別向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保育團體、實際行動者、以及教學者...邀稿。很幸運地因擔任老師的編輯助理,能夠參與這本刊物從規劃、邀稿到形成的過程。

又因為牧鄉的推薦,在東北角號召潛水志工打造軟絲產房的潛水教練郭道仁,也是老師邀稿的對象。
很多年前,我和阿德參加曾老師實驗室召集的七家灣溪數魚義工,也剛好在某一次遇到郭教練,因而有一面之緣。那時候是十月中旬,櫻花鉤吻鮭的繁殖季,郭教練帶著水底攝影機去拍櫻花鉤吻鮭產卵。他找到的產卵場剛好是我們那一組數魚的河段,一處樹蔭底下的緩流。看起來魁梧粗獷的郭教練,非常安靜地坐在溪石上,耐心拍攝櫻花鉤吻鮭產卵,真令人印象深刻。

在2007年公共電視【紀錄觀點】有一部很有名的影片【產房】,便是記錄郭教練與潛水志工們打造軟絲產房的這段故事。
為了更進一步認識這個主題,並提供老師邀稿的問題,我在youtube上面找到幾段【產房】的影片、以及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海洋家族】。又因為軟絲產房的畫面太珍貴、拍攝過程太動人,而反覆地看了好幾次。
以下摘錄整理自: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產房】紀錄片、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海洋家族】潛望海洋世界的多樣性】,以及郭道仁的部落格文章內容。


打造軟絲產房

郭教練多年前在東北角潛水時,發現一群蝶魚在啄一個卵團,後來知道那就是軟絲的卵;而且,整個東北角海域,都是軟絲喜歡產卵的地方。

軟絲屬於頭足類,學名是萊氏擬烏賊,是大海裡面最聰明的生物之一,有非常發達的腦神經系統及感官系統。他們甚至可以改變身體每一個色素細胞的變化,產生不同的花樣、不同的姿勢,形成彼此相互溝通的語言。

在自然環境中,軟絲是在枝狀珊瑚(水螅珊瑚)、軟珊瑚基部產卵。但是因為越來越多漁船拋棄的廢棄物改變了海底的環境,軟絲竟然都在廢漁網、棄置的繩索這些海洋廢棄物之中產卵,導致孵化率極低。

1998年開始,郭教練開始有了要為軟絲設置自然的產卵基質的構想,並且選擇了許多材料進行嘗試。

郭教練曾在馬來西亞看到當地人用椰子葉、棕梠樹放到海裡,吸引軟絲產卵。也會吸引魚聚集,增加潛水者與海洋生物互動。回到台灣,他想到可以使用竹子。

軟絲在每年春季東北季風平息、水溫較低時,開始聚集,準備交配和產卵。志工們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出動,利用周末假日去山上找桂竹,將10幾根綁成一綑,製作軟絲的產房,再帶到距東北角金沙灣岸邊4500公尺遠的海中。志工們以沙包固定長約4公尺的竹叢,上面吊起浮球拉直繩索,開始手工打造「海洋社區」。

雖然資源極為匱乏,製作這種天然的懸浮性魚礁,只能靠著志工個人的力量做苦工進行,然而參與的志工們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人對於大海的回饋。

從剛開始兩三條來勘查的軟絲,到後來吸引了兩三百條來產卵。至2007年初,郭道仁的保育團隊9年間,已在海中陸續搭建了近200座竹叢,約有100萬隻的小軟絲成功地從產房中孵化。(2013年,已持續了十六年。)

開始是為了吸引軟絲來產卵,也吸引了小魚、獵食性魚類,甚至有些海洋生物就在竹管中產卵,以竹叢和竹管為家。志工打造的軟絲產房,成為名符其實的海底社區。

志工們的長期參與,而軟絲和魚群似乎也可以感受到人的善意,跟人近距離接觸,軟絲甚至願意停留在志工的手上。

20071月,郭教練在一篇記錄軟絲的求偶舞的文章寫道:

自第一次在水中替軟絲仔們設計佈巢開始,已匆匆過了9年,累積的潛水日誌亦積成厚厚的一疊。以往除了消極的自海中撿拾瓶罐垃圾外,從未找出一個回饋海中生靈的途徑,儘管滿腔熱忱的拍照、錄影,卻也僅限於紀錄。如今翻開日誌,回顧過往的9個年頭,心中不再遺憾!

紀錄中除了卵囊數量的增加外,軟絲聚集的數量亦顯見的增長。最讓人欣慰的是那翩翩舞群,由畏懼害羞轉而接納我們這群唐突人類的接近。在乎的並非數據的提升,而是生命的共容、心靈的領會。

2013年,郭道仁的海洋志工團隊仍持續為軟絲布置產房,並且繼續參與珊瑚礁總體檢、淨灘活動、淨海活動(潛水下海清理海域內陸源垃圾及廢棄物)等海洋保育活動。

 

關於人工魚礁的探討

影片【產房】中,有一段漁業署引爆沈船,作為海底人工魚礁的畫面。水泥礁、電桿礁、報廢的船艦,都是應用於人工魚礁的素材。然而,人工魚礁一旦丟進海裡,在聚魚效果尚未開始之前,台灣周遭許多天然的珊瑚礁海域可能就已遭受破壞。漁業署的王茂成技正回應說,人工魚礁對於漁民的幫助很大,所以才會從民國62年執行至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鄭明修老師則質疑,為什麼已設置這麼多人工魚礁,漁業資源還是枯竭。因此,他覺得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問題。人工魚礁放置的位置、方向,是否都經過審慎的規劃與評估?

針對漁業署投放的各種人工魚礁,郭教練說道,人工魚礁除了破壞海洋的自然環境外,也會因為它的聚魚效果太好,吸引更多人前來捕魚,反倒成了人們捕魚的陷阱。使得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永遠無法自然恢復。面對海洋,我們應該致力於保護海洋生物的自然棲息環境,才是正確的方向。希望有一天,人類不再需要為任何一種生物營造任何一個人工棲地。

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潛水志工,是郭教練的大弟子,也因為最熟悉海底工程,而在打造軟絲產房過程中,始終是郭教練最得力的夥伴與助手。然而,他以職業潛水為漁業署檢視後龍外海放置的人工魚礁,卻發生意外不幸殉海。最終生命回歸到他所深愛的大海。

農曆七月半的普渡,是居住在靠海的社區、靠海生活的人(潛水者、討海人)最熱鬧的節日,大家都在這個時候,向好兄弟(也包括這位剛回歸大海不久的兄弟)誠心祈求「玩海」的家人潛水平安。顯示人對於親密海洋的未可知,不可缺少的那份敬意與敬畏之心。

 

與海洋關係的新思考

郭教練在【潛望海洋世界的多樣性】這場演講中說道,台灣是一個到了國外的潛水勝地、海洋保護區,看到海裡面的魚,仍慣常以可不可吃、好不好吃,聯結到海產店、海鮮這些「使用文化」的地方。

然而,在「使用文化」氛圍當中成長的他,從幾次去國外潛水的經驗中,跟許多魚群的親近,與海洋生物零距離互動,讓他有了許多想法的改變。就從打造軟絲產房開始,試圖做一些改變。

他在潛水的時候,在東部的海域見到鬼頭刀、翻車魚,然而在上岸的時候,看到的漁港都是為了捕魚、為了商業活動而存在,而所有在海中見到的魚,都為了人類想吃牠們而死亡。

他覺得,面對我們的海,海裡面的生物是我們的鄰居,人應該可以更自制、而不是日以繼夜地捕捉;應該可以把水土保持做得更好,減少颱風帶來的漂流木破壞海底珊瑚;應該可以減少海洋垃圾以及排放汙水汙染海洋。

他期望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應該可以有不一樣的、更親善的關係。讓我們試著想想,人類文明留下的痕跡,將是生生不息的永續,或是無法挽回的滅絕?



我的反思筆記

昨晚又將影片重看了一遍,一面摘錄著要提供給老師參考的筆記,直到深夜。

對於某些時常待在海裡的人(像郭教練以及他帶領的潛水志工們)來說,海是最感自在、自由的地方,是家。魚群與海洋生物都是家人。當海洋與自己的關係,密切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就不再只是資源與使用者的關係,會有一種自覺與跳脫。他會強烈地感受到海與自己的關聯性(自然關聯性),而更熱切、執著地投入,希望為海洋做更多的事

他已無法再坐視海底的廢棄魚具、纜繩破壞珊瑚礁,讓天然的產卵環境消失。也無法坐視投放環境無法分解的人工魚礁,吸引到魚群之前,已先破壞了珊瑚礁海域,使得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永遠無法恢復。
他會希望自己也能夠做出些甚麼行動,從護惜這個「家」的行動之中,得到一種平靜與安適。就像一個家庭中的孩子,會自然地視分擔家務為己任。
而但願有一天,人類不再需要為任何一種生物營造任何一個人工棲地

郭教練打造軟絲產房的故事,讓我反覆地想了又想。 
若我們只是站在陸地上,以使用者的視角探討資源/漁業議題,沒有真正涉入,或許就會有一種無法真的擊到痛處的感覺,這是我所擔心的。
這也讓我有一個小小的反思,如果我沒有親身投入、參與過,或者我的涉入並不深,我又要如何去教育、甚至感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