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1 12:17:30玉山薄雪草
走過八通關越的塵與煙 94-10-11
作品刊登於
http://www.ysnp.gov.tw/tc/news.asp?id=3788
http://www.ysnp.gov.tw/images/hot/0941117_3788_1.doc
(玉山國家公園 八通關越嶺古道重現 徵文 一般文章組 優等獎)
「我們真的做到了!」
縱然已是92年小暑的往事,每當開口向朋友重述一次自南投東埔翻山越嶺走到花蓮南安,尋訪八通關日越嶺道的那段時日,仍忍不住在一字一句間洩漏了難以掩飾的興奮心情。
其中一天從大分吊橋附近支流上稜找到華巴諾砲台與駐在所,也一路印證「東台灣展望」書中以及「拉庫拉庫溪流域八通關越嶺道東段日據時期遺址之調查與考證」裡,關於八通關越嶺道的舊照片與記述。
這樣的一趟旅行實屬自然與歷史的巧妙結合。當我們穿出植叢,猛然發覺自己踏足在古道的石級上時,內心的感覺真是萬分奇妙,因為我們無法知道,上一次踏過我腳下所踩的石塊的人是活在多久以前。古道的魅力之一,就是它彷彿在轉瞬之間,就能把我們帶回古時的世界了…。
漫長的等待
http://www.ysnp.gov.tw/tc/news.asp?id=3788
http://www.ysnp.gov.tw/images/hot/0941117_3788_1.doc
(玉山國家公園 八通關越嶺古道重現 徵文 一般文章組 優等獎)
「我們真的做到了!」
縱然已是92年小暑的往事,每當開口向朋友重述一次自南投東埔翻山越嶺走到花蓮南安,尋訪八通關日越嶺道的那段時日,仍忍不住在一字一句間洩漏了難以掩飾的興奮心情。
其中一天從大分吊橋附近支流上稜找到華巴諾砲台與駐在所,也一路印證「東台灣展望」書中以及「拉庫拉庫溪流域八通關越嶺道東段日據時期遺址之調查與考證」裡,關於八通關越嶺道的舊照片與記述。
這樣的一趟旅行實屬自然與歷史的巧妙結合。當我們穿出植叢,猛然發覺自己踏足在古道的石級上時,內心的感覺真是萬分奇妙,因為我們無法知道,上一次踏過我腳下所踩的石塊的人是活在多久以前。古道的魅力之一,就是它彷彿在轉瞬之間,就能把我們帶回古時的世界了…。
漫長的等待
從九年前哥哥去卓麓教書開始,在我記憶裡,自西部東埔往八通關的迢迢古道路開始有了向東延伸的方向。我們曾經一同從東端的起點玉里出發,向瓦拉米、十里走去,而從西邊最遠只在南二段縱走時抵達大水窟,中間的一段完全是尚待串接的空白與未知。
一些相關的記錄收集與資料研讀,是阿德、哥哥、我三個人持續不斷卻又不算積極的探索,直到91年,因為哥計畫帶領五六年級學生在八通關越東段進行尋根踏查活動,蒐集到更多古道與遺構的相關資料,加上阿德的仔細規劃,才敲定打鐵趁熱,在92年暑假嘗試這個歷經漫長期待的夢想。
夏日山間
一些相關的記錄收集與資料研讀,是阿德、哥哥、我三個人持續不斷卻又不算積極的探索,直到91年,因為哥計畫帶領五六年級學生在八通關越東段進行尋根踏查活動,蒐集到更多古道與遺構的相關資料,加上阿德的仔細規劃,才敲定打鐵趁熱,在92年暑假嘗試這個歷經漫長期待的夢想。
夏日山間
自夏至前後開始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天亮的時間總是很早,晴朗的日子七點多就已艷陽高照。到了午後,山區收斂起熾烈的陽光,亮麗的藍天白雲與響脆的鳥鳴聲也盡皆隱翳在濃雲後頭;濃雲化身為縹緲的山嵐,伴隨著沉重的蟬噪鬱鬱地壓將下來,緩緩漫向森林與溪谷源頭。
濃得化不開的白色雲氣,將近處的樹林粉飾得更加模糊,有時山徑不過轉一個彎,方才看不清楚的樹林又歷歷在目。台灣的山林最為迷人之處,就是這股風雨雲霧之間將訴未訴的靈氣。我們背著背包行走其間,宛若親身踏入攤開的巨幅山水古畫,山石雲樹頓時變為真實。
有時空氣中再也承載不住這些水氣的凝結,就滴滴答答地下起了雨。雨點打在林間落葉上,如同琴鍵音符的起起落落,為森林帶來另一種活絡生機:森林底下快被烈日烤乾的苔蘚植物、皺縮成團的萬年松、躲在草葉底下休眠的螞蝗,也都在雨滴穿林打葉之時,從昏沉中甦醒過來。
一小時左右的對流雨歇止後不久,破雲而出的太陽就開始展現西斜時特有的昏黃色澤。雨後暑氣全消,此時如果在林徑行走,出來覓食的鳥叫聲倒是提醒著日落已近,光線慢慢地黯淡下來, 雲朵也將隨著隱沒的日頭漸漸沉降而去。有時月亮升起得早些,天還沒全黑就已跟行星一起高掛在天了。
傍晚是飛蟲熱烈活動的時段,轉瞬間臉龐與手臂停滿正值繁殖季節的小蟲子,叮得人麻癢難耐。天黑之後,四周的草叢不時傳來規律的蟲鳴,成為夏日夜間晚餐與安睡的背景,貓頭鷹站在遠方的樹枝上高啼、山羌的嘶吼、水鹿篤篤行來啃食樹葉的聲音,也偶爾浮跳在蟲鳴背景上頭突顯山間夜的寧靜。
山脈之西
濃得化不開的白色雲氣,將近處的樹林粉飾得更加模糊,有時山徑不過轉一個彎,方才看不清楚的樹林又歷歷在目。台灣的山林最為迷人之處,就是這股風雨雲霧之間將訴未訴的靈氣。我們背著背包行走其間,宛若親身踏入攤開的巨幅山水古畫,山石雲樹頓時變為真實。
有時空氣中再也承載不住這些水氣的凝結,就滴滴答答地下起了雨。雨點打在林間落葉上,如同琴鍵音符的起起落落,為森林帶來另一種活絡生機:森林底下快被烈日烤乾的苔蘚植物、皺縮成團的萬年松、躲在草葉底下休眠的螞蝗,也都在雨滴穿林打葉之時,從昏沉中甦醒過來。
一小時左右的對流雨歇止後不久,破雲而出的太陽就開始展現西斜時特有的昏黃色澤。雨後暑氣全消,此時如果在林徑行走,出來覓食的鳥叫聲倒是提醒著日落已近,光線慢慢地黯淡下來, 雲朵也將隨著隱沒的日頭漸漸沉降而去。有時月亮升起得早些,天還沒全黑就已跟行星一起高掛在天了。
傍晚是飛蟲熱烈活動的時段,轉瞬間臉龐與手臂停滿正值繁殖季節的小蟲子,叮得人麻癢難耐。天黑之後,四周的草叢不時傳來規律的蟲鳴,成為夏日夜間晚餐與安睡的背景,貓頭鷹站在遠方的樹枝上高啼、山羌的嘶吼、水鹿篤篤行來啃食樹葉的聲音,也偶爾浮跳在蟲鳴背景上頭突顯山間夜的寧靜。
山脈之西
從東埔起步離開沙里仙溪,沿陳有蘭溪河谷的步道漸漸攀升,山間的茶園正噴灑著水霧,早晨陽光拂照之下,形成一幅特殊的風情畫。險峻的山壁與穿山而過的水流遭遇,創造了潔淨且多層的瀑布流泉,雖然已不是第一次來,每走一段綠蔭掩映的山路,仍情不自禁地為山間清澈的溪澗感到欣喜。
八通關是陳有蘭溪與荖濃溪的分水嶺,離開八通關就開始進入荖濃溪流域了。草原上,清朝營盤與日據時代駐在所的遺跡清晰可辨,清古道在離開八通關之後就向著荖濃溪底一路下坡而去。
在日古道上走一段,開始與玉山群峰、南二段、南一段諸山照面,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從松樹林間遙望玉山。我們沿著陡坡下達流水淙淙的荖濃溪谷,再往上爬升接上古道。經杜鵑營地、南營地往大水窟的這一段是古道西段最美麗之處,玉山群峰、南二段、達芬尖、關山也一直在不遠處與我們相望。
杜鵑營地是日據時代的躑躅山駐在所;而南營地舊名南駐在所,日語發音為米那米。因位居高海拔,古道維持良好,路面平坦工整,鋪滿松針與落葉,仍保有完整的人字形疊石牆垣,只是爬滿了苔痕或者被短灌叢佔據著。
這段路卻也讓我們遭遇了一陣「午後雷陣雨冰雹」,午後沉鬱的烏雲往大水窟山頭不斷聚攏,雷聲震震,剛開始只是雨點,後來卻變成紅豆大小的冰雹,打在臉上有點痛,從樹葉上散落的雪白冰霰,在鋪滿落葉的土地上彈跳著,關在雨衣下的小世界裡並不覺得害怕,想想也算是人生很難得的經驗吧!
雨停之後,黃昏前的雲霞特別光艷,夕陽落到稜線後面之前,大水窟池畔的草坡全被染成鮮搾葡萄柚汁的色澤,天空輻射著水藍與淡粉紅的霞光,皇冠形的新康山則在古道隱沒的稜線背後聳峙拔天。
黃昏,在大水窟的工人們烘烤衣服的火光白煙,與濃重的柴火味中漸漸地暗沉遠離,下午那一陣雨水的氣味也漸漸隨著煙霧散逸而去,揚起的火星飛向天空與早現的星子作伴,黑夜降臨了。
八通關是陳有蘭溪與荖濃溪的分水嶺,離開八通關就開始進入荖濃溪流域了。草原上,清朝營盤與日據時代駐在所的遺跡清晰可辨,清古道在離開八通關之後就向著荖濃溪底一路下坡而去。
在日古道上走一段,開始與玉山群峰、南二段、南一段諸山照面,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從松樹林間遙望玉山。我們沿著陡坡下達流水淙淙的荖濃溪谷,再往上爬升接上古道。經杜鵑營地、南營地往大水窟的這一段是古道西段最美麗之處,玉山群峰、南二段、達芬尖、關山也一直在不遠處與我們相望。
杜鵑營地是日據時代的躑躅山駐在所;而南營地舊名南駐在所,日語發音為米那米。因位居高海拔,古道維持良好,路面平坦工整,鋪滿松針與落葉,仍保有完整的人字形疊石牆垣,只是爬滿了苔痕或者被短灌叢佔據著。
這段路卻也讓我們遭遇了一陣「午後雷陣雨冰雹」,午後沉鬱的烏雲往大水窟山頭不斷聚攏,雷聲震震,剛開始只是雨點,後來卻變成紅豆大小的冰雹,打在臉上有點痛,從樹葉上散落的雪白冰霰,在鋪滿落葉的土地上彈跳著,關在雨衣下的小世界裡並不覺得害怕,想想也算是人生很難得的經驗吧!
雨停之後,黃昏前的雲霞特別光艷,夕陽落到稜線後面之前,大水窟池畔的草坡全被染成鮮搾葡萄柚汁的色澤,天空輻射著水藍與淡粉紅的霞光,皇冠形的新康山則在古道隱沒的稜線背後聳峙拔天。
黃昏,在大水窟的工人們烘烤衣服的火光白煙,與濃重的柴火味中漸漸地暗沉遠離,下午那一陣雨水的氣味也漸漸隨著煙霧散逸而去,揚起的火星飛向天空與早現的星子作伴,黑夜降臨了。
山脈之東
清晨時分,陽光先照亮了大水窟山,接著翻過大水窟池畔的小山頭,草原、山屋、水池、古道漸漸籠罩在溫暖的光線中,晨風拂過清澈的池水,顫微微地倒影著天空、山嶺、四週草坡、與鮮紅的山屋。
負責步道指標牌的工人,在殘餘的炊煙中,已整理好裝備準備上工。即使我們各自地活動起來,也打擾不了山間寧靜的氣氛,人只不過是山景中渺小的點綴罷了。
大水窟是古道西段和東段的分界,也是荖濃溪與秀姑巒溪流域的分水嶺,沿等高線腰繞的日古道與從荖濃溪底翻上稜線的清古道在此交會,清古道與日古道約在州廳界碑(台中州與花蓮港廳)附近相遇後,隨即又各自分道往東台灣奔馳而去。
清晨,站在大水窟的草原,就可以遙望得見遠方縱谷中的玉里鎮,我在小山頭上與媽媽通電話報平安。走出玉里鎮是六天後的事,這六天之中還不知將有什麼無法確定的變數呢!
被矮灌叢盤據的大水窟駐在所,突出於古道的一側,像一個小小的城堡。回望了一眼陽光普照的翠綠草原,點綴著紅色山屋與殘餘的裊裊青煙,突然覺得從大水窟往意西拉方向跨入古道東段,充滿著未知與艱辛的滋味。
沿寬稜而下,長滿蕨類的草坡充斥著各種動物的騷味,水鹿、山豬、長鬃山羊應該都是這裡的常客。民國八十幾年的一場大火,將上下數百公尺的森林全燒成一片焦黑,部分燒死的二葉松樹幹上,還殘留著公水鹿磨角的痕跡。
寬稜上的路徑很不明顯,隨著稜線轉折,一直存在著不確定。下坡的路很漫長,如果林相或地貌出現些許的變化,對我們都會是或多或少的鼓舞振奮。海拔兩千三百公尺,我們在一片生機蓬勃的檜木林中穿梭,讚嘆著這片原始森林的美麗。穿過芒草叢,溪水聲越來越大,參考的幾份紀錄不是在接近溪谷時下錯稜,就是直接下到塔達芬溪畔(又名扥馬斯溪),我們卻仗著阿德的經驗和判斷,加上一點點幸運,正確地下到古道上,並且順著古道走到意西拉吊橋。
林間疏落的雨點打消不了找到路的狂喜,背上行囊、踏上水聲轟隆的意西拉鐵線橋,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前,也找到意西拉駐在所平台。
真是疲憊卻沒有失望的一天,哥哥和我腳底都開始磨出了水泡,從樹葉的縫隙望著夜晚的降臨,在微弱的燈光下準備晚餐。乾燥的平台時有涼風驅散白日的暑氣,還沒來得及研究明天的地圖和紀錄,三個人就已經擋不住瞌睡蟲的催眠紛紛進入夢鄉。
清晨時分,陽光先照亮了大水窟山,接著翻過大水窟池畔的小山頭,草原、山屋、水池、古道漸漸籠罩在溫暖的光線中,晨風拂過清澈的池水,顫微微地倒影著天空、山嶺、四週草坡、與鮮紅的山屋。
負責步道指標牌的工人,在殘餘的炊煙中,已整理好裝備準備上工。即使我們各自地活動起來,也打擾不了山間寧靜的氣氛,人只不過是山景中渺小的點綴罷了。
大水窟是古道西段和東段的分界,也是荖濃溪與秀姑巒溪流域的分水嶺,沿等高線腰繞的日古道與從荖濃溪底翻上稜線的清古道在此交會,清古道與日古道約在州廳界碑(台中州與花蓮港廳)附近相遇後,隨即又各自分道往東台灣奔馳而去。
清晨,站在大水窟的草原,就可以遙望得見遠方縱谷中的玉里鎮,我在小山頭上與媽媽通電話報平安。走出玉里鎮是六天後的事,這六天之中還不知將有什麼無法確定的變數呢!
被矮灌叢盤據的大水窟駐在所,突出於古道的一側,像一個小小的城堡。回望了一眼陽光普照的翠綠草原,點綴著紅色山屋與殘餘的裊裊青煙,突然覺得從大水窟往意西拉方向跨入古道東段,充滿著未知與艱辛的滋味。
沿寬稜而下,長滿蕨類的草坡充斥著各種動物的騷味,水鹿、山豬、長鬃山羊應該都是這裡的常客。民國八十幾年的一場大火,將上下數百公尺的森林全燒成一片焦黑,部分燒死的二葉松樹幹上,還殘留著公水鹿磨角的痕跡。
寬稜上的路徑很不明顯,隨著稜線轉折,一直存在著不確定。下坡的路很漫長,如果林相或地貌出現些許的變化,對我們都會是或多或少的鼓舞振奮。海拔兩千三百公尺,我們在一片生機蓬勃的檜木林中穿梭,讚嘆著這片原始森林的美麗。穿過芒草叢,溪水聲越來越大,參考的幾份紀錄不是在接近溪谷時下錯稜,就是直接下到塔達芬溪畔(又名扥馬斯溪),我們卻仗著阿德的經驗和判斷,加上一點點幸運,正確地下到古道上,並且順著古道走到意西拉吊橋。
林間疏落的雨點打消不了找到路的狂喜,背上行囊、踏上水聲轟隆的意西拉鐵線橋,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前,也找到意西拉駐在所平台。
真是疲憊卻沒有失望的一天,哥哥和我腳底都開始磨出了水泡,從樹葉的縫隙望著夜晚的降臨,在微弱的燈光下準備晚餐。乾燥的平台時有涼風驅散白日的暑氣,還沒來得及研究明天的地圖和紀錄,三個人就已經擋不住瞌睡蟲的催眠紛紛進入夢鄉。
滑落
早晨在駐在所附近拍照完畢,將無意間發現的機槍座埋回落葉中,我們望著塔達芬溪對岸的扥馬斯崩璧,離開意西拉駐在所。
哥在一處鬆軟的碎石坡一腳踏得太用力,旋即隨著崩碎的土石滑落十公尺,「糟了、糟了!」他慌張地說,嘴裡也不覺吃進許多揚起的塵土砂石,還好不久就停止了滑動。我站在上面看著,卻沒辦法想像滑落後,暫停在一個不穩定平衡的碎石坡之下心裡的不安。
「慢慢地爬上來就好」阿德說。哥緩緩地尋路上切後,放下背包,將早晨裝滿的水瓶拿出來漱一漱口鼻。還好沒有受傷,哥心裡的自責恐怕比我念他的還要深重吧!
土葛崩璧
過了塔達芬與不經修飾的原木「吉馬」電線桿,中午前來到疊石整齊的土葛駐在所。駐在所門前還有鋪排精美的花圃,而稜線往溪底方向,也就是通往溪北岸太魯那斯社的支線。(在大水窟與我們分別的台大太魯那斯三人組,將由此接回溪南岸的日古道)
休息過後離開駐在所,向著土葛的四段崩璧前進(又稱塔達芬崩壁)。
土葛崩壁是四段十分陡直破碎的崩壁,站在邊緣望著毫無路基又一瀉千里的碎石坡,無論仰首或俯瞰都讓人心生寒意。阿德先站在崩璧的這一頭,尋找適合橫切而過的路徑或者另尋下切橫度的走法,輕裝試走一段為我們開路,我們三個人再一起背著重裝戰戰兢兢地輕步通過。
有一段崩壁的崖頂兩側各站著一隻長鬃山羊,在我們通過的時候受到驚嚇,踢了一堆落石下來,上方一陣硝煙瀰漫,伴隨著山羊遠去的叫聲「嗶… 嗶…」,走在最後的哥哥閃避不及,就被落石砸中了小腿。
橫度過後,有時還得再沿著短植被往上爬好陡峭的一段,才重新接回古道,不過平安過完困難地形,已經讓我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過完步步為營的土葛崩壁,天空才開始滴下雨點。這一陣下午的小對流雨,驅走了山間的燠熱、帶來一股涼爽;在乍現的陽光照射下,塔達芬溪谷竟橫跨著好美的一虹一霓。此刻我們的心情正像雨後的彩虹般,與天空會心地微笑著呢!
早晨在駐在所附近拍照完畢,將無意間發現的機槍座埋回落葉中,我們望著塔達芬溪對岸的扥馬斯崩璧,離開意西拉駐在所。
哥在一處鬆軟的碎石坡一腳踏得太用力,旋即隨著崩碎的土石滑落十公尺,「糟了、糟了!」他慌張地說,嘴裡也不覺吃進許多揚起的塵土砂石,還好不久就停止了滑動。我站在上面看著,卻沒辦法想像滑落後,暫停在一個不穩定平衡的碎石坡之下心裡的不安。
「慢慢地爬上來就好」阿德說。哥緩緩地尋路上切後,放下背包,將早晨裝滿的水瓶拿出來漱一漱口鼻。還好沒有受傷,哥心裡的自責恐怕比我念他的還要深重吧!
土葛崩璧
過了塔達芬與不經修飾的原木「吉馬」電線桿,中午前來到疊石整齊的土葛駐在所。駐在所門前還有鋪排精美的花圃,而稜線往溪底方向,也就是通往溪北岸太魯那斯社的支線。(在大水窟與我們分別的台大太魯那斯三人組,將由此接回溪南岸的日古道)
休息過後離開駐在所,向著土葛的四段崩璧前進(又稱塔達芬崩壁)。
土葛崩壁是四段十分陡直破碎的崩壁,站在邊緣望著毫無路基又一瀉千里的碎石坡,無論仰首或俯瞰都讓人心生寒意。阿德先站在崩璧的這一頭,尋找適合橫切而過的路徑或者另尋下切橫度的走法,輕裝試走一段為我們開路,我們三個人再一起背著重裝戰戰兢兢地輕步通過。
有一段崩壁的崖頂兩側各站著一隻長鬃山羊,在我們通過的時候受到驚嚇,踢了一堆落石下來,上方一陣硝煙瀰漫,伴隨著山羊遠去的叫聲「嗶… 嗶…」,走在最後的哥哥閃避不及,就被落石砸中了小腿。
橫度過後,有時還得再沿著短植被往上爬好陡峭的一段,才重新接回古道,不過平安過完困難地形,已經讓我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過完步步為營的土葛崩壁,天空才開始滴下雨點。這一陣下午的小對流雨,驅走了山間的燠熱、帶來一股涼爽;在乍現的陽光照射下,塔達芬溪谷竟橫跨著好美的一虹一霓。此刻我們的心情正像雨後的彩虹般,與天空會心地微笑著呢!
夢之橋與拉古拉駐在所
循著高繞路爬上夢之橋斷橋的溪谷上游,在晶瑩的小水潭邊裝滿水,歇息半晌才繼續跟著小徑下切回古道。從這段路開始看到一些粉紅色與橘色的路條,似乎是黑熊調查小組綁的,有時路邊也會見到以前調查小組捕熊的各式陷阱。
而到了拉古拉駐在所,沿著整齊優美的長石階引道下坡,在下方駐在所平台看到黑熊研究小組設置誘熊的餌食與陷阱,意味著我們終於到了有人會來的地方,即使還要下切繞過大分瀑布斷橋,卻已讓人安心不少。
此時從古道上向著闊闊斯溪底望去,已經看得到大分家屋所在的廣大河階地。
朝思暮想的大分
繞過大分瀑布斷橋的路又更清楚了些,下切路經過一處可以看到大分瀑布全貌的樹林空隙,也繞過大分瀑布底下的小支流,若不是時間已近傍晚,我肯定會跳進溪水裡頭浸泡,讓白花花的水流帶走一身的悶熱與疲勞。
我們拖著起水泡的雙腳,走過砌石精美的古道石橋,過小木橋後終於抵達朝思暮想的大分。
大分駐在所的木造建築物,早在多年前就已被一場大火燒毀,現今的大分山屋建在駐在所舊址上,是太陽能發電的寬敞山屋,還有山上難得的熱水澡可洗。只是脫下鞋襪伸展起水泡的雙腳,脹痛的感覺迅速地擴及整個腳掌,只能以超慢的動作走向浴室,這是享受舒適之前必須經歷的痛苦事。
在涼爽開闊的大分住了很安靜的兩個晚上,月亮的光華淡淡地抹上山屋,抹上蟲聲唧唧的草叢,抹上動物叫聲不斷的樹林,抹上回盪著黃嘴角鴞叫聲的溪谷,也抹上大分每一層平台的駐在所疊石、家屋殘蹟。
最上層平台是昔日大分的演武場,水泥造彈藥庫隱匿在角落的圍牆外,架槍的木製槍座仍完好地待在積滿灰塵的彈藥庫中;中層平台是現在的直昇機停機坪,也是過去曾遭黑熊入侵的舊研究站所在;下層平台是過去的大分駐在所,也是現今山屋、涼亭、廁所等設施所在地。
大分附近從日據時代就種了許多果樹,一大早阿德就嚷著要去採桃子,沒採到桃子就在外頭扯著熊杆的繩子升升降降。
熊杆與熊板
大分山屋和抱崖山屋都設有熊杆,是拉長的ㄇ字型,有繩子可以升降。為了防止熊偷吃食物,使用者可以把熊杆上面的繩子降下來,食物吊在繩子上的鉤環,再把繩子升到頂上去。
山屋的窗戶外面也都設有熊板,人不在山屋的時候熊板要蓋下來,以免黑熊破壞窗戶進來找東西吃,平常在山屋時,熊板用鐵棒撐起來才能保持山屋的通風良好。
炊煮食物的亭子,則設置一個蓋著鐵蓋的水泥儲物桶,和美國的某些國家公園設有上鎖的鐵箱用途類似,不過目前好像還沒有人使用。
以前黑熊調查小組下山時,他們的鐵皮屋工寮被黑熊弄得亂七八糟,連罐頭都有辦法咬開來吃,木架子上的物品也遭破壞,所以後來建山屋時就做了這些新設施。
不管是陷阱也好,誘餌也好,或者熊杆熊板,接連著幾天看到這些很有「熊」味的東西,想像著置身在熊出沒的地方,著實有點興奮,可惜我們都沒有聽見熊叫,也不曾遇上調查小組的成員。
循著高繞路爬上夢之橋斷橋的溪谷上游,在晶瑩的小水潭邊裝滿水,歇息半晌才繼續跟著小徑下切回古道。從這段路開始看到一些粉紅色與橘色的路條,似乎是黑熊調查小組綁的,有時路邊也會見到以前調查小組捕熊的各式陷阱。
而到了拉古拉駐在所,沿著整齊優美的長石階引道下坡,在下方駐在所平台看到黑熊研究小組設置誘熊的餌食與陷阱,意味著我們終於到了有人會來的地方,即使還要下切繞過大分瀑布斷橋,卻已讓人安心不少。
此時從古道上向著闊闊斯溪底望去,已經看得到大分家屋所在的廣大河階地。
朝思暮想的大分
繞過大分瀑布斷橋的路又更清楚了些,下切路經過一處可以看到大分瀑布全貌的樹林空隙,也繞過大分瀑布底下的小支流,若不是時間已近傍晚,我肯定會跳進溪水裡頭浸泡,讓白花花的水流帶走一身的悶熱與疲勞。
我們拖著起水泡的雙腳,走過砌石精美的古道石橋,過小木橋後終於抵達朝思暮想的大分。
大分駐在所的木造建築物,早在多年前就已被一場大火燒毀,現今的大分山屋建在駐在所舊址上,是太陽能發電的寬敞山屋,還有山上難得的熱水澡可洗。只是脫下鞋襪伸展起水泡的雙腳,脹痛的感覺迅速地擴及整個腳掌,只能以超慢的動作走向浴室,這是享受舒適之前必須經歷的痛苦事。
在涼爽開闊的大分住了很安靜的兩個晚上,月亮的光華淡淡地抹上山屋,抹上蟲聲唧唧的草叢,抹上動物叫聲不斷的樹林,抹上回盪著黃嘴角鴞叫聲的溪谷,也抹上大分每一層平台的駐在所疊石、家屋殘蹟。
最上層平台是昔日大分的演武場,水泥造彈藥庫隱匿在角落的圍牆外,架槍的木製槍座仍完好地待在積滿灰塵的彈藥庫中;中層平台是現在的直昇機停機坪,也是過去曾遭黑熊入侵的舊研究站所在;下層平台是過去的大分駐在所,也是現今山屋、涼亭、廁所等設施所在地。
大分附近從日據時代就種了許多果樹,一大早阿德就嚷著要去採桃子,沒採到桃子就在外頭扯著熊杆的繩子升升降降。
熊杆與熊板
大分山屋和抱崖山屋都設有熊杆,是拉長的ㄇ字型,有繩子可以升降。為了防止熊偷吃食物,使用者可以把熊杆上面的繩子降下來,食物吊在繩子上的鉤環,再把繩子升到頂上去。
山屋的窗戶外面也都設有熊板,人不在山屋的時候熊板要蓋下來,以免黑熊破壞窗戶進來找東西吃,平常在山屋時,熊板用鐵棒撐起來才能保持山屋的通風良好。
炊煮食物的亭子,則設置一個蓋著鐵蓋的水泥儲物桶,和美國的某些國家公園設有上鎖的鐵箱用途類似,不過目前好像還沒有人使用。
以前黑熊調查小組下山時,他們的鐵皮屋工寮被黑熊弄得亂七八糟,連罐頭都有辦法咬開來吃,木架子上的物品也遭破壞,所以後來建山屋時就做了這些新設施。
不管是陷阱也好,誘餌也好,或者熊杆熊板,接連著幾天看到這些很有「熊」味的東西,想像著置身在熊出沒的地方,著實有點興奮,可惜我們都沒有聽見熊叫,也不曾遇上調查小組的成員。
溫泉之路
古道東段自意西拉以降,仍處處是綠樹掩映著飛瀑涼泉,山逕纏繞在秀姑巒溪上游拉庫拉庫溪的眾多小支流之間。
布農語「LakuLaku」是溫泉的意思(可能是模仿溫泉冒泡聲的狀聲詞)(更正:「LakuLaku」是「無患子」),沿途不乏與「LakuLaku」諧音的地名或溪名:樂樂、拉古拉、拉庫拉庫,都是文獻中紀錄有溪底溫泉之地,而大分、塔芬、達芬是得自布農語「水蒸氣」直譯而來,「塔達芬」則是形容水蒸氣很多,同樣是描述溪底常有因溫泉吐納升起的水蒸氣,不難想像這處處是水蒸氣的溫泉之路。
古道東段自意西拉以降,仍處處是綠樹掩映著飛瀑涼泉,山逕纏繞在秀姑巒溪上游拉庫拉庫溪的眾多小支流之間。
布農語「LakuLaku」是溫泉的意思(可能是模仿溫泉冒泡聲的狀聲詞)(更正:「LakuLaku」是「無患子」),沿途不乏與「LakuLaku」諧音的地名或溪名:樂樂、拉古拉、拉庫拉庫,都是文獻中紀錄有溪底溫泉之地,而大分、塔芬、達芬是得自布農語「水蒸氣」直譯而來,「塔達芬」則是形容水蒸氣很多,同樣是描述溪底常有因溫泉吐納升起的水蒸氣,不難想像這處處是水蒸氣的溫泉之路。
此時聯想古道西段,近東埔的樂樂溫泉,也與拉庫拉庫溪、拉古拉都有著同樣的淵源,只可惜我們沒能一一造訪這些名字萬分生動的溪底溫泉。
芒草中的砲台華巴諾
換回前一天穿著的衣服,背起小背包從大門口順著下坡,路過另外幾層平台,抵大分玄關(殉職者之碑旁,昔日大分駐在所職員送往迎來之處),沿著橋板腐朽傾斜的大分吊橋橫度闊闊斯溪。部分腐朽的橋板早已禁不起踩踏掉落溪底,腳掌只能踏著鏤空的鐵線通過,一方面心裡不斷發毛,一面眼睛又不住地望著溪底碧綠的水潭和峽谷,邊走邊欣賞,不覺忘記了凌空搖晃的恐懼。
順著橋對岸的支流上溯一段,接到華巴諾支線最接近溪谷的地方,古道隱藏在闊葉樹林與河床平闊處,並不明顯。
古道幾乎以固定的斜率緩緩上坡,繞過小崩壁,在密生的蕨類芒草中時隱時現,最後終於抵達快被高大芒草淹沒的馬斯博爾駐在所。放低了姿勢蹲在地上,仍可辨認駐在所大門、平台、駁坎以及通往往華巴諾的去向。之後路轉成之字形上坡,在接近山頭處,芒草叢中突然出現了木造的屋宇,就是華巴諾駐在所。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多年前的幾間木造建築,依舊矗立在這裡,尚稱完整的建築遺構,足夠讓我們想像描摹過去駐在所的生活:清晰的屋舍拉門軌道、拼木天花板、儲物櫃、吧台、藥瓶、酒瓶、窗扉、屋簷角的裝飾物、鍋子、花盆,都還是六十年前駐在所撤廢時的模樣。
鐵皮屋頂上已爬滿了蕨類、苔蘚、藤蔓,少了點駐在所的威嚴,多了些自然的親和力。日俄戰爭時遺留到現在的戰利品-三吋速射砲,也歇止在砲庫的塵埃當中。
即使缺乏水源,居高臨下的華巴諾,卻曾是日本人用來控制鄰近十六個部落的軍事要地。砲庫內牆塗滿了曾經造訪者的簽名,大部分都是卓溪鄉的原住民和少數登山客,民國六十幾年曾有中央日報記者來訪,想像著三十多年前華巴諾的樣子,應該比現在完整許多。
向大分說再見
天色才矇矇亮,我們就已起身炊煮及收拾,各自在山屋裡外逛著,看還遺漏了什麼屬於大分、該記得的沒放進記憶裡。
就要背上行囊離開大分,往多美麗前去,雖然只住了兩個晚上,卻足以讓我們依依難捨。大分山屋前不但有門牌號碼也有郵遞區號,只是這裡是郵差不會上來的地方,行政區域和南安一樣屬於清水村,送信的話恐怕得託付給巡山員不定期地幫忙轉交吧!
我們往下走到蕃童教育所平台,與大分事件紀念碑平台,尋覓孤零零的紀念碑和家屋遺跡,拍照記錄後正式向大分道別。
過大分吊橋後路徑往上爬升,經過莫庫拉蕃廣大的家屋群(根據哥蒐集的資訊,原居大分附近的布農族,並不會自稱是大分人,而是稱呼自己為莫庫拉蕃),之後循著林淵源大哥開的高繞路陡上魯崙山稜線以繞過大崩壁,緩緩爬上稜上森林再下降,重新銜接古道到多美麗駐在所前,
我不得不承認,烈日下行走高繞路是件漫長難捱的事,不過總算是過去了,接回古道,迎向「美麗之路」。
芒草中的砲台華巴諾
換回前一天穿著的衣服,背起小背包從大門口順著下坡,路過另外幾層平台,抵大分玄關(殉職者之碑旁,昔日大分駐在所職員送往迎來之處),沿著橋板腐朽傾斜的大分吊橋橫度闊闊斯溪。部分腐朽的橋板早已禁不起踩踏掉落溪底,腳掌只能踏著鏤空的鐵線通過,一方面心裡不斷發毛,一面眼睛又不住地望著溪底碧綠的水潭和峽谷,邊走邊欣賞,不覺忘記了凌空搖晃的恐懼。
順著橋對岸的支流上溯一段,接到華巴諾支線最接近溪谷的地方,古道隱藏在闊葉樹林與河床平闊處,並不明顯。
古道幾乎以固定的斜率緩緩上坡,繞過小崩壁,在密生的蕨類芒草中時隱時現,最後終於抵達快被高大芒草淹沒的馬斯博爾駐在所。放低了姿勢蹲在地上,仍可辨認駐在所大門、平台、駁坎以及通往往華巴諾的去向。之後路轉成之字形上坡,在接近山頭處,芒草叢中突然出現了木造的屋宇,就是華巴諾駐在所。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多年前的幾間木造建築,依舊矗立在這裡,尚稱完整的建築遺構,足夠讓我們想像描摹過去駐在所的生活:清晰的屋舍拉門軌道、拼木天花板、儲物櫃、吧台、藥瓶、酒瓶、窗扉、屋簷角的裝飾物、鍋子、花盆,都還是六十年前駐在所撤廢時的模樣。
鐵皮屋頂上已爬滿了蕨類、苔蘚、藤蔓,少了點駐在所的威嚴,多了些自然的親和力。日俄戰爭時遺留到現在的戰利品-三吋速射砲,也歇止在砲庫的塵埃當中。
即使缺乏水源,居高臨下的華巴諾,卻曾是日本人用來控制鄰近十六個部落的軍事要地。砲庫內牆塗滿了曾經造訪者的簽名,大部分都是卓溪鄉的原住民和少數登山客,民國六十幾年曾有中央日報記者來訪,想像著三十多年前華巴諾的樣子,應該比現在完整許多。
向大分說再見
天色才矇矇亮,我們就已起身炊煮及收拾,各自在山屋裡外逛著,看還遺漏了什麼屬於大分、該記得的沒放進記憶裡。
就要背上行囊離開大分,往多美麗前去,雖然只住了兩個晚上,卻足以讓我們依依難捨。大分山屋前不但有門牌號碼也有郵遞區號,只是這裡是郵差不會上來的地方,行政區域和南安一樣屬於清水村,送信的話恐怕得託付給巡山員不定期地幫忙轉交吧!
我們往下走到蕃童教育所平台,與大分事件紀念碑平台,尋覓孤零零的紀念碑和家屋遺跡,拍照記錄後正式向大分道別。
過大分吊橋後路徑往上爬升,經過莫庫拉蕃廣大的家屋群(根據哥蒐集的資訊,原居大分附近的布農族,並不會自稱是大分人,而是稱呼自己為莫庫拉蕃),之後循著林淵源大哥開的高繞路陡上魯崙山稜線以繞過大崩壁,緩緩爬上稜上森林再下降,重新銜接古道到多美麗駐在所前,
我不得不承認,烈日下行走高繞路是件漫長難捱的事,不過總算是過去了,接回古道,迎向「美麗之路」。
美麗之路
多美麗,原稱十三里駐在所,距離玉里剛好是十三日里,仍保有兩個人高的高大城牆,整齊的人字形疊石,平台上完整的圓形水池、花圃,都讓人驚嘆多美麗是芒草叢中殘存的藝術品,路邊的草叢中,一只老舊的鐵製茶壺見證著歷史歲月。
多美麗與抱崖之間,原是清溪涼澗與古意盎然的鐵線吊橋相伴為美的一段古道,因此抱崖以前又名「小美麗」。這幾年迫於安全考量,幾段新建的吊橋工程拆盡了舊吊橋與橋墩,建造的新橋尚未經歲月的刻蝕顯得有點華麗突兀,原來的吊橋名稱也全都更換,這段最具歷史風味的路,昔日的優美與賞心悅目,隨著櫻、朝日、嚴戶、新康、大和這些過去的橋名成為往事。
抱崖之前還有一個樸樸拙拙的石洞隧道鑿山而過,與我們遺落的大分往賽珂支線隧道相似。傍晚前來到位於伊霍霍爾溪畔的抱崖駐在所。溪邊的晚風特別寒冷,哥卻一個人在山屋外的水源洗澡,邊洗邊打著哆嗦。
離開抱崖駐在所那天,對照地圖,大水窟山、秀姑巒山、馬博群山就遠遠地浮在藍色的晴空上頭,我不敢置信地拿起望遠鏡,果然看到最左邊是大水窟山的綠色草坡山頭,而我們在幾天之前,就是打三千多公尺的那兒,循著近乎被遺忘的古道走下來。
走過山陰橋,六年半前古道東段的記憶才慢慢接上了線,只是因為經歷整修施工的緣故,多處已是今非昔比了。
族群恩怨之路
「故花蓮港廳xxxx戰死之碑」、「大正x年x月x日戰沒」
「納靈之碑」
「殉職者之碑」、「大正x年x月x日建之」
每天在路邊陰暗處,都會遇到幾個紀念碑與戰死碑寂寞地矗立著,一種是以原石雋刻,通常為紀念某次事件或者紀念越嶺道開路某段時期的殉職者,另一種則是鋼筋水泥澆灌的方尖碑,紀念零星的伏擊事件,上面詳載著稱謂、姓名、戰死的日期,部分仍可分辨參拜用的木石階梯或基座。
從八十多年前,日人帶領漢族、平埔族隘勇工匠,陸續來到台灣的深山裡工作築路或在駐在所駐守巡查,先後遭受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聯合莫庫拉番等溪南岸的布農族人伏擊反抗而客死異鄉。反抗與伏擊的原因,都與收繳槍械種種高壓統治的手段有關,有些駐在所員警雖身兼蕃童教育所教師,但是對部落住民毫無尊重、態度惡劣,橫遭反彈。
根據參閱的資料指出:「山中的生活簡單清貧,晚餐往往是一鍋飯搭配一鍋野菜湯,節慶之日才會有肉類,或者下溪以魚藤捕捉的爬岩鰍等魚類,山間的道路與駐在所皆維護不易,一旦發生戰事、遭遇襲擊,也很難迅速增派警力支援」。
這些殉職者,在族群歧視的殖民政策下,離鄉背井來到遙遠荒僻的山間工作,不知是否曾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執行的「理蕃」政策產生過質疑?他們最後孤零零地死在蠻荒野地,獻出寶貴生命,留下的只是一個個矗立在叢林間爬滿苔痕的冰冷石碑。八、九十年後,再也沒有人會千里迢迢來到深山之中,為他們祭拜與憑弔了,與那些受到統治與迫害的原住民一樣,不過是謬誤政策與恩怨糾葛下的枉死冤魂吧。只是,又有誰曾為抗日事件中陣亡的原住民立碑、又有誰留下橫遭殺害的布農族人的名姓呢?
如今留下的遺跡,不管是布農家屋、工寮、耕地,或者日據時代的駐在所、砲台、紀念碑,都只是布農族人與日本人種種衝突與勢力消長的一頁記憶。自布農族人與日本人勢力先後撤離、淡出拉庫拉庫溪,舊建物不敵歲月侵蝕逐漸倒塌,或掩蓋在芒草落葉底下、或吞沒於藤蔓灌叢間。隨著自然恢復掌管,過往的一筆筆族群恩怨、也逐漸消逝在林蔭深處、撫平在時間洪流之中。
生機盎然之路
從離開抱崖,經十里、山陰、多土袞、美拖利(綠)往瓦拉米的路途,顯得格外潮濕及悶熱。阿德停在路邊,回頭朝我比畫著「靜靜地走過來」,看他誇張地比著「大大的眼睛」「頭上長角」,是什麼啊?叫人猜不透,直到靠近了定睛一看,才發現樹叢中休息的一隻黃嘴角鴞。
午後的一陣雨,讓一隻黃棕色的小鵂鶹慌慌張張地鑽到我們面前那棵杉樹的枝椏躲避,我們冒著雨站立不動只為能與牠的一雙大眼睛對望許久,確定我們不會對牠造成威脅,牠不時地轉動著頭部,一下子是雙眼盯著我們,一下子用頭後面的假眼對著我們,一下子又抖抖羽毛將身子的另一邊向著我們,哥看得入神了,手背上不知何時黏附了一隻螞蝗,被咬了幾口血。
山逕隨著稜線溪谷不斷地盤曲轉折,拉庫拉庫溪谷已經開始浮現海岸山脈群山了。
在綠蔭樹叢中活動的赤腹松鼠,舉著毛茸茸的大尾巴爬上爬下,將夏日濃重的蟬噪聲捶打成碎裂片段。
粉紅臉的台灣獼猴常坐在樹幹上玩耍及進食,被我們走過的腳步聲驚動了,不斷發出錯愕的斥候聲。
藍腹鷴總是先一步聽見我們靠近的聲響,一邊呼喚著同伴,一邊急忙拍打著翅膀逃離現場,若是步伐放輕些,還會看到牠們一步一步,以走伸展台的美妙姿勢進入叢林。
膽小的山羌,往往是遠遠地看見我們,就已驚慌失措地大叫起來,逃之夭夭。只有好奇的小水鹿,看見我們靠近了,還躲在樹叢中不害怕地探出個頭,目送著我們經過。
「阿~ 嗚~~ 阿~ 嗚~~」,森林中不乏綠鳩吹奏「把烏」的怪叫,讓哥哥總誤以為是布農族獵人上山打獵,高唱著傳統歌謠。
這是一條生機盎然之路。
蕨之路
瓦拉米原是布農語「一起來」的意思,日據時代取發音近似的瓦拉鼻(蕨),讓人聯想這片蕨類的天堂。
清晨離開瓦拉米,遇到一位五、六十歲的布農族老爺爺,一個人以簡單的木背架與頭帶背負著沉重的行囊,正循著古道向深山走去。他說身上背了兩袋米、一些衣服,要一個人用五天時間走去東埔。
我不禁想起他們那一輩的人,往往要翻山越嶺到東埔去娶新娘回來(就像卓樂鄭爺爺的爸媽一樣,是從東埔的久美娶回後山這邊的那母岸),而眼前這位爺爺是不是要去東埔喝喜酒、還是探望他的女兒、外孫呢?他正打算從大分走稜線接塔芬。老爺爺說,去年曾經走過一次,但是路不好找。我在心裡祝禱,願他一路順利平安。
在佳心之前,哥帶我們沿著林淵源大哥開出的小徑,上到一個完整的布農家屋,雖然屋簷已經不見了,石牆、地板、大門、家裡陳設依然完好可辨,地上的每一片薄石板底下,就是家屋主人的祖先埋葬之處。
哥哥指著這裡是門口,那邊是穀倉,穀倉邊就是一家之長睡覺的床,那裡以三塊石頭或者三段木頭架起來的位置就是布農人的三石灶,灶上的鍋子有些造型特殊,或仍辨別得出典雅的刻紋,或許是以前荷蘭人來台時期,他們以物易物交換得來的吧?
屋子裡一塊石頭上擺了一瓶米酒,一隻細竹籤插著鹹豬肉與一包米果,想必是林淵源大哥帶著卓溪部落的人來訪時留下的祭祖之物。
返回人間
從瓦拉米出到山風,哥的同事專程從玉里來接我們回卓樂。鑽進哥哥的宿舍梳洗乾淨,就窩在宿舍裡面閱讀書報不想再活動了。
山上那幾天,我們總是在到營地洗好了澡、換上乾淨的衣服,把白天活動時穿的衣服沖洗過才睡覺;早晨穿上洗好的排汗衣不久,汗水又迅速將整件衣服浸透。能夠靜坐著不動、不流汗,竟然有「回到人間」的感覺。
一直到晚上吃完飯,三十八度的高溫漸漸消散了,我們才出到部落裡面散步。
告別卓樂
多美麗,原稱十三里駐在所,距離玉里剛好是十三日里,仍保有兩個人高的高大城牆,整齊的人字形疊石,平台上完整的圓形水池、花圃,都讓人驚嘆多美麗是芒草叢中殘存的藝術品,路邊的草叢中,一只老舊的鐵製茶壺見證著歷史歲月。
多美麗與抱崖之間,原是清溪涼澗與古意盎然的鐵線吊橋相伴為美的一段古道,因此抱崖以前又名「小美麗」。這幾年迫於安全考量,幾段新建的吊橋工程拆盡了舊吊橋與橋墩,建造的新橋尚未經歲月的刻蝕顯得有點華麗突兀,原來的吊橋名稱也全都更換,這段最具歷史風味的路,昔日的優美與賞心悅目,隨著櫻、朝日、嚴戶、新康、大和這些過去的橋名成為往事。
抱崖之前還有一個樸樸拙拙的石洞隧道鑿山而過,與我們遺落的大分往賽珂支線隧道相似。傍晚前來到位於伊霍霍爾溪畔的抱崖駐在所。溪邊的晚風特別寒冷,哥卻一個人在山屋外的水源洗澡,邊洗邊打著哆嗦。
離開抱崖駐在所那天,對照地圖,大水窟山、秀姑巒山、馬博群山就遠遠地浮在藍色的晴空上頭,我不敢置信地拿起望遠鏡,果然看到最左邊是大水窟山的綠色草坡山頭,而我們在幾天之前,就是打三千多公尺的那兒,循著近乎被遺忘的古道走下來。
走過山陰橋,六年半前古道東段的記憶才慢慢接上了線,只是因為經歷整修施工的緣故,多處已是今非昔比了。
族群恩怨之路
「故花蓮港廳xxxx戰死之碑」、「大正x年x月x日戰沒」
「納靈之碑」
「殉職者之碑」、「大正x年x月x日建之」
每天在路邊陰暗處,都會遇到幾個紀念碑與戰死碑寂寞地矗立著,一種是以原石雋刻,通常為紀念某次事件或者紀念越嶺道開路某段時期的殉職者,另一種則是鋼筋水泥澆灌的方尖碑,紀念零星的伏擊事件,上面詳載著稱謂、姓名、戰死的日期,部分仍可分辨參拜用的木石階梯或基座。
從八十多年前,日人帶領漢族、平埔族隘勇工匠,陸續來到台灣的深山裡工作築路或在駐在所駐守巡查,先後遭受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聯合莫庫拉番等溪南岸的布農族人伏擊反抗而客死異鄉。反抗與伏擊的原因,都與收繳槍械種種高壓統治的手段有關,有些駐在所員警雖身兼蕃童教育所教師,但是對部落住民毫無尊重、態度惡劣,橫遭反彈。
根據參閱的資料指出:「山中的生活簡單清貧,晚餐往往是一鍋飯搭配一鍋野菜湯,節慶之日才會有肉類,或者下溪以魚藤捕捉的爬岩鰍等魚類,山間的道路與駐在所皆維護不易,一旦發生戰事、遭遇襲擊,也很難迅速增派警力支援」。
這些殉職者,在族群歧視的殖民政策下,離鄉背井來到遙遠荒僻的山間工作,不知是否曾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執行的「理蕃」政策產生過質疑?他們最後孤零零地死在蠻荒野地,獻出寶貴生命,留下的只是一個個矗立在叢林間爬滿苔痕的冰冷石碑。八、九十年後,再也沒有人會千里迢迢來到深山之中,為他們祭拜與憑弔了,與那些受到統治與迫害的原住民一樣,不過是謬誤政策與恩怨糾葛下的枉死冤魂吧。只是,又有誰曾為抗日事件中陣亡的原住民立碑、又有誰留下橫遭殺害的布農族人的名姓呢?
如今留下的遺跡,不管是布農家屋、工寮、耕地,或者日據時代的駐在所、砲台、紀念碑,都只是布農族人與日本人種種衝突與勢力消長的一頁記憶。自布農族人與日本人勢力先後撤離、淡出拉庫拉庫溪,舊建物不敵歲月侵蝕逐漸倒塌,或掩蓋在芒草落葉底下、或吞沒於藤蔓灌叢間。隨著自然恢復掌管,過往的一筆筆族群恩怨、也逐漸消逝在林蔭深處、撫平在時間洪流之中。
生機盎然之路
從離開抱崖,經十里、山陰、多土袞、美拖利(綠)往瓦拉米的路途,顯得格外潮濕及悶熱。阿德停在路邊,回頭朝我比畫著「靜靜地走過來」,看他誇張地比著「大大的眼睛」「頭上長角」,是什麼啊?叫人猜不透,直到靠近了定睛一看,才發現樹叢中休息的一隻黃嘴角鴞。
午後的一陣雨,讓一隻黃棕色的小鵂鶹慌慌張張地鑽到我們面前那棵杉樹的枝椏躲避,我們冒著雨站立不動只為能與牠的一雙大眼睛對望許久,確定我們不會對牠造成威脅,牠不時地轉動著頭部,一下子是雙眼盯著我們,一下子用頭後面的假眼對著我們,一下子又抖抖羽毛將身子的另一邊向著我們,哥看得入神了,手背上不知何時黏附了一隻螞蝗,被咬了幾口血。
山逕隨著稜線溪谷不斷地盤曲轉折,拉庫拉庫溪谷已經開始浮現海岸山脈群山了。
在綠蔭樹叢中活動的赤腹松鼠,舉著毛茸茸的大尾巴爬上爬下,將夏日濃重的蟬噪聲捶打成碎裂片段。
粉紅臉的台灣獼猴常坐在樹幹上玩耍及進食,被我們走過的腳步聲驚動了,不斷發出錯愕的斥候聲。
藍腹鷴總是先一步聽見我們靠近的聲響,一邊呼喚著同伴,一邊急忙拍打著翅膀逃離現場,若是步伐放輕些,還會看到牠們一步一步,以走伸展台的美妙姿勢進入叢林。
膽小的山羌,往往是遠遠地看見我們,就已驚慌失措地大叫起來,逃之夭夭。只有好奇的小水鹿,看見我們靠近了,還躲在樹叢中不害怕地探出個頭,目送著我們經過。
「阿~ 嗚~~ 阿~ 嗚~~」,森林中不乏綠鳩吹奏「把烏」的怪叫,讓哥哥總誤以為是布農族獵人上山打獵,高唱著傳統歌謠。
這是一條生機盎然之路。
蕨之路
瓦拉米原是布農語「一起來」的意思,日據時代取發音近似的瓦拉鼻(蕨),讓人聯想這片蕨類的天堂。
清晨離開瓦拉米,遇到一位五、六十歲的布農族老爺爺,一個人以簡單的木背架與頭帶背負著沉重的行囊,正循著古道向深山走去。他說身上背了兩袋米、一些衣服,要一個人用五天時間走去東埔。
我不禁想起他們那一輩的人,往往要翻山越嶺到東埔去娶新娘回來(就像卓樂鄭爺爺的爸媽一樣,是從東埔的久美娶回後山這邊的那母岸),而眼前這位爺爺是不是要去東埔喝喜酒、還是探望他的女兒、外孫呢?他正打算從大分走稜線接塔芬。老爺爺說,去年曾經走過一次,但是路不好找。我在心裡祝禱,願他一路順利平安。
在佳心之前,哥帶我們沿著林淵源大哥開出的小徑,上到一個完整的布農家屋,雖然屋簷已經不見了,石牆、地板、大門、家裡陳設依然完好可辨,地上的每一片薄石板底下,就是家屋主人的祖先埋葬之處。
哥哥指著這裡是門口,那邊是穀倉,穀倉邊就是一家之長睡覺的床,那裡以三塊石頭或者三段木頭架起來的位置就是布農人的三石灶,灶上的鍋子有些造型特殊,或仍辨別得出典雅的刻紋,或許是以前荷蘭人來台時期,他們以物易物交換得來的吧?
屋子裡一塊石頭上擺了一瓶米酒,一隻細竹籤插著鹹豬肉與一包米果,想必是林淵源大哥帶著卓溪部落的人來訪時留下的祭祖之物。
返回人間
從瓦拉米出到山風,哥的同事專程從玉里來接我們回卓樂。鑽進哥哥的宿舍梳洗乾淨,就窩在宿舍裡面閱讀書報不想再活動了。
山上那幾天,我們總是在到營地洗好了澡、換上乾淨的衣服,把白天活動時穿的衣服沖洗過才睡覺;早晨穿上洗好的排汗衣不久,汗水又迅速將整件衣服浸透。能夠靜坐著不動、不流汗,竟然有「回到人間」的感覺。
一直到晚上吃完飯,三十八度的高溫漸漸消散了,我們才出到部落裡面散步。
告別卓樂
離開卓樂之前,我們仍然和山上一樣起得很早,在四點半的第一聲鳥叫之前就已起身,只是這裡的第一聲鳥啼,既不是紫嘯鶇也不是台灣小鶯,更不是冠羽畫眉或白尾鴝。
我們走出學校宿舍,循著村子外頭的馬路緩步踱著。稻田底下就是湍流不息的拉庫拉庫溪,清水部落與玉里方向,分別以飄著白雲、嶔崎的海岸山脈為背景,那就是我們在山裡頭看到的遠景。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哥來卓樂教書以後,最喜歡的一首詩,寫的就是這番景象。去年與前年廢耕的農田,這幾天已經清除了雜草,開始種起水稻秧苗。
背上背包,往卓樂村口的大樟樹下等待公車,還不到七點,太陽已經大得讓人睜不開眼。
「後山日先照」,在山上不是一直引用這句話的嗎?東部的早晨太陽起得早、熱得早,到了中午就要開始轉涼了。
「孟老師!你們要去哪裡?要不要上車?我們去玉里」,好心的村人一大早要去玉里殺豬辦桌,在路中央停下了車,順道搭載了我們一程(後來才知道是一起去瓦拉米的小朋友潘志雄的爸媽)。布農族的朋友即使是古道熱腸的,卻沒有豪邁海派的作風,開口總是輕輕的語調帶著一點內斂與羞赧。
遙望著遠去的青山與拉庫拉庫溪,我竟然也有了一絲依依不捨的惆悵,已過而立之年的我,什麼時候還會再有勇氣提議這樣的行程?什麼時候,我還會背著沉重的行囊,翻過稜線上大分去呢?
「道由白雲盡 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 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逕 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 清輝照衣裳」
腦海飛快地閃過白晝、星月光輝下,一葉葉零散卻鮮明的記憶,懵懂模糊間,詩的意境已不再只是哥哥學校的景象了,它其實也十分貼近我們這八日山中生活的寫照。
復原中
下山之後兩三天,腫脹的四肢逐漸消退,芒草的割痕、小傷口、腳底的水泡都以驚人的速度復原與消失中,一星期後我們應該就會回復原狀,與冷氣房內尋常的上班族無異,只是誰能了解我們其實去山裡抽換了一付新的身體與心靈呢?
偶爾從位子上站起來走動,自辦公室的窗口眺望遠山,視線飄向藍綠色群山間,那真實的感覺又在腦海中迅速地擴大版圖,引起我對森林氣味濃厚的懷想與思念。
有人說,為什麼我們出去玩一趟都要這麼麻煩地準備,又這麼辛苦地背負著自己的食衣住行在山裡行走,然後帶著一身疲累回家,各自面對那些清洗裝備的日子。
我也說不上來,悠閒的渡假總是伴隨著些許的空虛,用心盤算做功課後出門,必需經歷辛苦過程的感覺,似乎才真的在心裡留下了些什麼。靠著自己的雙肩雙腳,一步一履走來印證的每一日,顯得格外踏實與甘美。置身寧靜的山裡,面對的是真正的大自然,安度物質簡樸卻原汁原味的日子,與種種純淨和生機相遇,讓我感覺自己的存在與萬物更加地貼近。
後記
這段日子,剛好介於小暑和大暑之間,平地的天氣熱得讓人難以消受。下山的那天,除了烈日快把人烤焦、空氣的溼度大更添悶熱,讓人很難適應,只要看到溪水都好想直接跳進去浸在裡頭。
老天爺真的好幫忙喔!九天來都沒有讓我們遇上颱風,也在我們幾天辛苦地找到路,以及過完困難地形的時候,才開始下起對流雨帶來涼爽。所以我們這次順利走完全程,除了阿德的經驗與鎮定之外,也真是老天幫了忙。
我一直擔心哥哥兩年前受傷的膝蓋,在陡下坡路與崩壁會出狀況,沒想到完全沒問題,倒是我們三個,第三天、第四天開始,腳底都分別磨出了水泡,還有正值夏季蚊蟲大量繁殖的季節,大家的臉上手臂上都叮了不少包。
剛下山幾天,作息都還跟山上一樣,特別早睡也特別早起,搭汽車或者騎機車出門去,看到有輪子的東西也都還不太習慣呢!
這麼長的日子在山裡行走,我們真的必須承認自己不比二十歲上下的年輕學生。翻開照片與地圖重新回味的時候,不時回想起在山中數度相遇的太魯那斯三人組-三個充滿朝氣的台大山社學生,常令我們莞然失笑。我知道過不了多久,心裡又會不自覺燃起山裡度日的衝動,歷練使人反璞歸真,也讓人成長,一切就順其自然吧!
山脈之西
八通關至大水窟之間的二葉松林,曾是知名的松茸-台灣松口蘑的產地。
11迢迢古道路_11荖濃溪.JPG
12迢迢古道路_12杜鵑營地前的古道.JPG
迢迢古道路_杜鵑營地(躑躅山駐在所).JPG
13迢迢古道路_13動物排遺.JPG
迢迢古道路_水鹿巢.JPG (這張照片不確定是在西段或東段路上拍攝)
14迢迢古道路_14南營地雨後天青.JPG
迢迢古道路_南營地疊石牆.JPG
迢迢古道路_大水窟的黃昏.JPG
15迢迢古道路_大水窟清日古道相交.JPG
迢迢古道路_州廳界碑遺址.JPG
16迢迢古道路_大水窟.JPG
迢迢古道路_大水窟白木林.JPG
迢迢古道路_大水窟駐在所.JPG
山脈之東
17迢迢古道路_意西拉鐵線橋.JPG
18迢迢古道路_意西拉機槍座與礙子.JPG
迢迢古道路_意西拉-仁木三十郎碑.JPG
1i大分熊杆全景.JPG
1j大分駐在所彈藥庫.JPG
1o大分吊橋.JPG
1p大分吊橋下望闊闊斯溪4 .JPG
1q多美麗駐在所正門階梯.JPG
多美麗駐在所側門城牆.JPG
1s新康xxxx巡查殉職碑.JPG
1t石洞.JPG
1u十里前遙望大水窟秀姑巒2.JPG
1v走棧橋.JPG
1y越嶺道鑿開的石壁上的蕨.JPG
太魯那斯三人組在瓦拉米山屋給我們的留言.JPG (當時的三個年輕人留下手寫的隻字片語,十七年後,因手作步道巧遇思維,而與他相認時,阿德幫忙翻出這張留有思維字跡的相片,時間已讓它變得更加珍貴了。)
上一篇:八通關越初體驗94-10-12
下一篇:[ 感動 瞬間 ]徵文 得獎感言
玉山薄雪草
2007-05-15 15:53:04
偶然在網路上找到這樣一篇探討八通關越的文章
從更多的角度 與喜愛或關心它的您分享
http://blog.xuite.net/kfsoccer/0625/6748838
分享哥哥在91年代學生踏查八通關越製作的網站
拉庫拉庫溪雲煙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6970023/index.htm
雖然已經過這麼久了,打開文章閱讀他們的踏查記錄時,仍覺得十分感動。